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3 题,其中:
选择题 6 题,句子默写 1 题,名著阅读 1 题,其他题 1 题,诗歌鉴赏 1 题,文言文阅读 1 题,现代文阅读 2 题
简单题 3 题,中等难度 8 题,困难题 2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6 题
  1. 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佝偻(gǒu)       繁衍(yǎn)    因噎废食(yē)      恪尽职守(kè)

    B. 鄙夷(bǐ)       拙劣(zhuō)    咬文嚼字(jiáo)    吹毛求疵(cì)

    C. 麾下(huī)       执拗(niù)    提纲挈领(qiè)      鳏寡孤独(guān)

    D. 拮据(jù)       恣睢(suī)    越俎代庖(páo)    絮絮聒聒(guō)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遵守     诓骗     琐屑     心无旁鹜   B. 簇新     端祥     骸骨   自出心裁

    C. 惶恐     惦记     莲篷     折衷是非   D. 商酌     诘难     祈祷     孜孜不倦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 中国队在本届世锦赛上重蹈覆辙,再次夺得一个团体冠军,五个单项冠军的好成绩。

    B. 王先生病入膏肓,幸亏遇到一个妙手回春的大夫,他才得以完全康复。

    C. 今冬的连续重污染天气,使得保护环境的观念在人们心中已经根深蒂固了。

    D. 在“最强大脑”角逐中,选手们八仙过海,各显其能,超常智力令人瞠目结舌。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对下列复句关系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 正是由于采用嘴里的声音作为手段,人类语言才得到前程万里的发展。(因果关系)

    B. 大事做不来,小事又不做。(转折关系)

    C. 种花好,种菜更好。(选择关系)

    D. 她只要望一眼,人家就会陪着笑脸来解释的。(假设关系)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下面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规范、正确的一项是

    A. “好,”他对我说:“现在你把左脚踏到那块岩石上。不要担心下一步。听我的话。”

    B. 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

    C. 有人把“民生”分为两类:一类是生存型,一类是发展型。由生存型到发展型就是由“填饱肚子”到“体面地生活”。

    D. 青州市的云门山、仰天山、高密市的影视基地、诸城市的恐龙涧都是潍坊境内著名的旅游景点。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下列各项中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 《孟子》一书,相传是孟子及其门人所作。孟子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后世常以“孔孟”并称。

    B.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 也称“诗三百”,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

    C. 奥楚蔑洛夫是俄国作家契诃夫所著《变色龙》中的主人公,这篇小说紧扣“变”字刻画了沙皇忠实走狗的丑恶嘴脸,揭露了沙皇统治时期的黑暗腐朽。

    D. 莎士比亚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法国杰出的戏剧家和诗人,他的四大悲剧是《李尔王》 《哈姆莱特》 《威尼斯商人》 《罗密欧与朱丽叶》。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句子默写 共 1 题
  1. 填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 ______________,塞上燕脂凝夜紫。      (李贺《雁门太守行》)

    (3) 蒹葭萋萋,______________。所谓伊人,______________。  (《诗经·蒹葭》)

    (4) 锦江春色来天地,___________________。   (杜甫《登搂》)

    (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沙场秋点兵。(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名著阅读 共 1 题
  1. (题文)名著阅读

    我醒来的时候已经是白天了,一阵异样的抖动把我弄醒了。我抬起头来,发现自己正躺在别人的怀抱里,那位护士抱着我,正穿过过道把我送回宿舍,我没有因为离开床位而受到 责备,人们还有别的事儿要考虑,我提出的很多问题也没有得到解释。

    但一两天后我知道,坦普尔小姐在拂晓回房时,发现我躺在小床上,我的脸蛋紧贴着海伦·彭斯的肩膀,我的胳膊搂着她的脖子,我睡着了,而海伦——死了。她的坟墓在布罗克

    布里奇墓地,她去世后十五年中,墓上仅有一个杂草丛生的土墩,但现在一块灰色的大理石

    墓碑标出了这个地点,上面刻着她的名字及“Resurgam”这个字。

    (1) 文中的“我”是谁?她的好朋友海伦·彭斯因为什么去世了?

    (2) “我”为什么离开孤儿院?从这里可以看出“我”的什么个性?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其他题 共 1 题
  1. 材料阅读

    材料一:各种媒体上经常可见“绯闻”一词,①许多人甚至一些著名的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都把“绯”读为“fěi”,其实“绯”的正确读音是“fēi”

    材料二:②有人对某中学高二一个班的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如下:全班共45人,其中39人认为“绯闻”的“绯”读“fěi”6人认为读“fēi”;前者还认为“绯”是多音字,在“绯闻”中读“fěi”,在“绯红”中则应读“fēi”。

    材料三:调查结果还显示,③学生对绯闻的认知来自平时收看电视、网络及广播的娱乐节目,而“绯红”一词则是通过正式的课堂学习获得的。

    材料四:在一些新闻报道中,“绯闻”一词常被误写成“诽闻”。如“编造同事诽闻被判3000元。(注:“诽”读“fěi”,意思是说别人的坏话。)

    1.从第二则材料中,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2.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绯”字读错的原因有几条?

    3.你认为应采取哪些措施来纠正这种错误?

    4.在上述材料的画横线句中还有两处语病,请指出错处并改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诗歌鉴赏 共 1 题
  1. 《孝经》云: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

    王敬臣,长洲人。十九为诸生,受业于校①。性至孝,父疽发背,亲自吮舐。老得瞀②眩疾,则卧于榻下,夜不解衣,微闻响咳声,即跃起问安。

    孙抑,世居晋宁洪洞县。关保之变,挈父母妻子避兵平阳之柏村。有乱兵至村剽掠,拔白刃吓抑母,求财不得,举刃欲斫之。抑亟以身蔽母,请代受斫,母乃得释。而抑父被虏去,不知所之。或语之曰:“汝父被驱而东矣,然东军得所掠民皆杀之,汝慎无往就死也。”抑曰:“吾可畏死而弃吾父乎?”遂往,出入死地,屡濒危殆,卒得父以归。  

    (原文有删改)

    【注释】①校:魏校,学者,王敬臣的老师。②瞀(mào):目眩眼花。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 夫孝,德之本也      本:

    (2) 抑亟以身蔽母         蔽:

    (3) 或语之曰            或:

    (4) 汝慎无往就死也      就: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十九为诸生         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           (《公输》)

    B. 抑亟以身蔽母         以塞忠谏之路也                 (《出师表》)

    C. 不知所之           渔人甚异之                   (《桃花源记》)

    D. 而抑父被虏去         而山不加增                   (《愚公移山》)

    3.将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微闻响咳声,即跃起问安。

    (2) 抑曰:“吾可畏死而弃吾父乎?”

    4.对选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王敬臣的父亲背部长疮,他亲自为父亲吸舔脓疮;为了照顾年老生病的父亲,他整夜不脱衣服在父亲床边服侍。

    B. 乱兵劫持了孙抑的母亲,求财不得就要用刀砍人,孙抑急忙挺身而出保护母亲,使母亲免受伤害。

    C. 孙抑的父亲被乱兵劫走,孙抑多次冒着生命危险去救父亲,最终没有成功。

    D. 无论是王敬臣悉心照料病中的父亲,还是孙抑挺身而出保护身处险境的母亲,都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最根本的孝道。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文言文阅读 共 1 题
  1. 菊 事

    丁立梅

    ①去年冬天,我把一盆开过花的菊,随手丢弃在屋旁,连同装它的瓦盆。

    屋旁有巴掌大的空地,没人理它,它便自作主张地在里面长狗尾巴草,长车前子,长蒲公英,还长荠菜。我挑过一回荠菜,满像那回事的,把一份野趣挑进篮子里。后来,这一小撮荠菜,被我切碎了,烙进糯米饼里。饼烙得点点金黄,配了糯米的糯白,配了荠菜的嫩绿,不用吃,光看看,就很享受了。咬一口,鲜透牙。很是感动了一回,有泥土的地方,总会生长着我的故乡。

    ③现在,这块地里,多出一大丛的菊来。是被我丢弃的那一盆。谁想到呢,它的花萎了,叶萎了,心竟是活的。它搂着这颗心,落地生根,不声不响地,勤勤勉勉地生长。最终,它不单自己活了下来,还子孙满堂的样子,去年冬天不过一小瓦盆的花,今秋已繁衍成一大丛了。它让我想到柳暗花明,想到天无绝人之路,想到苦尽甘来,只要心没有死,总有出头之日的。

    ④风一场,雨一场,秋季翻过,已是冬了,它还没开够,朵朵灿烂。满世界的萧条,唯它,一簇新亮,是李商隐诗里的“融融冶冶黄”,是童年乡下屋檐下的那抹明黄,打老远就看得见。路过的人,有的站着远远瞅。有的看不过瘾,走近了细细瞧。一律的惊叹,好漂亮的花!它倒是沉得住气,面对众人的赞赏,不动声色,不慌不忙地,只管把好颜色往外掏。一瓣金黄,再一瓣,还是金黄。如历尽世事的女子,参透人生无常,倒让自己有了一份坚守,那就是,守住自己,守住心。所以,冷落也好,繁华亦罢,它都能安然相待,不急不躁。

    ⑤孤寡老人程爹,在小区的小径旁种菊。小径旁的空地,原是狭长的一小块,小区人家装修房子,把一些碎砖碎玻璃倒在里面。路过的人都小心不去碰触,以免被玻璃划伤了。连调皮的小猫,也绕着那块地走。老人清理掉碎砖碎玻璃,在里面种青菜和菊。几棵青菜,几朵菊花。再几棵青菜,几朵菊花。绿配紫,绿配红,绿配白,绿配黄,小块的地,让人看过去,竟有花园般的感觉。

    ⑥这些天,老人除了吃饭睡觉,几乎都围着他的菊在转。我上班时看见他,下班时还看见他,背着双手,很有成就感地在小径上漫步,来来回回。一旁,他的菊,如同被惯坏的孩子,正满地打着滚,撒泼似的,把些紫的、红的、白的、黄的颜色,泼洒得四处飞溅。哪一朵,都是硕大丰腴的,都上得了美人头。

    ⑦天冷,菊越发的艳丽,直艳到人的心里去。小区的人,每日里行色匆匆,虽是久住,彼此却毫不关己地陌生着。而今,因为这些菊,一个个舒缓了脚步,脸上僵硬的线条,渐渐柔软起来。话搭话地闲聊几句,说着花真好看之类的。或者不聊,仅仅站着,看一眼菊,相互笑笑,自有一份亲切,入了心头。再遇见,便是老相识了。清寒疏离的日子,因菊,变得脉脉温情。

    (选自《扬子晚报》)

    1.本文题为“菊事”,请简要概括文中围绕“菊”写了哪两件事。

    2.第②段中画线的句子是环境描写,请简析其作用。

    3.品味语言,回答下面的问题。

    (1) 结合语境,谈谈你对第⑦段中画线句子中加点词的理解。

    因为这些菊,一个个舒缓了脚步,脸上僵硬的线条,渐渐柔软起来。

    (2) 从修辞角度,赏析第⑥段画线句的妙处。

    他的菊,如同被惯坏的孩子,正满地打着滚,撒泼似的,把紫的、红的、白的、黄的颜色,泼洒得四处飞溅。

    4.阅读本文,你获得了哪些人生感悟?(不少于三点)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现代文阅读 共 2 题
  1. 有一种智慧叫示弱

    和庄

    ①示弱,字典的解释是:表示自己软弱,不敢同对方较量,在如今个性张扬的时代,人们一个个都像装了枪药打了鸡血似的,一个比一个充能显摆,示弱的人越来越鲜见。其实示弱是一种大智慧。它展露的是宽广胸怀和谦虚态度,体现的是理智风度及务实精神,收获的是团结和谐与长久胜利。

    ②示弱是谦逊之德。示弱表现为为人处世上的谦虚低调,工作学习中的自嘲请教。放下架子,放低位置,降降低姿态,低头示弱,展露不足,承认缺点,以弱者的姿态行事,让自己以谦卑的姿态面对,能让对方感受到人格上的平等。获得心理上的满足,得到情感上的接纳。大丈夫能进能退,能柔能刚,能大能小,能弱能强。骄傲者处处碰壁,谦逊者遍地坦途。一个真正甘心“示弱”的人,必定是一个以事业为重而敢于负责的人,一个豁达大度宽宏大量的人,一个充满人情充盈智慧的人,一个处世浅浅而悟世深深的人,也必定是一个为大众认可、接纳、赏识、推崇的人。不但不会降低自己的身份,反而能赢得别人的尊重。

    ③示弱是理智之举。战国时期蔺相如大挫强秦威风,保全了和氏璧。赵王“以相如功夫,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廉颇不服,欲羞辱相如一决高下。相如开始示弱,“不肯与会。相如每朝时,常称病,不欲与廉颇争列。已而相如出,望见廉颇,相如引车避匿。”手下人以为蔺相如软弱,忿忿不平。相如解释说:“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今两虎共斗,其势不惧生。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颇听到后,十分羞愧,负荆请罪,成就了一段千古佳话。蕉相如示弱,从国家大局出发,避免了将相失和,两败俱伤,实为顾全大局的理智之举。示弱是一种灵性的觉醒,是一种理智的显现。

    ④示弱是谋略之策。五丈原上司马懿与诸葛亮对峙,闭门示弱,坚守不出。诸葛亮送来女人的衣服头饰,羞辱司马懿不是男人,众将士火冒三丈,司马懿还是不战。司马懿的示弱是兵法谋略,把诸葛亮拖住耗死在了五丈原。青涩的稻谷昂首挺胸,成熟的稻谷谦逊地低头,一副与世无争的样子。这样不仅可以降低了被折断的危险,还让鸟鼠们找不到着力点,从而保存了自己辛苦孕育的果实和种子。“示弱”是让生命和事业得以保全与延续的有效策略。

    ⑤示弱是自保之方。三国时期的刘备,大智若怯,处处示弱,常常啼哭。落魄以处菜浇园掩饰自己的雄心壮志。青梅煮酒,闻听曹操说自己是英雄,吓得筷子都掉了。使曹操对他放松了警惕。结果做了皇帝,成就了大业。海滩上有两种不同性格的蓝甲蟹:一种十分凶猛,从不知躲避危险,与谁都敢开战;一种十分温和,遇到敌人,便翻过身子四脚朝天,不跑不动,一味装死。千百年后,人们发现,强悍凶猛的蓝甲蟹成了濒危动物,而性情温和的蓝甲蟹反而繁衍昌盛,遍布世界上许多海滩。美国心理学家做过这样的调查:一名彪形大汉,在拥堵的马路上横穿而过,愿意给他让路的车辆不到50%,车祸率很高;而一个老弱病残者横穿马路,却是万人相让,大家还觉得自己是做了善事,车祸率为零。展示弱,却能让自己的生命得到更好的保障。示弱往往能更有效地存活下去。

    ⑥示弱是团结之道。在人与人的相处过程中,示弱展示的其实是一种真诚接纳的态度。示弱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润滑剂,能够消除隔膜,增进交流,促进团结。但是示弱不是老好好,不是一摊泥,并不意味着退却不前或软弱可欺,更不是无原则的自我贬低和妥协,而是一种尊重、礼让和宽容,是一种交际和处世的智慧。交际中巧妙示弱,有利于团结周围的人,能带来和谐的人际关系。示弱能使处境不如自己的人保持心理平衡,可以减少乃至消除不满或嫉妒。示弱可以为自己创造更多的机遇。

    ⑦示弱是进步之路。有一种胜利叫撤退,有一处失败叫占领。示人以弱,并不是妥协。拳头缩回来,是为了打出去更有力量;向后退两步,是为了跳得更远。“雪压竹头低,低下欲沾泥,一轮红日起,依旧与天齐。”示弱不是真正软弱,而是权宜变通之计,是为了更有利更有效的进步。示弱不是妥协倒下,而是一种理智的忍让,而是为了更好、更坚定地站立。面对压力不低头的是有勇敢的人,而适当地选择示弱、认输、放弃的人则是聪明的人。敢于示弱,就是敢于负责,就是诚实。适时示弱是一种生存智慧,也是一种获取成功的手段。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文章以字典对“示弱”的解释和当下人们充能显摆开头,有什么作用

    3.第③段主要采用了哪种论证方法?请简要分析其作用。

    4.文章②、③、④、⑤段顺序能否颠倒?为什么?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面的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

    “我只是雏菊丛中的一朵小花。”一朵雏菊伤感地叹息,“与这么多雏菊生长在一起,我的美丽完全被淹没了,根本不会有人注意到我。” “但是,你真的很美丽!”天使安慰它说。 “我想成为唯一的一朵,身旁不要有任何同类!”

    “好吧!”天使就把它带到了城市广场。

    几天后,一位园艺师来到城市广场:“把土壤翻一翻,种上凤仙花吧!”“等一等!”雏菊大叫,“你那样做我会死的。”

    “如果这里还有一些和你一样的雏菊花,会对广场起到非常好的美化作用。” 园艺师说, “但是在你的周围找不到你的同类,你自己不可能形成一座花园。”说完,园艺师把雏菊从地上连根拔起。

    要求: (1) 根据材料寓意,选准角度,自拟题目; (2) 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3) 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