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9 题,其中:
单选题 14 题,填空题 2 题,简答题 1 题,科学探究题 2 题
简单题 7 题,中等难度 12 题。总体难度: 简单
单选题 共 14 题
  1. 在金属表面覆盖保护膜是普遍采用的金属防锈措施之一。下列自行车的防锈措施中,不属于覆盖保护膜的是

    A.擦拭保持洁净与干燥             B.链条上油

    C.轮圈镀铬                   D.车架喷漆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在盛有水的烧杯中加入以下某种物质,形成溶液的过程中,温度下降。这种物质是

    A.氢氧化钠     B.氯化钠          C.浓硫酸       D.硝酸铵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g。对这句话理解错误的是

    A.20℃时,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氯化钠36g

    B.20℃时,100g氯化钠饱和溶液中含氯化钠36g

    C.20℃时,氯化钠饱和溶液中水与氯化钠的质量比为100:36

    D.20℃时,将36g氯化钠溶解于100g水中,所得溶液为该温度下氯化钠的饱和溶液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生活中常见的下列物质,不属于溶液的是(  )。

    A. 糖水   B. 蒸馏水

    C. 碘酒   D. 汽水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对于多数固体溶质的不饱和溶液,要使之成为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有(  )

    ①降低温度;②升高温度;③加同种溶质;④加溶剂;⑤恒温蒸发溶剂.

    A. ①③⑤ B. 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②③⑤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实验室现有足量的20%的NaOH的溶液和蒸馏水,欲配制10%的NaOH溶液100g,需要20%的NaOH溶液(  )

    A. 95 g B. 50 g C. 100 g D. 10 g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按酸、碱、盐、氧化物的分类,下列各组物质属于一类的是(  )

    A. 氯化钠和碳酸钙 B. 氢氧化钠和硝酸钾

    C. 氧化镁和氯化氢 D. 氧化钙和氢氧化钙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下列物质长时间敞口放置在空气中,质量增加并发生化学反应的是:(  )

    ①烧碱  ②生石灰 ③浓盐酸 ④浓硫酸  ⑤熟石灰   ⑥铁钉.

    A. ①②④ B. ①②⑤ C. ①②⑤⑥ D. ①②④⑤⑥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用pH试纸测定某溶液的酸碱度时,如果先用水把试纸润湿,再把溶液滴在试纸上,则测得的结果与实际的pH比较(  )

    A. 偏低 B. 偏高 C. 不变 D. 无法比较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混有水蒸汽的下列气体,既能用浓硫酸干燥,又能用固体氢氧化钠干燥的是(  )

    A. 二氧化碳 B. 氨气 C. 氧气 D. 氯化氢气体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若不用指示剂,要把氯化钙中少量的盐酸除去,使溶液达到中性,最好先用下列试剂(  )

    A. Ca(OH)2溶液 B. CaO

    C. CaCO3 D. NaOH溶液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A、B、C三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t1℃时,A的饱和溶液65 g中含有溶剂50 g ;

    B. t2℃时, 将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C溶液中溶质的 质量分数保持不变;

    C. 在t2℃,A、B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

    D. 要从B溶液中得到B通常可采用蒸发溶剂使其结晶的方法。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要增大CO2在水中的溶解度,可采用的方法是(  )

    A. 加压降温 B. 加压升温 C. 减压降温 D. 减压升温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A图是物质M和N的溶解度曲线.B图中甲、乙试管分别盛有M、N的饱和溶液,试管底均有未溶解的M、N固体.向烧杯中加入一种物质后,甲中的固体减少,乙中的固体增加,则加入的物质不可能是( )

    A. 浓硫酸 B. 硝酸铵固体 C. 氧化钙 D. 氢氧化钠固体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填空题 共 2 题
  1. 欲配制50g质量分数为15%的NaCl溶液,下图是某同学配制溶液的操作过程:

    (1)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②_____。

    (2)B操作中应称NaCl的质量是_____g.若称量时错把氯化钠放到了右盘(1g以下用游码),其他过程没有误差,则实际配制的NaCl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_____。

    (3)所需量取水的体积为_____(水的密度为lg/cm3),量筒的规格应为_____(填“10mL”或“50mL”)。

    (4)D操作时有少量水溅出,可能导致溶质质量分数_____,F操作中溶液洒落可能导致溶质质量分数_____(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用氢氧化钠溶液、稀盐酸和酚酞溶液。按如图步骤进行实验。

    回答下列问题

    (1)无色溶液A 是_____,仪器C 的名称是_____。

    (2)实验中滴入酚酞溶液的目的是_____。

    (3)用含Al(OH)3药物治疗胃酸过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4)步骤⑤的操作名称是_____,当出现较多量固体时应_____。

    (5)实验步骤②和③两次使用了滴管,用完后需要洗涤的是_____(填②或③)。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简答题 共 1 题
  1. (10 分)波尔多液是一种农业上常用的杀虫剂,它由硫酸铜、生石灰加水配制而成。

    (1)硫酸铜所含阴离子的符号是   。生石灰加水过程中会   (填“放”或“吸”)热。

    (2)煅烧石灰石(主要成分CaCO3)可制得生石灰(CaO)。若要制取11.2t 氧化钙,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需要碳酸钙的质量是多少?

    (3)波尔多液不能用铁质容器来配制的原因是              .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科学探究题 共 2 题
  1. 两个实验小组分别进行“溶液酸碱度的检验”和“金属的回收”的探究实验.

    (实验一)溶液酸碱度的检验

    如图是测定土壤酸碱度的操作示意图,其中正确的是_____(填“A”、“B”或“C”,下同);可能导致所测溶液 pH 数值发生改变的错误操作是_____.

    (实验二)金属回收的探究

    从含少量铜粉的银、锰混合粉末中分离出贵金属,并获得一种盐晶体,将有关三种金属随意编号为A、B、C,并设计了如下流程.

    (1)A、B、C 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_____.由该实验可得出比较金属活动性强弱的方法有①_____;②_____.

    (2)操作a 的名称是_____.滤液b 中所含阳离子的符号为_____.

    (3)已知A 的硫酸盐中A 元素显+2 价,请写出步骤①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某校学习小组准备探究气体的测定和数据处理方法。

    (提出问题)

    如何利用石灰石(主要成分为CaCO3)与稀盐酸反应来测定生成CO2的质量和体积,并处理数据。

    (实验设计)通过下列两个实验分别测定CO2的质量和体积:

    (分析与表达)

    (1)上述两个实验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2)实验Ⅰ中,将小烧杯中的所有稀盐酸分几次加入到大烧杯中,并不断搅拌,判断石灰石中CaCO3完全反应的实验现象是_____。

    (3)实验Ⅱ中,先连接好装置,再_____(填操作名称),然后装好药品,最后将10ml稀盐酸快速推入烧瓶中。若稀盐酸是缓慢推入的,则可能造成的后果是

    _____。

    (记录与处理)

    (4)已知实验I反应前的总质量[m(大烧杯+石灰石粉末)+m(小烧杯+稀盐酸)],要计算生成CO2的质量,至少还需要的数据是_____。

    A m(小烧杯)   B m(大烧杯)   C m(大烧杯+反应后剩余物)

    (5)实验Ⅱ的实验记录如下(表中数据在相同温度、相同压强条件下测定):

    时间/min

    1

    2

    3

    4

    5

    6

    7

    8

    9

    10

    注射器读数/ml

    60.0

    85.0

    88.0

    89.0

    89.5

    89.8

    89.9

    90.0

    90.0

    90.0

    ①根据以上实验过程和数据综合分析,最终生成CO2的体积是_____mL,理由是_____。

    ②根据你的认识,在坐标图中绘制出0~10min生成CO2体积随时间变化的曲线。

    (反思与评价)

    (6)经过分析,你认为实验I的优点是_____,实验Ⅱ的优点是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