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33 题,其中:
单选题 19 题,选择题 1 题,多选题 5 题,非选择题 8 题
简单题 3 题,中等难度 25 题,困难题 5 题。总体难度: 中等
单选题 共 19 题
  1. 草甘膦是一种低毒性的广谱除草剂,能非特异性侵入并杀死所有的植物,其除草机制是抑制植物体内EPSPS酶的合成,最终导致植物死亡。科学家从一种抗草甘膦的大肠杆菌突变株中分离出EPSPS基因(控制EPSPS合成酶合成的基因)转入小麦,以提高其对草甘膦的耐受性。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要筛选出含EPSPS基因的突变菌株,应在培养基中加入EPSPS酶

    B. 可用抗原—抗体杂交的方法检测细胞中是否有EPSPS基因的表达产物

    C. EPSPS基因转录时以DNA的两条链同时作为模板,提高转录的效率

    D. EPSPS基因导入小麦叶肉细胞的叶绿体后,该性状可随传粉过程遗传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正常人体处于0℃和30℃的环境中均能维持体温恒定。处于0℃的环境中时,产热为a1,散热为b1;处于30℃的环境中时,产热为a,散热为b2。下列关于体温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A. a1=b1,a2=b2

    B. a1>a2,b1<b2

    C. 从30℃进入0℃的环境中,皮肤内毛细血管收缩,使机体减少散热

    D. 从30℃进入0℃的环境中,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使机体增加产热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根据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物质交换模型来判断,下列相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图中①~⑤处应当用双箭头表示的有①④⑤

    B. 血浆蛋白、葡萄糖和呼吸酶均属于内环境的成分

    C. 神经系统与内分泌系统不参与图中所示的物质交换过程

    D. 组织液、淋巴和血浆在含量及成分上完全相同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在特定情况下,突触释放的神经递质,也能使肌肉收缩和某些腺体分泌。如图为“神经—肌肉”连接示意图,以下分析不正确的是

    A. 刺激N点电流表指针只发生1次偏转

    B. 刺激图中的肌肉,电流表的指针将偏转2次

    C. 刺激M点引起的肌肉收缩不属于反射

    D. 兴奋传到突触后膜时发生的信号变化是电信号→化学信号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下列有关人体血糖平衡调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血糖平衡调节方式有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

    B.胰岛素能促进组织细胞摄取、利用、储存葡萄糖

    C.饭后三小时,血液流经胰腺后,血液中胰高血糖素含量明显升高

    D.糖尿病人必须及时服用胰岛素,使血糖含量保持在正常水平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如图所示为水盐平衡调节机理,请据图判断A、B、C依次是

    A. 抗利尿激素、肾小管和集合管、下丘脑

    B. 大脑皮层、抗利尿激素、肾小管和集合管

    C. 抗利尿激素、肾小管和集合管、大脑皮层

    D. 下丘脑、抗利尿激素、肾小管和集合管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下列关于人体特异性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体液免疫发生在内环境中,细胞免疫发生在细胞内

    B. HIV入侵使细胞免疫丧失,体液免疫几乎不受影响

    C. 吞噬细胞和T细胞、T细胞和B细胞之间只能通过接触传递信息

    D. 体液免疫通过抗体发挥免疫效应,细胞免疫通过效应T细胞发挥免疫效应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B淋巴细胞发育成熟和增殖分化的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甲发育为乙的主要场所是胸腺   B. 丙表面形成了特异性抗原受体

    C. 乙增殖分化为丙需要抗原刺激   D. 丙具有较强的分裂和分化能力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关于细胞内外K+、Na+和Cl-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人体组织液中K+的浓度比神经细胞中的高

    B. 神经细胞静息电位形成的主要原因是K+外流,其他离子不进出神经细胞

    C. Na+与神经细胞膜上兴奋传导有关,在该过程中Na+的跨膜运输需要载体并消耗ATP

    D. 在兴奋传递中,若引起突触后膜Cl-内流,则突触前膜释放的是抑制性递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下列关于神经体液调节说法正确的是

    A. 大脑皮层受损的患者,膝跳反射不能完成

    B. 人类大脑言语区W区受损,患者不能看懂文字

    C. 激素定向运输给相应的靶细胞、靶器官

    D. 神经调节是通过反射弧来传递信号的,体液调节则是通过体液运输信号分子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下列有关生长素发现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达尔文提出胚芽鞘尖端受单侧光刺激后,向伸长区传递某种“影响”引发向光弯曲

    B. 鲍森·詹森证明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影响可以透过琼脂块传递给下部

    C. 拜尔证明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因为尖端产生的生长素在其下部分布不均匀造成的

    D. 温特证明胚芽鞘的弯曲生长确实是一种化学物质造成的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为了验证单侧光照射会导致燕麦胚芽鞘中生长素分布不均匀这一结论,需要先利用琼脂块收集生长素,之后再测定其含量。假定在单侧光照射下生长素的不均匀分布只与运输有关,下列收集生长素的方法(如下图所示)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下列有关植物激素和植物生长调节剂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用赤霉素处理马铃薯块茎可延长其休眠以利于保存

    B. 脱落酸能抑制细胞分裂,促进叶片、果实的衰老和脱落

    C. 植物的向光性、顶端优势均能反映生长素生理作用的两重性

    D. 用乙烯利喷洒樱桃可促进果实的发育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在某森林的固定位置和固定时间,用固定数量的鸟笼捕捉的方法,统计大山雀种群数量。在连续10年内得到如图所示的曲线(λ表示该种群数量是前一年种群数量的倍数),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因为放置鸟笼的位置固定,此种群数量的调查方法为样方法

    B. 0~2年内种群的年龄组成为稳定型

    C. 种群数量下降是从第4年后开始

    D. 第4年和第8年种群数量相等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图为生态系统碳循环示意图,图中A、B、C代表生态系统成分,数字表示生理活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图中生产者、B、C、A构成了两条食物链

    B. ①②⑥⑦为CO2形式,③④⑤为有机物形式

    C. ③④⑤⑥⑦之和等于生产者同化的碳的总量

    D. 经③流向B的碳全部储存于B体内的有机物中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生物多样性热点区域是指在一个相对较小的区域内有特别多的物种存在。—般说来,含有1500种以上本地植物物种的区域才有资格被评为生物多样性热点区域,我国的中南部山地就是全球25个生物多样性热点区域之一。选用植物作为热点区域标志,这是因为(   )

    A.植物既容易调查和鉴定,又是其他生物类群多样性的基础

    B.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总量

    C.植物光合作用是二氧化碳从无机环境进人生物群落的唯一途径

    D.植物种类数决定了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基因工程运载体必须具备的条件中,错误的是( )

    A. 能在宿主细胞中复制并稳定保存

    B. 具有多个限制酶切点,以便于外源基因连接

    C. 能进入宿主细胞中并控制其新陈代谢过程

    D. 在限制酶切点外必须含有标记基因,便于筛选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人们试图利用基因工程的方法,用乙种生物生产甲种生物的一种蛋白质。生产流程是:甲生物的蛋白质→mRNA目的基因与质粒 DNA 重组导入乙细胞获得甲生物的蛋白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①过程需要的酶是逆转录酶,原料是A、U、G、C

    B. ④过程用的原料和工具中不含有A、U、G、C

    C. 质粒一般存在于原核生物细菌中,真核生物酵母菌也具有

    D. ②要用限制酶切断质粒DNA,目的基因导入乙细胞后一定会表达甲生物的蛋白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图甲、乙中的箭头表示三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的酶切位点,ampr表示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neo表示新霉素抗性基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图甲中的质粒用BamHⅠ切割后,含有4个游离的磷酸基团

    B. 在构建重组质粒时,可用PstⅠ和BamHⅠ切割质粒和外源DNA

    C. 用PstⅠ和HindⅢ酶切,可以保证重组DNA序列的唯一性

    D. 导入目的基因的大肠杆菌可在含氨苄青霉素的培养基中生长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选择题 共 1 题
  1. 自2014年2月至今,西非多国肆虐的埃博拉病毒因发病快、致死率高,正引起越来越多国家的警惕.该病毒侵入人体后

    A. 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均发挥作用

    B. 刺激T细胞分泌淋巴因子与该病毒结合

    C. 刺激吞噬细胞增殖、分化为多种记忆细胞

    D. 相应的多种免疫活性物质能迅速将其清除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多选题 共 5 题
  1. 生物学中的许多原理都和日常生产生活有密切的关系。下列有关生物学原理应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控制鼠害的有效措施是降低环境容纳量

    B. 再次接某种疫苗后,记忆细胞分化产生更多的浆细胞和抗体

    C. 劣质奶粉会使婴儿由于缺少蛋白质来源导致血浆渗透压降低引起组织水肿

    D. 农业生态系统中人们不断施肥、灌溉、播种等,目的是提高其抵抗力稳定性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如果某人的下丘脑受到损伤,则可能导致

    A. 体温调节能力下降   B. 调节血糖的能力下降

    C. 影响抗利尿激素的合成   D. 影响渴觉的形成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图中有关生物学意义的叙述,正确的有

    A. 图1若在c点切断,则刺激b点后,a点会兴奋,肌肉会收缩

    B. 图2过程的作用是释放抗原,以便抗体能进一步对其发挥作用

    C. 图3用于顶端优势现象分析,B对应顶芽生长素浓度,C对应侧芽生长素浓度

    D. 图4示人体不同体液间的物质交换,毛细血管管壁细胞可与A、C间进行物质交换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下列有关湿地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湿地蓄洪防旱的作用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B. 在群落水平上研究湿地,需要确定其范围和边界

    C. 弃耕水稻田中的群落演替属于次生演替

    D. 保护湿地生物多样性有利于维持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采用基因工程技术将人凝血因子基因导入山羊受精卵,培育出了转基因羊。但是,人凝血因子只存在于该转基因羊的乳汁中,以下有关叙述,正确的有

    A. 在该转基因羊中,人凝血因子基因不仅仅存在于乳腺细胞

    B. 山羊体内人凝血因子基因可在Taq酶催化下进行复制扩增

    C. 可用显微注射技术将含有人凝血因子基因的重组DNA分子导入羊的受精卵

    D. 体细胞中凝血因子基因编码区的碱基对数目,等于凝血因子氨基酸数目的3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非选择题 共 8 题
  1. 图一表示部分激素从分泌到发挥作用的过程示意图,其中①②③④代表人体内的不同激素;图二表示激素的传送方式。结合图示和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激素①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

    (2)当激素③含量过高时,使激素________(填序号)的含量减少,这是一种________调节机制;长期注射激素③最终可导致图一中________(填器官名称)功能衰退。

    (3)激素③的化学成分为______________。在血糖调节过程中,与激素④作用相互拮抗的激素主要是________,其作用的靶细胞主要是________细胞。

    (4)远距分泌是指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经血液运输至远距离的靶细胞(或组织)而发挥作用。激素①②③④中属于此传送方式的有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某人行走时,足部突然受到伤害性刺激,迅速抬脚。图为相关反射弧示意图。

    (1)图中,a表示______________;兴奋状态下,b处膜内外两侧电荷特点是_________;c处兴奋传递的特点是____________。

    (2)伤害性刺激传递到____________处会形成痛觉。此时,内脏神经支配的肾上腺分泌的肾上腺激素增加,导致心率加快,参与这种生理活动的调节方式有___________。

    (3)肾上腺素能__________________,导致机体产热增加。此时身体会发生一系列的变化以增加散热,维持体温恒定,试举出两种变化_______________。

    (4)当细菌感染足部伤口时,机体首先发起的免疫反应是_____。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为研究不同浓度的萘乙酸对河北杨扦插生根的影响,某研究小组进行了相关实验,步骤如下:

    ①剪取1年生未萌发的河北杨枝条,按级分别剪取插穗,插穗长20cm,切口上平下斜,上端留1~2个芽。

    ②选择相同级的插穗400支,平均分成四组,分别放在浓度为400(mg·L-1)、600(mg·L-1)、800(mg·L-1)的萘乙酸溶液和清水中浸泡30min。

    ③将处理后的插穗扦插在同种基质中,60天后进行观察统计,结果如下表。

    组别

    生根插条数/支

    平均生根数/(条·支-1)

    生根率/%

    A

    400

    69

    6

    69

    B

    600

    85

    13

    85

    C

    800

    43

    8

    43

    D

    0(清水)

    7

    3

    7

    回答有关问题:

    (1)本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写出两点无关变量: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步骤①中每个插穗上都留有1~2个幼芽,其作用主要是________;植物扦插时,通常去掉插穗上的成熟叶片,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各组处理、扦插100支插穗,最后计算平均值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插穗的下端切成斜口,比切成平口更有利于插穗的成活,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5)根据上表结果,可以得出的初步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植物体内普遍存在着一类以甾类化合物为骨架的激素——油菜素内酯(BR),BR在植物的生长发育中有着重要的作用。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BR之前,科学家已经发现了五大类植物激素,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能明显促进细胞伸长生长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激素名称)。

    (2)用BR处理油菜幼茎节间,引起该部位显著伸长且细胞数目增多,节间膨大甚至开裂,这说明BR具有________________的功能。

    (3)为研究BR在不同器官中对该器官向一定方向生长所起的作用,科研人员用野生型和BR合成缺陷突变体的油菜幼苗进行实验,三组幼苗均水平放置,其中一组野生型幼苗施加外源BR,另外两组不施加,测定0—14 h内三组幼苗胚轴和主根的弯曲度,结果如下图所示,请据图回答:

    ①本实验空白对照组为_____________。分析实验结果可知,主根和胚轴弯曲的方向_______(填“相同”或“相反”)。

    ②使胚轴和主根最先达到最大弯曲度的实验组为___________________,其胚轴、主根在____h时就可达到最大弯曲度。

    ③最大弯曲度形成的时间较其他两组最为延迟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综合上述实验结果说明_____________。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下表是某地区森林群落演替过程中相关量统计,试根据表中数据回答问题:

    调查时间

    调查项目   

    1953年

    1973年

    1984年

    1996年

    叶面积指数

    2.48

    6.61

    11.28

    17.76

    光能利用率/%

    20.3

    42.3

    88.9

    95.9

    初级生产量(t/hm2﹒a)

    17.43

    55.50

    116.61

    150.81

    生长发育繁殖的量(t/hm2﹒a)

    1.50

    14.52

    23.88

    26.00

    (1)在演替过程中群落物种丰富度变化趋势是________。

    (2)统计表明随着群落演替的进行,生态系统光能利用率变化与叶面积指数的关系是________。

    (3)用表中调查项目表示生产者的呼吸量_____________________。请绘制生产者呼吸量与叶面积指数之间的关系坐标曲线图。_________

    (4)图是1953~1996年间该生态系统生物量(有机物量)统计图,据图可以得出的生物量演变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对该地区某时间群落的土壤中小动物种类进行调查时,可以采用________法;若要对群落的空间结构进行调查,必须同时调查群落里不同物种在________方向的分布情况。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在江苏某地进行稻田养鱼的实验研究。6月5日在一定面积的实验区插秧后放养300条小鲫鱼(杂食性),稻田水深8~10 cm。对照区不放鱼,其他条件相同。所有处理设置3次重复,实验持续2个月,期间检测浮游植物生物量(干重)。请回答下列问题:

    (1)每个处理设置3次重复,其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的第一个月期间,检测发现实验组浮游植物生物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原因分析如下:放鱼对浮游植物的不利之处是_____________;有利之处是鱼会大量捕食浮游动物从而减弱其对浮游植物的捕食作用,以及________________。在此期间,有利因素占据优势。

    (3)实验的第二个月期间,所有小区的浮游植物生物量均显著下降,主要原因是此时生长旺盛的水稻与浮游植物之间具有________关系。

    (4)放养鱼增加了该生态系统中________的复杂性,从而增加了该生态系统的________能力。试举出一种稻田养鱼改造的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除了上述因素之外,对该实验研究影响最大的不确定因素是________(填序号)。

    ①鸟 ②土壤质地 ③光照 ④水体肥力 ⑤稻田杂草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嗜热菌可以生活在98 ℃的高温环境中,研究发现其耐热性与基因H的表达产物有关。下图表示某研究小组利用大肠杆菌对H基因实行的复制和表达过程,其中NdeⅠ、EcoRⅠ、HindⅢ、SalⅠ四种限制酶的识别序列和酶切位点分别为CA↓TATG、G↓AATTC、A↓AGCTT、G↓TCGAC。请分析回答:

    (1)图中的质粒1上的结构A是__________,其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一个完整的基因表达载体组成,除了质粒1中所示结构以外,还应该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图中质粒1和H基因构建重组质粒,应选用______________两种限制酶进行切割,影响限制酶处理效果的因素可能有________(多选)。

    ①反应温度 ②缓冲液pH ③限制酶的浓度 ④DNA样品的纯度

    (3)实验中发现,重组质粒导入大肠杆菌后H基因的表达效率很低,但若同时含有质粒2(辅助性质粒),H基因可以高效表达。为了筛选出转入了两种质粒的受体菌,应在用于筛选的固体平板培养基中添加__________。

    (4) PCR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步骤,然后重复循环多次。其中引物的设计非常关键,根据题意分析,扩增H基因时可选择下表中的一对引物有__________。

    A.引物Ⅰ:…GGGAATTC…;

    引物Ⅱ:…CTCATATG…

    B.引物Ⅰ:…GAATTCCC…;

    引物Ⅱ:…CATATGAG…

    C.引物Ⅰ:…GGAAGCTT…;

    引物Ⅱ:…AAGCTTCC…

    D.引物Ⅰ:…CTCATATG…;

    引物Ⅱ:…AAGCTTAAGCTT…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8. 调查统计的方法被广泛应用于生物科学研究之中。请回答:

    (1)目前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一般有________和标志重捕法。为了模拟标志重捕法测定种群密度,小马同学对某池塘中的鲫鱼进行了调查:第一次捕获105条,做上标记后放回,第二次捕获鲫鱼90条,其中有标记的25条,则该池塘中鲫鱼大概共________条。

    (2)某研究性学习小组通过资料查找发现:在15~35 ℃范围内,酵母菌种群数量增长较快。为了探究酵母菌种群增长的最适温度是多少,他们设置了5组实验,每隔24 h取样检测一次,连续观察7天。本实验中,某学生的部分实验操作过程是这样的:

    ①把酵母菌培养液放置在适宜的环境中培养,每天在相同时间取样计数,连续7天;

    ②用无菌吸管从静置试管中吸取酵母菌培养液少许;

    ③加入血球计数板计数室,再盖上盖玻片,并用滤纸吸去多余菌液。

    请指出该同学实验操作中的两个错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培养后期,用血球计数板计数前,通常需要将酵母菌样液稀释,这是因为________。对于压在小方格界线上的酵母菌应如何计数?_________________。

    (4)下表是他们进行相关探究实验所得到的结果,请据表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温度/℃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第5次

    第6次

    第7次

    第8次

    0 h

    24 h

    48 h

    72 h

    96 h

    120 h

    144 h

    168 h

    15

    1.2

    3.0

    3.8

    4.6

    4.0

    3.2

    2.8

    2.5

    20

    1.2

    5.0

    5.3

    4.2

    2.1

    1.2

    0.8

    0.6

    25

    1.2

    5.2

    5.6

    4.6

    2.9

    1.0

    0.6

    0.2

    30

    1.2

    4.9

    5.5

    4.8

    2.2

    1.3

    0.7

    0.5

    35

    1.2

    1.5

    1.8

    2.0

    2.2

    1.3

    0.8

    0.6

    ①每隔24小时取一定量的酵母菌培养液,用血球计数板在显微镜下进行细胞计数,并以多次计数的平均值估算试管中酵母菌种群密度。

    ②酵母菌种群数量增长的最适温度约是________℃。

    ③图中96 h后酵母菌种群数量开始呈下降趋势,究其原因是_____。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