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2 题,其中:
选择填充题 1 题,单选题 14 题,填空题 4 题,实验题 1 题,简答题 2 题
简单题 10 题,中等难度 9 题,困难题 3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填充题 共 1 题
  1. 下列关于饱和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饱和溶液就是不能再继续溶解溶质的溶液

    B. 同一溶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

    C. 热的饱和溶液降低温度时,一定会析出晶体

    D. 饱和溶液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化为不饱和溶液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单选题 共 14 题
  1. 下列反应中属于中和反应的是(  )

    A. Zn+2HCl=ZnCl2+H2↑

    B. CuO+2HCl=CuCl2+H2O

    C. Ba(OH)2+H2SO4=BaSO4↓+2H2O

    D. AgNO3+HCl=AgCl↓+HNO3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在试管中加入少量碘粒,再加入适量的汽油,振荡,静置,观察到的现象为(  )

    A. A   B. B   C. C   D. D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列现有以下药品①苛性钠②醋酸 ③浓盐酸 ④浓硫酸 ⑤熟石灰,若未经密封保存,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质量增加并发生化学反应的是(  )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⑤ D. ④⑤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部分食物和体液的近似pH如表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食物和体液

    胃液

    苹果汁

    牛奶

    血浆

    pH

    0.9~1.5

    2.9~3.3

    6.3~6.6

    7.4~7.5

    A.血浆和牛奶显碱性              

    B.胃液和苹果汁显酸性

    C.胃液比苹果汁酸性弱            

    D.胃酸过多的人应多饮苹果汁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小明在实验操作技能考试中抽中的题目是“用固体氯化钠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他的有关做法正确的是(  )

    A. 选择的玻璃仪器有烧杯、量筒、玻璃棒、胶头滴管、试剂瓶

    B. 将氯化钠直接放在托盘天平左盘上称量3.0g

    C. 用100 mL量筒量取所需水的体积

    D. 用内壁附有水珠的烧杯配制溶液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打开啤酒瓶盖时,你会发现啤酒会自动喷出,喝了啤酒后又常常会打嗝,这说明气体溶解性与外界的压强和温度有关,下列关于气体溶解度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压强减少,气体溶解度增大

    B. 压强减小,气体溶解度减小

    C. 温度升高,气体溶解度减小

    D. 温度降低,气体溶解度增大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类推是化学学习中常见的思维方法,以下类推正确的是(  )

    A. 活泼金属和酸反应有气体生成,所以与酸反应有气体生成的物质一定是活泼金属

    B. 溶液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所以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C. 碱的水溶液显碱性,所以NaOH的水溶液一定是碱性溶液

    D. 酸与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将80g质量分数为35%的浓盐酸,稀释成14%的稀盐酸,需加水的质量为(  )

    A. 80g B. 100g C. 120g D. 200g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实验室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食盐水,因疏忽导致所配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低.分析以下原因,其中一定不会导致这种现象发生的是(  )

    A. 量取水时,仰视量筒的读数

    B. 称量固体时,左盘放砝码,右盘放食盐

    C. 配制溶液时,烧杯中原来留有水

    D. 配制后的液体倾倒到细口瓶时,有一些液体溅出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下列物质的名称或俗称,指的不是同一种物质的是(  )

    A. 熟石灰 B. 氢氧化钙 C. 石灰石 D. 消石灰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如图所示,分别向试管内加入下列物质之一,能使U形管右侧液面显著升高的是(  )

    A. 浓盐酸 B. 浓硫酸 C. 食盐 D. 石灰石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如图所示,将水分别滴入装有氢氧化钠固体和硝酸铵固体的两支试管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硝酸铵固体溶解时会吸收热量

    B. 氢氧化钠固体溶解时会放出热量

    C. A、B两只烧杯的溶液中都有固体析出

    D. A、B两只烧杯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都保持不变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随温度升高,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均增大

    B. t2℃时,把50g a放入50g水中,可得到100g a的饱和溶液

    C. 将t2℃时等质量的a、b饱和溶液降温到t1℃,析出晶体的质量a大于b

    D. t1℃时,a、c的溶解度相等,则两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也相等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向滴有酚酞的盐酸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所得溶液的pH与加入溶液体积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反应过程中溶液温度降低

    B. A点对应溶液的溶质为NaOH、NaCl

    C. 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显中性

    D. 反应过程中溶液的颜色由红色变为无色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填空题 共 4 题
  1. 请将下列物质的序号填在相应的空格内:

    ①酚酞 ②碳酸钙 ③钛合金 ④葡萄糖 ⑤火碱 ⑥压缩天然气(CNG) ⑦石墨 ⑧二氧化碳

    (1)可用于制铅笔芯的是_____;

    (2)能用作酸碱指示剂的是_____;

    (3)能作汽车燃料的是_____;

    (4)导致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是_____;

    (5)可制造肥皂的是_____;

    (6)建筑主要材料是_____;

    (7)能为人体提供能量的物质是_____;

    (8)可制造“人造骨”的是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据图回答:

    (1)P点的含义是_____。

    (2)t3℃时,将25g甲物质放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后,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

    (3)乙物质中含有少量的甲物质,要提纯乙物质,通常采用的方法是_____。

    (4)将t2℃时的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实验室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

    (1)已知:水的密度为1.0g/mL,需要称取氯化钠_____g,需要量取水_____mL。

    (2)配制的操作示意图如图,该实验的正确操作顺序为_____(填字母)。

    (3)经检测,所配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其原因可能是_____(填序号)。

    ①氯化钠固体不纯

    ②称量时,砝码端忘垫质量相同的纸片

    ③量取水时,仰视读数

    ④装瓶时,有少量溶液洒出。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5分)U形管中是滴有酚酞溶液的蒸馏水,向左、右两管中同时逐滴滴加一定量的氢氧化钠稀溶液和稀盐酸(如图所示)。

    (1)开始时   管溶液呈红色。

    (2)充分反应后U形管中溶液全部呈无色,除酚酞外,此时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的名称为      ,可能含有的溶质的化学式为       ,写出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实验题 共 1 题
  1. 小亮在做“盐酸中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实验时,滴加盐酸前忘了加入指示剂,导致无法判断该中和反应进行的程度.于是他对所得溶液的酸碱性进行探究.

    (探究目的)探究所得溶液的酸碱性

    (提出猜想)所得溶液可能呈碱性,也可能呈_____性,还可能呈_____性.

    (实验验证)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用试管取该溶液1﹣2mL,滴入1﹣2滴无色酚酞试液,振荡

    无色酚酞试液变_____

    溶液呈碱性

    无色酚酞试液不变色

    溶液呈_____

    (分析与思考)

    (1)若溶液呈碱性,则溶液中使其呈碱性的离子是_____(填写微粒符号),为避免碱性溶液污染环境,小亮对所得溶液进行了如下处理:向溶液中逐滴加入_____溶液,直到不再产生沉淀为止.然后过滤,把滤液倒入蒸发皿中加热,得到氯化钠晶体,该过程涉及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若无色酚酞试液不变色,为了进一步确定溶液的酸碱性,小亮提出了以下方案:

    方案一:取样,加入碳酸钠溶液,若观察到_____,则所取溶液呈酸性;若无明显现象,则呈中性.

    方案二:取样,加入金属锌,若有所泡产生,则所取溶液呈酸性,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若无明显现象,则呈中性.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简答题 共 2 题
  1. 甲型H1N1流感病毒正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和安全.“达菲”(C16H28O4N2)是目前世界上治疗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良药.生产“达菲”的主要原料是莽草酸,可从茴香中提取.请回答下列问题:

    (1)“达菲”分子中,碳、氢、氧、氮四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_____;

    (2)“达菲”中,氢、氧、氮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

    (3)莽草酸完全燃烧,仅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则由此可推断莽草酸中一定含有_____元素.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欲测定某铁粉与碳粉混合物中铁的质量分数,他们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请计算:

    (1)混合物中铁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__。  

    (2)反应后烧杯中稀硫酸无剩余,请计算所用稀硫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  

    (3)欲用98%的浓硫酸配制该浓度的稀硫酸200g,需要水的质量是_________?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