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4 题,其中:
综合性学习 1 题,句子默写 1 题,选择题 6 题,现代文阅读 3 题,文言文阅读 1 题,诗歌鉴赏 1 题,命题作文 1 题
简单题 3 题,中等难度 10 题,困难题 1 题。总体难度: 简单
综合性学习 共 1 题
  1. 语文综合实践。

    “天下国家”是一个古老的话题,在两千年前的战国时期,人们就经常在讨论。孟子说:“人有恒言,皆曰‘天下国家’。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每个人对自己国家的热爱,都是近乎本能的,无论外国民族、中华民族。某中学七年级5班召开以爱国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面的任务。

    (1)请写出一句关于爱国的名言或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诗歌朗诵环节,吴玉同学朗诵了光未然的《黄河颂》,王明同学接着朗诵黄沾的《我的中国心》。假如你是主持人,请你设计一段串联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香港著名歌手张明敏说过“现在唱爱国的歌曲太少,我看有必要提倡爱我民族,爱我中华,爱我社会的歌曲” 。你如何看待这一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句子默写 共 1 题
  1. 古诗文名句填写。

    (1)独坐幽篁里,__________________。(王维《竹里馆》)

    (2)_________________,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3)_____________________,俯首甘为孺子牛。(鲁迅《自嘲》)

    (4)《逢入京使》中运用夸张手法传达惜别深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木兰诗》中形容北方苦寒,军旅生活艰辛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木兰诗》中的“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与王翰《凉州词》中的“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有异曲同工之妙。

    (7)许多成语都源于古文,成语“扑朔迷离”就是源于《木兰诗》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诗文。

    (8)读完《黄河颂》,你是不是心潮澎湃,也想吟上几首?其实,自古以来描写黄河的诗歌不胜枚举,请你写出两句与黄河有关的古诗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选择题 共 6 题
  1. 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

    A. 奠基(diàn)   元勋(xūn)   澎湃(póng)   鲜为人知(xiǎn)

    B. 秩序(zhì)    卓越(zhuó)   选聘(pìn)    至死不懈(xiè)

    C. 疙瘩(gēda)   亘古(gèng)   镐头(gǎo)    九曲连环(qǔ)

    D. 污秽(suì)    默契(qì)    祈祷(qǐ)     锲而不舍(qì)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合乎规范的一项是(   )

    A. 事后我追想为什么会有那样大的感情震荡:是为了民族的自豪?还是为了稼先而感到骄傲?——我始终想不清楚。

    B. 他说,法国语言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最明白,最精确;又说,我们必须把它记在心里,永远别忘了它。

    C. 那一天,韩麦尔先生发给我们新的字帖,帖上都是美丽的圆体字:“法兰西”、“阿尔萨斯”、“法兰西”、“阿尔萨斯”。

    D. 我实在不大佩服她,最讨厌的是常喜欢切切察察,向人们低声絮说些什么事?还竖起第二个手指,在空中上下摇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一个人能否成为真正的读者,关键在于他青少年时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B. 博物馆里,有些参观者衣衫不整、高声喧哗、在展厅里吃东西、乱丢垃圾和不文明行为,对博物馆里的其他参观者和展品都是一种不尊重的表现。

    C. 对于广大的关东原野,我心里怀着挚痛的热爱。我无时无刻不听见她呼唤我的名字,无时无刻不听见她召唤我回去。

    D. 延迟退休问题众口难调,但政府能够采纳并听取民众意见,体现出执政为民、以人为本的理念。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突然”“忽然”意义相近,都有表时间短促,出乎意料的意思;词性相同,都是副词。

    B. “啊,黄河!”一句中的“啊”与“春天的景色多美啊!”一句中的“啊”词性相同,都是叹词。

    C. 诗句“啊,黄河!你一泻万丈,浩浩荡荡,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运用的主要修辞手法是比喻和夸张。

    D.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一句运用的修辞手法是对偶和互文。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的表述,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回忆鲁迅先生》一文,作者捕捉了鲁迅先生日常生活的一些琐事,包括日常起居、会见朋友、与家人相处等,烘托出一个真实的、有人情味的、生活化的鲁迅形象。

    B. 《孙权劝学》选自北宋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主持编纂的《资治通鉴》。

    C. 《木兰诗》描述了我国古代女英雄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歌颂了女英雄木兰勤劳朴实、刚强勇敢的性格和不受功名、不慕富贵的高尚品德。

    D. 《黄河颂》以明朗的语言塑造了黄河奔腾不息、气势宏伟的形象,并且多处以“啊!黄河!……”这样的句式间接抒情,充满了雄浑豪迈之美。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把下列句子组合成语序合理,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比如微信4.2就作出了两个重要更新----视频通话和网页微信(让用户能够使用网页版的微信和朋友聊天)。

    ②微信,正在快速向着创新的议程前进,我们期待腾讯继 QQ 之后的下一场互联网变革。③微信每一次更新所带来的新功能总能让人眼前一亮。

    ④这一切,将由微信主导。

    ⑤不少人已经开始畅想,认为这种新的视频通信或将成为未来主流的通信方式。

    A. ②①⑤④③   B. ②⑤④③①   C. ③①④②⑤   D. ③①⑤②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现代文阅读 共 3 题
  1. 青海、新疆,神秘的古罗布泊,马革裹尸的战场,不知道稼先有没有想起我们在昆明时一起背诵的《吊古战场文》:

    浩浩乎!平沙无垠,夐不见人。河水萦带,群山纠纷。黯兮惨悴,风悲日曛。蓬断草枯,凛若霜晨。鸟飞不下,兽铤亡群。亭长告余曰:“此古战场也!常覆三军。往往鬼哭,天阴则闻!”

    也不知道稼先在蓬断草枯的沙漠中埋葬同事、埋葬下属的时候是什么心情?

    “粗估”参数的时候,要有物理直觉;筹划昼夜不断的筹划计算时,要有数学见地;决定方案时,要有勇进的胆识和稳健的判断。可是理论是否准确永远是一个问题。不知稼先在关键性的方案上签字的时候,手有没有颤抖?

    戈壁滩上常常风沙呼啸,气温往往在零下三十多摄氏度。核武器试验时大大小小突发的问题必层出不穷。稼先虽有“福将”之称,意外总是不能完全避免的。1982年,他做了核武器研究院院长以后,一次井下突然有一个信号测不到了,大家十分焦虑,人们劝他回去,他只说了一句话:“我不能走。”

    1.选文开头引用《吊古战场文》的作用是什么?

    2.选文中用加点的“不知道”“也不知道”“不知”等词语连续发问,作为多年的朋友,作者真的什么都不知道吗?为什么?

    3.“我不能走!”简短的话语表现了邓稼先怎样的精神品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有一天,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往常他坐在登三轮的座上,或抱着冰伛着身子进我家来,不显得那么高。也许他平时不那么瘦,也不那么直僵僵的。他面色死灰,两只眼上都结着一层翳,分不清哪一只瞎、哪一只不瞎。说得可笑些,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象里的僵尸,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我吃惊说:“啊呀,老王,你好些了吗?”

    他“嗯”了一声,直着脚往里走,对我伸出两手。他一手提着个瓶子,一手提着一包东西。 我忙去接。瓶子里是香油,包裹里是鸡蛋。我记不清是十个还是二十个,因为在我记忆里多得数不完。我也记不起他是怎么说的,反正意思很明白,那是他送我们的。

    (选自 杨绛《老王》)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的内容。

    2.文中画横线的语句是什么描写?结合上下文,说说这一描写有什么作用

    3.第3段中写到鸡蛋时,作者说:“我记不清是十个还是二十个,因为在我的记忆里多得数不完。”老王送的鸡蛋真的“多得数不完”吗?作者这样说有什么含义?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①他是个问题学生,不是一般的捣蛋,而是特别捣。因此每个班主任接手这个班都对他皱眉不已,找他谈话,让他写保证,甚至有的让他转班。

    ②他最大的缺点是爱吹泡泡糖,吹得大大的,啪一响,炸了。然后又吹,吹大,又炸。最后,嚼得没甜味了,“啪”的一声吐在地上。时间一长,教室地板上占着一个个泡泡糖皮,踩在上面黏黏糊糊的,很难受也很不卫生。过去的班主任也批评他,他脖子一硬说:“是我吗?谁看见?”弄得班主任无言以对转身走了。他却得意地笑了说:“问题学生嘛,当然得有问题。”

    ③汪老师接班后,他照样如此,把糖皮吐得满地都是。教室地板上黑乎乎的糖皮,星星点点,让人看了很是不舒服。那天,汪老师让彻底打扫卫生,其中一项就是铲掉地板上的糖皮。 任务下发后,大家都争着干,有的扫地,有的抹桌子,有的擦窗子。可是,就是没谁愿意铲糖皮。班长一看生气了,望着他说:“谁吐的谁铲。”他脸红了,脖子上筋一根根凸出来说:“谁吐的?我看是你吐的。”班长气红了脸说:“问问同学们,看究竟是谁吐的。” 可是,同学们每一个人都不敢说,害怕他报复。

    ④这时,汪老师笑着说:“没人铲,我来铲吧。”说完,拿出一把小刀,蹲下身子,用刀刃小心地对着糖皮四边一旋,再一铲,铲下一整块糖皮。接着,又这样一转一铲,铲掉一块糖皮。他站在那儿,呆呆地望着汪老师,望着他满头花白的头发。全班同学也望着班主任,静悄悄的。

    ⑤班长忍不住了,忙站出来,准备去接汪老师手里的刀子,说:“汪老师,我们来吧!” 汪老师不给,仍然笑笑的,望着全班同学说:“这糖皮,不管是谁吐的,总之都是我的学生。‘生不教,师之过’啊,我是班主任,有推脱不了的责任,自己罚自己。以后,如果还有,我还罚自己。”说完,又低下头小心翼翼地铲着。铲过之后的地板,干干净净能照见人影。 教室里,仍然静悄悄的,有的女生甚至眼圈红了。他低着头,满脸通红,第一次安静下来。

    ⑥铲到他面前,他脚前有两块。汪老师抬起头,望着他,仍笑笑地说:“让一下好吗,不然,我铲不成。”他没让,流了泪说:“老师,我——我来铲吧。”汪老师这次没推辞,笑着捶捶腰,把小刀递给他说:“真累了。好吧,铲干净点啊。”他点着头,蹲下,学着汪老师的样子,小刀在糖皮四边一旋,一铲,一块糖皮掉了。接着,又一旋一铲,一块糖皮掉了。他铲得很细致,也很认真。四周静静的,突然响起了掌声:有同学们的,也有汪老师的。

    ⑦他仍在铲着,一下又一下。他没抬头,泪水一滴滴滑落在地板上。他走过的地方,地板一片洁净,像一面镜子,照见人影。其间,别的同学要来代替他,他摇着头怎么也不让。他的心里在惩罚自己。铲完,他站起来,回头望望,心里竟漾满一种幸福感。

    ⑧以后,校园里一个问题学生不见了,代之而来的是一个勤奋礼貌的他。大家都夸他变化快,出人意料。可是,他清楚,这是因为那个下午汪老师用一把小刀铲除了他心中的糖皮。他的心因此一片清洁,干净如洗。

    1.根据第③~⑥的内容,完成下表。

    主要事件

    “他”当时的反应

    “同学们”当时的反应

    “他”坚拒打扫任务

    蛮横

    害怕报复,不敢说话

    (1)

    震惊

    静静望着,非常吃惊

    汪老师笑着说理由

    (2)

    眼圈红了,深深感动

    “他”主动要求铲糖皮

    悔过

    (3)

    (1)___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_  (3) ________________

    2.联系具体语境,回答下列两小题。

    (1)请说出你对第②段中加点词语“啪”的理解。

    (2)简要说说第⑦段中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3.对本文写作意图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肯定对待错误要有改正的勇气。   B. 赞美老师用真诚的爱感化学生。

    C. 告诫学生要讲究个人卫生,保护环境。   D. 希望每个人拥有美丽的心灵。

    4.请你谈谈文章标题“铲除心灵的糖皮”的含义。

    5.阅读下面的两段链接文字并回答问题。

    (链接一)

    莎莉文老师把我的一只手放在喷水口下,一股清凉的水在我手上流过。她在我的另一只手上拼写“water”——“水”字,起先写得很慢,第二遍就写得快一些。       

    (海伦·凯勒《再塑生命的人》)

    (链接二)

    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

    “法兰西万岁!”

    然后他呆子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散学了,——你们走吧。”

    (都德《最后一课》)

    本文中的第⑤段画线句子与上面的两段链接材料都与老师有关,请从表现老师的角度分析这三段文字的描写角度和作者这样设计的用心有何异同。

    描写角度:

    设计用心: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文言文阅读 共 1 题
  1. 卖油翁

    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碎金鱼

    陈尧咨善射,百发百中,世以为神,常自号曰“小由基”①。及守荆南回,其母冯夫人问:“汝典郡②有何异政?”尧咨云:“荆南当要冲,日有宴集,尧咨每以弓矢为乐,坐客罔不③叹服。”母曰:“汝父教汝以忠孝辅国家,今汝不务行仁化而专一夫之伎④,岂汝先人志邪?”杖之,碎其金鱼⑤。

    (注释)①由基:养由基,战国时楚国神箭手。②典郡:掌管郡务。③罔不:无不。④伎:同“技”。⑤金鱼:古人的一种佩饰。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

    (1)尝射于家圃  

    (2)尔安敢轻吾射

    (3)子乃曰可教射  

    (4)而不以善息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

    A. 尔安敢轻吾射 / 安能辨我是雄雌   B. 但微颔之 / 但当涉猎

    C. 睨之,久而不去 / 旦辞爷娘去   D. 但手熟尔 / 尔安敢轻吾射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2)岂汝先人志邪?

    4.卖油翁为什么“但微颔之”?陈尧咨的母亲为什么“杖之”?

    5.结合两篇短文,说说陈尧咨是一个怎样的人?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诗歌鉴赏 共 1 题
  1. 春雪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晚春

    草木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1.这两首诗中,都各有一句写到了“雪”,哪一句才是真写雪呢?

    2.下面对这两首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新年都未有芳华”的意思是新年都还没有芬芳的鲜花,句中的“都”写出了久盼春色的人们分外焦急的心情。

    B. 《春雪》第三、四句富有浓烈的浪漫主义色彩,可称得上是神来之笔。“却嫌”“故穿”采用比喻手法把春雪描绘得美好而有灵性,饶富情趣。

    C. 《晚春》不写百花稀落、暮春凋零,却写草木留春而呈万紫千红的动人情景,寥寥几笔,便给人以满眼风光、耳目一新的印象。

    D. 我们可以透过《晚春》景物描写领悟出其中的人生哲理:诗人通过“草树”有“知”、惜春争艳的场景描写,反映自己对美好青春的珍惜之情。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命题作文 共 1 题
  1. (题文)按要求作文

    人生何处不相逢。与他人相逢,也许就是一次情感的慰藉;与自然相逢,也许就是一次灵魂的洗礼;与书籍相逢,也许就是一次心智的陶冶;与历史相逢,也许就是一次精神的升华……总有一次相逢,会触动我们的心灵,温暖我们的人生。

    请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和切身体验,以“一次相逢一份暖”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信息;④书写要正确、规范、美观。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