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3 题,其中:
单选题 18 题,综合题 5 题
简单题 5 题,中等难度 16 题,困难题 2 题。总体难度: 简单
单选题 共 18 题
  1. 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只有Y、Z处于同一周期且相邻,Z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W是短周期中金属性最强的元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原子半径:r(X) < r(Y) < r(Z) < r(W)

    B. W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一种弱碱

    C. Y的单质的氧化性比Z的强

    D. X、Y、Z 三种元素可以组成共价化合物和离子化合物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设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1mol/L的NaCl溶液中含有的离子总数为2NA

    B. 1 mol Na2O2与CO2完全反应时转移电子数为2NA

    C. 标准状况下,22.4LH2O含有的 H—O键数为2NA

    D. 18g 18O2中含有的中子数为10NA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我清代《本草纲目拾遗》中记载药物“鼻冲水”写道:“贮以玻璃瓶,紧塞其口,勿使泄气,则药力不减,气甚辛烈,触人脑,非有病不可嗅……虚弱者忌之。宜外用,勿服”。“鼻冲水”的主要成分可能是

    A. 醋   B. 氢氟酸

    C. 氨水   D. 稀硫酸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下列关于热化学反应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 HCl和NaOH反应的中和热△H=-57.3 kJ·mol-1,则1 mol硫酸与足量氢氧化钡溶液反应放热为114.6 kJ

    B. H2(g)的燃烧热是285.8 kJ·mol-1,则2H2O(1)=2H2(g)+O2(g)反应的△H=+571.6kJ·mol-1

    C. 反应物的热效应与是否使用催化剂有关

    D. 500℃、30 MPa下,将0.5 mol N2和1.5 mol H2置于密闭的容器中充分反应生成NH3(g),放热19.3 kJ,其热化学方程式为:N2(g) + 3H2(g) ⇌ 2NH3(g)   △H= -38.6 kJ·mol-1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下列事实或操作不符合平衡移动原理的是(   )

    A. 开启啤酒有泡沫逸出

    B. 向FeCl3溶液中加KSCN,有FeCl3+3KSCN⇌3KCl+Fe(SCN)3(血红色)反应,平衡后向体系中加入KCl固体使体系红色变浅。

    C. 装有NO2的烧瓶置于热水中颜色加深

    D. 实验室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收集氯气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在一恒温恒容容器中,发生反应:2A(g)+B(s) ⇌ C(g)+D(g),下列描述中能表明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有(   )个

    ①容器内B(s)物质的量浓度不变;②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③混合气体的压强不变;④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⑤C(g)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变;⑥容器内A、C、D三种气体的浓度之比为2:1:1;⑦某时刻v(A)=2v(C)且不等于零;⑧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D,同时生成2n mol A

    A. 3   B. 4   C. 5   D. 6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下列表示对应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

    A. 向Al2(SO4)3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Al3++ 3NH3·H2O=Al(OH)3↓+ 3NH4+

    B. Cl2与H2O反应:Cl2+H2O=2H++ClO-+Cl-

    C. 用过氧化氢从酸化的海带灰浸出液中提取碘:2I-+H2O2+2H+=I2+2H2O

    D. 碳酸氢钙溶液中加入足量烧碱溶液:Ca2+ +2HCO3-+2OH-=CaCO3 ↓+CO32- +2H2O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一种新型燃料电池,以镍板为电极插入KOH溶液中,分别向两极通入乙烷(C2H6)和氧气,其中某一电极反应式为C2H6+18OH−−14e−===2CO32−+12H2O。有关此电池的推断不正确的是

    A. 通入乙烷的电极为负极

    B. 放电一段时间后,KOH的物质的量浓度将下降

    C. 参加反应的O2与C2H6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7

    D. 溶液中的OH−向负极移动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五种短周期元素A、B、C、D、E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和C同主族,B和D同主族,C离子和B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A和B、D、E均能形成共价型化合物。A和B形成的气态化合物在水中呈碱性,C和E形成化合物为CE。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稳定性BA3>DA3>AE

    B. B离子的半径大于C离子的半径

    C. 将C的单质放入CuSO4溶液中会有蓝色沉淀产生

    D. E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为HEO4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四种元素形成的单质依次为m、n、p、q;这些元素组成的二元化合物r、t、u,其中u能使品红溶液退色,v的俗名叫烧碱。上述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原子半径的大小:W>Z>Y>X

    B. t与r反应时,r为氧化剂

    C. 生活中可用u使食物增白

    D. Z分别与Y、W组成的化合物中化学健类型可能相同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一定温度下,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HI(g)+Cl2(g)2HCl(g) + I2(s)。下列事实不能说明该反应到平衡状态的是(   )

    A. 断裂1 mol Cl-Cl键同时形成1 mol H-Cl键   B. 容器内气体密度不再改变

    C. 容器内气体压强不再改变   D. 容器内气体颜色不再改变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为测定一小块铁铝合金样品中的含铝量,现先将其溶于足量盐酸中,然后再向其中加入足量的烧碱溶液,待沉淀全部转化为红褐色时过滤、洗涤,将沉淀物在空气中灼烧,最后得到红棕色粉末,经称量知其质量跟原合金的质量相等。合金中铝的质量分数为

    A. 无法计算   B. 70%   C. 54%   D. 30%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下图是2SO3(g)2SO2(g)+O2(g)的能量变化图,据图得出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该化学反应过程中既有能量的吸收又有能量的释放

    B. 2SO3(g)2SO2(g)+O2(g)  △H=-(a-b) kJ/mol

    C. 1 mol SO2的能量比1 mol SO3的能量高

    D. 若某容器内有2 mol SO3充分反应,吸收(a-b) kJ热量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为了探究外界条件对反应aX(g)+bY(g)⇌cZ(g)的影响,以X和Y物质的量比为a:b开始反应,通过实验得到不同条件下达到平衡时Z的物质的量分数,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 ΔH>0,ΔS>0

    B. ΔH>0,ΔS<0

    C. ΔH<0,ΔS>0

    D. ΔH<0,ΔS<0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反应N2O4(g)2NO2(g)  △H=+57 kJ·mol-1,在温度为T1、T2时,平衡体系中NO2的体积分数随压强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c两点的反应速率:a>c

    B. a、c两点气体的颜色:a深,c浅

    C. b、c两点的转化率:b>c

    D. 由b点到a点,可以用加热的方法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某恒定温度下,在一个2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A气体、B气体,其浓度分别为2 mol/L,1 mol/L,且发生如下反应:3A(g)+2B(g) ⇋4C(?)+2D(?)已知“?”代表C、D状态未确定;反应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测得生成1.6 mol C,且反应前后压强比为5:4,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为:

    ②此时B的转化率为35%

    ③增大该体系压强,平衡向右移动,但化学平衡常数不变

    ④增加C的量,A、B转化率不变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我国科研人员提出了由CO2和CH4转化为高附加值产品CH3COOH的催化反应历程,该历程示意图如下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生成CH3COOH总反应的原子利用率为100%

    B. CH4→CH3COOH过程中,有C—H键发生断裂

    C. ①→②放出能量并形成了C—C键

    D. 该催化剂可有效提高反应物的平衡转化率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在一定温度下,向一个体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充入等物质的量的氮气和氢气,发生反应:N2+3H22NH3,下列不能说明反应一定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A. 密度保持不变   B. 氢气的物质的量分数保持不变

    C. 容器的压强保持不变   D. 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5 题
  1. 海洋资源的利用具有广阔前景。

    (1)无需经过化学变化就能从海水中获得的物质是________(填序号)。

    A.Cl2         B.淡水         C.烧碱         D.食盐

    (2)从海水中提取溴的主要步骤是向浓缩的海水中通入Cl2,将Br-氧化,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

    (3)下图是从海水中提取镁的简单流程。

    ①工业上常用于沉淀Mg2+的试剂A是________,转Mg(OH)2化为MgCl2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

    ②由无水MgCl2制取Mg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海带灰中富含以I-形式存在的碘元素。实验室提取I2的途径如下所示:

    ①灼烧海带时所用的主要仪器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

    ②向酸化的滤液中加H2O2溶液,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结束后,再加入CCl4作萃取剂,振荡、静置,可以观察到CCl4层呈________色。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A、B、C、D是四种常见的有机物,其中A的产量通常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石油化工发展水平,B与C在浓硫酸和加热条件下发生反应,生成的有机物有特殊香味;A、B、C、D在一定条件下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反应条件已省略):

    (1)B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C中官能团的名称为__________。

    (2)丙烯酸(CH2=CH-COOH)的性质可能有_______________。(多选)

    A.加成反应     B.取代反应      C.中和反应     D.氧化反应

    (3)用一种方法鉴别B和C,所用试剂是___________________。

    (4)丙烯酸乙酯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

    (5)写出下列反应方程式和有机反应基本类型: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

    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元素X、Q、Y、Z、M、R均为短周期主族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已知Y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核外电子总数之比为3:4,M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与次外层电子数之比为3:4;R-、Z+、X+离子半径逐渐减小;化合物XR常温下为气体,Q和Y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相邻,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单质R的一种工业用途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M和R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中酸性最强的是___________(用化学式表示)。

    (3)下图表示由上述元素中的某两种元素组成的气体分子在一定条件下的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前后的转化关系,写出该转化过程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4)由X、Y、Z、M四种元素组成的一种离子化合物A,已知A,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还能和氯水反应,写出A与氯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5)科学家认为存在QX5这种物质,且预测其与水剧烈反应放出气体,所得水溶液呈弱碱性,已知QX5中含有离子键和极性键,写出化合物的电子式_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1)甲醇(CH3OH)是重要的溶剂和替代燃料,工业上用CO和H2在一定条件下制备CH3OH的反应为:CO(g)+2H2(g)CH3OH(g),在体积为1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2molCO和4molH2,一定条件下发生上述反应,测得CO(g)和CH3OH(g)的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一所示。

    ①从反应开始到5min,用一氧化碳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v(CO)=____________。

    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达到平衡时,H2的转化率为65%

    B.5min后容器中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

    C.达到平衡后,再充入氩气,反应速率减小

    D.2min前v(正)>v(逆),2min后v(正)

    (2)碳与水蒸气反应制取H2的相关反应如下

    Ⅰ:C(s)+H2O(g)=CO(g)+H2(g)   △H=+131.0kJ/mol

    Ⅱ:CO(g)+H2O(g)=CO2(g)+H2(g)  △H= - 43kJ/mol

    Ⅲ:CaO(s)+CO2(g)=CaCO3(S)   △H= - 178.3kJ/mol

    计算反应C(s)+2H2O(g)+CaO(s)CaCO3(s)+2H2(g)的△H=__________kJ/mol;

    若K1、K2、K3分别为反应Ⅰ、Ⅱ、Ⅲ的平衡常数,该平衡常数K=_____(用K1、K2、K3表示)。

    ②对于可逆反应C(s)+2H2O(g)+CaO(s) CaCO3(s)+2H2(g),采取以下措施可以提高H2产率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降低体系的温度  B.压缩容器的体积   C.增加CaO的量   D.选用适当的催化剂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在一定温度下,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X(g)+Y(g) Z(g) ,各物质的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

    (1)从反应开始到4min时平衡,X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______。

    (2)根据图像数据,4min时平衡常数K=________________。

    (3)若使平衡时体系中c(X)=c(Z),则改变条件为 ________________。(只写一项)

    (4)若某时刻,v正(Y)=2v逆(Z),则反应___________达平衡(填“已”或“未”)

    (5)图中a.b对应的正反应速率大小关系为va_____vb(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