↑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0 题,其中:
选择题 1 题,单选题 8 题,多选题 3 题,填空题 2 题,实验题 1 题,解答题 5 题
简单题 12 题,中等难度 8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1 题
  1. 关于曲线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做曲线运动的物体,有可能处于平衡状态

    B. 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受到的合外力的方向与速度方向在同一条直线上

    C. 任何曲线运动都是变速运动

    D. 匀速圆周运动是匀变速曲线运动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单选题 共 8 题
  1. 两颗人造地球卫星质量之比是1:2,轨道半径之比是3:1,则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它们的周期之比是3:1   B. 它们的线速度之比是3:1

    C. 它们的向心加速度之比是1:9   D. 它们的向心力之比是1:9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如下图所示,物体A和B质量均为m,且分别与轻绳连接跨过光滑轻质定滑轮,B放在水平面上,A与悬绳竖直.用力F拉B沿水平面向左匀速运动的过程中,绳对A的拉力的大小是(  )

    A. 大于mg   B. 总等于mg   C. 一定小于mg   D. 以上三项都不正确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如图所示,在倾角为θ的斜面上的A点,以水平速度v0抛出一个小球,不计空气阻力,则小球落到斜面上的B点时所用的时间为(  )

    A.    B.

    C.    D.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某星球的质量约为地球质量的9倍,半径约为地球半径的一半,若从地球表面高h处平抛一物体,射程为60 m,则在该星球上,从同样高度以同样的初速度平抛同一物体,射程应为                                           (  )

    A. 10 m   B. 15 m   C. 90 m   D. 360 m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如图所示,有a、b、c、d四颗地球卫星,a还未发射,在地球赤道上随地球表面一起转动,b处于地面附近的近地轨道上正常运动,c是地球同步卫星,d是高空探测卫星,各卫星排列位置如图,则有(   )

    A. a的向心加速度等于重力加速度g   B. b在相同时间内转过的弧长最长

    C. c在4小时内转过的圆心角是π/6   D. d的运动周期有可能是20小时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一轮船以一定的速度,船头垂直河岸向对岸行驶,河水匀速流动(河道是直的),如图轮船渡河通过的路径和所用时间与水流速度的关系是:(   )

    A. 水流速度越大,则路程越长,所用时间也越长。

    B. 水流速度越大,则路程越短,所用时间也越短。

    C. 水流速度越大,路程和时间均不变。

    D. 水流速度越大,路程越长,但所用的时间不变。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质量为m的小球在竖直平面内的圆形轨道的内侧运动,经过最高点而不脱离轨道的最小速度是v,则当小球以2v的速度经过最高点时,对轨道压力的大小是(   )

    A. 0

    B. mg

    C. 3mg

    D. 5mg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英国《新科学家(New Scientist)》杂志评选出了2008年度世界8项科学之最,在XTEJ1650—500双星系统中发现的最小黑洞位列其中,若某黑洞的半径R约45km,质量M和半径R的关系满足 (其中c为光速,c=3×108m/s,G为引力常量),则该黑洞表面重力加速度的数量级为(  )

    A. 108m/s2   B. 1010m/s2   C. 1012m/s2   D. 1014m/s2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多选题 共 3 题
  1. 如下图所示,在水平转台上放一个质量M=2kg的木块,它与转台间最大静摩擦力fmax=6.0N,绳的一端系住木块,穿过转台的中心孔O(孔光滑,忽略小滑轮的影响),另一端悬挂一个质量m=1.0kg的小物块,当转台以ω=5rad/s匀速转动时,木块相对转台静止,则木块到O点的距离可以是(M、m均视为质点,g取10m/s2)(    )

    A. 0.04m   B. 0.08m   C. 0.16m   D. 0.32m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如右图所示,高为h=1.25m的平台上覆盖一层薄冰,现有一质量为60kg的滑雪爱好者以一定的初速度v向平台边缘滑去,着地时速度的方向与水平地面的夹角为45°(取重力加速度g=10m/s2).由此可知下列各项中正确的是(  )

    A. 滑雪者离开平台边缘时的速度大小是5.0m/s

    B. 滑雪者着地点到平台边缘的水平距离是2.5m

    C. 滑雪者在空中运动的时间为1s

    D. 着地时滑雪者的速度大小是5.0m/s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2010年10月1日,我国第二颗探月卫星“嫦娥二号”成功发射,“嫦娥二号”最终进入距月面高h的圆形工作轨道,开始进行科学探测活动,设月球半径为R,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万有引力常量为G,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嫦娥二号绕月球运行的周期为

    B. 月球的平均密度为

    C. 嫦娥二号在工作轨道上的绕行速度为

    D. 在嫦娥二号的工作轨道处的重力加速度为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填空题 共 2 题
  1. 中国高铁的技术代表当今世界最先进的技术,最高时速可达500km/h.有一高速列车在水平面内行驶,以360km/h的速度拐弯,拐弯的半径为1km,则质量为假设50kg的乘客在拐弯过程中所受到的火车给他的作用力的大小为 ________N(g取10m/s2)。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已知地球半径为R,将一物体从地面移到离地面高h处时,物体所受万有引力减少到原来的一半,则h为___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实验题 共 1 题
  1. 在“研究平抛物体运动”的实验中(如图1),通过描点画出平抛小球的运动轨迹.

    (1)以下是实验过程中的一些做法,其中合理的有 ______.

    A.安装斜槽轨道,使其末端保持水平

    B.每次小球释放的初始位置可以任意选择

    C.每次小球应从同一高度由静止释放

    D.为描出小球的运动轨迹,描绘的点可以用折线连接

    (2)实验得到平抛小球的运动轨迹,在轨迹上取一些点,以平抛起点O为坐标原点,测量它们的水平坐标x和竖直坐标y,图3中y﹣x2图象能说明平抛小球运动轨迹为抛物线的是 ______

    (3)图2是某同学根据实验画出的平抛小球的运动轨迹,O为平抛的起点,在轨迹上任取三点A、B、C,测得A、B两点竖直坐标y1为5.0cm、y2为45.0cm,A、B两点水平间距△x为40.0cm.则平抛小球的初速度v0为 _____m/s,若C点的竖直坐标y3为60.0cm,则小球在C点的速度vC为_____ m/s(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g取10m/s2).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解答题 共 5 题
  1. 两个行星各有一个卫星绕其表面运行,已知两个卫星的周期之比为1:3,两行星半径之比为3:1,则:

    (1)两行星密度之比为多少?

    (2)两行星表面处重力加速度之比为多少?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用30m/s的初速度水平抛出一个物体,经过一段时间后,物体速度方向与水平成30°角,不计空气阻力,抛出点足够高.(g取10m/s2)求:  

    (1)此时物体相对于抛出点的水平位移和竖直位移。

    (2)该物体再经多长时间,物体的速度和水平方向夹角为60°?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1990年5月,中国紫金山天文台将1965年9月20日发现的第2752号小行星命名为吴健雄星,其直径为32 km。若该行星的密度和地球的密度相同,则对该小行星而言,第一宇宙速度为多少?(已知地球半径R1=6400 km,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v1≈8 km/s)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如下图所示,水平长杆AB绕过B端的竖直轴OO'匀速转动,在杆上套有一个质量m=1kg的圆环,若圆环与水平杆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且假设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大小相等,则:

    (1)当杆的转动角速度ω=2 rad/s时,圆环的最大回转半径为多大?

    (2)如果水平杆的转动角速度降为ω'=1.5 rad/s,圆环能否相对于杆静止在原位置,此时它所受到的摩擦力有多大?(g 取10 m/s2)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如上图2所示,一根长0.1m的细线,一端系着一个质量是0.18kg的小球,拉住线的另一端,使球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做匀速圆周运动,当小球的转速增加到原转速的3倍时,细线断裂,这时测得断前瞬间线的拉力比原来大40N,求:

    (1)线断裂的瞬间,线的拉力为多大; 

    (2)绳断裂时小球运动的线速度为多大;

    (3)如果桌面高出地面0.8m,线断后小球飞出去落在离桌面的水平距离为多少的地方?(g取10 m/s2)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