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9 题,其中:
单选题 9 题,多选题 3 题,实验题 2 题,解答题 5 题
简单题 10 题,中等难度 9 题。总体难度: 简单
单选题 共 9 题
  1. 质点是—种种理想化的物理模型,下面对质点的理解正确的(   )

    A. 只有体积很小的物体才可以看作质点

    B. 只有质量很小的物体才可以看作质点

    C. 研究月球绕地球运动的周期时,可将月球看作质点

    D. 因为地球的质量、体积很大,所以在任何情况下不能将地球看作质点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在有云的夜晚,抬头望月时,觉得月亮在云中穿行,这时选取的参照物是(   )

    A. 月亮   B. 云   C. 地面   D. 观察者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小球从3米高处落下,被地板反向弹回,在1米高处被接住,则小球的(    )

    A、位移为2米,方向向下  B、位移为1米,方向向上

    C、路程为4米,方向向下  D、路程为2米,路程是标量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一辆公共汽车刚起步一小段时间后,发现一乘客未上车,司机立即采取制动措施.若此过程中汽车的运动在一条直线上,其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那么,对于0﹣2t和2t﹣3t两段时间内加速度的关系,正确的是(  )

    A.加速度大小之比为1:2    B.加速度大小之比为1:1

    C.加速度大小之比为2:1   D.加速度大小之比为2:3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一个物体在水平面上以一定的加速度运动,它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则它的速度为零的时刻是第几秒末( )

    A. 2s   B. 4s   C. 6s   D. 8s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一辆汽车从静止开始由甲地出发,沿平直公路开往乙地。汽车先做匀加速运动,接着做匀减速运动,开到乙地刚好停止,其速度—时间图像如图所示,那么在0~10s和10~40s两段时间内 (   )

    A. 平均速度大小之比为1∶3

    B. 平均速度大小之比为4∶3

    C. 位移大小之比为1∶3

    D. 加速度大小比为4∶1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某段位移中,通过前一半位移和后一半位移所用时间之比,等于  (   )

    A.    B. 2:1

    C.    D.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如图所示是物体在某段运动过程中的v—t图象,在t1和t2时刻的瞬时速度分别为v1和v2,则时间由t1到t2的过程中

    A. 加速度不断增大   B. 加速度不断减小

    C. 平均速度   D. 平均速度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在一次救灾活动中,一辆救灾汽车由静止开始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刚运动了8 s,由于前方突然有巨石滚下,堵在路中央,所以又紧急刹车,匀减速运动经4 s停在巨石前.则关于汽车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加速、减速中的加速度大小之比为a1∶a2等于2∶1

    B. 加速、减速中的平均速度大小之比等于1∶1

    C. 加速、减速中的位移大小之比x1∶x2等于2∶1

    D. 加速、减速中的加速度大小之比a1∶a2不等于1∶2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多选题 共 3 题
  1. 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第1s末的速度为6m/s,第2s末的速度为8m/s,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

    A. 物体的初速度为3m/s   B. 任何1s内物体的速度的变化都为2m/s

    C. 物体的加速度为2m/s2   D. 第1s内物体的平均速度为6m/s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如图所示,是一质点作直线运动的v-t图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整个过程中,CD段和DE段的加速度数值最大

    B. 整个过程中,BC段的加速度数值最大

    C. 整个过程中,D点所表示的状态离出发点最远

    D. BC段所表示的运动通过的路程是34m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在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中,我们采用的正确方法是  (   )

    A. 舍掉开头过于紧密的点,找一个适当的点当做计时起点

    B. 为了实验精确,选取纸带上第一个点计时起点

    C. 每相邻计数点的时间间隔只能取0.1 s

    D. 每相邻计数点的时间间隔可视打点密度而定,可取0.02 s、0.04 s、…、n×0.02 s均可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实验题 共 2 题
  1. (1)用电火花打点计时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某同学打出了一条纸带,已知电火花打点的电源是_________伏的_________(填“直流”或“交流”)。计时器打点的频率是_________赫兹,所以时间间隔为0.02s,他按打点先后顺序每隔4个点取1个计数点,依次得到了O、A、B、C、D等几个计数点,如图所示,则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_________ s。

    (2)如果当时电网中交变电流的频率变大,而做实验的同学并不知道,那么加速度的测量值比实际值_________ (填“偏大”或“偏小”).

    (3)小车与纸带的_____(填“左”或“右”)端相连,小车在做_____(填“加”或“减”)速运动。

    (4)用刻度尺量得OA=2.40cm,OB=4.40cm,OC=6.00cm,OD=7.20cm,打B点时纸带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__ m/s。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某活动小组利用图装置测定当地的重力加速度.直径为D的钢球自由下落过程中,先后通过光电门A、B,计时装置测出钢球通过A、B的时间分别为tA、tB.用钢球通过光电门的平均速度表示钢球球心通过光电门的瞬时速度.测出两光电门间的距离为h,则

    (1)钢球通过光电门A时的瞬时速度为______,钢球通过光电门A、B间的平均速度为______。

    (2)钢球通过光电门A的平均速度______(选填“>”或“<”)钢球球心通过光电门A的瞬时速度。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解答题 共 5 题
  1. 一质点在x轴上并只朝着x轴的正方向运动,各个时刻的位置坐标如下表,则此质点开始运动后:

    t/s

    0

    2

    4

    6

    8

    10

    12

    14

    16

    18

    x/m

    2

    4

    6

    8

    8

    8

    12

    16

    20

    24

    (1)质点在前10s内的位移、路程各为多大?

    (2)质点在8s末的瞬时速度为多大?

    (3)质点在0到18s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多大?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火车机车原来的速度是10m/s,在一段下坡路上加速度为0.2 m/s2,机车行驶到下坡末端,速度增加到20m/s。求

    (1)机车通过这段下坡路所用的时间。

    (2)这段下坡路长度是多少?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一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从某时刻开始计时,即t=0,在此后连续两个2s内物体通过的位移分别为8m和16m,求:

    (1)物体的加速度大小;

    (2)t=0时物体的速度大小。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我第三艘航空母舰正在安装舰岛,预计歼-15舰载飞机在的跑道上加速时,发动机产生的最大加速度为5m/s2,所需的起飞速度为60m/s,求:

    (1)若航空母舰静止且不使用弹射装置,舰载飞机从静止到起飞所需的时间;

    (2)若航空母舰静止且使用弹射装置,要求该飞机滑行200m后起飞,弹射系统必须使飞机具有多大的初速度。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一辆汽车在平直的路面上匀速运动,由于前方有事而紧急刹车,从开始刹车到车停止,被制动的轮胎在地面上发生滑动时留下的擦痕为14m,刹车时汽车的加速度大小为7m/s2.求:

    (1)刹车前汽车速度的大小;

    (2)刹车后3s内汽车的位移;

    (3)刹车后第1s内汽车的平均速度。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