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0 题,其中:
单选题 11 题,选择题 1 题,填空题 3 题,简答题 1 题,推断题 1 题,实验题 1 题,科学探究题 1 题,计算题 1 题
简单题 9 题,中等难度 5 题,困难题 6 题。总体难度: 简单
单选题 共 11 题
  1. 下列现象能用物理变化解释的是【   】

    A. 水壶烧水出现水垢

    B. 房屋倒塌,粮食被埋而生霉

    C. 石灰浆粉刷墙壁后,墙面变硬

    D. 冬季室内窗玻璃上出现水雾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各组离子可在pH=1的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

    A. SO42-、Na+、CO32-   B. Fe3+、SO42-、Cl-

    C. Mg2+、Cl-、OH-   D. Na+、Ba2+、SO42-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运用化学知识可以解决许多实际问题。下表中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

    安全常识

    B

    化学与生活

    天然气泄漏﹣﹣立即打开换气扇

    海鲜防腐﹣﹣甲醛溶液浸泡

    预防煤气中毒﹣﹣确保烟道畅通

    鉴别羊毛线和棉线﹣﹣点燃闻气味

    软化硬水﹣﹣加明矾搅拌静置

    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往锅内加少量水

    C

    物质的性质与用途

    D

    化学反应的条件

    N2化学性质稳定﹣﹣作保护气

    Al(OH)3能与盐酸反应﹣﹣治疗胃酸过多

    CO具有还原性﹣﹣冶炼金属

    铁生锈﹣﹣与氧气或水接触

    燃烧﹣﹣氧气、温度达到着火点

    复分解反应﹣﹣生成气体、沉淀或水

    A. A B. B C. C D. D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在AgNO3、Mg(NO3)2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将滤渣放入盐酸中有气泡产生,滤液中存在的阳离子是(  )

    A. Cu2+ B. 只有Fe2+ C. Fe2+和Fe3+ D. Mg2+和Fe2+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5. 空气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下列有关空气及组成成分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空气由氮气、氧气、氢气、稀有气体等物质组成

    B. 实验室可用铁丝燃烧的方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C. 氧气有助燃性,常用来作燃料

    D. 硫和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中,瓶底放一层水的原因不同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下列图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稀释浓硫酸 B. 蒸发食盐水

    C. 测定溶液pH D. 闻气体气味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2011年4月22日,是第42个世界地球日,主题是:“珍惜地球资源,转变发展观念”下列优质法与这一主题无关的是(  )

    A. 为解决淡水危机,大力开采地下水

    B. 合开采化石资源

    C. 关停部分高耗能企业

    D. 生活污水集中处理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在“小分子团”中,每3﹣6个水分子会缔结在一起,这种水具有极强的渗透力和代谢力,是航天员的饮用水,关于“小分子团”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它是一种混合物

    B. 它的分子运动完全停止

    C. 它的分子之间没有间隔

    D. 它的每个水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2015年10月,中国科学家屠呦呦因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的贡献,与另外两位科学家共享2015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这是中国生物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世界级最高级大奖.已知青蒿素的化学式为C15H22O5,下列有关青蒿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A. 青蒿素属于氧化物

    B. 一个青蒿素分子中含有42个原子

    C. 青蒿素中氧元素质量分数为12%

    D. 青蒿素中碳、氧元素质量比为3:1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结果正确的是(  )

    A. 原子中质子数等于电子数,所以质子数等于电子数的微粒一定是原子

    B. 合金的熔点低于组成其纯金属,所以焊锡的熔点一定低于锡

    C. 溶液是均一的、稳定的,所以均一的、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D. 碱能使酚酞试液变红,所以能使酚酞试液变红的物质一定是碱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下列实验方案能够达到相应实验目的是(  )

    A. 用CuSO4溶液除去铁粉中混有的铜粉

    B. 用CaCO3除去CaCl2溶液中混有的稀盐酸

    C. 用稀H2SO4除去NaCl中混有的Na2CO3

    D. 用降温结晶分离KNO3混有的少量氯化钠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选择题 共 1 题
  1. (2分)节能减排、低碳出行是我们倡导的生活方式.下列有关碳及其氧化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焦炭、一氧化碳、二氧化碳都具有还原性

    B.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组成元素相同,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

    C.二氧化碳通过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变为红色,说明二氧化碳具有酸性

    D.金刚石、石墨和C60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性质相同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填空题 共 3 题
  1. 请用正确的化学用语填空:

    (1)氖元素___;

    (2)3个氮原子___;

    (3)四个氧化铝分子___;

    (4)三个亚铁离子___;

    (5)硝酸根离子___;

    (6)氧化钙中钙元素的化合价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水在生活、生产和化学实验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清澈透明的山泉水属于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水的净化过程中,起到除去难溶性固体杂质的操作是_____,其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

    (3)区别水样为硬水还是软水,常用的试剂是_____.

    (4)水电解过程中发生变化的粒子是_____,该变化涉及到的化学表达式为: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

    (1)t2℃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小到大的顺序是_____.

    (2)若将甲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填写字母)

    A 溶剂的质量一定变小     B 溶质的质量可能不变

    C 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变大   D 溶液的质量一定变大

    E 该饱和溶液还可以溶解其他物质

    (3)将t2℃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都降温至tl℃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

    (4)若甲物质溶液中混有少量的乙物质,提纯甲物质可采取的方法是_____.

    (5)对(4)析出的晶体和剩余溶液描述不正确的是_____(填写字母)

    A 剩余溶液一定是甲饱和溶液    B 剩余溶液一定不含有乙

    C 剩余的溶液一定是纯净物     D 析出的晶体中只含有甲.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简答题 共 1 题
  1. 如图所示,图A是镁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图B是该元素形成的一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1)B图中x=_____,该粒子的符号是_____.

    (2)如图是镁在点燃条件下与某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推断题 共 1 题
  1. 已知A、B为两种黑色粉末,D为红色金属.C、F都是无色气体,A、B、C、D、E、F五种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生成物已省略)请回答:

    (1)B的化学式为_____;D的化学式为_____.

    (2)反应①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在上述反应中A、F都具有_____性.

    (3)将两只用于医学研究的小白鼠分别放入盛放C、F的两个瓶中,拧紧瓶盖,结果两只小白鼠很快都死了.造成小白鼠死亡的主要原因_____(填“相同”或“不同”).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实验题 共 1 题
  1. 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仪器a的名称:_____。

    (2)实验室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实验室制取氢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该反应生成的氢气中常混有少量水蒸气,可通过盛有_____的F装置除去水蒸气,混合气体应从F装置的_____(填“①”或“②”)口通入。

    (4)氨气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实验室常用加热氯化铵和熟石灰两种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氨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收集装置是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科学探究题 共 1 题
  1. 某校兴趣小组同学准备进行常见酸、碱、盐的性质实验时,发现实验台上摆放的药品中(如图),有一装溶液的试剂瓶未盖瓶盖且标签破损,于是决定对这瓶溶液进行实验探究:

    (提出问题)这瓶溶液是什么溶液?

    (获得信息)酸、碱、盐的性质实验中用到含有钠元素的物质是氯化钠、氢氧化钠、碳酸钠

    (提出猜想)这瓶溶液可能是:(1)氯化钠溶液;(2)氢氧化钠溶液;(3)碳酸钠溶液.

    (实验推断)(1)小丽取样滴加无色酚酞试液,溶液呈红色,得出结论:该溶液不可能是_____溶液,理由是_____;

    (2)小刚另取样滴加稀盐酸有_____产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小刚得出结论:该溶液是碳酸钠溶液.

    (3)小青认为小刚的结论不完全正确,理由_____.

    小组同学讨论后一致认为还需要进行如下实验:

    (继续探究)另取样加入过量的CaCl2溶液,可观察到有_____产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设计这一步骤的目的是_____;静置后,取上层清液,滴入酚酞试液,溶液呈红色.

    (实验结论)这瓶溶液里的溶质有_____.

    (探究启示)实验取完药品后应_____.

    (4)(反思交流)小刚的实验过程中测得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与加入盐酸体积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为什么刚开始没有气体冒出?(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

    A点时溶液中的溶质是_____B点时溶液中的溶质是_____.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计算题 共 1 题
  1. 某粗盐中除NaCl以外还含有少量杂质MgCl2,为了测定粗盐中MgCl2的质量分数。取固体样品50.0g完全溶解于150.0g水中,并向其中逐渐加入一定浓度的NaOH溶液,实验过程中生成沉淀的质量与加入NaOH溶液的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

    注: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gCl2+2NaOH=Mg(OH)2↓+2NaCl

    请根据相关信息完成下列计算:

    (1)反应完全时,生成氢氧化镁的质量为_____g;

    (2)在粗盐中氯化镁的质量分数;_____

    (3)恰好完全反应时得到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