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33 题,其中:
单选题 20 题,多选题 5 题,非选择题 8 题
简单题 8 题,中等难度 20 题,困难题 5 题。总体难度: 简单
单选题 共 20 题
  1. 下列物质不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

    A. 葡萄糖   B. 乳酸   C. 糖原   D. 胰岛素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理化性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是保持不变的

    B. 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

    C. HCO3-、HPO42-等离子参与维持血浆pH相对稳定

    D. 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37℃左右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列有关兴奋传导方向的表示正确的是

    A.    B.    C.    D.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下面分别是神经元结构示意图和反射弧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神经元由细胞体、长的树突、短的轴突共同构成

    B. 只要刺激神经元,神经元均能产生兴奋,并传导兴奋

    C. ③是效应器,由传出神经末稍与其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构成

    D. 完整的反射弧一般需要2个神经元参与组成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下列有关高等动物脑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尿意形成于大脑皮层   B. 排尿反射的低级神经中枢位于脊髓

    C. 呼吸中枢位于脑干   D. 学习、读书等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人体免疫可分为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下列生理过程属于特异性免疫的是(   )

    A. 皮肤、黏膜等抵御病原体的攻击

    B. 体液中杀菌物质消灭病原体

    C. 吞噬细胞吞噬病原体并将之消化

    D. 抗体与相应的抗原发生免疫反应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艾滋病在泰州呈现低流行态势,感染者中男性超八成。今年1-9月,我市新报告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108例,死亡17例。下列有关艾滋病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与艾滋病患者共用纹身、纹眉器械不会感染艾滋病

    B. 艾滋病是一种传染病,发现患者应及时对其进行长期隔离

    C. 艾滋病患者体内T细胞的数量会逐渐减少,免疫能力会逐渐丧失

    D. 艾滋病患者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大大提高,在免疫学上称为自身免疫病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发育中的果实产生的生长素可促进种子的发育

    B. 生长素在植物体内只能从形态学上端向形态学下端运输

    C. 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吲哚乙酸,在植物体中含量很少

    D. 达尔文在金丝雀虉草胚芽鞘向光性实验中发现了生长素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关于植物生长调节剂,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用乙烯利催熟凤梨,可以使凤梨有计划地成批上市

    B. 2,4-D、NAA等植物生长调节剂不具有两重性的作用特点

    C. 黄瓜开花期遭遇大雨,喷洒适宜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可以减少损失

    D. 用赤霉素处理大麦,可使大麦种子无须发芽就可以产生α-淀粉酶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下图中甲、乙、丙、丁分别表示种群的数量特征。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甲为出生率和死亡率,乙为迁入率和迁出率

    B. 丙为年龄组成,可预示种群数量的未来变化趋势

    C. 丁为性别比例通过影响出生率来间接影响种群密度

    D. 对种群密度定期调查有利于合理利用生物资源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某生物兴趣小组进行“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时,进行了下列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①培养酵母菌时,必须去除培养液中的溶解氧 

    ②将适量干酵母放入装有一定浓度葡萄糖溶液的锥形瓶中,在适宜条件下培养 

    ③将培养液振荡摇匀后,用吸管取一定量的培养液 

    ④在血细胞计数板中央滴一滴培养液,盖上盖玻片,并用滤纸吸去边缘多余培养液 

    ⑤将计数板放在载物台中央,待酵母菌沉降到计数室底部,在显微镜下观察、计数 

    ⑥计数时,压在小方格界线上的酵母菌应计数相邻两边及其顶角上的

    A. ①②③④⑥   B. ②③⑤⑥   C. ①②③⑥   D. ②③④⑥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下图为种间关系的三个坐标曲线,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二种食虫蝙蝠觅食时间相互错开,其数量关系如图甲所示

    B. 噬菌体与细菌的种群数量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

    C. 甲、乙、丙分别表示的是互利共生、竞争关系、捕食

    D. 图丙中起始阶段种内互助与竞争并存,后期X的种内斗争加剧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某岛屿由海底火山喷发形成,之后群落演替经过了地衣、苔藓、草本、灌木到森林阶段。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群落结构由地衣到森林阶段,总生产量在不断增加

    B. 草本阶段群落只有水平结构,没有垂直结构

    C. 群落演替过程中,群落对光能的利用率保持不变

    D. 演替达到相对稳定的阶段后,群落内物种组成不再变化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组成成分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细菌、真菌都是分解者   

    ②自养型生物都是生产者 

    ③植物都是生产者      

    ④动物都是消费者 

    ⑤异养型生物都是消费者    

    ⑥腐生型生物都是分解者

    A. ②④   B. ②③   C. ③④   D. ②⑥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生态系统多样性是物种多样性的保证

    B. 把沼泽地改造成人造林是增加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手段

    C. 花费大量人力物力保护无经济价值的物种是为人类生存发展保留空间

    D. 绿萝有吸收甲醛、净化空气的作用,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如图是利用人工湿地净化城市生活污水的示意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该人工生态系统在能量上不能自给自足

    B. 若在水域中增设一些搅拌装置,去污效率会更高

    C. 人工湿地净化污水时,体现了该湿地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

    D. 湿地种植芦苇并在水域内投放鲢鱼、草鱼等植食性鱼类,能有效防止水华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下图甲、乙、丙分别是目的基因、质粒载体、重组DNA(重组质粒)的三个示意图,限制酶有BglⅡ、EcoRⅠ和Sau3AⅠ。要获得理想的可表达目的基因的重组DNA,最佳的限制酶组合方式是

    A. 用EcoRⅠ切割目的基因和质粒载体

    B. 用BglⅡ和EcoRⅠ切割目的基因和质粒载体

    C. 用BglⅡ和Sau3AⅠ切割目的基因和质粒载体

    D. 用EcoRⅠ和Sau3AⅠ切割目的基因和质粒载体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下列关于蛋白质工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A. 通过蛋白质工程可以改变蛋白质的活性

    B. 蛋白质工程可以改造酶的结构从而提高酶的热稳定性

    C. 利用蛋白质工程可以在大肠杆菌细胞中得到人的胰岛素

    D. 蛋白质工程是在基因工程基础上延伸出来的第二代基因工程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下列关于植物体细胞杂交的叙述,错误的是

    A. 过程①必须使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去除细胞壁

    B. 过程①必须用低渗溶液处理以防止酶解时原生质体被破坏

    C. 过程②可以用离心、振动、电激或PEG来诱导原生质体融合

    D. 过程④之前进行筛选的目的是为了得到融合的AB杂种细胞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下图是利用某二倍体的花粉培育成完整植株的过程,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过程①体现了未成熟花粉的全能性

    B. 过程②发生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C. 完整植株经过染色体加倍处理后可得到稳定遗传的品种

    D. 愈伤组织分化成胚状体或芽主要取决于培养基中激素的种类和比例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多选题 共 5 题
  1. 下图是靶细胞和特定激素结合的过程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此调节方式中信息传递速度缓慢、作用范围较广泛

    B. 体温调节、膝跳反射过程中均涉及到该调节方式

    C. 若分泌细胞是垂体细胞,则靶细胞可能是甲状腺细胞

    D. 激素分子有选择地被血液运输到靶器官、靶细胞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稳态调节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吃的食物过咸后,抗利尿激素释放增加,尿量增加

    B. 进入寒冷环境后,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代谢加强

    C. 喝酸性饮料后,在Na+和H+的缓冲作用下,血浆pH相对稳定

    D. 进食后,胰岛B细胞分泌增加,肝糖原、肌糖原分解加快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免疫细胞在免疫调节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下列有关免疫细胞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B淋巴细胞起源于造血干细胞,在骨髓中发育成熟

    B. 相同抗原再次入侵时,记忆细胞可迅速产生大量抗体

    C. B细胞、记忆细胞和效应T细胞均能特异性识别抗原

    D. 淋巴因子由T细胞合成、分泌,可与被病毒入侵的靶细胞特异性结合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下图中Ⅰ、Ⅱ分别为种群数量变化的两种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种内斗争导致曲线Ⅱ的o~a阶段增长缓慢

    B. 自然界中短期内也会存在类似曲线Ⅰ的种群增长形式

    C. 目前我国人口老龄化不断加重,人口发展处于c~d段

    D. 酿酒过程中,将酵母菌的种群数量控制在K/2可获得最大效益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下列关于基因工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A. DNA连接酶和DNA聚合酶催化生成的化学键相同

    B. 培育转基因油菜时需对受体细胞进行氯化钙处理

    C. 受体细菌若能表达质粒载体上抗性基因,即表明重组质粒成功表达

    D. DNA连接酶对“缝合”序列不进行特异性识别,无专一性催化特点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非选择题 共 8 题
  1. 下面甲图是某人血液生化六项检查的化验单,乙图是此人某组织的内环境示意图,A、B处的箭头表示血液流动方向。请回答下列问题:

    ⑴在做血液生化检查前要处于“空腹”状态,医学上的“空腹”一般要求采血前12~14小时内禁食,其原因是____。

    ⑵血浆中每种成分的参考值都有一个变化范围,说明内环境的稳态是____。

    ⑶乙图中的____(填序号)共同构成细胞外液,乙图中___(填序号)的氧气浓度最低。

    ⑷血清葡萄糖存在于乙图中的____(填序号),血清中的葡萄糖分子被细胞②利用,至少要通过____层磷脂分子。

    ⑸如果乙图表示此人的肌肉组织,则B端比A端明显减少的物质有____。

    ⑹对此人做进一步的检查发现血液中胰岛素的含量正常,试推测其血糖浓度明显偏高的原因可能是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应激反应是指机体在受到各种有害刺激时,机体为抵抗这些有害刺激在“神经-体液-免疫”调节下引起的一系列全身反应。某研究小组为了研究有害刺激下“神经-体液-免疫”调节机制,进行了相关实验,下图展示了有关调节过程,表格记录了部分实验结果。请回答下列问题:

    环境温度

    血浆中糖皮质激素

    GC(μg.ml-1)

    全血中T细胞(%)

    22 ℃

    1.25

    28.61

    30 ℃

    2.24

    24.39

    35 ℃

    3.06

    17.26

    40 ℃

    3.42

    16.94

    ⑴据表分析可知,高温应激时GC分泌增高,T细胞含量____,其可能原因是GC对免疫系统有____(促进或抑制或无影响)作用。 

    ⑵图中体温调节中枢是____,其中“高温→脑干→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糖皮质激素”的调节方式是____调节。

    ⑶高温刺激下,下丘脑合成、分泌的____作用于垂体,促进垂体合成、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通过____运输到肾上腺,促进肾上腺皮质合成、分泌GC。

    ⑷当GC达到一定水平时,反过来会抑制____(填器官)的分泌活动,这种调节方式称为____调节,其生理意义是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神经递质是突触传递中担当“信使”的特定化学物质,其种类很多,根据作用效果,可分为兴奋性神经递质和抑制性神经递质,它们共同参与生命活动调节,以维持内环境稳定。甲图是帕金森病患者的脑与脊髓调节关系示意图(脑内纹状体与黑质之间存在调节环路,其中“-”表示抑制),乙图是患者用某种特效药后的效果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⑴甲图中,神经元b释放存储在____中的乙酰胆碱,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使Na+通道打开,促进Na+___(内或外)流,引发突触后膜 ____变化,使脊髓运动神经元兴奋。

    ⑵甲图中,神经元a释放的多巴胺对脊髓运动神经元起抑制作用,其生理意义是____。这说明脑中的高级神经中枢对脊髓中的低级神经中枢有一定的____作用。

    ⑶研究发现,在神经元a的轴突末梢上也存在多巴胺受体(自身受体),如果自身受体与多巴胺结合,会导致Ca2+内流减少,使轴突末梢的兴奋性下降,从而____多巴胺合成、释放。

    ⑷帕金森病是一种常见于中老年人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研究发现其病因主要是黑质损伤、退变,多巴胺合成减少。由图中黑质-纹状体相互调节关系,可以推测帕金森病患者的纹状体合成乙酰胆碱____。对比甲、乙两图,请推测该特效药的作用机理可能是____、____等。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下面甲图是胚芽鞘有关实验过程图,乙图是一段植物茎上芽的分布情况图,丙图是玉米种子萌发后的幼苗横放示意图,丁图是不同浓度生长素对植物器官生长的影响曲线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⑴甲图中胚芽鞘生长情况是____,如果琼脂块A中生长素浓度为丁图中的a,则琼脂块B中生长素浓度范围是____。

    ⑵乙图中侧芽生长受到抑制,其原因是____,如果此时顶芽中生长素浓度为丁图中的a,则侧芽中生长素浓度范围是____。

    ⑶丙图中玉米幼苗在黑暗环境中一段时间后,根、茎分别出现不同的生长情况,此时生长受到抑制的是____侧(填图中字母)。玉米种子萌发初期相关激素增加,促进了淀粉的水解,然后____(填激素)增加,使细胞的分裂加快。

    ⑷由丁图可以看出生长素作用的特点是____。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5. 某调查小组对一个草原生态系统进行了相关的生态学调查。下图是连续多年对该地某植物种群的研究结果。回答下列问题:

    ⑴研究过程中常采用的调查方法是____,运用该方法调查的关键是要注意____。

    ⑵1~5年内该种群增长曲线呈____增长。若自然环境无明显变化,5~10年,λ变化的原因是____,该时段种群年龄组成为______型。该种群在20年中种群数量最少的是第____年,为避免该种群数量进一步下降,对其最有效的保护措施是____。

    ⑶若要调查该草原植物类群丰富度,设计最小样方面积的原则是保证在该面积内____。调查表明该草原物种数量的变化关键是人为因素,由此可见人类的活动会使群落演替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下面图一是某湿地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其中甲、乙、丙、丁为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A、B、C、D是丙中具有捕食关系的四种生物的能量分配情况,图二是能量流经图一所示生态系统第二营养级的变化示意图,其中能量的单位为kJ。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⑴丙中A为第____营养级,②过程中碳的传递形式是______,③代表的生理作用为____。

    ⑵若图一中的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为2960kJ,则第一营养级和第二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是____,从中可以看出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具有____的特点。由绿色植物流入分解者的能量除植物遗体以及残枝落叶中的能量外,还应该包含____。

    ⑶该生态系统中有的捕食者可依据被捕食者的气味去捕猎,有的被捕食者同样也能够依据捕食者的气味或行为特征躲避猎捕,这表明信息传递可以____。该生态系统维持稳定的调节基础是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绒毛皂荚是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濒危植物,目前,世界上仅有湖南南岳幸存两株。中国科学家为了保护这一树种,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来扩大其种苗繁殖。下图是科学家利用绒毛皂荚的种子进行快速繁殖的实验过程。请回答问题:

    ⑴在整个实验过程中,为什么要强调所用器械的灭菌和实验人员的无菌操作?____。

    ⑵本实验采用胚轴进行组织培养,成功率远高于采用绒毛皂荚的其它部分(如茎、叶、花),原因是____。

    ⑶绒毛皂荚的细胞中富含皂素,可用作丝绸和家具的洗涤剂。为了大量生产皂素,可以对图中的____进行大规模培养,原因是____。

    ⑷为探究诱导愈伤组织所需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最佳浓度组合,科学家做了一组实验,结果如下:

    培养基

    调节剂种类和含量(mg/L)

    愈伤组织诱导率(%)

    6—BA

    KT

    IAA

    实验1

    实验2

    实验3

    平均值

    1

    1.0

    0.2

    0.1

    65.0

    68.3

    66.7

    66.7

    2

    1.0

    0.4

    0.2

    93.8

    94.7

    92.8

    93.8

    3

    1.0

    0.6

    0.3

    91.3

    88.9

    89.8

    90.0

    4

    2.0

    0.2

    0.3

    95.2

    94.6

    95.1

    95.0

    5

    2.0

    0.4

    0.1

    83.2

    86.8

    85.0

    85.0

    6

    2.0

    0.6

    0.2

    76.6

    79.0

    76.3

    77.3

    7

    3.0

    0.2

    0.2

    84.0

    86.4

    86.7

    85.7

    8

    3.0

    0.4

    0.3

    91.0

    90.0

    90.5

    90.5

    9

    3.0

    0.6

    0.1

    95.0

    96.0

    95.5

    95.5

    注:愈伤组织诱导率(%)=产生愈伤组织的外植体数/接种外植体总数×100%

    ①每个培养基设置了3次重复实验,其目的是____。

    ②在培养基中添加一定浓度的蔗糖的目的是提供营养和____。

    ③综合以上结果,____号培养基最有利于诱导愈伤组织形成。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科学家利用土壤农杆菌把编码霍乱毒素的无毒性β链的基因转移到苜蓿细胞,再将其培养成幼苗。动物食用这种苜蓿苗后,霍乱毒素β链很快被喉、肠胃等部位的分泌性粘液细胞吸收,从而刺激特异性抗体的大量产生,使机体获得对霍乱的免疫。其具体过程如下:

    ⑴从高效表达霍乱毒素β链的生物体中提取mRNA,通过____获得____用于PCR扩增,可得到大量含有霍乱毒素β链基因的DNA片段。PCR时需设计一对与霍乱毒素β链基因两端序列互补配对的引物(引物1和引物2),为方便构建重组质粒,在引物中需要增加适当的____位点。设计引物时需要避免引物之间____而造成引物自连。

    ⑵将目的基因插入到土壤农杆菌Ti质粒的____上,通过农杆菌的转化,目的基因就能整合到苜蓿细胞的染色体DNA上,构建基因表达载体的目的是____。

    ⑶Ti质粒上有一个tms片段能促进生长素的大量合成,在对Ti质粒改造时应____,以防苜蓿体内生长素浓度过高而抑制苜蓿生长。

    ⑷欲检测苜蓿细胞内是否具有霍乱毒素β链,在分子水平上检测的方法是从转基因的苜蓿细胞中提取蛋白质,进行____。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