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35 题,其中:
单选题 30 题,非选择题 5 题
简单题 10 题,中等难度 25 题。总体难度: 简单
单选题 共 30 题
  1. 果蝇白眼为伴X隐性遗传,显性性状为红眼.在下列哪组杂交后代中,通过眼色就可直接判断子代果蝇的性别

    A. 白眼♀果蝇×白眼♂果蝇

    B. 杂合红眼♀果蝇×红眼♂果蝇

    C. 白眼♀果蝇×红眼♂果蝇

    D. 杂合红眼♀果蝇×白眼♂果蝇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关于遗传信息传递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线粒体和叶绿体中遗传信息的传递遵循中心法则

    B. DNA中的遗传信息是通过转录传递给mRNA的

    C. DNA中的遗传信息可决定蛋白质中氨基酸的排列顺序

    D. DNA病毒中没有RNA,其遗传信息的传递不遵循中心法则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关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基因的自发突变率虽然很低,但对进化非常重要

    B. 不同基因型的个体对环境的适应性可相同,也可不同

    C. 环境发生变化时,种群的基因频率可能改变,也可能不变

    D. 同一群落中的种群相互影响,因此进化的基本单位是群落.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已知某环境条件下某种动物的AA和Aa个体全部存活,aa个体在出生前会全部死亡。现有该动物的一个大群体,只有AA、Aa两种基因型,其比例为1:2。假设每对亲本只交配一次且成功受孕,均为单胎,在上述环境条件下,理论上该群体随机交配产生的第一代中AA和Aa的比例是

    A. 1:1   B. 1:2   C. 2:1   D. 3:1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关于在自然条件下,某随机交配种群中等位基因A、a频率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一般来说,频率高的基因所控制的性状更适应环境

    B. 持续选择条件下,一种基因的频率可以接近于0

    C. 在某种条件下两种基因的频率可以相等

    D. 该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只与环境的选择作用有关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下列关于细胞癌变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癌细胞在适宜条件时可无限增殖

    B. 癌变前后,细胞的形态和结构有明显差别

    C. 病毒癌基因可整合到宿主基因组诱发癌变

    D. 原癌基因的主要功能是阻止细胞发生异常增殖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某种抗癌药可以抑制DNA的复制,从而抑制癌细胞的增殖,据此判断短期内使用这种药物对机体产生最明显的副作用是

    A. 影响神经递质的合成,抑制神经系统的兴奋

    B. 影响胰岛细胞合成胰岛素,造成糖代谢紊乱

    C. 影响血细胞生成,使机体白细胞数量减少

    D. 影响脂肪的合成,减少脂肪的贮存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豌豆叶肉细胞中,含有的核酸、碱基、核苷酸种类分别是

    A. 1种、4种、4种   B. 2种、5种、8种

    C. 2种、4种、4种   D. 12种、5种、5种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下列关于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植物细胞积累K+需消耗能量

    B. 细胞对离子的吸收具有选择性

    C. 海水中的海藻细胞可通过积累溶质防止质壁分离

    D. 液泡中积累大量离子,故液泡膜不具有选择透过性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玉米糯性与非糯性、甜粒与非甜粒为两对相对性状。一般情况下用纯合非糯非甜粒与糯性甜粒两种亲本进行杂交时,F1表现为非糯非甜粒,F2有4种表现型,其数量比为9:3:3:1。若重复该杂交实验时,偶然发现一个杂交组合,其F1仍表现为非糯非甜粒,但某一F1植株自交,产生的F2只有非糯非甜粒和糯性甜粒2种表现型。对这一杂交结果的解释,理论上最合理的是

    A. 发生了染色体易位

    B. 染色体组数目整倍增加

    C. 基因中碱基对发生了替换

    D. 基因中碱基对发生了增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 ( )

    A. 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子可以运动

    B. 构成细胞膜的蛋白质分子可以运动

    C. 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是静止的

    D. 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大都可以运动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下列关于高尔基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高尔基体膜具有流动性

    B. 抗体从合成到分泌不经过高尔基体

    C. 高尔基体膜主要由磷脂和蛋白质构成

    D. 高尔基体具有对蛋白质进行加工的功能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碳是生物体最基本的元素

    B. 20种氨基酸组成结构和功能极其多样的蛋白质

    C. 4种脱氧核糖核苷酸组成了千差万别的核酸分子

    D. 结合水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水在细胞中以结合水和自由水两种形式存在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检验还原性糖、蛋白质、脂肪、淀粉的试剂分别是( )

    A. 斐林试剂、苏丹Ⅲ、碘液、双缩脲试剂

    B. 苏丹Ⅲ、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碘液

    C. 双缩脲试剂、斐林试剂、碘液、苏丹Ⅲ

    D. 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苏丹Ⅲ、碘液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下图表示由m个氨基酸构成的某蛋白质结构,其中“—S—S—”表示连接两条相邻肽链的二硫键(二硫键是由2个“—SH”连接而成的)。该蛋白质分子的合成过程中,生成的水分子数和减少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

    A. m个、18m

    B. (m-4)个、18(m-4)

    C. (m-3)个、18(m-3)+4

    D. (m-2)个、18(m-2)+4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科学家使用巯基乙醇和尿素处理牛胰核糖核酸酶(一种蛋白质),可以将该酶去折叠转变成无任何活性的无规则卷曲结构。若通过透析的方法除去导致该酶去折叠的巯基乙醇和尿素,再将没有活性的该酶转移到生理缓冲液中,经过一段时间,发现该酶活性得以恢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由于巯基乙醇和尿素处理破坏了蛋白质中的肽键,故该酶失去活性

    B. 该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可以决定蛋白质的空间结构

    C. 这个实验证明结构并不一定决定功能

    D. 这个实验说明蛋白质的结构从根本上讲是由外界环境决定的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大肠杆菌吸收钾离子属于主动转运,既要消耗能量又需要依靠膜上载体蛋白

    B. 水分子进出细胞是被动运输

    C. 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的过程需要载体蛋白的帮助,但不消耗能量,属于协助扩散

    D. 果脯在腌制的过程中慢慢变甜,是细胞主动吸收糖分的结果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下列有关线粒体、叶绿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线粒体和叶绿体携带的遗传信息可以表达出来

    B. 线粒体和叶绿体为双层膜结构,两者进行能量转换的过程相似

    C. 线粒体内膜向内折叠形成嵴,叶绿体类囊体堆叠形成基粒

    D. 蓝藻没有叶绿体,也能进行光合作用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下列有关细胞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酵母菌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位于细胞核

    B. 磷脂和蛋白质是肺炎双球菌必不可少的有机物

    C. 胰岛素基因在人体神经细胞中不存在

    D. 叶肉细胞吸水或失水与液泡膜两侧溶液的渗透压有关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下列有关正常动物体细胞有丝分裂间期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分裂间期发生DNA复制

    B. 分裂间期有蛋白质合成

    C. 分裂间期有RNA合成

    D. 分裂间期有逆转录发生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在哺乳动物的某一器官中,发现了如下细胞分裂图像,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甲图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含有两对同源染色体

    B. 在乙图所示的细胞中,不含同源染色体,但含染色单体

    C. 正在发生姐妹染色单体分离的是丙图细胞

    D. 该器官一定是哺乳动物的睾丸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2. 下列关于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A. DNA连接酶是将单个脱氧核苷酸连接在DNA片段上

    B. RNA聚合酶能在脱氧核苷酸之间形成磷酸二酯键

    C. DNA分子的解旋不一定都需要DNA解旋酶

    D. 过氧化氢酶催化过氧化氢分解产生的氧气量比Fe3+催化时要多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3. 取某种植物生长状态一致的新鲜叶片,用打孔器打出若干圆片,圆片平均分成甲、乙、丙三组,每组各置于一个密闭装置内,并分别给予a、b、c三种不同强度的光照,其他条件一致。照光相同时间后,测得各装置内氧气的增加量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装置内增加的氧气来自于水

    B. 光照强度为a时,光合作用停止

    C. 丙组装置内的CO2含量照光后比照光前低

    D. 该图反映了光合作用强度与光照强度的关系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4. 细胞内糖分解代谢过程如右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植物细胞能进行过程①和③,过程①和④

    B. 真核细胞的细胞质基质中能进行过程①和②

    C. 动物细胞内,过程②比过程①释放的能量多

    D. 乳酸菌细胞内,过程①产生[H],过程③消耗[H]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5. 下列关于RNA的叙述,错误的是(   )

    A.RNA催化细胞内某些生化反应           B.RNA是一种遗传物质

    C.RNA参与构成核糖体                D.RNA参与构成细胞膜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6. 酶A、B、C是大肠杆菌的三种酶,每种酶只能催化下列反应链中的一个步骤,其中任意一种酶的缺失均能导致该菌因缺少化合物丁而不能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

    现有三种营养缺陷型突变体,在添加不同化合物的基本培养基上的生长情况如下表:

    由上表可知:酶A、B、C在该反应链中的作用顺序依次是

    A. 酶A、酶B、酶C   B. 酶C、酶A、酶B

    C. 酶B、酶C、酶A   D. 酶C、酶B、酶A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7. 已知a、b、c、d是某细菌DNA片段上的4个基因,下图中W表示野生型,①、②、③分别表示三种缺失不同基因的突变体,虚线表示所缺失的基因。若分别检测野生型和各种突变体中某种酶的活性,发现仅在野生型和突变体①中该酶有活性,则编码该酶的基因是( )

    A. 基因a   B. 基因b

    C. 基因c   D. 基因d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8. 已知小麦抗病对感病为显性,无芒对有芒为显性,两对性状独立遗传。用纯合的抗病无芒与感病有芒杂交,F1自交,播种所有的F2,假定所有的F2植珠都能成活,在F2植株开花前,拔掉所有的有芒植株,并对剩余植株套袋。假定剩余的每株F2收获的种子数量相等,且F3的表现型符合遗传定律。从理论上讲F3中表现感病植株的比例为

    A. 1/8   B. 3/8   C. 1/16   D. 3/16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9. 已知小麦无芒(A)与有芒(a)为一对相对性状,用适宜的诱变方式处理花药可导致基因突变。为了确定基因A是否突变为基因a,有人设计了以下4个杂交组合,杂交前对每个组合中父本的花药进行诱变处理,然后与未经处理的母本进行杂交。若要通过对杂交子一代表现型的分析来确定该基因是否发生突变,则最佳的杂交组合是

    A.♂无芒×♀有芒(♂AA×♀aa)

    B.♂无芒×♀有芒(♂Aa×♀aa)

    C.♂无芒×♀无芒(♂Aa×♀Aa)

    D.♂无芒×♀无芒(♂AA×♀Aa)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0. 下列叙述中,不能说明“核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平行关系”的是

    A. 非等位基因随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而组合

    B. Aa杂合体发生染色体缺失后,可表现出a基因的性状

    C. Aa杂合体发生染色体缺失后,可表现出A基因的性状

    D. 二倍体生物形成配子时基因和染色体数目均减半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非选择题 共 5 题
  1. 人体细胞内的溶酶体是一种含有多种水解酶的细胞器,其内部的pH为5左右。溶酶体的作用存在胞吞和自噬两种途径,下图表示吞噬细胞内溶酶体的产生和作用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与溶酶体产生直接相关的细胞结构是________,与水解酶合成和加工有关的细胞器有__________(至少答3种),溶酶体能消化病原体的原因是___________。

    (2)细胞能识别病原体主要依赖于细胞膜上的________(物质);图示过程体现了细胞中各种生物膜在功能上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

    (3)留在细胞内的残余体多为脂褐质,其数量随着个体的衰老而增多,存在大量脂褐质的细胞可能还

    具备的特征有________。

    ①细胞核体积变大②细胞间的黏着性下降 ③细胞内水分减少 ④细胞运输功能降低

    (4)研究表明,少量的溶酶体内的水解酶泄露到细胞质基质中不会引起细胞损伤,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导致酶活性降低或失活。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某科研人员研究不同遮光处理对白桦光合作用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如图所示:

    (1)叶片中叶绿素含量是维持植物正常光合作用的主要指标,通过图 1 发现白桦叶绿素含量随__________________而增加,提高了白桦在弱光环境下的捕光能力。研究发现植物体内的叶绿素处于不断的合成和分解中,叶绿素含量增加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叶绿素 b/a 比值可作为植物利用弱光能力的判断指标,研究人员发现遮光处理提高了白桦叶绿素 b/a比值。通过高中课本实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以验证该结论。

    你的实验证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12分)

    多数真核生物基因中编码蛋白质的序列被一些不编码蛋白质的序列隔开,每一个不编码蛋白质的序列称为一个内含子。这类基因经转录、加工形成的mRNA中只含有编码蛋白质的序列。某同学为检测某基因中是否存在内含子,进行了下面的实验:

    步骤①:获取该基因的双链DNA片段及其mRNA;

    步骤②:加热DNA双链使之成为单链,并与步骤①所获得的mRNA按照碱基配对原则形成双链分子;

    步骤③:制片、染色、电镜观察,可观察到图中结果。

    请回答:

    (1)图中凸环形成的原因是    ,说明该基因有    个内含子。

    (2)如果现将步骤①所获得的mRNA逆转录得到DNA单链,然后该DNA单链与步骤②中的单链DNA之一按照碱基配对原则形成双链分子,理论上也能观察到凸环,其原因是逆转录得到的DNA单链中不含有    序列。

    (3)DNA与mRNA形成的双链分子中碱基配对类型有   种,分别是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苯丙酮尿症是由于苯丙氨酸代谢异常造成苯丙酮酸在血液中大量积累,红绿色盲患者则无法正常区分红色和绿色。图1是苯丙氨酸的代谢途径,图2是某家族的遗传系谱图

                                   

    (1)苯丙酮尿症的遗传方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2)图1反映基因通过控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3)若要调查苯丙酮尿症的发病率,需要在_______________中进行大量随机抽样调查。

    (4)若Ⅱ-5与色觉正常男性婚配,为避免生出患色盲的孩子,医生通常建议她进行________。

    A.染色体数目检测    B.基因检测      C.性别检测  

    (5)若Ⅱ-3是红绿色盲携带者,则她再生一个正常孩子的概率为_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填空回答下列问题:

    (1)水稻杂交育种是通过品种间杂交,创造新变异类型而培育新品种的方法。其特点是将两个纯合亲本的_____________通过杂交集中在一起,再经过选择和培育获得新品种。

    (2)若这两个杂交亲本各具有期望的优点,则杂交后,F1自交能产生多种非亲本类型,其原因是F1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形成配子过程中,位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基因通过自由组合,或者位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基因通过非姐妹染色单体交换进行重新组合。

    (3)假设杂交得到n对基因杂合的F1,每对相对性状各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彼此间独立遗传。在完全显性的情况下,从理论上讲,F2表现型共有______种,其中纯合基因型共有_______种,杂合基因型共有__________种。

    (4)从F2代起,一般还要进行多代自交和选择,自交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选择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