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8 题,其中:
选择题 12 题,综合题 6 题
简单题 10 题,中等难度 2 题,困难题 6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12 题
  1. 中国古代科举考试中对考生的籍贯有严格的规定,要求报名时应当如实填报姓名、年龄、籍贯及父祖三代履历。以外州县籍冒充本州县籍,称为“冒籍”。“冒籍”现象几乎存在于科举制度实施的各朝代。这在客观上反映了古代中国(    )

    A.地区间发展不平衡        B.科举制的弊端难以革除

    C.户籍制度不合理          D.移民制度的僵化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古罗马的等级制把政治权利与兵役义务紧密结合起来。第一等级的公民人数少,社会地位高,他们交税最多,尽的军事义务也最多,所获政治权利也就最大。这样(    )

    A.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

    B.有利于维护奴隶主贵族的特权

    C.体现了“法律面前公民平等”的原则

    D.推动了罗马帝国的迅速扩张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自由主义”这个词在英语中第一次出现是在1819年;“激进主义”,1820年;“社会主义”,1832年;“保守主义”,1835年。“个人主义”、“立宪主义”、“人文主义”、“女权主义”和“君主主义”这些词,都出现于19世纪30年代。“民族主义”、“共产主义”、“浪漫主义”则是在19世纪40年代出现的。以下评论,正确的是(    )

    A.工业革命造成了主义的泛滥

    B.所有“主义”都具有政治色彩

    C.近现代政治概念均源于欧洲

    D.工业革命深刻影响了欧洲社会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公社的属于公社;国家的属于国家”,“巴黎所希望的政治统一,是所有地方主动的自愿联合”,“完全有权自己管理自己,但它不能管理整个法国”。“公社”成员的这些主张(    )

    A.说明当时法国是联邦制国家

    B.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说

    C.折射了“公社”失败的必然

    D.认可了“一票共和”的宪政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中央机关报《红色中华》曾全文刊登中央审计委员会对中央政府各部委、粤赣省、瑞金市、国家企业及革命团体等的九份审计报告。其中明确指出中央印刷厂等国企,“一般的缺点是不明了本身在苏维埃经济上的性质和作用,不知道也不考察产品的成本,不知计算盈亏,有钱就用,没有钱就向国家主管机关要”。这说明中央审计委员会的做法(    )

    A.履行了舆论督政的政治职责

    B.揭开了经济体制改革的序幕

    C.践行了“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D.推动了陕甘宁边区廉政建设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近代中国城市化比率统计表(单位:%)(摘自《中国城市及其文明的演变》)

    中国

    北部

    中国

    西北

    长江

    上游

    长江

    中游

    长江

    下游

    东南

    沿海

    两广

    地区

    云贵

    地区

    共计

    1843年

    4.2

    4.9

    4.1

    4.5

    7.4

    5.8

    7.0

    4.0

    5.1

    1893年

    4.8

    5.4

    4.7

    5.2

    10.6

    6.4

    8.7

    4.5

    6.0

    对上表解读不正确的是(    )

    A.中国城市化整体上发展缓慢

    B.长江下游、两广地区城市化比率最高

    C.城市化主因是通商口岸商品经济发展

    D.手工工场的兴办吸纳了大量劳动力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秦朝律文明确规定:“盗徙封,赎耐。”秦简《法律答问》还解释道:“可(何)如为‘封’?‘封’即田千佰。顷半(畔)‘封’殹(也),且非是?而盗徙之,赎耐,可(何)重也?是,不重。”“封”,就是田间的阡陌、顷畔的地界。“耐”,古时的一种刑罚,即判处剃去须鬓。据此可知秦律的作用是(    )

    A.保证徭役和兵役征发              B.保证田租赋税的收缴

    C.保护封建土地所有制              D.稳定封建统治秩序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云南腾冲在清朝是中缅贸易的“丝棉之路”。史料载“海禁未开,凡闽粤各商贩运珠宝、玉石、犀角、一切缅货,皆由陆路而行,必须过腾境,以故市镇乡场栉比鳞次,询西南一巨区也”。这体现出(    )

    A.腾冲主要作为军事防御城市

    B.腾冲区域性市场体系逐步建立

    C.清朝“海上丝绸之路”的繁盛

    D.西南经济发展领先于东部沿海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18至19世纪,欧美作家写下了大批反映和描写“自然”的诗歌和其他文学作品。他们擅长运用比喻、拟人化等修辞手法宣传其主张,如“地球是人类的母亲”,“动物都是人的朋友”等等,“他们谋求一种隐喻以把好的纯朴的自然状态与(假设的)邪恶的人类行动和科学工业世界的败落及世界观相对比。”这些作品主要表达(    )

    A.对科学发展的期盼  B.对理性社会的追求

    C.对自然风光的向往  D.对工业文明的担忧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产业革命的实质,既不是发生在煤炭、钢铁、纺织工业中引人注目的变革,也不是蒸汽机的发展,而是用竞争取代了先前主宰着财富的生产和分配的中世纪规则。”下列选项对材料中“产业革命实质”的认识最准确的是(    )

    A.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        B.重视调整经济结构

    C.强调生产重于消费分配        D.确立自由市场制度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决定下表中企业走向的主要因素是(    )

    1875—1884年洋务派创办煤矿企业状况

    企业名称

    开办年份

    停办年份及原因

    创办人

    直隶磁州煤矿

    1875

    1883退股

    李鸿章

    湖北兴国煤矿

    1875

    1879经费无着

    盛宣怀

    台湾基隆煤矿

    1876

    1892亏损

    沈葆桢

    直隶开平爆矿

    1873

    李鸿章

    徐州利国驿煤铁矿

    1882

    1886亏损

    胡思燮

    A.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

    B.自然经济的抵抗

    C.封建官商合办的经营方式

    D.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读下图,导致1849到1885年数据变化的原因是(    )

    A.商品经济的高度发达  B.对外贸易的不断扩大

    C.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  D.戊戌变法的深刻影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6 题
  1. (25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国古代公益慈善组织的宗旨里包含着倡导仁义和发扬仁义的内容,墨、道等学派对于公益慈善行为也提出过深刻见解,佛、道等宗教教义包含丰富的劝人积德行善的观点和言论。公益慈善事业主要附着在宗族家族和放大了的宗族家族一一国家、行会、商会、会馆组织等身上,宗教机构、教育机构、专门慈善机构和个人为其补充,政府在公益募捐方面始终发挥着重要作用。公益募捐主要通过官府文告、聚会讲演和私人交流等方式进行,基本局限于灾荒救济、恤幼养老、兴建公共建筑、发展教育等方面。我国一向缺少与公益募捐法律关系相适应的成文法律规范,主要由道德、风俗习惯和民间法调整。

    ——摘编自李永军《我国古代公益募捐事业若干问题研究》

    材料二 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公益思想文化开始传入中国,西方传教士积极参与了中国的公益慈善事业。一些走出国门的中国人主动观察和介绍西方公益募捐的情况。公益募捐组织利用各种媒介广泛宣传,通过义演、义卖、发行筹赈彩票、企业捐赠、体育比赛等方式,提高了灾情的发布、募赈的宣传以及赈灾的舆论监督等方面的效率,公益募捐的施众和受众更加广泛。公益募捐的程序、机制得以突破传统的地域限制,开始将公益募捐善款应用于设戒烟所、阅览会、不缠脚会、医学善会以及兴办近代新式学堂之类的新式民阎公益组织。从1915年到1949年,民国各时期地方政府部门颁布的管理规范会馆的法令有十几个,根据这些法律,工商同业公会一般都设置福利委员会或救济委员会,履行一定公益职能。公益募捐组织,包括公益募捐在内的各个方面也顺应时代发展,逐步走向制度化、规范化。在每一次抵御外敌侵略的过程中都有捐资御敌的行动出现,特别是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国人民更是积极行动起来捐资救国,有力地支援了前线作战。

    ——摘编自李永军《我国近代公益募捐事业发展的历史特点》

    (1)根据材料一,概括我国古代公益募捐事业发展的特点。(10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我国近代公益募捐事业的变化及原因。(15分)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820—1948年世界贸易增长率与世界工业生产增长率比较表

    时段

    世界贸易年均增长率(%)

    世界工业生产年均增长率(%)

    1820—1840

    1840—1860

    1860—1870

    1870—1900

    1900—1913

    1913—1929

    1929—1938

    1938—1948

    2.81

    4.84

    5.53

    3.2

    3.7

    0.7

    ?1.2

    0.0

    2.9

    3.5

    2.9

    3.7

    4.2

    2.7

    2.0

    4.1

    ——摘编自姚曾荫《国际贸易概论》

    根据表格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三项影响世界贸易增长率的主要因素,并选取表格中任一时段用史实进行说明。(注意:必须用同一时段的史实对三因素进行分析说明。)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3. (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中叶以来,吏治败坏,考察官吏的制度流于形式。张居正在维护明朝统治的基础上推行了“考成法”,内容:其一是六部和都察院要把所属官员应办之事,规定出完成期限。然后分别登记在三个帐薄上,一本由部、院留做底薄,一本送六科,一本道内阁。其二是六部和都察院分别按照底簿登记,逐月检查。六科根据帐薄登记,稽查六部的执行情况,内阁亦根据帐簿登记,稽查六科,并对欺隐事例进行惩处。这样,月有考,岁有稽,内阁总其成。“致理之要,无逾于此”。

    ——张海瀛《论张居正的考成法》

    材料二 17世纪和18世纪初叶,中国对欧洲的影响远比欧洲对中国的影响大得多……中国由于其孔子的伦理体系、为政府部门选拔人才的科举制度、对学问而不是对作战本领的尊重以及精美的手工艺品……开始被推举为模范文明……18世纪末叶,欧洲人对中国的钦佩开始消逝。

    ——(美)斯诺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在1855—1870年文官制度改革期间……最大胆的举措是八个方面的借鉴和采用了中国科举制度原则,对英国文官秉用制度做出了革命性的变革。第一采用科举制公开考试、自由竞争,择优录取原则……还强调了新的考试科度必须和美国国情融合、贯通。

    ——严泉《论中国科举制度对近代西方文官考试制度形成的影响》

    (1)依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张居正推行“考成法”的目的和特点。并简析“考成法”实施的历史作用。(9分)

    (2)依据材料二、三,说明西方人是怎样学习中国的考试制度的?到18世纪末叶“欧洲人对中国的钦佩开始消逝”的根本原因是什么?(6分)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4. (15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阅读材料,思考问题:

    材料 英国政治与经济学家哈耶克在其伦理学代表作《自由秩序原理》一书中指出:“法国大革命的一些努力,原本旨在增进个人的权利,然而这个目的却流产了,导致这个结果的决定性因素乃是法国大革命所创造的这样一种信念:既然所有的权力最终已被置于人民之手,故一切用来制止滥用这种权力的保障措施,也就变得不再必要了。”在法国文学家和政治思想家贡斯当看来,这种不受任何限制的人民权力的信念源自被国革命者奉为至圣先贤的浪漫派作家卢梭的人民主权说。贡斯当认为,标榜纯真自由的卢梭政治学说“是对所有类型的专制政治最可怕的支持”,卢梭的人民主权理论“为多种类型的暴政提供了致命的借口”。

    ——摘自《革命的反思——贡斯当论法国大革命》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法国大革命的一些努力”的目的最终“流产”的主要原因。(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试以雅各宾派专政为例,论证卢梭学说对法国大革命的影响。(9分)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5. (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 1916年,民主党的威尔逊谋求连任总统,他的竞选口号就是:“他使我们远离战争。”开始的时候,美国的民意也坚定地站在中立的一方。大多数美国人对世界事务毫无兴趣,支持孤立主义政策。……威尔逊知道相当部分美国人并不同情英国——爱尔兰裔的美国人不满英国统治爱尔兰的方式,同时数百万的德裔美国人又希望德国在战争中获胜。此外,流亡到美国的俄国犹太人对沙皇恨之入骨,希望德国击败俄国。据说在战争爆发前,威尔逊总统对德国大使说:“我们必须保持中立,否则,我们这个混合民族的国家将会支持欧洲的不同阵营。”

    ——摘自《美国与第一次世界大战》

    材料二 战争刚开始时,几乎所有美国人都决心保持中立。但是,希特勒出人意料的胜利,尤其是法国的沦陷,迫使美国的决策人开始提出疑问:中立态度能否自动提供保护,免受卷入战争之害。如果希特勒征服英国,然后控制大西洋,征服下一个目标会不会是美洲大陆?这些因素使华盛顿断定,避免卷入战争的最好办法是向那些仍在与德国作战的国家提供除战争外的一切援助。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美国在一战前期实行“中立”政策和二战初期放弃“中立”政策的原因。(9分)

    (2)依据材料并结合美国在两次战争中的表现,谈谈你的认识。(6分)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6. (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 欧洲意义上的宗教的目标是让人自己成为一个完美的理想的人,成为一个圣徒、一个佛、一个天使;而儒教限于让人成为一个好公民——像孝子和好公民那样的生活。孔子为中华民族所做的最伟大的工作,是他给了他们一个真正的国家观念。通过给出真正的国家观念,孔子使得这个观念成了一个宗教。中国传统的道德观是对道德功能的重视、以善为本的人性论、以道德为基础的文明观、忠君尊王的孝史论、三从四德的女性伦理。

    ——摘编自辜鸿铭《中国人的精神》(1915年)

    材料二 在个人生活方面,西方人为运动而生活,东方人则为生活而运动;西方人为赚钱而活着,东方人则为人生创造财富。在社会问题上,东方的社会,立足于道德基础之上,西方的社会建筑在金钱之上。在政治问题上,欧洲早期是通过基督教来统治人民的,文艺复兴之后所行的是强权政治,到现代就变成了混乱加上警察的社会;东方人是靠良心、廉耻和道德观念来维持社会秩序的。东西方之间存在许多差异,但我相信东西方的差异必将会消失并走向融合。

    ——摘编自《辜鸿铭讲国学》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辜鸿铭关于中西文明的观点。(8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辜鸿铭的思想。(7分)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