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1 题,其中:
选择题 15 题,判断题 1 题,综合题 5 题
简单题 9 题,中等难度 8 题,困难题 3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15 题
  1. 元谋人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他们生活在距今约(     )

    A. 300万年   B. 200万年   C. 170万年   D. 80万年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北京人已具备了人类的基本体质特征,但仍保留着一些猿类的特点,其中与现代人存在明显差别的是(     )

    A. 上肢   B. 大脑   C. 下肢   D. 个子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某同学制作了一张介绍北京人的简报,其中有一个板块是介绍北京人生活的。下列他的介绍中错误的是(     )

    A. 北京人的食物中包括动物肉类

    B. 北京人的食物中包括植物果食

    C. 北京人有可能吃上种植的粮食

    D. 北京人有可能吃上烤熟的食物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考古工作者在陕西西安半坡村发掘出一个史前遗址,它是我国北方原始农耕文明的典型代表,这处遗址的原始居民生活在(     )

    A. 约7000年前   B. 约6000年前

    C. 约5000年前   D. 约4000年前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据考古发现,下列遗址的原始居民中最早种植粟的是(      )

    A. 云南元谋   B. 北京周口店

    C. 浙江余姚   D. 陕西西安半坡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传说中的炎帝和黄帝部落都生活在(       )

    A. 长江流域   B. 黄河流域

    C. 珠江流域   D. 黑龙江流域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远古时代,“天下为公,选举贤能的人做部落联盟的首长”,这一现象出现于(     )

    A. 北京人时期   B. 河姆渡人时期

    C. 尧舜禹时期   D. 半坡居民时期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8. 他为了全部落联盟的利益,三过家门而不入。他(     )

    A. 创造了文字   B. 打败了炎帝

    C. 继承了尧的位置   D. 制服了洪水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他将自己比作太阳,他统治残暴,把人当坐骑,他是夏朝的最后一个王,他是(     )

    A. 启   B. 桀   C. 汤   D. 盘庚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关于夏朝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②夏朝的统治区域主要在今山西南部 ③夏朝的建立标志国家的产生④夏朝建立于约公元2070年

    A. ②③④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下列有关商纣王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他对外征伐,耗费国力   B. 他把都城迁到殷

    C. 他施用酷刑,残害人民   D. 他使商朝走向灭亡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西周“建立了71个诸侯国,姓姬的就占了53个。”这说明周分封的对象主要是(      )

    ①宗族    ② 功臣   ③亲族     ④臣服的旧帮首领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④   D. ③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战国时期的《考工记》对青铜鼎原料的配方记载如下:“六分其金,而锡居一”,意思是它的配方比例“其中六份是铜,一份是锡。”下列理解不正确的是(     )

    A. 青铜是铜的另一种称呼   B. 青铜的主要成份是铜

    C. 战国时期已有青铜制作工艺记载   D. 青铜是一种合金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西周时,天子、诸侯、卿大夫礼器的类型和数量有详细的规定,这反映了(      )

    A. 严格的等级界限   B. 王位世袭制的出现

    C. 西周逐渐走向衰落   D. 生产技术水平低下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据《论语》描述,春秋时期,天下无道的时候,制作礼乐和出兵打仗,由诸侯做主决定。这表明春秋时期(      )

    ①周王室日益衰落  ②周天子名义上也失去了天下共主的地位③诸侯操控政治局面 ④分封制逐步瓦解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难度: 极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判断题 共 1 题
  1. 仔细读图并判断

    图一、图二为河姆渡遗址出土文物,图三、图四为半坡遗址出土文物。

    以下表述是从上图片中得出的,请在括号内填“A”;违背了上表信息所表达的意思的,请在括号内填“B”;是上表信息没有涉及的,请在括号内填“C”。

    (1)河姆渡居民的食物中有粟,半坡居民的食物中有稻谷(    )

    (2)河姆渡居民和半坡居民都开始制陶。(   )

    (3)河姆渡居民住木结构房屋,半坡居民住半地穴式房屋(   )

    (4)河姆渡居民和半坡居民还没有美的意识。(    )

    (5)河姆渡居民和半坡居民都有了相对稳定的食物来源。(   )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5 题
  1. (1)上图反映我国古代哪一时期的什么制度?

    (2)请写出这一制度下地位最高的人物对应的身份?

    (3)请写出这一制度下诸侯的权力和义务?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被后代儒家视作理想一国的“上三代”,即先后建立政权并相互继承的夏、商、西周三个王朝,他们的前身夏族、商族和周族几乎都是同时形成并发展的。肥沃、温和、文化发达的黄河流域为他们提供了施展才能的理想舞台,谁能战胜对手与灾害,谁就可能成为“天下共主”。其实,当时的天下并不是很大,而作为“共主”,也只是驾驭了黄河流域的中部地区------他们心中的“中方”。他们创造了一个足以让人民臣服的理由:受命于天,并宣称他们的领袖是具有半神色彩的“天之子”。

                     ——摘自《中国历史十一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指出,夏、商、周三个王朝活动的地域主要在哪里?他们怎样成为“天下共主”的?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夏商周三代政治统治的共同特点?

    (3)结合所学知识,从商灭夏、周代商的更迭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有了火就可以熟食,熟食给人提供了易于消化的食物,这对于人类体质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火可以帮助人类驱赶猛兽,又可以照明、取暖。在北京人的遗址中,发现了多处灰烬,都是成堆的放着,可以看出,北京人不仅知道使用火,而且能够管理火,使火不向四周蔓延。

    请回答:

    (1)根据材料回答,指出北京人用火的意义。

    (2)北京人遗址发现成堆堆放的多处灰烬说明了什么?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春秋时期是一个大混战时代,群雄逐鹿,遍地狼烟。

    (1)春秋争霸局面出现的原因有哪些?

    (2)春秋时期诸侯国之间的战争是什么性质的战争?

    (3)春秋时期的战争带来怎样的影响?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河姆渡原始居民与半坡原始居民既有很多相同的地方,又有很多不同之处。试结合所学从生活的时间、地域、农作物等方面比较两者的不同。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