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2 题,其中:
单选题 10 题,选择题组 1 题,综合题 1 题
简单题 1 题,中等难度 11 题。总体难度: 简单
单选题 共 10 题
  1. 读“某流域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气候要素变化图(图甲)”和“气候变化对该流域农业生产的影响图(图乙)”,回答下列各题。

    1.此流域可能位于我国哪个省级行政区

    A. 冀   B. 鄂   C. 甘   D. 吉

    2.关于该地区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农作物种植总面积缩小   B. 春小麦种植向低海拔地区迁移,种植范围缩小

    C. 农作物品种发生明显变化   D. 玉米种植上限高度升高,种植范围扩大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图中曲线为某区域等年降水量线(阴影部分为海洋),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甲附近沿海地区气候主要成因可能是

    A. 受暖流、东南信风控制   B. 受寒流、离岸风控制

    C. 常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   D. 常年受信风带控制

    2.乙地附近沿海地区自然植被类型可能是

    A. 热带疏林草原   B.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C. 亚热带草原   D. 温带落叶林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在帕米尔高原的那一边,有着中亚唯一的内陆高山国家——塔吉克斯坦。该国拥有整个中亚地区60%的水资源,境内山地和高原约占90%,其中约一半在海拔3000米以上,有“高山国”之称。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该国拥有数千湖泊、河流、美丽的瀑布,大部分河流注入(   )

    A. 马尔马拉海   B. 咸海   C. 黑海   D. 贝加尔湖

    2.城市杜尚别坐落在吉萨尔盆地中,走进杜尚别会发现,建筑物大多以平房为主。杜尚别形成的主要区位因素和建筑物以平房为主的原因分别是

    A. 河流、防山洪暴发   B. 矿产资源、减少风沙侵袭

    C. 地形、防震   D. 政治因素、地质构造复杂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降水中的化学元素成分往往是衡量大气质量的标准之一。其中地壳元素(Al、K、Ca、Mg)主要来源于沙尘暴和扬尘,重金属(Zn、Mn、Ba、Pb)主要来源于冶炼、燃煤和汽车尾气。下图为我国某钢铁城市降水中元素浓度的季节变化统计图。阅读图文回答下列各题。

    1.该城市最可能位于我国

    A. 北方地区   B. 南方地区   C. 西南地区   D. 青藏高原

    2.该城市降水中化学元素浓度冬春季比夏秋季节高,其原因中概率最低的是

    A. 降水少   B. 沙尘暴频发   C. 钢铁产量高   D. 取暖燃煤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下图为某国局部图,表格为该国粮食作物构成。该国每年需大量进口粮食。读图表回答下列各题。

    1.根据国情,在播种总面积不变的情况下,该国可适当扩大哪一作物的播种面积?

    A. 水稻   B. 玉米   C. 杂粮   D. 小麦

    2.属于该国选择扩大该作物播种面积有利的条件是

    A. 有广阔的平原地形   B. 有适宜种植该作物的气候条件

    C. 有传统生产观念和 消费习惯   D. 有成熟的技术条件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读“某地区农业经济发展生产布局模式图”,分析回答下列各题。

    1.该地区的气候类型是

    A. 地中海气候   B. 亚热带季风气候   C. 温带季风气候   D. 山地气候

    2.该模式改造的主要农业区位因素是

    A. 热量条件   B. 地形条件   C. 生态条件   D. 水源条件

    3.该地区冬半年的多发的自然灾害是

    A. 暴雨、洪涝   B. 火山、地震   C. 冻雨、雪灾   D. 滑坡、泥石流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读台湾岛侵蚀海岸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台北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但有人认为该地具有温带海洋性气候的特征,可能是由于

    ①受海洋影响深刻,年温差较小②冬季也有较多降水,终年湿润多雨③终年被西风带控制,湿润多雨④受日本暖流影响,全年湿润多雨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2.图中侵蚀海岸主要分布在东岸,原因是

    A. 东岸为断层构造,地壳运动活跃   B. 东岸地处迎风坡,降水量大

    C. 东岸风浪大,受海浪侵蚀较严重   D. 东岸河流落差大,侵蚀力强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下图是我国2006年和2011年能源消费总量及构成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与2006年相比,2011年我国能源消费特点是

    A. 煤炭消费总量大量减少   B. 石油消费总量基本不变

    C. 天然气消费量增加最多   D. 可再生能源总量增加

    2.我国能源消费构成变化产生的明显影响是

    A. 二氧化碳排放减少   B. 大气环境质量改善

    C. 能源生产成本增大   D. 能源紧张状况缓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一年内在同一块土地上连续种植超过一熟(茬)作物的种植制度,称为复种。近年来,我国某些水稻产区的复种制度发生了变化,下表是1999~2006年我国部分省区复种制度变化造成水稻产量变化(单位:万吨)的简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近年来我国南方主要水稻产区双季稻大面积改为单季稻,最有可能的原因是

    A. 气候变化   B. 稻米供过于求   C. 劳动力流失   D. 城市用地扩大

    2.下列组合与表中甲、乙两省对应的是

    A. 福建、黑龙江   B. 江苏、西藏   C. 湖北、云南   D. 浙江、江西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下图中PQMN为四个不同的区域,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立足于农业可持续发展,最适合农牧结合发展的地区是

    A. P   B. Q   C. M   D. N

    2.下列描述符合PQMN四地当地实际的是

    A. P 地区水土流失严重,大力植树种草   B. Q地区洪涝灾害严重,加强水利工程建设

    C. M地区土壤盐碱化严重,大水漫灌压碱   D. N地区土地荒漠化严重,退耕还牧

    3.P地区西部沿岸的洋流属于

    A. 向高纬度流的寒流   B. 向低纬度流的寒流

    C. 向北流的暖流   D. 向南流的暖流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选择题组 共 1 题
  1. 甲图为南美洲局部地区图,乙图为甲图中E地区的地形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A地附近铜矿资源丰富,影响其开发的不利条件是

    A. 经济发达,国内市场需求量大   B. 地势平坦,水能资源缺乏

    C. 气候干旱,水源短缺,缺乏能源支撑   D. 受寒流影响,阴天日子多

    2.C地区葡萄种植的经济效益不如D地区的原因可能是

    A. C地区的阴天日子多,光照条件差

    B. C地区人烟稀少,市场需求量小

    C. D地区昼夜温差更大,葡萄质量更好

    D. D地区冰雪融水量更大,水源灌溉更便利,单位产量更大

    3.乙图中B河段定期改向的原因可能是E地区

    ①降水有明显的季节变化②全年高温,蒸发稳定③ B河段附近地势平坦④植被覆盖良好,水土流失少

    A. ②③   B. ①③   C. ①②   D. ②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1 题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东北地区≥10℃积温(单位:℃)和粮食作物(图中阴影)分布图。

    材料二:东北地区和长江三角洲地区人均耕地面积和谷物单产比较。

    材料三: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良好的工业基础为农业发展提供了机械设备、化肥等生产资料。

    (1)估算①、②两地≥10℃积温的差值范围,分析①②两地≥10℃积温差异的原因。

    (2)据材料一,说出图中粮食作物分布的主要地形区,并简述其自然原因。

    (3)与长江三角洲地区比较,东北地区粮食单产低、商品率高,据材料分析其原因。

    (4)东北地区是我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请你为东北地区进一步发展粮食生产提几条建议。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