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7 题,其中:
null 21 题,非选择题 3 题,单选题 3 题
中等难度 24 题,困难题 3 题。总体难度: 中等
null 共 21 题
  1. “17世纪和18世纪末的荷兰人没有选择现代化道路。他们没有迷恋于持续的增长,也没有注重定向问题——即成为‘西方理性主义专有的’标记的精神问题。他们却保持着——经纪人的理想。”材料认为荷兰由盛转衰的主要原因是

    A. 海上贸易垄断权的丧失

    B. 没有实现经济发展模式转型

    C. 过度扩张并卷入欧洲争斗

    D. 没有建立起真正的民族国家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秦统一中国后,在全国推行郡县制,初为36郡;后分邯郸郡设常山郡,分临淄郡置济北郡,分琅琊郡置胶东郡,分河东郡置河内郡。这一调整说明

    A. 秦朝注重对边疆地区开拓

    B. 秦朝消除六国反叛势力

    C. 黄河中下游地区经济繁盛

    D. 中原地区人民纷纷南迁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20世纪以来,在英国议会投票表决过程中,多数党组织的内阁会要求其议会党团服从党纪,议会党团的督导员则会指示本党议员如何投票,而多数议员因害怕失去党内任职机会也会接受督导员的指示。材料反映了英国政治体制的特点是

    A. 国王处于“统而不治”地位

    B. 内阁凌驾于议会之上

    C. 议会内阁制名存实亡

    D. 行政权力日益膨胀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唐高宗时的薛元超以父荫袭爵后擢升宰相,却因“不以进士擢第”而抱憾终身;唐宗室子弟李洞因屡困于科场,曾赋诗:“公道此时如不得,昭陵恸哭一生休。”这表明唐朝科举制度

    A. 打破了宗室势力对官职的把持

    B. 改变了士人的仕途观

    C. 强化了士人崇儒入世的观念

    D. 维护区域人才选拔公平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比较我国1949年颁布的《共同纲领》和1954年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两部法律文献内容,其主要不同点是

    A. 国家性质确立发生根本变化

    B. 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宏观指导

    C. 坚持国营经济的引导作用

    D. 政权主要依靠力量发生变化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关于历史与现实的关系,古今中外的历史学家有着不同的阐释:宋代的司马光认为治史的目的是“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意大利史学家克罗齐认为“一切真历史都是当代史”;英国史学家科林伍德强调“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这些阐释共同强调

    A. 史学的意义在于对过去的主观建构

    B. 历史的价值在于客体与主体间的互动

    C. 历史研究必然具有浓厚的个人倾向

    D. 历史的奥秘存在于真实地还原过去中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中国在甲午战争中失败后,梁启超感叹道:“吾国则一经庚申圆明园之变,再经甲申马江之变,而十八行省之民,尤不知痛痒,未尝稍改其顽固嚣张之习。直待台湾既割,二百兆偿款既输,而鼾睡之声,乃渐惊起。”梁启超认为甲午战争对中国社会的主要影响是

    A. 清政府进行“新政”改革

    B. 刺激民众忧患意识的产生

    C. 迫使中国扩大对列强开放

    D. 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高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礼记》记载:“殷人称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周人则提出“天命靡(无)常,惟德是辅”;周公曾说:“民之所欲,天必从之”。和殷商时期相比,西周统治者的治国理念是

    A. 突出人的作用

    B. 强化神权色彩

    C. 注重道德治理

    D. 依赖血缘纽带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在古代希腊,规定议事会成员的任期为一年且不得连任,公民一生中任议事会成员的时间总共不能超过两年,均进行抽签选举。这种轮流坐庄和抽签选举的参政方式

    A. 动摇部落贵族势力对政权的控制

    B. 参政权利与公民财产没有关系

    C. 可能导致国家权力的滥用和误用

    D. 保障所有公民直接参政的机会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据统计,1930—1936年间,中国海关进口指数下降40%,入超下降78%。与此同时,海关进口税却呈现上升趋势,在1926—1936年的十年间增长达三倍以上。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 国民经济建设成效显著

    B. 中国经济结构发生变化

    C. 改订新约运动的历史影响

    D. 小农经济的顽强抵制作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11世纪末至12世纪初,以意大利为发源地,西欧各国先后出现了研究罗马法的热潮,史称罗马法复兴。罗马法复兴的根本原因是

    A. 人文主义思想的推动

    B. 推进城市自治运动的需要

    C. 自然法理念的普世价值

    D. 对工商业者私有财产的保护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1941年11月,在陕甘宁边区参议会无记名投票选举中,选出政府委员18人,其中共产党员占7人,超过三分之一,共产党人徐特立立即申请退出,另选非党人士白文焕递补。这一做法

    A. 巩固了国民革命的社会基础

    B. 推动了土地革命的顺利发展

    C. 壮大了反抗国民党政府的力量

    D. 适应了民族战争新形势的需要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1964年1月,中、法两国政府发表联合公报决定建立外交关系,这被外国媒体形象地称作“外交核爆炸”。中法建交得以实现的历史背景是

    A. 非洲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

    B. 应对世界霸权主义挑战

    C. 法国奉行“一个中国”原则

    D. 法国在亚洲影响力提升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1917年3月2日,尼古拉二世在日记中写道:“为了挽救俄国和保持前线部队的安定,我必须退位。……凌晨1点,我带着一颗因痛苦而沉重的心离开了普斯科夫。”很快,尼古拉二世发布退位诏书,俄国的政治进程进入到一个新阶段。这里的新阶段是指

    A. 沙皇王朝专制统治的结束

    B. 布尔什维克党登上政治舞台

    C. 俄国进入社会主义革命时期

    D. 通过武装耳争推翻临时政府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有学者指出:“冷战”终结后,全球地缘政治秩序进入自发调整期,国际政治体系宛如一个正在旋转的万花筒,充满不确定性,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毫无疑问已成为政治冲突最有效的“减震器”。材料的主旨是

    A. 全球政治体系具有明显的单极特征

    B. 经济全球化加剧各国间政治冲突

    C. 经济联系加强使各国共同利益增大

    D. 维护世界和平需要实行全球治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北宋时期,长江中下游地区开展“圩田”、“沙田”、“架田”、“山田”等多种形式的农业生产。这一现象从本质上说明

    A. 南方地区人地矛盾显现

    B. 南方农业强调精耕细作

    C. 小农经济生产模式盛行

    D. 水稻种植面积得到扩大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史载,明代棉花的种植已在北方地区得到推广,山东、河南、河北都是重要的产棉区,山东东昌府的“棉花转贩四方”,“民赖以利”,兖州府的棉花也有“商贾转鬻江南。”这说明明代

    A. 形成南粮北棉的生产分工

    B. 北方商品经济发展程度高

    C. 海运畅通促进山东棉花外销

    D. 形成初步联系的国内市场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下图名为《维多利亚时代(1837—1901)骑自行车的妇女》,图中的现象可以说明

    A. 工业革命增强妇女经济和社会的独立

    B. 宪章运动促进了男女平等观念的产生

    C. 女王执政提高英国上层妇女社会地位

    D. 议会改革有利于中下层妇女参政议政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据统计,中国近代棉纱进口占全部进口总值的比重,1891-1893年为14.6%,1901-1903年为18.6%,此后,棉纱进口大幅度下降,且棉纱开始出口。中国近代棉纱进出口的变化说明

    A.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艰难发展

    B. 列强逐步扩大对华商品输出

    C. 国内资本主义商业市场形成

    D. 中国的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土改要分配土地,但不是单纯地分配土地,而是要根本改变农村社会结构,建立一种新的、民主的、自由的社会关系。”新中国的农村土地改革和社会改革

    A. 建立起城乡二元社会结构

    B. 实行了对农产品的统购统销政策

    C. 奠定了国家工业化的基础

    D. 打破了农村宗族式社会管理体系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20世纪80年代初,英、美等国都出现了经济危机:通货膨胀、物价上涨和失业率上升。这一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A. 世界能源出现危机

    B. 市场作用发挥失灵

    C. 凯恩斯主义的缺陷

    D. 全球“冷战”的影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非选择题 共 3 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中国和美国重要法律文献

    中国

    美国

    《钦定宪法大纲》(1908年8月27日颁布)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912年3月11日公布)

    美国1787年宪法(1787年9月完成拟定工作)

    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宪法性文件,分为正文“君上大权”(十四条)和附录“臣民权利义务”(九条)两部分,它采取的是对君主权力作具体规定、对议会权力作明确限制的做法。规定“君上神圣尊严,不可侵犯”,“大清皇帝统治大清帝国,万世一系,永永尊戴”,“凡一切军事,皆非议院所得干预”等。皇帝拥有颁行法律、设官制禄、黜陟百官、总揽司法、召集和解散议院、统帅军队、宣战媾和、赏罚、恩赦和发布命令等大权。

    约法指出:“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约法由总统制向内阁制转变,它规定“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暑之。”约法规定:参议院拥有立法权,同时拥有对总统决定重大事件的同意权;在临时大总统对参议院议决事件有咨询复议权时,规定有三分之二参议员仍坚持原议,大总统必须公布施行;参议院在认为大总统有谋叛行为时,得依法行使弹劾权。

    宪法规定,“全国各州实行共和政体”,“合众国不得授予贵族爵位”。规定美国实行联邦制,13个州成为统一的国家,强调联邦的最高地位,中央与州取得某种权力平衡,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相结合。宪法规定按三权分立原则组成政府机构,分别规定了立法、行政和司法三大部门的权力。立法权归国会,行政权归总统,司法权归最高法院及其下属法院。三权分立原则使行政、立法、司法三个权力机构互相制衡,以防止专制的出现。宪法保留了奴隶制,不承认妇女、黑人和印第安人具有和白人男子相等的权利。

    从材料中提取相互关联的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相互关联,史论结合。)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宋代城市功能由单一的维护封建统治的堡垒功能,日趋走向多样化,它的社会、商业贸易、文化消费等功能日益显露出来。最明显的就是城市生活由原来只为统治集团、贵族官僚服务开始面向下层,面向一般市民生活需求,史载,“今闾阎之卑,倡优之贱,男子服带犀玉,妇人涂饰,尚多僭侈,未合古制”。城市突破了居民区和商业区的区分,中世纪前期的城市管理制度“坊市制”被十分发达的“厢坊制”所取代,到了南宋中叶,不少城市又演变为“偶巷(坊)制”,坊不再是封闭式的居民区,实际上是商业与居住混杂在一起的街区。南方以自然经济区域为范围,以经济发展为驱动力,推动交通、人文方面的发展,形成一个个独具风格和特色的多功能城市,走上了经济型城市的发展道路。正是这场宋代的“城市革命”,推动了封建城市规划的变革,中国城市的发展,开始了多元化的道路。

    ——摘编自吴刚《中国古代的城市生活》

    材料二11—12世纪,除原来罗马帝国时期的老城市外,西欧各地在城堡、主教堂、大修道院附近地区出现了许多新兴城镇。第一类城市如英国的约克和法国的奥尔良等,它们的产品主要满足地方市场的需要;意大利的佛罗伦萨等是第二类城市的典型,它们主要生产和经营某些专业产品,与国内外市场都有密切的联系;第三类城市如意大利的热那亚等,它们主要从事国际贸易。在西欧城市重新兴起和工商业迅速发展的过程中,市民阶级形成了,并从中进一步分化出手工业者、商人和银行家。商人和银行家作为市民阶级的上层,发展为早期的资产阶级。广大西欧城市开展了争取自治权利的斗争,并制定自己的法律,建立自己的武装,向封建王权和各级封建主发起挑战。一些城市中,如法国的巴黎、英国的牛津和剑桥还建立了大学,成为著名的大学城。到14—15世纪,从西欧封建社会内部发展起来的新兴城市的中等阶级,已经与封建社会制度水火不容,成为欧洲反封建王权的强大革命力量。

    ——摘编自侯建新《西欧城市的兴起》等

    (1)根据材料一,概括宋代“城市革命”的主要表现。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宋代“城市革命”发生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西欧城市与宋代城市的不同特点。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11世纪前后西欧城市发展的重要历史影响。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74年,李鸿章说:“历代备边,多在西北,其强弱形势,主客之形,皆适相埒(相等),且犹有中外界限。今则东南海疆万余里,各国通商传教,来往自如,麇集(聚集)京师及各省腹地,阳托和好之名,阴怀吞噬之计;一国生事,诸国构煽(挑拨):实为数千年来未有之变局。轮船电报之速,瞬息千里;军器机事之精,功力百倍;炮弹所到无所不催;水陆关隘不足限制:又为千年来未有之强敌。”

                               ——摘自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  1978年3月,全国科学大会在北京召开,邓小平在会上强调“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一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并且指出,为社会主义服务的脑力劳动者是劳动人民的一部分。1977年底到1978年初,在“文化大革命”中被废弃的学校考试制度得到恢复,全国高等学校重新通过统一考试招收新生。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发表文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1978年7月至9月,在国务院召开的务虚会上,许多与会者提出了改革僵化的经济管理体制、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资金的建议。

                      ——摘编自武力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李鸿章对当时中外形势的主要认识并作简要评述。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1978年中国历史发展的主要特点并指出其历史意义。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单选题 共 3 题
  1. 下表为1912年初中国主要省区和同期美国不同年龄人口所占比例比较。与美国比较,中国人口发展表现为低速增长的趋势。其主要原因是

    A. 重男轻女的传统生育观念   B. 民间海外移民的结果

    C. 中国近代恶劣的生存环境   D. 清政府人口政策失误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1973年初,中国国家计委向国务院提交了《关于增加设备进口、扩大经济交流的请示报告》,报告建议在三五年内引进43亿美元的成套设备(其中包括已经批准的12.5亿美元进口设备),史称“四三方案”。该方案的实施

    A. 促进中美关系开始改善   B. 突破了计划经济体制

    C. 奠定了对外开放的基础   D. 有利于国民经济复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表为1930—1940年《苏联对外贸易进出口统计表》(单位:百万卢布)。表中苏联外贸总额的变化反映了

    A. 二战爆发阻碍了世界贸易发展   B. 斯大林模式更加重视国内市场

    C. 西方大国对苏联实行经济封锁   D. 苏联传统的农业国制约对外贸易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