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33 题,其中:
单选题 27 题,null 2 题,选择题 1 题,非选择题 3 题
简单题 13 题,中等难度 17 题,困难题 3 题。总体难度: 简单
单选题 共 27 题
  1. 下列五四运动时期的四副对联中,反映五四运动取得了一定胜利的是

    A. 学生含冤,定卜三年不雨;同胞受辱,可兆六月风雪

    B. 民众雪耻心坚,全市罢课;本店金钱主义,独自开张

    C. 学生一日不释,本店一日不开

    D. 共争青岛归还,同看国贼罢黜;欢呼学生复课,庆贺商店开门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雍正七年,(1729年),青海军事兴,始设军机房,领以亲王、大臣,予银印,印藏内奏事太监处,有事请而用之。”这段材料表明军机处:①因军事需要而设置 ②降低了行政效率 ③参与国事决策④由皇帝的亲信组成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有人这样评价近代史上的列强侵华:“一半是残忍的破坏和掠夺,一半却是客观上的建设和推动。”最能体现这一特点的一项是

    A. 割占中国大片领土

    B. 从中国掠走大量贵金属

    C. 进行惨无人道的大屠杀

    D. 在通商口岸投资设厂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有人称俾斯麦是“德意志革命”的主要发起人,恩格斯则称其是“非出本心的革命者”。这次“革命”的主要目的是(   )

    A.打破欧洲力量的均衡               B.结束长期的政治分裂

    C.改变德意志落后状态               D.调整德国与法国关系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全球通史》叙述道:“……欧洲不再是世界棋盘上的一个卒子——或两个卒子,东欧和西欧;中国也已不再是苏联的卫星国或地位较低的伙伴。”材料表明

    A.两极格局瓦解        B.世界新格局形成

    C.多极化趋势出现       D.区域集团化发展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20世纪80年代以来,日本提出成为“政治大国”的目标,其根本原因是

    A. 美苏两极格局即将瓦解

    B. 日本开始奉行独立的外交政策

    C. 日本经济实力膨胀

    D. 日本需要提高自己的国际地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外交策略也发生相应调整,主要目标是

    A. 打破西方对中国的孤立政策   B. 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C. 解决国家安全问题   D. 联合美国对抗苏联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天朝田亩制度》规定:“凡当收成时……除足二十五家每人所食可接新谷外,余则归国库……如一家有婚娶弥月事,给钱一千,谷一百斤,通天下皆一式。”这突出体现了(   )

    A.彻底的反封建思想        B.绝对的平均主义思想

    C.空想社会主义思想        D.以人为本的人文关怀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夏曾佑在《中国古代史》中记载,春秋之世,国君“为天子之同姓者十之六,天子之勋戚者十之三,前代之遗留者十之一……”材料说明春秋时期国君的来源主要是

    A.天子的同姓亲族

    B.天子的姻亲妻党

    C.古王后裔

    D.殷商旧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前不久,中国多个省份进行了“省直管县试点”。现在的县制最早应追溯到古代的郡县制。下列关于郡县制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郡县制最早是秦朝统一全国后开始实行的

    ②郡县制官吏由中央任免,不能世袭

    ③郡的长官称监狱使

    ④是一种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

    A. ①②③④

    B. ①③

    C. ②④

    D. ①②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孙中山在《与刘成禹对话》中写道:“自贵族门阀举荐制度推翻,唐宋厉行考试,明清峻法执行,无论试诗赋、策论、八股文,人才辈出;虽所试科目不合适用,制度则昭若日月。”由此可见孙中山认为

    ①科举制有其历史的局限性

    ②科举制不看门第,以考试成绩决定与否

    ③科举制是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

    ④科举制因不合时宜而应该废除

    A. ①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古代中国音乐理论专著《乐记》中说:“礼乐刑政,其极一也,所以同民心而出治道也。”古代雅典人也崇尚艺术,甚至为公民观看演出提供津贴。反映了两国

    A. 公民都喜爱艺术

    B. 都注重礼乐教化

    C. 都注重礼仪

    D. 都能自由欣赏音乐、歌舞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罗马帝国皇帝高度重视法律制定,许多法学家纷纷前来献策。下列四人的主张不可能被才纳的是

    A. 丙建议政府保护一切自由民的财产不受侵犯

    B. 甲建议倡导自由民平等、法律公正

    C. 乙主张废除原法中基于身份等级的不平等条款

    D. 丁提出增加处理经济纠纷条款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1986年,英国女王伊丽莎白访问中国,时任国家主席李先念在天安门广场举行欢迎仪式,欢迎仪式在21响礼炮声中开始。对英国女王访华给予鸣放21响礼炮的规格待遇,这是因为

    A. 英王室国家元首

    B. 英王是政府首脑

    C. 英王掌握实权

    D. 英国女王决定归还香港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黑人奥巴马竞选总统时一再强调:“没有黑美国,也没有白美国,更没有红美国和蓝美国之分,只有美利坚合众国。”这句话

    A. 说明美国种族歧视制度已彻底消失

    B. 说明了美国1787年宪法的局限性已不存在

    C. 体现了美国政治制度的民主性

    D. 说明了总统竞选是两党之争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1840年的鸦片战争使“中国的历史进程发生了重大转变”,这主要是因为

    A. 中国第一次被西方国家打败   B. 长期闭关锁国政策被打破

    C. 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严重破坏   D. 专制君权受到强烈冲击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西方文明对中国的冲击及中国文明的嬗变》一文说:“如果我们将中国传统文化比喻成一棵大树,洋务运动只不过剪断了一些枝叶,辛亥革命则相当于将这棵大树砍断了。”这里说的“辛亥革命则相当于将这棵大树砍断了”指的是

    A. 辛亥革命使中国开始了全盘西化

    B. 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心

    C. 辛亥革命将传统文化彻底击败

    D. 辛亥革命使中国由贫弱走向富强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福”是中国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其原意:“人人有田,人人有衣穿”有田就有保障,有保障就是福。下列政策或措施中,充分满足农民土地要求的是

    A. 《资政新篇》

    B. 《天朝田亩制度》

    C. 孙中山的民生主义

    D. 中共井冈山时期的土地政策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1937年7月《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中提出:“取消一切推翻国民党政权的暴动政策,及赤化运动,停止以暴力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这一决定主要基于

    A.八路军取得百团大战的胜利

    B.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

    C.中日民族矛盾成为主要矛盾

    D.日军攻陷南京,制造大屠杀惨案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美国驻华大使司徒雷登说:“国民党内部弥漫腐化和反动势力,以是尽人皆知,”“我现在主要担心的是通过对他们(民盟等力量)的鲁莽迫害,政府将进一步使自己丧失名誉。”材料表明其对华立场是

    A. 仍然不放弃对国民党政权的支持

    B. 开始倾向于建立民主联合政府

    C. 建议美国政府放弃对国民党的支持

    D. 希望由其他党派来取代国民党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巴黎公社用革命方式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建立新的国家机器;由直接选举产生的代表组成最高权力机关—公社委员会;所有公职人员的工资不得超过熟练技术工人的工资等。这些做法给我们留下的经验主要有

    ①无产阶级专政原则

    ②人民民主原则

    ③人民公仆原则

    ④工农联盟原则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2. 该表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副主席的政党状况,说明了

    姓名

    毛泽东

    朱德

    刘少奇

    宋庆龄

    李济深

    张澜

    高岗

    政党

    中共

    中共

    中共

    民革

    民革

    民盟

    中共

    A.新中国是中共和各民主党派联合执政的政府

    B.新中国实行中共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C.新中国实行多党合作制

    D.中国共产党在政府中并不居于领导地位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3. 香港、澳门回归的根本因素是

    A. “九二共识”

    B. 中国综合国力的提高

    C. 港澳同胞渴望回归

    D. 中英、中葡双方努力的结果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4.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主要目的是

    A. 同社会主义国家发展友好合作关系,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

    B. 积极同邻近国家和新兴民族独立国家发展友好合作关系

    C. 得到了广大亚非国家的认可

    D. 中国外交政策实现明显转变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5. 20世纪60年代中期的民意测验显示,大多数美国人对中国的印象是“勤劳”、“无知”“好战”、“狡诈”、“危险”;到了70年代初期,这种印象变为“勤劳”、“智慧”、“灵巧”、“善于进取”、“讲求实际”。美国人对中国人的印象发生变化的原因是

    A. 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

    B. 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C. 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D. 中美两国高层互访频繁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6. 2010年11月23日,韩国国防部新闻办公室证实,韩国西部延坪岛海域当天遭受来自朝鲜方面的炮击,韩国军队进行了回击。朝韩问题由来已久,其主要原因是

    A. 美苏分区占领

    B. 杜鲁门主义出台

    C. 朝鲜战争

    D. 北约成立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7. 学者法里德·扎卡里亚的文章称:“当今世界已经进入了后美国时代,我们正在经历着现代历史上第三次重大的力量转变。第一次是15世纪前后以欧洲为代表的西方世界崛起……第三次是最近二十年开始的美国之外的世界崛起。”你对“第三次重大力量转变”的理解是(   )

    A. 欧盟的综合实力不断增强

    B. 日本成为经济大国

    C. 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

    D. 中国改革开放后已成为世界大国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null 共 2 题
  1. 中国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取得的法制建设成就有

    ①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②颁布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共同纲领》

    ③加强了公民人身权利保障

    ④把“依法治国”方略写入宪法

    A. ①④

    B. ②④

    C. ③④

    D. ①③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有学者认为“俄国二月革命远远超出其革命任务的范畴”。下列与之最相符的是

    A. 推翻了封建的沙皇专制统治

    B. 建立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C. 建立起工兵代表苏维埃

    D. 解决了人民的和平、土地与面包要求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选择题 共 1 题
  1.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穿越时空,透过历史,我们依稀还能看到在欧洲东部矗立着一个巨人的身影;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一夜之间,这个曾经伟岸的巨人倒下了,请问:材料中的一夜发生在下面的哪一个时间之中?

    A. 1989年   B. 1991年   C. 1922年   D. 1936年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非选择题 共 3 题
  1. 元明清三代是中国古代官僚体制改革时期。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元)世祖既定天下(1272年迁都北京),王鹗献计(科举进士),许衡立法,事未果行。至仁宗延佑(1313年)间,始斟酌旧制而行之,取士以德行为本,试艺以经术为先,士褒然举首应上所求者,皆彬彬辈出矣。天下选合格者三百人赴会试,于内取中选者一百人,蒙古(约100万人)、色目(约200万人)、汉人(约2000多万人)、南人(约5000多万人)分卷考试,各二十五人。材料二明代有一个了不起的贡献,就是官僚体制。中国的官僚体制是一种文明,中国的官僚制度,毛病当然是有,但本身能进行这么高级的运作,使得国家保持这样的姿态,很了不起。

    ——中国现代国际研究院宿景祥

    要把政权的强弱和社会经济的发展的兴衰区分开来。明朝政权衰败的时候,恰恰是社会经济和思想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时候。我概括明朝到清朝这个大变革有两句话,叫做明朝在衰败中走向活泼开放,清朝在强盛中走向僵化封闭。

    ——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毛佩琦

    (1)根据材料一,说明元代科举的特点。

    (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二中明代官僚体制的变化是什么?指出“清朝在强盛中走向僵化封闭”的主导因素。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无论中外,“分权”思想自古就有,虽然他们的目的和影响各不相同。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古代的分权主要以君权和相权,决策权、执行权和监督权的划分为表现形式。……汉代以后,我国的决策权、执行权和监督权就正式分由不同机关行使,实现了在职能、权利和人员等三方面的分离,和现代国家三权分立的方式相似。所不同的是,作为宪政国家基本政治制度一部分的分权体制是从总体上以对国家权力进行有效制约为目的的而做出的政治安排,这三种权力的最终来源是人民,而我国古代无论政策、执行还是监督都直接或间接的对皇帝负责。

    (1)中国的分权在隋唐时期最为典型的体现是实行了什么制度?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分权和近代以来西方分权的根本不同。

    材料二美国第四任总统麦迪逊在《辩论——美国制宪会议记录》一书中评论道:《联邦宪法》是一套“地域和体制的双向平衡机制”。朱雄在《论三权分立原则对美国政治体制的影响》中说:1787年宪法将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制衡理论作为宪法的核心,并对其进行创造性发展,形成了特殊的“双重分权制衡”政府结构。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787年宪法所体现的原则及其对美国发展所起的作用。

    材料三《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总理可以驳回总统意见;总统颁布命令频由总理副署才能生效。

    (3)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临时约法》如此分权的主要目的是什么?这部宪法的性质和意义是什么?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世纪的历史已经证明,甲午以后,这两个国家输了。中国固然没有因此发愤图强……日本除了把台湾夺到手外,拿到中国2.3亿两的赔款。这等于日本4年的财政收入,等于中国3年的财政收入。日本要是拿这笔赔款发展经济,用于改善经济发展的环境,用于改善国民的生活,那就很可观了。但拿它来扩军,85%的赔款用于扩军和相关项目,走上军国主义道路。只有一部分拿来建了一家钢铁厂。这就导致日后侵略别国反过来被迫无条件投降的灾难性后果,同样输的很惨。

    ——摘自袁伟时《甲午战争:没有赢家的结局》

    材料二缔约国就本条约的实施随时进行协议。另外,在日本国的安全和远东地区国际和平与安全受到威胁的时候,在缔约国任何一方的要求下随时可以进行协议。……在和约生效之日,由日本授予并由美利坚合众国接受在日本国内及周围驻扎美国陆、海、空军的权利。……未经美利坚合众国事先同意,日本不得将任何基地给予任何第三国,亦不得将基地上或与基地有关之任何权利、权力或权限,或陆、海、空军驻防、演习或过境之权利给予任何第三国。

    ——摘自《日美安全保障条约》(1951年)

    材料三近期美国一直高调宣扬“美国的太平洋世纪”,要重返亚太……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副秘书长彭光谦认为,美国正在加紧进行针对中国的军事战略布局,意在遏制任何可能对美国构成挑战的对手,继续维持美国的全球霸权。

    ——《希拉里:21世纪将是美国的太平洋的世纪》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甲午中日战争“没有赢家”的理解。

    (2)据材料二,指出二战结束后到20世纪50年代初期美日关系的特征。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形成的原因。

    (3)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美国遏制中国的主要原因,并指出当今国际格局发展的基本趋势。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