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5 题,其中:
选择题 17 题,填空题 3 题,综合题 5 题
简单题 19 题,中等难度 4 题,困难题 2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17 题
  1. (题文)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扛,与朝鲜人民军并肩战斗,反抗美国的侵略。当时率领志愿军的司令员是(  )

    A. 朱德   B. 彭德怀   C. 林彪   D. 毛泽东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题文)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在《观察中国》中写道:“1971年,我们第一批记者随亨利·基辛格进入毛的中国。1972年2月,尼克松总统会见毛泽东和周恩来,迎来了令人振奋的新时期。”这里的“新时期”指的是(   )

    A. 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B. 国际上出现了一个同中国建交的热潮

    C. 中美两国确立战略伙伴关系   D. 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农民以特有的首创精神奏响了改革的序曲。安徽、四川农村开始试行的改革是(   )

    A. 土地改革   B. 农业合作化   C. 人民公社化   D.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邓小平明确提出 “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会议是(   )

    A. 中共十二大 B. 中共十三大 C. 中共十四大 D. 中共十五大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1953年是中国经济史上一个重要分水岭,从那时起,中国人熟悉了一个重要分水岭,从那时起,中国人熟悉了一个经济术语:“五年计划”。以下属于“一五计划”成就的是

    ①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建成

    ②修建青藏、新藏等公路

    ③农村的乡镇企业发展迅速

    ④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2016年4月,在中国政府的积极推动下,落实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巴黎协定》在纽约联合国总部签署,中国为全球生态文明付诸的行动赢得了国际社会的积极评价。62年前,周恩来在代表中国政府出席的一次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方针,推动会议进程,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赞誉。周恩来参加的这次会议是(   )

    A. 日内瓦会议   B. 雅尔塔会议   C. 万隆会议   D. 亚太经合组织会议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题文)人民英雄纪念碑的一段碑文写道:“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此碑文所指的历史阶段是(  )

    A.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B. 抗日战争时期

    C. 解放战争时期   D.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8.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民主政治不断发展完善。如图内容出自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法律文件,该法律文件是(  )

    A.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C.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题文)创建于济南的老字号瑞蚨祥,在1954年底响应国家号召,率先实现公私合营。我国在公私合营过程中采取的创造性举措是(   )

    A. 成立合作社   B. 赎买政策

    C. 无偿没收   D. 政企分开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这是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这次会议正确分析了国内的主要矛盾,成为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取得的重要成果,这次会议是(  )

    A. 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B.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 中共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D. 中共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以下是小明同学整理的读书笔记,该记录反映的重要会议是

    A. 中共一大

    B. 中共七大

    C. 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D.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题文)“1984年广东的出口额超过1000亿元,比1978年增长238%。”“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

    A. 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发动   B.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C. 经济特区的建立   D. 国有企业改革的启动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题文)2012年,习近平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提出的中华民族近代以来的最伟大的梦是(  )

    A. 国家富强   B. 民族独立

    C.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D. 人民幸福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尽管不愿见香港回归中国,但她仍然称赞邓小平提出了“最富天才的创见。”这一“天才的创见”是指(   )

    A.改革开放伟大决策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C.“一国两制”伟大构想      D.“三步走”的战略部署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中共十八大以后进行的强军改革中,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兵部队改组成火箭军, 作为我军的独立军种。第二炮兵部队创建于(  )

    A. 国共政权对峙时期   B. 人民解放战争时期   C.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   D.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同学们在自主学习时搜集了一组我国领导人参与重大活动的照片。为这组照片确定一个最恰当的主题

    A. 人类命运国际和平

    B. 亚非崛起民族独立

    C. 制度演进中国作用

    D. 世界舞台中国角色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中国人民依靠自己的力量战胜地掌握了核科技的标志是:( )

    A. 第一颗导弹爆炸   B. 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C.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D. 第一枚中远程导弹发射成功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填空题 共 3 题
  1. 请根据下列提示的内容写出相对应的历史事件

    (1)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2)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    

    (3)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请根据提示写出相关内容。

    (1)新中国第一辆国产汽车    

    (2)长江第一座铁路公路两用桥    

    (3)第一个制造机床的工厂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根据提示写出下列事件相对应的人物

    (1)大庆石油工人“铁人”:    

    (2)两弹元勋:    

    (3)兰考县委书记:    

    (4)“四五运动”人民群众悼念的人是: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5 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这个激动人心的时刻,在首都北京30万人聚集的天安门广场,毛泽东向全世界庄严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接着,毛泽东主席按动电钮,五星红旗在雄壮的国歌声中冉冉升起……广场上响起暴风雨般的欢呼声。

    材料二:(如图)

    (1)以上材料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发生在什么时候?

    (2)大会上奏起的国歌名称是什么?由谁作曲?

    (3)以后每年的这一天就成为我国的什么节日?

    (4)这一事件有何历史意义?从此,我国进入什么社会?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长鞭呀,那个一呀摔,啪啪地响哎……沿着社会主义大道奔前方……”这是一首老歌的歌词,它反映人民满怀豪情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喜悦心情。 阅读材料探究我国是如何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

    步骤一:史实探究(图1)

    (喜看稻麦千重浪)

    王国范,河北遵化市西留村乡农民,雇农出身,家境贫寒,靠给地主家做长工维持生计,新中国的诞生使他翻身解放。

    (1)上图让你想到了什么运动?它为何使王国范笑逐颜开?

    (2)然而天有不测风云,第二年当地遭遇了百年不遇的旱灾,几乎滴水未降。眼看着 已经种下去的庄稼全都没有水灌溉,就要枯死,王国范心如刀绞却又无能为力,附近的 河流都已经干涸见底,周围十几个乡的庄稼全都没有水浇……自己身单力薄,根本没办 法抗旱救灾,可怎么办好?请你帮他出个主意。

    (笑迎携手日月新)

    (图2)清康熙二年(公元  1663  年),张小泉剪刀始创于杭州,传统民用剪刀是张小泉的起家产品。它靠磨工精细、刃口锋利等十大特点称雄制剪业。当历史的时针指在 1953 年时,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开始了,原先的小作坊全部统一在一起,成立了一个制剪生产合作 社,1956 年张小泉剪刀厂诞生了。

    (3)你知道我们是如何对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吗?手工业改造实质是什么?

    (顺应趋势谱新篇)

    图3是唐山启新水泥厂工人庆祝公私合营的场景

    (4)它是当时我国哪一历史事件的反映?这一事件过程中采取了哪一创举?

    步骤二:激烈讨论

    有关如何看待三大改造,张明和王刚展开了争论。 张明:真是了不起!在短短的三年多的时间里,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大大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真是了不起!王刚:三大改造中存在很多缺点和偏差,一定程度上挫伤了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

    (5)你觉得他们说的有道理吗?请你说说对三大改造的看法。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新篇章。从那时起,中国人民以一往无前的进取精神和波澜壮阔的创新实践,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顽强奋进的新的壮阔史诗。请你根据史料,完成下列探究任务。

    (思想解冻)

    材料一:经过十年“文化大革命”的动乱,积累下许多严重的政治问题和社会问题。粉碎“四人帮”以后,人们要求对“文化大革命”中的冤假错案进行平反,要求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然而,当时中共中央的主要领导人仍然坚持“左”的指导思想,提出“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即“两个凡是”的方针。这引起全国上下的不满。

    (1)材料一中“两个凡是”方针的实质是什么?针对于此,当时中国掀起了一场怎样的思想解放运动?该运动有何意义?

    (命运抉择)

    材料二:“我们怀着十分兴奋的心情跨入一九七九年。”“把全党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是一个伟大的战略转变。”

    材料三:国外一位学者曾提出了“21世纪始于中国的1978年”的观点,饱经沧桑的中国在1978年再一次开始了决定命运的抉择,对于无数人来说,12月18日开始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意味着“时间又开始了”!

    (2)材料二中我们“十分兴奋的心情”因何而起?请指出“战略转变”前后,党的工作中心分别是什么?

    (3)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材料三中“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意味着‘时间又开始了’!”的理解。

    (反思总结)

    (4)依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一谈中国人民不断开创新局面的原因是什么?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张明在学习中国现代史的时候,发现我国划分的有一些特殊的区域,他总是弄不清楚。请你观察图片,帮助他辨析。

    (1)图片①③与图片④有关的特殊区域之间最大的不同是什么?

    (2)图片①和④有关的特殊区域反映了我国哪些政策?

    (3)图片②③⑤反映了我国怎样的对外开放格局?请按照开放的顺序将其排列起来

    (4)以上我国设立的特殊区域起到的共同作用是什么?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5.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材料二:“国际舆论认为:没有中国代表团的努力,会议成劝不了。”“会议成功的一个巨大因素,是中国代表团异乎寻常的合作态度。”

    材料三:第26届联合国大会以压倒多数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提案。

    回答问题:

    (1)材料一中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哪位领导人?在哪一年提出的?

    (2)指出材料二中“会议”的名称。中国代表团提出的哪一方针促进了这次会议的圆满成功?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三这一历史事件能够出现的最主要原因。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