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4 题,其中:
单选题 3 题,选择题 8 题,非选择题 2 题,连线题 1 题
简单题 3 题,中等难度 9 题,困难题 2 题。总体难度: 简单
单选题 共 3 题
  1. 民国成立第一天,上海《申报》上登了这样一则新闻新国成立,百度维新。余友喜,新君、新话连篇,呼其妻曰新娘子。妻不应,还呼之曰新相公,亦觉赧然无以应。余友忽发新思想,夫妇二人张新国旗,穿新冠服,新头新脑,在室中行新婚。这在客观上可以反映

    A. 部分民众对新生政权的认同

    B. 社会习俗已完成了近代化

    C. 民主共和观念已深入人心

    D. 民众仍具有浓厚保守思想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费孝通认为,西洋的格局好比是一捆一捆扎得很清楚的柴,人们通常都属于若干人组成的团体。而我们则好比是将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而产生的一圈圈的波纹,每个人都是他的社会影响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这从侧面反映出

    A. 西方文化注重个性凸显

    B. 中国文化影响范围广大

    C. 修齐治平的推及逻辑

    D. 民主法治的哲学依据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3. 1917年,《新青年》第2卷第6期发表了胡适的《朋友》:“两个黄蝴蝶,双双飞上天。不知为什么,一个忽飞还,剩下那一个,孤单怪可怜。也无心上天,天上太孤单。”该诗

    A. 具有明显的反封建斗争精神   B. 否定了传统的道德观念

    C. 宣传了民主科学的思想理念   D. 体现了文学革命的成果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选择题 共 8 题
  1. 有学者指出:君主政体的原则总的说来就是轻视人、蔑视人、使人不成其为人……君主政体、专制制度和暴政……是同一概念的不同说法……哪里君主制的原则是天经地义的,哪里就根本没有人了……专制制度必然具有兽性,并且和人性是不相容的。该学者这样评价君主制的依据是

    A. 君主具有随意性和独断性

    B. 君主的地位是不可僭越的

    C. 皇位在家族内可世袭传承

    D. 君主制违背历史发展趋势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1904年,上海天足会发行了书目30多种,其中包括《张尚书(之洞)劝戒缠足章程叙》、《袁宫保(世凯)劝戒缠足示》、《劝戒缠足示谕》等。材料说明

    A. 辛亥革命推动了社会习俗变迁

    B. 社会各阶层普遍接受废止缠足

    C. 社会精英倡导移风易俗

    D. 戊戌变法影响习俗变迁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16世纪的西班牙物价平均上涨四倍,其中谷价上涨了五倍。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 自然灾害发生

    B. 贵族奢靡消费

    C. 新航路开辟

    D. 经济大危机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新加坡《海峡时报》提到:“全球化”这个词在上世纪90年代,被看作精英对穷人的剥削。到21世纪以后,“全球化”开始带有半积极性的意味。自2007年金融危机爆发后人们认为,对于“全球化”,既不需要对抗,也不需要叫好。”材料表明

    A. 全球化消除了文明对抗

    B. 全球化在2007年金融危机后加强

    C. 对全球化关注日益淡泊

    D. 人们对全球化的认识程度逐渐深入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根据下表提供的有关数据,下列说法中最准确的应该是

    平均时间

    1885~1919年

    1920~1944年

    1945~1964年

    从科技发明到生产技术成熟

    30年

    16年

    9年

    从生产技术成熟到产品投入市场

    7年

    8年

    5年

    A. 财富的追求驱使这人类不断在科技上创新发展

    B. 科学技术与生产的结合程度越来越紧密

    C.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明创造没有科技含量

    D. 第三次科技革命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明清时期,景德镇的瓷器“行于九城,施及外洋”;佛山镇的铁锅不仅远销吴越荆楚,而且大量出口;浙江桐乡县炉头镇的铁器品“大江南北咸仰赖”。这一历史现象反映出

    A. 商品流通打破地域限制

    B. 商业发展促进商业市镇兴起

    C. 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

    D. 全国手工业的发展相对平衡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明实录》中记载的明武宗勤于国事.即使外出巡游,所有的奏章也要及时批答。而在《明史》中则把他描述为“骄奢淫逸”的昏君。出现这种差异主要是由于

    A. 史官个人才识

    B. 史著编撰意图

    C. 史料运用方式

    D. 史著编撰体例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据《世事见闻录》记载:“三井家在江户有3座大店铺,雇佣着1000多名伙计。据说每天的生意,要做到黄金2000两以上才算好生意。黄金2000两,也就是白米5000袋。5000个农民一整年的辛苦耕种,才能缴上贡米5000袋……此外,三井家还有许多田地,租地收入每年多达黄金2万两……江户以外,三井家在大阪……等地方都有分店;此外,还有分布在各藩的经销店……”这段材料反映了(    )

    A.日本重农抑商         B.资本主义萌芽    

    C.日本商业发展         D.封建统治动摇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非选择题 共 2 题
  1. (题文)

    新中国工资制度自1956年改革以后,在近30年中基本没有大的变动。1978年9月,中共中央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组织力量调查研究,提出工资改革意见。1982年,中共十二大再次提出要改革工资制度。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有关决定,其中提出尤其要改变脑力劳动者报酬偏低的状况。随后,中央决定于1985年进行工资改革,其原则:企业职工的工资和奖金要同企业的经济效益高低、个人贡献大小挂钩,职工工资总额同企业经济效益按比例浮动;要逐步适当拉开职工收入的档次,改变平均主义状况;今后中央只管省、自治区、直辖市和中央两级机关,以及全国性的重点大专院校和科研、文化、卫生事业单位,其他各级机关和事业单位归省、自治区、直辖市管理;国营企业实行工资总额同经济效益挂钩的办法以后,国家不再统一安排其职工的工资改革与工资调整;使绝大多数工作人员的工资都有一定的增加,对中青年业务骨干、中小学教师给予适当照顾。

    ——摘编自庄启东等《新中国工资史稿》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80年代工资改革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80年代工资改革的意义。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宪法的缔造者们真正有分歧的问题,是如何确定在多大程度上把各州权利融入联邦权力,以及他们可以在多大程度上保持自己的独立。如果国民按人数或按选区选举,人口较少的州必定完全受到压制。如果是按州而不是人数选举代表,则永不能获致必要的联合,旧邦联的所有弊端将永远保留下去。

    ——摘编自【英】阿克顿《自由与权力》

    材料二雅典的民主政治是“所有现代民主制度的源头”,美国民主政治是资本主义民主政治的典型代表,从美国的民主政治可以看到雅典民主政治的现实意义。

    ——何亚华《以美国民主宪政为例看雅典民主政治的现实意义》

    材料三看到中央集权制在本世纪初如此轻而易举地在法国重建起来(引者注:法国在大革命期间曾实施过短暂的分权),我们丝毫不必感到惊异。1789年的勇士们曾推翻这座建筑,但是它的基础却留在这些摧毁者的心灵中,在这基础上,它才能突然间崛起,而且比以往更加坚固。

    ——托克维尔《旧制度与大革命》(1856年)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宪法的缔造者们”需要解决什么问题?结合1787年宪法内容,指出他们是如何解决材料中所述问题的?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用史实说明“从美国的民主政治可以看到雅典民主政治的现实意义”。

    (3)根据材料一、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央集权制在美法两国建立难度不同的原因。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连线题 共 1 题
  1. 法制是人类共有的精神财富,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国法典的缘起与(罗马)查士丁尼法典的组成方式有相同之处……限制《中国法典》之外的出版物的发行(政府除外),罗马亦是如此:两国都各自以公告、律令和诏书等形式立法,还有诸如过继、家庭财产共同占有关系等都有相同之处。

    ——田涛《西方人眼中的中国法律接触与碰撞》

    材料二 新兴地主阶级反对奴隶主贵族垄断法律,坚决要求把成文法律公布出来,以保护他们的私有财产和其他权利。汉文帝接受贾谊的“儒家‘兴礼乐’,更新秦朝法律,‘刑不上大夫’”的建议。汉律规定,对普通人犯随时逮捕,对有贵族官僚身份的人犯,如需要逮捕的,必须先奏请皇帝批准,逮捕后不加刑具,以示宽容。刘邦时,法令规定商人“不得衣丝乘车”,吕后、惠帝时规定“市井子孙不得为官吏”。

    ——据李小兵《中国古代法律制度》整理

    材料三 公元前3世纪左右,平民在法律上已取得与贵族平等的地位,开始享有完全的公民权。到公元212年,罗马皇帝卡拉卡拉颁布敕令,授予一般臣民以公民权。帝国初期罗马法学家们讲的“平等”,不仅是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上的平等,而且也是建立在罗马奴隶制社会相当发达的私有制和商品交换基础上的平等。古希腊多葛学派进一步提出自然法体现人的理性的观点。古罗马思想家西塞罗和后来的法学家们继承并系统论述、论证自然法学说。

    ——沈宗灵《略论罗马法的发展及其历史影响》

    材料三  罗马帝国时期查士丁尼皇帝敕定的《法学总论》中明确界定:“法学是关于神和人的事物的知识,是关于正义和非正义的科学。”法律的目的是保证“正直生活,不害他人,各得其所”,“人生而平等,任何人都享有不能剥夺的一些基本权利;法是最高的理性;法是一种最高权利,是理智的人的精神和理性,是正义和非正义的人的标准。”法制史学者将唐高宗时颁行的《唐律疏议》与“罗马法”相提并论,并视之为古代中华法系的代表著作。《唐律疏议》首篇开宗明义:“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可见中国传统的法律思想实质上是“以法制国(the rule by law)”而不是“法治(the rule of law)”,不过是君主用刑罚律令来控制臣民罢了。

    (1)根据材料一,归纳古代中国与罗马在法治方面,有哪些相似点?

    (2)对比材料二,三,指出古代中国与罗马法律在保护对象、立法理念、经济主张等方面有何不同?

    (3)根据材料三,比较罗马法和中国传统法律精神(或原则)的不同。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