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5 题,其中:
简答题 2 题,填空题 2 题,单选题 8 题,推断题 1 题,实验题 1 题,综合题 1 题
简单题 5 题,中等难度 6 题,困难题 4 题。总体难度: 简单
简答题 共 2 题
  1. 金属及其制品是现代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材料和工具。

    (1)日常生活中,切菜刀采用的防锈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某化学实验兴趣小组的同学向含有Fe(NO3)2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稀硫酸, 有气泡产生,则滤渣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___, 滤液中可能含有的物质是___________。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水是我们生产生活中最重要的物质,被称为“生命之源”,请回答下列与水有关的问题

    (1)如图为实验室电解水的装置,其中a管收集到的气体是_____(填名称),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2)生活中将硬水软化的方法是_____;活性炭能除去水中有颜色,有异味的物质,这是利用活性炭的_____性。

    (3)保护水资源,防止水污染,人人有责。请你提出一条防止水污染的建议_____。

    (4)水是最常用的溶剂,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请根据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①交点P表示的含义是_____;

    ②当甲中含有少量乙时,提纯得到甲的方法是_____;

    ③t3℃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填空题 共 2 题
  1. 生活与化学密切相关。

    (1)“熟石灰”的化学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鸡蛋和牛奶都富含的营养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可用来制作糕点或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明家新装修的房间中放有几包活性炭,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野餐后,小亮用水把燃着的木条浇灭,采用的灭火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是国际通用的化学语言。

    (1)用化学用语填空

    ①镁元素_____;

    ②五氧化二氮分子_____;

    ③4个氢离子_____;

    ④氧化铝_____;

    ⑤2个氮原子_____。

    (2)3Ca2+中“2”表示_____。

    (3)书写化学方程式:硫在氧气中燃烧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单选题 共 8 题
  1. 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X、Y、Z、W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则关于此反应的认识错误的是

    物质

    X

    Y

    Z

    W

    反应前的质量

    20

    5

    2

    37

    反应后的质量

    待测

    35

    2

    12

    A. 物质Z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B. 待测物质的值为15

    C. 物质Y一定是单质 D. 反应中Y、W的质量比为6: 5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冰块熔化 B. 蜡烛燃烧 C. 黄金铸币 D. 海水晒盐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正确的实验操作是科学探究成功的基础,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

    A. 加入块状固体 B. 检查装置气密性

    C. 稀释浓硫酸 D. 测定溶液pH值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如图是氧原子结构示意图和硫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氧原子核外有6个电子

    B. 硫、氧均属于非金属元素

    C. 硫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2.06g

    D. 硫、氧两种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都位于第六周期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推理是一种重要的思维方法,以下推理合理的是(  )

    选 项

    事实

    推理

    A

    溶液是均一稳定的物质

    均一稳定的物质一定是溶液

    B

    常温下,测定某溶液的pH=3

    该溶液一定呈酸性

    C

    氧化物是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

    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D

    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不变

    化学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的物质一定是催化剂

    A. A B. B C. C D. D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合金、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塑料都是有机高分子材料

    B. 石油、煤、天然气、氢气都是不可再生的化石燃料

    C. 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都是大气污染物

    D. 氢氧化镁、氢氧化铝、氢氧化钠都可以治疗胃酸过多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下列有关物质的提纯、除杂和鉴别所用的试剂或方法错误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所加物质或方法

    A

    除去CaO中的CaCO3

    高温煅烧至固体质量不再改变

    B

    提纯硫酸钠中的硝酸钠

    溶解、加适量的氯化钡溶液,过滤,蒸发

    C

    除去CO2中少量的HCl

    将混合气体通入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再通入浓硫酸

    D

    鉴别NH4NO3固体和NaOH固体

    加水溶解

    A. A B. B C. C D. D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下列所示的四个图像, 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 向一定量的硝酸铜和硝酸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铁粉

    B. 向pH=2的盐酸中加水稀释

    C. 向一定量的含有盐酸的氯化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

    D. 等质量的镁和铁分别与等质量、等浓度足量的稀硫酸反应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推断题 共 1 题
  1. 有一包固体,可能是Cu(NO3)2、K2SO4、KCl、K2CO3、KOH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为了探究该固体的组成,某化学小组设计并开展以下实验:

    已知,步骤I中固体全部消失,溶液呈蓝色,无气泡产生,步骤II、III中均可观察到有白色沉淀生成。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经推论,原固体中一定不含K2CO3,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

    (2)原固体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

    (3)步骤II中产生白色沉淀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

    (4)步骤III所得蓝色滤液中一定含有的阳离子是__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实验题 共 1 题
  1. 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主要方法。如图是初中化学常见装置,请回答:

    (1)仪器①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用纯净物制取O2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欲用活泼金属与稀硫酸反应制取干燥的H2,请从这些装置中选择并连接一套组合装置,按照气流从左到右的流向,写出所选装置接口的连接顺序:_________________。

    (4)在实验室,小宇同学为验证CO2的性质,将制取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发现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分析其中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1 题
  1. 科学探究是学习化学重要而有效的学习方法。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以酸为专题,对酸的五种化学性质进行探究、总结及应用,请回答有关问题:

    (1)酸的化学性质①一一酸与酸碱指示剂的作用。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成红色,不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色。

    (2)酸的化学性质②,图中M所代表的物质类别是_______。黄金是一种常见饰品,现实生活中,少数商贩用黄铜冒充黄金出售,可以用化学的方法加以鉴别。某同学为了测定黄铜(铜锌合金)样品的成分,将60g稀HCl分三次加入到盛有10g该样品的烧杯中,所得数据如下表,则该黄铜样品中含锌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

    实验次数     物质质量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加入稀盐酸质量/ g

    20

    20

    20

    充分反应后剩余固体质量/g

    8.7

    7.4

    6.4

    (3)酸的化学性质③一一酸与金属氧化物的反应。盐酸可用于金属制品表面除锈等。

    (4)酸的化学性质④一一酸碱中和反应。

    该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重点以“酸碱中和反应”为课题进行探究。小宇同学向烧杯中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硫酸,一会儿后发现忘了滴加酸碱指示剂,于是他停止滴加稀硫酸。同学们纷纷对实验烧杯溶液中含有哪些溶质展开了讨论。

    [提出问题]实验的烧杯中溶质含有哪些物质?

    [提出猜想]猜想一 :溶质中只有Na2SO4

    猜想二:溶质中可能是Na2SO4和NaOH

    猜想三:溶质中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

    [查阅资料] Na2SO4溶液呈中性

    [实验探究]小宇同学设计如下的实验方案

    方法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方案一 

    取少量烧杯中的溶液于洁净的试管中,

    滴入几滴无色酚酞溶液

    酚酞不变红色

    猜想一正确  猜想二不正确

    方案二

    取少量烧杯中的溶液于洁净的试管中,

    滴加BaCl2溶液

    出现白色沉淀

    猜想三正确

    方案三

    取少量烧杯中的溶液于洁净的试管中,加入少量的黑色CuO粉末,振荡

    _________

    猜想三正确

    [方案评价]同学们对小宇上述的方案讨论后认为:

    ①方案一存在缺陷,该方案不能证明猜想一是正确的,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方案二也不能证明猜想三是正确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同学们经过讨论,一致认为方案三能够证明猜想三是正确的,并讨论除此方案外,还可以向烧杯的溶液中加入活泼金属、碳酸盐等物质进行证明。

    [实验反思]在分析化学反应后所得物质成分时,还需考虑反应物的用量。

    [学科渗透]如图所示,小宇同学在进行溶液导电性的实验时,将电极两端插入稀H2SO4溶液中,闭合开关,小灯泡正常发光,然后逐滴向稀H2SO4中加入Ba(OH)2溶液至过量,请推测小灯泡的发光情况为_________________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

    (5)酸的化学性质⑤一一酸与盐的反应

    利用下图所示装置来验证CO2气体的性质,要证明CO2与NaOH溶液能够发生反应,可先加氢氧化钠溶液,再加盐酸,气球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

    [方法感悟]在化学实验中,可通过验证反应后生成物的存在,来验证某化学反应的发生。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