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7 题,其中:
文言文阅读 1 题,选择题 10 题,情景默写 1 题,现代文阅读 3 题,语言应用 1 题,材料作文 1 题
中等难度 16 题,困难题 1 题。总体难度: 中等
文言文阅读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顾欢,字景怡,吴郡盐官人也。祖赳,晋隆安末,避乱徙居。欢年二十余,从豫章雷次宗谘玄儒诸义。母亡,水浆不入口六七日,庐于墓次,遂隐遁不仕。于剡天台山开馆聚徒,受业者常近百人。欢早孤,每读《诗》至“哀哀父母”,辄执书恸泣,学者由是废《蓼莪篇》不复讲。

    太祖辅政,悦欢风教,征为杨州主簿,遣中使迎欢。及践阼,乃至。欢称“山谷臣顾欢”,上表曰:“臣闻举网提纲,振裘持领,纲领既理,毛目自张。然则道德纲也物势目也上理其纲则万机时序下张其目则庶官不旷是以汤武得势师道则祚延秦项忽道任势则身戮伏愿稽古百王,斟酌时用,不以刍荛弃言,不以人微废道,则率土之赐也,微臣之幸也。臣志尽幽深,无与荣势,自足云霞,不须禄养。陛下既远见寻求,敢不尽言。言既尽矣,请从此退。”上诏曰:“朕思弘治道,伫梦岩滨,旰食萦怀。吴郡顾欢,至自丘园,能献书金门,荐辞凤阙,辨章治体,有协朕心。今出其表,外可详择所宜,以时敷奏。”欢东归.上赐麈尾、素琴。永明元年,诏征欢为太学博士,不就征。佛道二家,立教既异,学者互相非毁。欢论之曰:“器既殊用,教亦异施。佛是破恶之方,道是兴善之术。兴善则自然为高,破恶则勇猛为贵。佛迹光大,宜以化物;道迹密微,利用为己。优劣之分,大略在兹。”

    欢晚节服食,不与人通。每旦出户,山鸟集其掌取食。初元嘉末,出都寄住东府,自知将终,赋诗言志云:“精气因天行,游魂随物化。”卒于剡山,时年六十四。还葬旧塞,木连理出墓侧。

    (节选自《南齐书·顾欢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然则道德/纲也/物势/目也/上理其纲/则万机时序/下张其目/则庶官不旷/是以汤武得势师道则祚延/秦项忽道任势则身戮/

    B. 然则道德纲也/物势目也/上理其纲则/万机时序/下张其目则/庶官不旷/是以汤武得势师道则祚延/秦项忽道任势则身戮/

    C. 然则道德纲也/物势目也/上理其纲/则万机时序/下张其目/则庶官不旷/是以汤武得势师/道则祚延/秦项忽道任/势则身戮/

    D. 然则道德纲也/物势目也/上理其纲/则万机时序/下张其目/则庶官不旷/是以汤武得势师道/则祚延秦项/忽道任势/则身戮/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主簿,古官名,各级主官属下掌管文书的佐吏。魏、晋前广泛存在于各级官署中。

    B. 践阼,原指登上宗庙东面的台阶(主人站立的台阶)主祭,后指代皇帝主持政务。

    C. 凤阙,原本是汉代宫阙名,即建章宫,有凤在上,故名凤阙,后代指朝廷、皇宫。

    D. 博士,秦汉时为掌管书籍文典、通晓史事的官职,后为从事教授生徒的官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顾欢深受儒家孝道思想的影响,对父母怀有深深的感情,每当给学生讲授《诗经·寥莪》时,就会想起已故的父母,悲伤得不能自已。

    B. 顾欢受玄学影响,不喜做官,也不慕名利,齐太祖召他为官,他在上奏了应该效法先王治好国家的建议后,要求齐太祖放他重回自然。

    C. 顾欢崇尚道教,贬斥佛教。他认为道教能弘扬善道,崇尚肖然,严密细致,而佛教崇尚勇猛,是为恶之道,二者优劣,一看便知。

    D. 顾欢晚年完全归隐自然。他不再与尘世的人交往,却与鸟类建立了密切的关系,临终前,表达了自己要将灵魂融入大自然中的愿望。

    4.翻译文中划横线的句子。

    (1)母亡,水浆不入口六七日,庐于墓次,遂隐遁不仕。

    (2)不以刍荛弃言,不以人微废道,则率土之赐也,微臣之幸也。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选择题 共 10 题
  1.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犯罪嫌疑人果然出现在监控视线之内,指挥室的同志目不交睫地盯着屏幕,随时准备通知埋伏在一线的公安干警收网。

    ②在美国大片中,经常会出现超级英雄飞过星条旗的特写镜头,用这样的镜头振奋观众精神,激发其热情,屡试不爽。

    ③李健吾对泰山情有独钟,先“惊泰山之景”,后“遇泰山之魂”,因而他的《雨中登泰山》可谓浑然天成,不着痕迹。

    ④中华诗词朗诵大赛聘请的各位评委,都是在古诗词研究方面颇有建树的专家,且都巧言令色,故而点评十分精彩。

    ⑤草原上的人们大都性格豪爽,为人慷慨,他们谁有了好吃的、好玩的,大都会呼朋引类,大家聚在一起快乐地分享。

    ⑥电视剧《那年花开月正圆》播出之后,观众的反映有褒有贬,至于孙俪在剧中的表现,虽 然不精彩,但还算可圈可点。

    A. ①③⑥

    B. ①④⑤

    C. ②③⑤

    D. ②④⑥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各有关部门一定要紧紧围绕生态文明建设这个中心,合理发展生态旅游和生态环境,既要惠民富民,也要将生态资源完好留拾下一代。

    B. 欧冠联赛展开第四轮小组争夺赛,罗马队对切尔西队持续不断的边路冲击,以及对其核心成员的严密合围,切尔西队狼狈不堪。

    C. 许多媒体的分析认为,“鸽派”宽松的货币政策和灵活的金融监管制度是特朗普提名鲍威尔出任下届美联储主席最主要的原因。

    D. 在瑞士洛桑举行的国际奧委会第六届峰会上,国际奥委会委员们经过连续几轮的热烈讨论,电子竞技最终成为体育比赛项目。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

    A. 我方认为,咱们两国关系不错,你方却对我国实行经济制裁,不够意思。

    B. 先生的建议,虽是一孔之见,却也是对我们的关心,我们会高度重视。

    C. 诸位请放心,承蒙各位如此抬爱,在下十分感动,一定拨冗出席盛会。

    D. 尊敬的老师,感谢您对学生的悉心指导,现奉上拙作,敬请惠存。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针对粮食丰收后收入反而减少这种情况,我们有必要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切实解决农民实际困难,防止农民“卖粮难”的事情不再发生。

    B. 有专家预测,随着气候条件的变化,到2020年,“冰上丝绸之路”通航时间可能延长至6个月,到2030年,“冰上丝绸之路”甚至将全年通航。

    C. 虽然这些传统建筑和农耕文明的器具算不上真正意义上的文物,但是寄托着传统农村社会中人们的精神追求,保留着人们的美好回忆。

    D. 文化产业要充分运用大数据,不断提升文化内涵和产品质量,着力解决好文化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实现人民美好生活的新需要。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

    A. 自主招生是一条通向胜利的捷径,所以我希望敝校领导可以同意我参加自主招生考试。

    B. 这么多年我养成了一种习惯:每到节假日,都要安排出时间,去西三旗育新花园拜访朱老师。

    C. 作为单位的负责人,我应该时刻俯察员工的生活状况,力所能及地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

    D. 老年人养宠物大部分是为了填补孩子不在的空虚,对此,作为后裔,我们是否该反思呢?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2018年,在美、以等反对伊朗势力推波助澜下,正在开启的“中东乱局3.0时代”如何演变牵动各方。

    ②在全球金融市场积重难返的政治民选模式下,人类的认知、治理框架和治理手段等还远远不足。

    ③雨过天晴,香椿树冒出了新芽,此时采摘的香樁芽最鲜嫩,如不及时采摘,几天后就会显得老气横秋了。

    ④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航线已经明确,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巨轮上每一份力量都不可或缺。

    ⑤接受采访时,雷军振振有词地宣布小米手机将提前完成全年计划,并将实现2018年销量破亿的目标。

    ⑥苏轼的《卜算子》以鸿雁不肯栖寒枝的形象表达自己不向世俗低头的高洁品质,在婉约词中鹤立鸡群。

    A. ①③⑥

    B. ①②④

    C. ②④⑤

    D. ③⑤⑥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全球58%的企业承认在过去的12个月里至少遇到过一次数据泄露事件,原因是由于系统受到病毒的侵袭造成的。

    B. 历代书家在体悟、回归、观察自然的过程中,提炼了书法的点画样式,丰富了其生命意象,升华了其审美境界。

    C. 各级党组织只有秉持公道正派的工作作风,坚决抵制各种歪风邪气,才能营造出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环境。

    D. 受冷空气南下的影响,预计今天湖北省和湖南省的大部分地区将迎来降雪最强时段,请相关城市注意防范。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

    A. 这次犬子婚宴,多亏你多方筹备,找人帮忙协调安排,明天我将登门致谢,请你一定在家恭候。

    B. 对于此次作文大赛的有关事宜,我还有不明白的地方,因此特地垂询组委会,希望得到明确答复。

    C. 曹丕是建安文学的代表,擅长诗文及辞赋,对当时文坛很有影响,所以忝列“三曹”之中,不足为怪。

    D. 这幅《大漠苍鹰图》是鄙人年轻时代的涂鸦之作,完成于20年前,能够获得国家大奖,实属侥幸。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在86版《西游记》中,演员徐少华以端庄清秀的形象和不瘟不火的表演,将唐僧柔弱、善良而又坚定的性格表现得淋漓尽致。

    ②在第三届酒博会上,北师大教授于丹以诗叙酒,谈古论今,旁征博引,闪烁其辞,精彩的演讲赢得了现场观众的阵阵掌声。

    ③近几年,新能源车企不断涌现,但这些企业鱼龙混杂,在同传统车企的激烈竞争中,最终能够存活下来的将屈指可数。

    ④在一些非法集资案件中,有些受害者明知风险很大,却还是心存侥幸,妾图一夜暴富,结果火中取栗,悔之晚矣。

    ⑤面对突如其来的强降雪,广大市民三人成虎,众志成城,仅用半天时间就完成了铲雪除灾任务,保障了人们的出行安全。

    ⑥随着网上订餐的火爆,废弃的一次性塑料袋和塑料餐盒数量激增,地方政府在处理这些塑料垃圾时显得力不从心。

    A. ①②④

    B. ①⑤⑥

    C. ②③⑤

    D. ③④⑥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驻交通运输部纪检组针对跟踪督査发现的铁路行政执法证管理不规范、使用随意,要求国家铁路局党组加强治理,彻底整改。

    B. 文明城市的创建岂非一朝一夕之功?这其中不仅需要硬件设施的支撑,还需要软件的跟进和广大市民文明素质的整体提高。

    C. 济南这条刚刚铺成的高速光伏公路虽然长度有限,但是其各项技术指标要求高,公路质量远远高于现在常见的沥青混凝土路。

    D. 针对国际奥委会的处罚决定,俄罗斯国家电视台表示,俄罗斯代表队如果不能参加2018年冬奥会,将不再对此次赛事进行转播。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情景默写 共 1 题
  1.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虽然斑马线的不礼让行为已经上升到违法的高度,但随大流的“中国式过马路”的危言危行依然应该引起行人的高度注意。

    ②曾操虚怀若谷,不管是对苟或、荀攸、邦嘉、程昱的谏言还是其他谋士的计谋,只要符合实际、有可取之处,曹操都会从善如流。

    ③经过了奥运会的洗礼,他的比赛经验越来越丰富,因此面对对手他不瘟不火,心中的冷静使他在场上的表现更加没有漏洞。

    ④随着法治文明的进步,检察官们对可能是冤错案件的蛛丝马迹越来越敏感、较真,这直接促成了一批重大冤错案的纠正。

    ⑤在他看来,只要还有一家一户乃至一个人没有解决基本生活问题,就不能安之若素。在共同富裕的道路上,一个都不能掉队。

    ⑥在“一带一路”倡议下,莫高窟、玉门关和悬泉置遗址所在地,因为是世界文化遗产,已经成为炙手可热的旅游目的地。

    A. ①③⑥

    B. ①④⑤

    C. ②③⑤

    D. ③④⑥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现代文阅读 共 3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吟诵是一种既遵循语言特点,又根据个人理解,依循作品的平仄音韵,把诗中的喜怒哀乐、感情的起伏变化,通过自己抑扬抗坠的声调表现出来的方式。它比普通朗诵对作品内涵有更深入的体会。吟诵之目的不是为了吟给别人听,而是为了使自己的心灵与作品中诗人之心灵,藉着吟诵的声音达到深微密切的交流和感应。因此,吟诵之前有两点基础必不可省:一是对于作者与诗歌情意的了解;二是读诵的节奏平仄。没有这两点基础的自由吟是不能通达的。

    吟诵不但是读诗、欣赏诗、理解诗的重要法门,而且是写诗重要的入门途径。诗要自己“跑”出来。诗怎么自己“跑”出来?你要对诗歌中文字的音声、节奏、韵律非常熟悉。你熟于吟诵,于是你的诗是随着声音跑出来的。中国的好诗都有一种兴发感动的力量,这种兴发感动的力量从何而来?无论就作者还是读者而言,都是从吟诵得来的。吟诵是一种律动,先于文字,语言文字伴随着这个节奏的律动自己“跑”出来。真正的好诗绝不是查着字典、对着韵书一个字一个字拼凑出来的,一定是伴随吟诵的声音自然地“跑”出来的——所谓字从音出、字从韵出,使用的文字是从它的发音、它的声韵出来的。所以作诗的时候为什么用这个字不用那个字,有时候是因为意思的关系,有时候是因为声音的关系。当你做这种斟酌的时候,不是纯粹的理性,是你吟诵的时候结合着声音辨别出来的,很微妙,很见功力。

    吟诵不是制造一个音乐的调子去唱,它不死板。每个人都不同,同一个人的吟诵也会不同。同一首诗你可以早晨吟的时候调子高一点,晚上吟的时候低一点,也可以今天吟得快一点,明天吟得慢一点,要伴随着环境,把自己的心灵、感情、意念跟那首诗打成一片。中国的吟诵不是拿唱歌的调子教大家齐唱、不是花腔女高音,也不是《关雎》一个声调,《硕鼠》另外一个声调,《将仲子》又一个声调。中国诗歌的吟诵,就是要在相同的声调之中,很微妙地传达出不同的感受。外表看起来很简单,四个字一句,两个字一个停顿,都差不多。可是你念的时候,哪个字长一点、短一点、高一点、低一点,有很微妙的差别,变化万端。中国的吟诵本来就不是表演的,不是在大庭广众之中要很多听众来欣赏的,而是像我小的时候,我母亲、伯母的曼声低吟,自己的感情跟这首诗要能够结合在一起,你今天晚上的心情是这样子所以你读得高一点,明天你心情那样子就读得低一点,其中的变化虽然很微妙、很多,但节奏是不变的。

    (摘编自叶嘉莹《吟诵,惜之念之的文化遗产》)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吟诵要依循诗歌语言特点和平仄音韵,是文字、声音和情意的综合表达。

    B. 吟诵比朗诵对作品内涵体会更深,因为吟诵把诗中感情的起伏变化表现出来了。

    C. 诗人作诗的时候决定用哪个字是由诗人吟诵的时候结合着声音决定出来的。

    D. 中国的吟诵不适宜在大庭广众之下表演,也不需要很多听众来欣赏。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第一自然段先分析了吟诵的内涵,然后指出了吟诵的目的与基础。

    B. 文章论述了吟诵与写诗之间的联系,认为好诗是伴随吟诵而写出来的。。

    C. 文章表明了作者希望吟诵这一读书方法和表达方式能得到传承的态度。

    D. 文章将吟诵与唱歌作了对比分析,并且提出了吟诵与唱歌的不同之处。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只有把握好作者与诗歌情意以及读诵的节奏平仄,才能使自由吟诵通达。

    B. 中国的好诗都有一种兴发感动的力量,是伴随吟诵的声音自然地“跑”出来的。

    C. 同一个人吟诵同一首诗也常有不同,因为吟诵者周边的环境在时刻变化着。

    D. 中国诗歌的吟诵,虽然有相同的声调,但其中的变化很微妙、很多,能传达出不同的感受。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制度文明的文化基因

    王博

    近代以来,西方文明强势进入中国,其中也包括制度文明。这种强势很大程度上源于技术革命带来的国家实力的壮大,以及由此给西方人带来的文明优越感。这种局面使抱有“天朝上国”梦的国人对绵延数千年的自身文明一度陷入深深的质疑和焦虑。技术革命给人类带来器物、制度、观念等多个层面的深刻变化。但安顿人类生活秩序的制度文明,在一定程度上却要求社会相对稳定甚至偏于保守。于是,技术革命和制度文明两种演进逻辑的冲突在现代社会就有各种表现。从法治角度看,立法体现出不可避免的滞后性。尤其在社会转型中,我们制定很多新的法律法规,或者经常修改法律,以紧跟社会发展的步伐。但如此一来,制度的滞后性得以缓解,稳定性却受到挑战。。

    如果把人类历史上出现过的人治、德治、法治等社会治理模式都算作制度文明的范畴,那么,中国传统文化中对这几种制度文明都有所体现,只不过不同时期侧重的分量不同。按照梁漱溟的说法,传统中国是“融国家与社会,摄法律于礼俗,以伦理代宗教”。如果用礼法合治来概括中国古代治理的特点,不难看出,中国古代的法和西方现代的法的精神有云泥之别。法对于中国社会的意义,也不能和西方相提并论。伦理本位是中国传统文化不能否认的特色,重视法律的伦理内涵也是传统制度文明的特色。这种特色在社会制度构建上更是趋向求稳定。中国不能只在西方法治后面亦步亦趋,在制度构建中需要表达中国特色。这就需要我们更加深入了解中国制度文明背后的文化基因。

    值得注意的是,奠基传统中国制度文明的独特文化体系不是凭空而来的。中国地处北半球东段,有长江、黄河两大水系,季风气候显著,地形多样复杂,沃野千里,适宜农耕。这种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孕育出中华文明对环境的感思甚至眷恋,养成了我们依赖土地、逐水而居、安土重迁等民族性格。有学者将传统中国社会的生存方式称为“静态”模式。这种生存方式也使得中国传统文化没有割裂自然本根。而近代西方一些国家热衷于海上贸易;后来又受资本驱动,进行全球扩张。传统中国人对商业活动的重视程度低于农业活动。这种社会形态为礼法合治这种特殊社会治理模式提供了可能。

    中国古代的德治、人治和法治其实是纠缠在一起的,这也是中国古代文明的一大特色。中国古代的“社会性道德”深入每个人的骨髓,使得人人具有自律的本能。中国人政治理想中的人治不是那种暴力压制性的,而是心悦诚服甚至感恩戴德,因此中国社会政治建立的基础具有非功利性。而西方舶来的法律是“功利计算”的产物,是在伦理收缩之后以私有制为基础建构的。因此,近代中国学者学习西方法治规则的时候,就已经发现西方法治观念与中国传统道德要求的无私、重义轻利等格格不入。

    传统中国的制度文明及其哲学观念,是中国对世界的独特贡献。无论古代中国还是古代西方的城邦,都曾经是相对封闭的文明体系,对外交流是偶然的。虽然今天的经济全球化使得地球变成了“地球村”,各种文明之间相互交流借鉴,然而地方性依然没没有彻底让让位于全球性。这种地方性是深藏在每个人心里的文化基因,即使学习外来的制度,也要适应这种文化基因。最具生命力的制度形态一定扎根于本土文化之中。

    (选自2017年2月13日《人民日报》)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中国制度文明是由西方强势传入的,其强势的原因在于西方国家的强大实力以及西方人的文明优越感。

    B. 在现代社会中,制度文明和技术革命在演进逻辑上存在着冲突,但二者有着共存的空间,并非不可协调。

    C. 中国古代社会整合了人治、德治、法治等社会治理模式的优势,因而优于单纯讲法治的西方现代治理模式。

    D. 礼法合治成就了中华民族依赖土地、逐水而居、安土重迁的民族性格与传统中国社会“静态”的生存方式。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开篇从近代西方文明进入中国而致使国人开始质疑自身文明写起,自然引出了本文有关“制度文明”的论题。

    B. 文章第二段将中国古代的法与西方现代的法进行比较,指出重视法律的伦理内涵是中不国传统制度文明的特色。

    C. 文章第三段从传统的农耕文明说起,分析了奠基传统中国制度文明的独特文化的来源,明确了中国古代社会制度文明不同于西方的原因。

    D. 通过逐层论证,文章在结尾进一步阐明观点在全球化时代,要建立最具生命力的制度文明,一定要打破地方性的束缚。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为了适应社会发展,我们会经常修改法律或出台新的法律,这在一定程度上会使制度文明的稳定性受到影响。

    B. 借鉴中国传统制度文明中重视法律伦理内涵的特点,可以从根本上解决西方制度文明稳定性不足的问题。

    C. 尽管中国社会政治建立的基础具有非功利性,而西方法律则以私有制为基础,但二者都追求社会的相对稳定。

    D. 中国传统制度文明与西方制度文明各有特点在与西方文明交流过程中,一定要考虑到适应性问题,不能机械照搬。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向死而生

    王开岭

    ①假若你是一个濒死者,从医生手中领过了诊断书,像预感的那样,时日所剩无几。

    ②你沉痛但平静地谢过医生。虽然家很远,但你决定用脚走回去。

    ③通往家的路,突然很陌生,仿佛是去一个从未去过的地方。你走得很慢,很用力,这使你觉得累极了,双腿像灌了铅……真想,真想睡一会儿啊,于是你在临湖的一条石凳上坐下……又不知过了多久,你醒来了,阳光微醺,波光粼粼,空气中有股青草和树芽的甜味。多好呀,陪伴这一切多好呀,真想摇身一变,变成一只年轻的雀或一只蝉,只要还能留在世上,只要还有日出日落……你微微合眼,开始遐想风风雨雨、磕磕绊绊的几十年,具体或抽象、清晰或模糊的一幕幕……

    ④想起童年夏夜里的“数星星”,你以为一定能数得清,于是便真的去数了,这多么令人鼓舞啊;想起作文本上的梦想,少年时的奖状;想起与你在课桌上划“三八线”的小姑娘;想起揭榜前的紧张和填志愿的激动;想起大学里的晚自习,绿茵场上的长途奔袭,论文答辩的激昂;想起毕业前的篝火和《友谊地久天长》的手风琴曲,赠言簿上“拯救世界”的大言不惭……你忍不住微微笑了,眼眶涌出一股湿热的黏液

    ⑤继续往下想,你发现自己越来越不清晰,乃至面目全非了,像断线的风筝,仿佛自愿又仿佛被劫持着混入了更多黑压压“断筝”的队伍。因瞻前顾后而背叛了初衷,因害怕落败而放弃了冲试,因圆滑世故而涂改了个性,因贪图惠利而委屈了人格,因攀炎附势而轻视了友谊……忙于升迁和工资待遇,忙于察言观色、左右逢源……一路就这么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地蒙混过来了。你发现把自己给弄丢了—那个血气方刚、英气飞扬的追梦少年再也找不回来了。

    ⑥唉,无端总被东风误,白了少年头,倘若还有来世——

    ⑦倘若有来世,又会怎么样呢?

    ⑧总之,你会换一种活法,不会再伪饰、再推诿、再欺瞒,不会再把鲜活的生命交给任何模式,你会奋然不顾去追随梦想、爱情和自由,听从生命最本色、最天然的召唤,做你认为最重要、最不能错过的事儿……总之,你不会委屈了生命,你要做回一个真实的、不折不扣的自己,任何绳套都不能挽留你,任何障碍都不能阻碍你,任何诱饵都不能使你回头……

    ⑨这时候,你仍坐在湖畔的石凳上,夕霞似一片火红的枫林漫天舒卷,你身体发烫,像刚跑完很远、很激烈的路。突然,空气中跃出一丝凉意,你蓦地一惊。

    ⑩奇迹出现了,你确认刚才不过乃一假设,你不过被死神象征性地吻了一下,你活着,活得好好的,健健康康,又不算老,还有长长的日历,还有无数若隐若现、翩翩起舞的光阴……这复活的感受真是无法形容,大梦初醒般阵痛与庆幸!为此,你必须学会感思和珍惜,感激那虚惊一场的梦魇,报答这唯有一次的生命,决不辜负和怠慢了它!

    ⑪的确,“向死”给我们提供了一次难得的人生体悟:当“死”“闪电般刺透灰蒙蒙的天窗向你招手,生存的暗房骤然被照亮;瞬间,你看清了许多隐瞒着的“核”与真相……“死”还像一辆重型铲车,那些日常牢不可破的栅栏、貌似威严的俗规戒律、假惺惺的世故常道——竟多么虚妄,多么荒诞,积木般一触即瘫,权势、城府、争斗、盘算、谄媚、犬马声色、戚戚名利,与生命何干?与灵魂何干?在生死这样磐重的大题目前,全变渺小了、猥琐了,如儿戏一般。

    ⑫痛定思痛,有了这些思考,当你重返生活时,至少能变得从容一点、超脱一点,少些势利,少些俗套,少些束缚和烦扰。

    多少人都忘记生命的真实身份了

    (选自2012年8月7日《渤海早报》,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文章第二段,写出了人在濒临死亡时的矛盾情感,既有痛苦、悲伤,又有坦然、洒脱;在结构上有着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B. 第四段中的“你忍不住微微笑了,眼眶涌出一股湿热的黏液”,表达了人在回首往事时,对自己曾经的无知、轻狂行为的自嘲与懊悔。

    C. 结尾处“多少人都忘记生命的真实身份了”,表明很多人虽然痛定思痛,对生命有了深刻思考,但仍然麻木不仁,作者对此深表惋惜。

    D. 文章以第二人称“你”作为表达主体,容易拉近与读者的距离,便于直接抒发感情、阐述观点;同时“你”是泛指,增强了文章的现实针对性。

    2.试从修辞的角度,赏析文章第五自然段。

    3.文章以“向死而生”为题,有什么作用?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语言应用 共 1 题
  1. 将下面的短语组成两副七字对联,并填写在相应的横线上。

    芝兰绕阶   黄牛耕地   翠柳迎春   桃李满园

    千里绿     春绣锦     座凝香    万山金

    新春对联:

    上联 ______________ 下联 ______________

    教师办公室对联:

    上联 ______________ 下联 ____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材料作文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英国诗人瓦特·兰德: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

    印度小说家普列姆昌德:在人类生活中,竞争心是具有重大意义的东西。

    英国经济学家马歇尔:竞争可能是建设性的,也可以是破坏性的。

    以上文字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根据要求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①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②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