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4 题,其中:
单选题 12 题,填空题 7 题,简答题 2 题,计算题 1 题,实验题 1 题,科学探究题 1 题
简单题 22 题,中等难度 1 题,困难题 1 题。总体难度: 简单
单选题 共 12 题
  1. 下列描述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

    A. 黄沙扑面   B. 十里花香   C. 破镜难圆   D. 引火烧身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2018年2月6日,台湾花莲发生6.5级地震,引起了当地水质的一些变化。下列有关的做法或说法错误的是

    A. 志愿者可用活性炭除去水中异味

    B. 可用明矾吸附水中的悬浮颗粒使之沉降

    C. 水体有自净能力,震后灾区的水可以直接饮用

    D. 可通过将水煮沸来降低水的硬度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列有关分子、原子和离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加碘食盐的主要成份是氯化钠,氯化钠是由氯化钠离子构成的

    B. 分子、原子、离子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

    C. 在化学反应中,分子不能再分

    D. 物体有热胀冷缩现象,主要是因为物体中的粒子大小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下列关于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有黑烟生成   B. 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黑色的四氧化三铁

    C. 蜡烛在氧气中燃烧,瓶壁有水雾出现   D. 红磷在氧气中燃烧,有大量白雾生成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化学为生命密码解锁”,DNA承载着生命遗传密码。胞嘧啶(C4H5ON3)是DNA水解物之一。关于它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C4H5ON3是由三个元素组成

    B. C4H5ON3属于氧化物

    C. C4H5ON3是由碳、氢、氧、氮四种原子构成

    D. C4H5ON3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11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实验室在进行过滤的操作实验时,没有使用的实验仪器是  

    A. 烧杯 B. 漏斗 C. 铁架台 D. 天平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分类法是化学学习和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分类正确的是

    A. 空气污染物:二氧化硫、二氧化碳 B. 化学性质:不可燃不助燃、稳定性

    C. 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试管、烧杯 D. 可以量取液体的仪器:量筒、滴管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常压下,将一只充满氧气的气球缓缓降落到的液氨桶中,气球变瘪.下列有关气球内氧气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氧分子体积急剧减小   B. 氧分子间的距离减小

    C. 氧分子逐渐停止运动   D. 氧分子被分成氧原子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某物质R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2R+5O24CO2+2H2O.则R的化学式是(  )

    A. CH   B. C2H2   C. C2H4   D. C2H5O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依据图中的信息得到的下列认识错误的是  

    A. 该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为15 B. 该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C. 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为P D. 该元素一个原子的质量为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右图是元素x的原子结构示意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属于非金属元素

    B.该原子最外电子层达到了稳定结构

    C.该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l2

    D.x与Cl形成的化台物为XCl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用数轴表示某些化学知识直观、简明、易记下列数轴表示错误的是  

    A. 地壳里所含各种元素的质量分数关系:

    B. 不同种原子间的序数关系:

    C. 空气中各物质的体积分数大小关系:

    D. 氮气、氮的化合物与化合价的关系: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填空题 共 7 题
  1. 根据所学的化学知识,用化学用语填空

    氦气:______;

    高锰酸钾中的阴离子______;

    三个氨分子______;

    氧化铁:______;

    氧化镁中镁元素显价_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请回答下列问题:

    空气污染物主要有______和有害气体,有害气体主要有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和______填名称。它们主要来源于工厂的废气和城市的汽车尾气。

    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大约是:氧气_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如下图所示,“○”、“●”表示两种不同的原子,请回答下列问题。

    (1)表示混合物的是____(填序号,下同)。

    (2)表示单质的是____。

    (3)表示化合物的是____,____(填“可能”或“不可能”)是氧化物。

    (4)用“○”、“●”分别表示氧原子和氢原子,则保持水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____,____图可表示电解水的生成物。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小明学习了第三单元后,知道了世界万物由微粒构成,如图是常见元素和粒子的相关信息,请你和小明一起完成下列内容。

    图中涉及到的元素种类有______种;______;

    请写出C粒子的符号______;钙元素处于第______周期;

    粒子的化学性质与B、C、D中哪一种粒子的化学性质相似______填序号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下表是部分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原子序数为 14 的元素名称是______,它属于______元素(填“金属”或“非全属”)

    (2)硫元素在第______周期,在化学反应中易______电子填(“得到”或“失去”)

    (3)氟元素与表中的______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

    (4)表中原子序数为 13 的元素与地壳中最多的元素结合的物质的化学式是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中国水周”活动的宣传主题为“发展水利,改善民生”。

    如图是活性炭净水器示意图,其中活性炭的作用是______。

    硬水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麻烦,生活中可用______来区分硬水和软水,可通过______的方法使硬水软化。

    如图是电解水实验装置,试管a产生的气体是______,a试管与b试管中产生的气体体积比是______。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之一是让农民饮用清洁的自来水是新一代饮用水的消毒剂,我国成功研制出制取的新方法,其反应的微观过程图如图:

    试回答:

    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

    根据反应的微观过程图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请用下列仪器名称填空:

    用来夹持试管的工具是______;

    洗涤试管应使用______;

    常用于加热的仪器是:______;

    量取50mL水需用到的仪器是_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简答题 共 2 题
  1. (题文)如图是水发生变化的微观结构模型。

    (1)甲、乙两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__________;从微观结构分析,该变化的特点是__________。

    (2)甲、乙两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____________;从微观结构分析,该变化后物质的化学性质________(填“发生了”或“未发生”)改变,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生成一种黑色固体的化合反应______;

    有水参加的分解反应______;

    实验室用一种纯净物制氧气_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计算题 共 1 题
  1. 如图是某品牌补铁片标签上的部分文字说明。计算:

    硫酸亚铁的相对分子质量______;

    硫酸亚铁中铁、硫、氧三种元素质量比为______化成最简整数比

    硫酸亚铁中铁元素质量分数为______保留

    按照说明书服用补铁片时,成人每天补充铁元素质量为多少______mg?保留整数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实验题 共 1 题
  1. 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写出装置中标号仪器的名称:______,______。

    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在加入药品之前,应先______。要得到比较纯净的氧气收集装置选择______,收集氧气时,若得到的氧气不纯,原因可能是:写一条______。

    写出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并据此选择图中______填字母组装一套制取干燥氧气的装置,收集氧气时,验满的方法是_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科学探究题 共 1 题
  1. 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分子的性质”,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进行实验)图Ⅰ是课本中的某个探究实验,几分钟后烧杯甲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此实验说明了分子___.

    (实验改进)老师对图I所示的装置进行了改进(如图Ⅱ所示),并进行了下列操作:

    ①取一长条形滤纸,等距离滴加无色酚酞试液;

    ②将滴加了无色酚酞的长条形滤纸放入一洁净的试管中,并在试管口塞一团脱脂棉;

    ③再往脱脂棉上滴加几滴浓氨水.

    几分钟后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该实验说明了___.

    (分析讨论)

    ①若实验Ⅱ的现象不明显,应当进行的改进操作是___.

    ②改进后图Ⅱ所示装置的主要优点是___.

    ③实验过程中,若发现滤纸条没有变色,而试管中所塞的脱脂棉却变成了红色,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___.

    (拓展延伸)同学们经过讨论后认为,图I和图Ⅱ所示装置虽能够证明分子的性质,但无法影响分子性质的因素,于是又设计了图Ⅲ和图Ⅳ所示装置:

    ①按照图Ⅲ和图Ⅳ所示装置操作,几分钟后烧杯B中溶液变化有何不同___.

    ②对比图Ⅲ和图Ⅳ所示的装置,说明了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