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5 题,其中:
单选题 15 题,填空题 4 题,简答题 2 题,实验题 3 题,科学探究题 1 题
简单题 8 题,中等难度 16 题,困难题 1 题。总体难度: 简单
单选题 共 15 题
  1. 集气瓶中装满某气体,可能是下列气体中的一种:①二氧化碳 ②氧气  ③空气 ④氮气将燃着的木条伸入瓶中,火焰立即熄灭,则该瓶气体可能是(   )

    A.①或②   B.②或③   C.①或④  D.③或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 河水   B. 雨水   C. 铁水   D. 矿泉水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氧气能支持燃烧,可作燃料

    B. 氧气能跟所有物质发生氧化反应

    C. 水中的生物能依靠微溶于水中的氧气而生存

    D. 带火星的木条一定能在含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复燃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  )

    A. O B. Si C. Al D. Fe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 食物腐烂 B. 工业制氧气

    C. 电解水 D. 植物光合作用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薯片等易碎食品宜采用充气袋包装,下列气体中最不适宜充入的是(  )

    A. N2 B. O2 C. CO2 D. 空气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下列物质中含有氧气分子的是(  )

    A. 过氧化氢 B. 二氧化锰 C. 二氧化碳 D. 河水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下列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  )

    A. 臭氧 B. 过氧化氢溶液

    C. 氢氧化钠 D. 冰水共存物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通常在白炽灯泡里的玻璃柱上涂有一层物质,消耗氧气,保护灯丝,该物质是(  )

    A. 氯酸钾 B. 氧化汞 C. 二氧化锰 D. 红磷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多种,下列物质由分子构成的是(  )

    A. 氯化钠 B. 干冰 C. 金刚石 D. 水银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高氯酸铵的化学式为NH4ClO4,其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

    A. ﹣1 B. +1 C. +7 D. +5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对下列化学用语中数字“2”的含义描述准确的是(   )

    A. 2O—“2”表示2个氧分子

    B. 2NO—“2”表示2个一氧化氮分子

    C. Mg2+—“2”表示镁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D. H2SO4—“2”表示1个硫酸分子中有2个氢元素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工业上生产硅的重要反应为:SiO2+2C Si+2X↑,则X的化学式为(  )

    A. SiO B. SiC2 C. CO D. CO2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表示阳离子的结构示意图是(  )

    A.  B.  C.  D.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硝酸银受热分解会产生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该气体是(  )

    A. SO2 B. NH3 C. NO2 D. N2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填空题 共 4 题
  1. 用适当的化学符号填空:

    ①2个氮分子_____。

    ②氧化铁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_____。

    ③人体中含量最多的物质_____。

    ④食盐水中含有的阴离子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据《自然》杂质报道,科学家最近研制出一种以元素Sr的原子做钟摆的钟是世界上最精确的钟。元素Sr形成的粒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

    (1)Sr属于_____(填“金属”或“非金属”或“稀有气体”)元素。Sr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的第_____周期

    (2)如图所表示的粒子的化学符号是_____

    (3)图表示的微粒中,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是_____(填序号,下同),与Sr化学性质相似的是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地球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之中唯一被液态水所覆盖的星球。

    (1)自然界的水需要经过沉降、_____、吸附、消毒等多步净化处理才能成为城市生活用水(即自来水)。

    (2)自来水中仍含有一些可溶性杂质,需要经过进一步净化才能符合某些实验的要求。

    ①若自来水中含有较多的可溶性钙和镁的化合物则为硬水。可用来区分软水和硬水的试剂是_____。

    ②实验室所用的净化程度较高的水,可以通过_____(填分离方法)自来水制取。

    ③写出水在实验室中的一种用途_____。

    (3)爱护水资源一方面需要节约用水,另一方面要防治水体污染。下列措施中,有助于防治水体污染的是_____(填字母序号)。

    A 禁止使用农药化肥

    B 直接将工业废水排入大海

    C 集中处理生活污水后再排放

    D 园林浇灌改大水漫灌为喷灌、滴灌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空气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

    (1)空气污染给人的生产和生活带来巨大的危害,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中除了可吸入颗粒物外,还包括(填序号,下同)_____其中在大气中的含量不断上升能形成酸雨的是_____。使用低硫优质煤,主要是为了防止_____气体对空气的污染

    ①SO2 ②NO2 ③CO2 ④CO   ⑤O3⑥氟利昂

    (2)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其主要来源之一是化石燃料的燃烧,PM2.5数值越高,对人体健康和空气质量的影响越大。下列关于PM2.5的说法错误的是_____(填序号)。

    ①PM2.5的颗粒大小与原子大小接近

    ②PM2.5是造成雾霾天气的“元凶”之一

    ③PM2.5数值较高时,应尽量减少室外活动

    ④PM2.5专用口罩使用的活性炭是利用了活性炭的吸附性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简答题 共 2 题
  1. 写出下列反应的符号表达式,并指出所属基本反应类型。

    (1)碳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___;

    (2)镁在空气中燃烧_____、_____;

    (3)氯酸钾在二氧化锰催化下制氧气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在化学晚会上,冬冬同学表演了一个小魔术,她将两个“空瓶”中间的毛玻璃片抽去。两瓶均由瓶口向瓶底逐渐充满红棕色气体,其奥秘如图所示。请从微观角度解释魔术中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是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实验题 共 3 题
  1. 为了研究质量守恒定律,某同学设计了如图“白磷燃烧前后质量测定”的实验,请分析有关问题:

    (1)该同学白磷燃烧时托盘天平指针偏向右边,燃烧后冷却至室温托盘天平指针又偏向左边,请解释造成托盘天平不平衡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

    (2)反思:白磷燃烧_____(填“遵守”或“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根据如图所示,按要求回答问题:

    (1)图中仪器a的名称是_____。

    (2)实验室要制取一瓶纯净的氧气,可以选用C和_____(填标号、下同)作为发生和收集装置

    (3)某同学想用双氧水制氧气,他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写出双氧水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加入药品通常采用“把过氧化氢溶液缓缓加入盛有少量MnO2的反应容器中”,优点是_____;MnO2可以连续反应使用,理由是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某小组同学做“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老师建议在集气瓶底部放少量NaOH溶液吸收生成的SO2.这种做法引起了同学们的思考:SO2与NaOH是否发生反应。

    [查阅资料]通常状况下,1体积水约能溶解40体积SO2。

    [实验方案]同学们向充满SO2的软塑料瓶中迅速倒入一定量NaOH溶液,拧紧瓶盖,振荡,发现塑料瓶变瘪,他们认为SO2与NaOH发生了反应。

    [反思与改进]甲同学认为上述实验不够严谨,理由是_____。于是同学们设计了如下两个改进方案。

    方案一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向两个充满SO2的200mL软塑料瓶中分别注入

    10mL水和NaOH溶液,振荡,对比。

    两个瓶子变瘪的程度完全相同

    乙同学认为由于两个瓶子变瘪的程度完全相同,因此无法证明SO2与NaOH是否发生了反应。试分析导致两个瓶子变瘪的程度完全相同的原因是_____。他认为若改变注入水和NaOH溶液的体积便可达到实验目的,注入液体的体积可以是_____(填序号)。

    a.15mL     b.8mL     c.5mL     d.3mL

    方案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利用右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向两个充满SO2的300mL集气瓶中分别加入6mL水和NaOH溶液,一段时间后,打开止水夹,对比。

    倒吸入两个集气瓶中的液体体积完全相同

    丙同学认为上述方案也无法证明SO2与NaOH是否发生反应。你认为导致吸入液体的体积完全相同的原因是_____。

    丁同学思考后,将上述装置进行了改进,便达到实验目的。改进装置如图所示,你认为装置B的作用是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科学探究题 共 1 题
  1. 甲同学对寒痛乐熨剂(简称“寒痛乐”)的发热原理产生了浓厚兴趣,于是带了几包寒痛乐,来到实验室对其进行研究。

    (查阅资料)

    [用法用量]外用,一日1次。将外袋剪开,取出药袋,晃动数次,使药物充分松散,接触空气,手摸有热感时,置于固定袋内,覆盖于痛患处,每袋可发热不少于15小时。

    [原料层]铁、蛭石、活性炭、水等。

    [作用原理]铁跟氧气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铁(固体),并放热。

    (实验一)验证寒痛乐成分中所含铁的化学性质。

    步骤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将寒痛乐打开,将药物倒入一烧杯中,观察

    药物为黑色固体粉末

    用一条形磁铁与烧杯中的黑色粉末充分接触,取适量吸附在磁铁上的黑色粉末放于燃烧匙中,在酒精灯上点燃后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观察

    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热,生成黑色固体

    实验结论:寒痛乐熨剂中含有铁_____(填“单质”或“元素”)

    (实验二)用寒痛乐熨剂药粉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甲同学设计了如图2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实验记录)

    步骤

    实验操作

    主要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及解释

    连接好装置如图2所示,然后_____

    _____

    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加入足量药品,迅速将胶塞盖严,并充分振荡

    _____

    进入集气瓶内水的体积即为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实验反思)乙同学认为甲同学所做“寒痛乐药粉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的实验不能证明上述结论,他将操作改进后再进行测量,得到了较为准确的结果。他改进后的操作_____。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