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0 题,其中:
选择题 19 题,综合题 1 题
简单题 11 题,中等难度 9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19 题
  1. 在土地改革中,党和政府之所以把土地分给农民,其根本原因是(  )

    A. 农民无地或少地,生活困苦

    B. 地主土地太多,无法耕种

    C. 农民在革命战争年代有功于革命,分土地事实上是“按功行赏”

    D. 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1978年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最为深远的意义是

    A. 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B. 形成了市场经济体制

    C. 提高了中国的威望

    D. 结束了“文化大革命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1984年,有国际媒体评论:“中国政府开放整个海岸,意味着实际开放半个中国,它是三十五年来中国政府所采取的最大胆的行动。”这个“大胆行动”指的是

    A. 设立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

    B. 开放十四个沿海港口城市

    C. 设立长江三角洲开放区

    D. 将海南岛建成经济特区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下列各项中,属于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特点的是(   )

    ①企业经营权集中在政府手中   ②企业经营好职工收人就多

    ③经营承包责任制         ④企业经济利益与经营成果联系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为了实现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我国实行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  )

    A. 按劳分配制度   B. 社会主义制度

    C.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 “一国两制”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改革开放后,我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下列属于这一时期的外交成就是(   )

    A. 在上海签署《中美联合公报》   B. 承办上海APEC会议

    C. 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D. 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下列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内容的是( )

    ①重新确定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②彻底否定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

    ③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④实行改革开放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是(  )

    A. “一个中国,高度自治”   B. “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C.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D. “三民主义,国共合作”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对此理解正确的是:新中国的成立

    A. 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

    B. 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C. 已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

    D. 使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那是一个火红的年代,到处充满了生机与活力,机器的轰鸣声不绝于耳,共和国几乎每一天都在发生改变,因为几乎每一天都有新的建设项目开工上马,其中许多是中国过去没有的新工业,如汽车厂、飞机制造厂、大型发电设备生产厂等。”上述现象发生于

    A. 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   B. 三大改造期间   C. “大跃进”运动中   D. 改革开放后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下列各图中不属于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成就的是

    A.    B.

    C.    D.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我国对外开放的格局为( )

    A. 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内地——沿海经济开放区

    B. 内地——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

    C. 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D. 内地——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经济特区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如图所示中国共产党奋斗目标的实现,计划在

    A.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

    B. 中国共产党成立150年时

    C.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年时

    D.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50年时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一国两制”构想是中国政府为开辟祖国统一大业提出的一项基本国策,最初是为了解决什么问题提出的( )

    A. 澳门问题   B. 香港问题   C. 台湾问题   D. 少数民族问题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海峡两岸关系协会和海峡交流基金会于1992年达成的重要共识是

    A. 台湾当局调整“三不”政策   B. 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C. 两岸实现直接“三通”   D. 将“加强两岸经济交流,互补互利”写进会谈协议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依据下图提供的信息,你会联想到的是

    A.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 “一国两制”方针   C. “求同存异”方针   D. 中国与印尼建交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下图中照片中仰头大笑的是时任中国外交部副部长乔冠华,小明认为乔冠华大笑的原因是因为1971年10月

    A. 联合国大会恢复我国会员国地位   B. 联合国大会批准了我国加入联合国

    C. 香港回归,中国完成统一大业   D. 中美建立正式外交关系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下图所示粮票向我们传达的历史信息有

    ①在计划经济时代,物资匮乏②经济发展水平低,粮食供应紧张③计划经济时代,物资较为丰富④利用粮票,有利国家安排粮食生产计划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④   C. ②③   D. ①②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一位世纪伟人创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深入中国人的心灵。下列三张纪念邮票以党代会为主题,其关键词表述最恰当的—组是

    中共“十二大”       中共“十三大”            中共“十五大”

    A. 经济建设国企改革市场经济

    B. 走自己的路初级阶段邓小平理论

    C. 改革开放计划经济一国两制

    D. 中国特色市场经济 科学发展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1 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954年9月28日,一届人大一次会议圆满完成各项重大历史任务后,胜利闭幕。

    这次会议是我国人民民主建设的重要里程碑。以一届人大为标志,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新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正式确立,我国政治生活进一步走向法治化和民主化。

    ——摘编自《共和国的足迹》

    〔材料二〕

    〔材料三〕建国初……公有制经济在全国范围内并不居于主体地位,中国还不能说是社会主义 国家,而是新民主主义国家。这种状况,到一九五六年已经根本改变,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 已经确立。

    ——摘编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1)结合材料二,请你写出材料一中第一届人大一次会议完成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指什么?

    (2)材料三中“这种状况”是指什么?“这种状况”是怎样得到根本改变的?

    (3)材料三中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的确立标志了什么?

    (4)上述材料反映了20世纪50年代我国政治、经济建设的成就,请你归纳这些成就呈现的特点。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