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5 题,其中:
选择题 20 题,综合题 5 题
简单题 12 题,中等难度 13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20 题
  1. “君子和而不同”是儒家的重要思想。在1955年召开的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总理提出的具有这一思想的外交方针是(   )

    A. 互不侵犯   B. 和平共处

    C. 平等互惠   D. “求同存异”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改革开放后,我国逐渐形成了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B.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经济三角洲--内地

    C.沿海经济开放城市--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D.经济三角洲--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题文)习近平同志说过:“我们要以宪法为最高法律规范,继续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把国家各项事业和各项工作纳入法制轨道。”60多年前,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诞生于(  )

    A.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B. 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C. 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D.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题文)“两岸之道唯和与合,势之所趋,事之必至。期我同胞,终能秉持九二共识与汪辜会谈之谛,续写协商与对话新页。庶几可告慰先生也。”汪道涵唁辜振甫逝世电文中提及的“九二共识”是指(   )

    A. 和平统一方针   B. 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C. 加强两岸合作交流   D. 反对“台独”分子和国际反华势力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学者任继愈曾经感慨地写道:“经过百年的奋斗,几代人的努力,中国人民终于站起来了。”他感慨的历史事件是

    A. 新中国成立

    B. 土地改革

    C. 一五计划

    D. 三大改造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制作历史知识卡片是历史学习的常用方法,下图是小明制作的一张知识卡片,请你帮他完成

    A. 南京解放   B. 北平和平解放

    C. 西藏和平解放   D. 抗美援朝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2018年3月29日,第五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在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安葬。当年,抗美援朝战争中,涌现出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你认为下列人物中谁最有资格获得“中国人民志愿军勋章”

    A. 王进喜

    B. 孔繁森

    C. 黄继光

    D. 焦裕禄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1953年,《人民日报》发表元旦社论,写道:“工业化——这是我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这是我国人民不再受帝国主义欺负不再过穷困生活的基本保证,因此这是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与此材料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 土地改革

    B. 第一个五年计划

    C. 人民公社化运动

    D. 三大改造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有一首歌唱道:“社会主义好,社会主义好,社会主义国家人民地位高……”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初步确立的标志是(     )

    A. 开国大典                B.三大改造的完成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   D.土地改革基本完成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习近平总书记说,学习焦裕禄时我上初中,当时政治课老师读报,读着读着便哽咽了,听着听着我们也流泪了。总书记接着说,焦裕禄精神是永恒的。焦裕禄被誉为

    A.“最可爱的人”   B.“党的好干部”  

    C.“铁人”        D.“两弹元勋”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1978年11月,邓小平曾语重心长地说:“再不实行改革,我们的现代工业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这一讲话成为开辟新时期道路的宣言书。随后召开的具有转折意义的会议是( )

    A. 遵义会议   B. 七届二中全会   C. 中共八大   D. 十一届三中全会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2018年是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回眸历史,农村改革率先从哪个省市打响?

    A. 河南

    B. 安徽

    C. 北京

    D. 上海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见下面的图示,哪个字母所代表的时期属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   )

    A. A   B. B   C. C   D. D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下列不属于我国的民族政策的内容是

    A. 民族区域自治

    B. “一带一路”战略

    C. 各民族平等、团结

    D. 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首次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设的社会主义这一科学理论是在

    A. 党的十二大

    B. 党的十三大

    C. 党的十四大

    D. 党的十五大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邓小平在1982年提出:“香港继续保持繁荣,根本上取决于中国收回香港后,在中国的管辖之下,实行适合于香港的政策。”邓小平所提出的“适合于香港的政策”是指(    )

    A.“一国两制”                B.“求同存异”方针

    C.民族区域自治               D.社会主义制度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2018年4月12日上午,中央军委在南海海域隆重举行海上阅兵,展示人民海军崭新面貌,激发强国强军坚定信念。这是新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海上阅兵。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第一支海军是

    A. 北海舰队

    B. 东海舰队

    C. 南海舰队

    D. 华东军区海军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2018年4月14号,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马朝旭在联合国安理会叙利亚问题紧急会议上发言时,再次表达了政治解决叙利亚问题的强烈要求,他强调政治解决是叙利亚问题的唯一出路。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的会议是

    A. 第25届联合国大会

    B. 第26届联合国大会

    C. 第27届联合国大会

    D. 第28届联合国大会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发现能够有效抵抗疟疾的青蒿素,对人类生命健康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并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科学家是

    A. 屠呦呦

    B. 钱学森

    C. 邓稼先

    D. 袁隆平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目前,中国高速列车保有量在1500列左右,数量居世界第一;列车时速覆盖了200公里到380公里各个速度等级,种类最全;动车组累计运营里程超过16亿公里,为世界之最。下列关于中国的交通方面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铁路等轨道交通建设发展迅速,形成综合交通运输网

    B. 高铁轨道连通了中国大中城市

    C. 中国的铁路营运里程已居世界第一位

    D. 大城市大力发展轨道交通,改善城市交通状况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5 题
  1. 在20世纪中国走向强国之路的进程中,经历了重要的四步,请回答:

    (1)第一步:,辛亥革命——孙中山领导,结束了封建帝制,使中国人民醒起来。请问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2)第二步:新中国成立——毛泽东领导,推翻了三座大山,使中国人民站起来。那么新中国的“新”是什么含义呢?

    (3)第三步:三大改造基本完成有何历史意义?

    (4)第四步:改革开放——邓小平领导,开创了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使中国人民富起来,哪次会议的召开标志着这一伟大起点?在改革开放,伟大实践中形成的重大理论成果是什么?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在探索如何在一个贫穷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历程中,遇到了许多的挫折,出现了许多的失误,最终试到了一条适合中国的道路。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材料二:1958年几千万人开始大炼钢铁,不仅钢铁厂开足马力,土高炉也遍地开花,到了10月底就达到了几百万座。……1958年夏秋之际,各地纷纷成立人民公社。公社还大办公共食堂,实行吃饭不要钱。

    材料三:安徽凤阳县粮食产量表

    1980年粮食产量

    1981年粮食产量

    1982年粮食产量

    5.02亿千克

    6.07亿千克

    7.15亿千克

    (1)材料一反映了建国初期的哪项运动?该运动有什么重大意义?

    (2)材料二反映的是我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的哪几个事件?

    (3)材料三中情况的出现是因为实行了什么改革?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中国梦”的提出,深刻道出了中国近代以来历史发展的主题,勾勒出当代中国“强国梦”的轨迹。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为了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我国政府编制了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

    材料二:紫荆开后白莲开,喜事翩跹接踵来。神州大地齐欢庆,一国两制谱新篇。

    材料三:习近平主席2013年11月2日讲话:中国人民正在努力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要实现中国梦,我们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1)结合材料一列举一五计划期间取得的重大建设成就。(至少两项)

    (2)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材料二中港澳回归的历史意义?

    (3)结合所学知识,为实现中国梦提供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的是什么?

    (4)作为一名中学生,你能为实现“中国梦”做出怎样的努力?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8年西藏“两会”新闻发布会重磅推出热点、亮点:设区的市地方立法权的工作成效和进展,西藏自治区十一届人大代表的产生和特点,西藏自治区十届人大常委会在监督工作方面的特色和亮点,西藏自治区人代会如何改进会风。

    材料二:“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湾,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乡愁》余光中(台湾)

    (1)追溯历史,请回答西藏和平解放的历史意义。

    (2)材料一中“西藏自治区”体现了我国哪一基本政治制度?

    (3)据材料二,指导我国解决“乡愁”问题的基本方针是什么?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领导人多次出访世界各地并承办多次重大国际会议,向世界传递了一个负责任大国的气度和胸怀。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毛泽东在《中央人民政府公告》中指出:“本政府为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凡愿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等项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本政府均愿与之建立外交关系。”

    材料二: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积极同邻近国家和新兴独立国家发展友好关系,国际政治舞台开始有了“中国声音”,中国的国际地位大大提高。

    材料三:1956—1974年与中国建交国家数据简表(部分)

    年份

    1956

    1969

    1970

    1971

    1972

    1973

    1974

    建交国家数

    25

    49

    54

    69

    87

    88

    95

    材料四:上海合作组织青岛峰会于2018年6月10日上午9点在青岛国际会议中心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迎接出席峰会的外方领导人并集体合影,随后主持小范围和大范围会谈,同其他上合组织成员国领导人出席签字仪式并共同会见记者。这是今年我国举办的一场意义重大的主场外交活动。

    (1)结合材料一,新中国的外交政策是什么?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50年代国际舞台上的“中国声音”主要指什么?

    (3)结合材料三分析,我国在20世纪70年代出现建交高峰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4)结合材料四与所学知识,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面推进,形成了怎样的外交布局?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