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0 题,其中:
选择题 3 题,诗歌鉴赏 3 题,现代文阅读 3 题,文言文阅读 1 题
简单题 3 题,中等难度 7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3 题
  1.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京剧梅派唱腔中的小腔十分丰富、细腻,在腔尽结尾的一刹那,会有落音和断音,尾音似有似无,不绝如缕。

    B. 如果一个国家能够以邻为壑,与人为善,让世界感受到自己的胸怀与气度,何愁不能展现文明、包容的大国形象?

    C. 而对这份不虞之誉,金耀基先生谦虚地说,自己停笔多年,仅是偶尔书写,也许是因为常年读帖不断,才能有此成就。

    D. 2017年6月27日,来自80多个国家的2000多位各界领袖济济一堂,共赴一场国际科技创新盛会——大连夏季达沃斯论坛。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根据北京阅读季领导小组提供的报告显示,北京市居民综合阅读率为92.73%,四年间提升了2.66%,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2.69个百分点。

    B. 由于得力的环保措施,使大连瓦房店三台子湿地成了灰鹤的主要越冬地,每年11月末至来年3月初,约有1500只灰鹤聚居于此。

    C. 苏东坡以自己的精神力量给黄州的自然景物注入了意味,他不仅是黄州自然美的确定者和构建者,更是黄州自然美的发现者。

    D. “世界智能制造大会”以“让制造更聪明”为主题,重点聚焦世界智能制造发展方向,并针对实际应用问题进行研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

    中国航天“大力士”长征六号创造了“一箭二十星”的发射纪录,其研制团队平均年龄仅为 34.5 岁;美国硅谷成功的创业家,年龄在 30 岁以下的占比超过 60%。

    材料二:

    数据显示,目前全世界共有 12 亿青年人,其中 87%生活在发展中国家。

    材料三:

    为世界进文明,为人类造幸福,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类,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资以乐其无涯之生。——李大钊

    树人中学拟举办以“时代机遇与青年责任”为主题的演讲比赛,请你以该校高二学生的身份,结合上述材料写一篇演讲稿。

    要求选好角度,自拟标题,以议论为主;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 字。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诗歌鉴赏 共 3 题
  1. 下列对古诗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②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③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④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A. ①句七组叠词连用,奠定了全词情感基调,写出了诗人若有所失的状态、孤独寂寞的处境以及凄慘、悲戚的心情。

    B. ②句意思是说天气忽暖忽寒,身体也就难以适应,诗人以”乍暖"之乐景反衬自己心中难以消除的无限悲哀之情。

    C. ③句中本欲用以御寒、浇愁的“三杯两盏淡酒”,却连傍晚的冷风都难以抵御,更无法消除内心的无限忧愁了。

    D. ④句空中飞过的大雁是来自北方的旧时相识,它能够按时南来北往,而诗人却漂流困顿,寄离异乡,更加伤心。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小题

    夜归鹿门歌   孟浩然

    山寺钟鸣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

    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

    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

    岩扉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自来去。

    1.本诗尾联描写了诗人隐居之场景,以下对此进行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 诗人通过“岩屝”“松径”写出了山间的无限寂寥,通过“自来去”写出了自己的超脱、悠然之态。

    B. 句中的“幽人”,即隐居者,此处为诗人自况;庞德公曾隐居于此,诗人步其后尘,亦隐居于此。

    C. “惟有幽人自来去”句与颔联“余亦乘舟归鹿门”句相互映照,以虚写实,表达了诗人归隐的愿望。

    D. 尾联除了使人感受到诗人隐逸超脱的情趣外,还感受到其中隐藏着的仕途无望的强烈不平之气。

    E. 诗人真实地写出了自己的隐逸情趣,脱尽尘世烟火,表现出一定的消极避世的孤独寂寞的情绪。

    2.此诗按照时空顺序,分别写了江边和山中两个场景,请比较诗人描写这两个场景时不同的侧重点,说说它们是如何组成一个和谐统一的诗境的。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水浅而舟大也。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逍遥游》)

    (2)暴秦之欲无厌,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六国论》)

    (3)闾阎扑地,舸舰迷津。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滕王阁序》)

    (4)虎鼓瑟兮鸾回车,_______________ 。(《梦游天姥吟留别》)

    (5)____________ ,只是朱颜改。(《虞美人》)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现代文阅读 共 3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我国高等教育在近几十年间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就。在世界大学学术排名中,2003年位居全球 500 强的我国高校只有 9 所,2017 年上升到 45 所。尽管取得了巨大成绩,但我国大学发展却始终纠结于自身的文化认同。中国现代大学起源于中日甲午战争后建立的西式学堂,目的在于学习西方以强国,与本土文化传统关联较少。我国与西方截然不同的文化传统使得中西大学理念之间的冲突持续存在于高等教育发展之中:一方面,现代大学在建制上基于西方大学模式;另一方面,作为我国古代高等教育核心的儒家文化传统仍在大学的日常运行中发挥影响。

    西方经典大学理念强调知识的本体论意义,坚持从苏格拉底所开启并在柏拉图时代得以奠定的对知识和伦理加以反思的知识论传统。而我国高等教育传统更加关注人类社会的知识,尤其注重知识的实用性,强调理论与实践、事实与价值、个体与集体的结合,强调学校与政治、社会、自然的结合。两种文化传统尚未实现很好的调和,这制约了我国高等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并显著地体现于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之中。根据 2016 年世界大学学术排名,在自然科学和数学领域,位居全球前 200 名的我国大陆高校有 19 所;在工程与计算机科学领域有 41 所;而在社会科学领域,位居全球前 200 名的中国高校只有 3 所。

    事实上,整个东亚地区高等教育沿循西方大学模式的发展进程也受到以儒家思想为基础的高等教育传统的极大影响。东亚诸社会都在与西方大学模式的碰撞方面经历了相似的困难。例如,日本高等教育同样面临着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与自然科学的发展之间存在巨大差距的窘境。然而,纵观世界,在西方大学模式占据主导地位的几百年间,很少有除东亚之外的其他非西方社会在高等教育发展方面取得实质性进步。因此,我国及其他主要东亚社会的成就具有世界性意义。如何将本土文化传统与欧美大学模式融合建立起自身的文化认同,是我国高等教育尤其是顶尖高校面临的文化使命。实现这一文化使命极有可能推动一种新的大学模式的产生,不同于西方主要大学中的单一文化现象,将以二元甚至多元文化为其最主要特征。践行这一文化使命也是在高等教育领域进行的一场文化试验。

    尽管全面实现中西文化融合的道路是迂回曲折的,但在我国顶尖大学内已经出现了较为清晰的中西高等教育理念有机结合的迹象。

    (摘编自杨锐、李梦洋《中国顶尖大学的文化使命》)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我国大学要解决自身的文化认同的问题,必须先对知识的意义做出准确判断。

    B. 建制模式和文化传统的不一致,造成我国大学长期纠结于自身的文化认同。

    C. 中国高等教育一直未能调和中西文化传统的差异,以致难有突破性的发展。

    D. 只有形成新的大学模式,中国高校才能消除文化认同的纠结,实现文化使命。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本文从我国高等教育取得的成就切入,接着转入谈论我国大学文化认同的话题。

    B. 本文先揭示我国高校文化认同纠结的根源,再指出解决文化认同问题的重要性。

    C. 文末说中西文化融合之路是曲折的,是基于前文对中西大学文化传统差异的比较。

    D. 对于东亚的高等教育,本文从经历过的困难、现有成就及其原因进行梳理探讨。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如果说西方大学较少有中国大学那样的文化认同纠结,应与现代大学建制于西方有关。

    B. 相比于自然科学和数学领域,人文社会科学领域更能体现文化传统,也更易受其影响。

    C. 西方大学在社会科学领域的成就比中国大,主要是因为西方大学单一文化现象突出。

    D. 从东亚地区高等教育已取得的成就,可以乐见我国高等教育在中西文化融合上的前景。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塞罕坝的月光    何申

    塞北天高,秋阳明艳,田野里的庄稼散发出成熟的味道。那是 1994 年中秋节,我带着几名记者从承德市匆匆奔向塞罕坝机械林场。

    车子向前行驶着,忽然就有白沙打在挡风玻璃上,哗哗作响,看看又不像沙子,从吉普车窗外伸手抓一把,“沙粒”小米般硬硬的,但很快就觉出湿润——不是沙,是雪!

    谁能想到,塞罕坝农历八月就下雪了!看来,“胡天八月即飞雪”,用在这里也完全合适。坝上的天气变化快。将近傍晚,虽然雪粒仍留脚下不肯化去,如同为大地铺了一张白宣,但苍穹却早已深静高远,风息星现,只是那星星并不繁耀,好似知道今夜天上的主角,是那一轮圆月。

    吃过晚饭,记者小张说:社长,咱们与其在这冻着,不如去我舅舅家,他家肯定暖和。我惊讶:你舅舅在这里?

    小张说:我舅舅从林大一毕业就到这里了。

    我说:那敢情好,我也想看看他们是如何过中秋节的。

    家属区并不大,小张也是很久没来,在几户院外转了又转,终于走进一家,可还是差了,他舅舅家在隔壁。

    屋里果然暖和。三间,中间一间屋有大灶,灶膛暗红,热气从锅盖缝隙飘出。一张圆桌上,摆着三份碗筷,当中有个盘子,扣着大碗,那是怕菜凉了。西屋里跑出来个中学生模样的女孩,先是好奇地打量我们,然后欢喜地叫小张哥,问啥时来的,等等。

    小张舅妈身高马大,东北口音。她快人快语,说,你们来得正好,今天是八月十五,他舅一会儿就从分场回来,你们一起喝顿酒。

    我有些尴尬,但也不便走,于是坐在东屋聊起来。聊天中得知,小张舅妈是锦州人,毕业于东北林学院,和小张舅舅同年来到塞罕坝,俩人有三个孩子。老大两口子也在林场工作,二儿子念书后留在省会石家庄了。老闺女就是西屋的女孩,今年初三,想着高中去承德市里念,就怕考不上。至于这家的男主人,小张的舅舅,眼下是一个分场的场长,平时不回来,说好了今天回家一起过八月十五,可到这会儿也不见人影。

    不知不觉,月光已从窗户透进来,其间小张舅妈添了两次火,却依然不见小张舅舅回来。后来有人在院外喊:来电话了,分场今晚防火情况紧,不回来了,别傻老婆等汉子了。小张舅妈说,得了,又空欢喜一场,咱们一块吃吧。

    那哪成,于是我们告辞。小张舅妈看留不住我们,忽然悄悄拉了我一下,说:有件事想麻烦您,不知行不?

    我说:您说。

    她说:我老闺女念高中,您给帮帮忙……

    我没法拒绝:到时候,尽力、尽力吧……

    她说:别尽力,一定帮,一定帮!

    出来,走在坚硬的泥土路上,十五的圆月已高悬在深黛色的夜空中,给塞罕坝的大地抹上一层厚厚的金辉。

    小张和他的表妹从后面撵上来,手里拎着怀里抱着不少串成一串的干蘑。我说,你们这是干什么。小张说,是我舅妈送给你们的,没准备,现摘下来。我说,不能收。小张表妹把干蘑硬塞给我,说,这是我暑假里采的,一定收。说罢转身跑进月光中。

    我不由地生出点异样感觉,坝上人太直了,也不怕强人所难。忽然间,我意识到这里有一个问题,问小张:你表妹今年初三,最小也十五岁,生她的时候已经开始计划生育,况且你舅妈那时年龄也不小了。

    小张四下瞅瞅说:也不瞒你们,我这表妹不是我舅妈亲生的,她的父母原都是这场里的,出车祸没了。是我舅妈把她带大的,并发誓要把她培养成大学生。

    我惊讶,一股惭愧之情从头顶一直渗到脚底。继而是一种敬佩,博大辽阔的塞罕坝,养育了多么宽广的胸怀。这无边无际的林海,既是对上天的告白,又是对人间的表述。

    我在塞罕坝的月光下行走,脚下是中秋节粒粒白雪。

    那一夜,我无眠。

    (有删改)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中用诗句“胡天八月即飞雪”写塞罕坝的天气,表达了作者的讶异之情,也让读者可以由此想见塞罕坝人工作和生活的不易。

    B. 本文叙事简洁,叙述常暗含情感,比如写院外喊话,既交代了小张舅舅不回家过节的事由,也暗含对塞罕坝人粗犷朴实的欣赏。

    C. 无边无际的林海是“对上天的告白”“对人间的表述”,作者这样说既是对林场垦荒造林成就的赞誉,也表达了人定胜天的自信。

    D. 本文记述塞罕坝一个普通职工家庭的中秋节生活,真实地展现他们的生活场景和状况,并没有刻意表现他们的辛劳和贡献。

    2.作者对小张舅妈的印象经历哪些变化?本文这样写有什么艺术效果?请简要分析。

    3.本文标题“塞罕坝的月光”意蕴丰富,请结合全文进行分析。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中国科学院近日发布了 500 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取得的首批成果:FAST 首次发现脉冲星,探测到数十个优质脉冲星候选体,其中 6 颗通过国际认证。这是我国射电望远镜首次发现脉冲星。发现脉冲星只是研究的第一步,未来将进一步进行各项基础研究,FAST将“开启中国射电波段大科学装置系统产生原创发现的激越时代”。

    脉冲星由恒星演化和超新星爆发产生,因发射周期性脉冲信号而得名。脉冲星的本质是中子星,具有在地面实验室无法实现的极端物理性质。因此,脉冲星被认为是理想的天体物理实验室,通过对其研究,有希望得到许多重大物理学问题的答案。

    银河系中有大量脉冲星,但由于其信号暗弱,易被人造电磁干扰湮没,目前只观测到一小部分。具有极高灵敏度的 FAST 是发现脉冲星的理想设备,未来将有希望发现更多守时精准的毫秒脉冲星,对脉冲星计时阵探测引力波作出原创贡献。  

    (摘编自齐芳《“中国天眼”发现一批脉冲星》)

    材料二:

    (资料来源于央视新闻)

    材料三:

    从1994 年开始,年近 50 岁的南仁东开始主持国际大射电望远镜计划的中国推进工作。他大胆提出,利用我国贵州省的喀斯特洼地作为望远镜台址,建设巨型球面望远镜作为国际平方公里阵列射电望远镜(SKA)的单元,并立即启动贵州选址工作。经过多年的论证,20077 月,FAST 作为“十一五”重大科学装置正式被国家批准立项,之后开始建设。

    2016 年 9 月 25 日,500 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竣工,最终建成的 FAST 拥有 500 米的口径、相当于 30 个足球场的接收面积。如果在国际上做一个横向比较,FAST 与号称“地面最大的机器”的德国波恩 100 米望远镜相比,灵敏度提高约 10 倍;比排在“阿波罗”登月之前、被评为人类 20 世纪十大工程之首的美国“阿雷西博”305 米望远镜,综合性能提高约 10 倍。建造 FAST 的“窝凼”——几百米的山洼被四面的山体环绕,正好挡住外面的电磁波。这个世界第一大单口径射电望远镜,可以观测脉冲星、中性氢、黑洞等等这些宇宙形成时期的信息,以及捕捉来自外星生命的信号。

    从1994 年开始主持 FAST 项目的选址、立项、可行性研究及初步设计,主编科学目标,指导各项关键技术的研究及其模型试验,历经 22 年,南仁东带领团队克服了不可想象的困难,最终建成了“中国天眼”,实现了由跟踪模仿到集成创新的跨越。“南老师推动了世界独一无二的项目。”FAST 项目副总工程师李菂说,“他的执着和直率最让人佩服。”

    (摘编自詹媛《人生为一大事来——记“中国天眼”之父南仁东》)

    材料四:

    记者:能介绍一下我国 SETI(搜寻地外文明)科学的发展吗?

    南仁东:我国还不能像发达国家那样高强度支持 SETI 这类探索。目前我国以 SETI 科学为主要目标之一的大射电望远镜(FAST)预研究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得到国际同行的广泛关注。FAST 能在贵州建成,将把目前世界上 SETI 使用的设备能力提高 10 倍,这无疑对SETI 科学是一个巨大贡献。  

    (摘编自李兰《我们是谁?我们从哪儿来?我们孤独吗?——关于地外生命的访谈》)

    1.下列对材料一和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FAST 是我国自主研制的一种观测天体的射电波段大科学装置,我国利用 FAST 发现了一批脉冲星,有 6 颗获得了国际认证。

    B. 研究脉冲星很有意义,脉冲星具有在地面实验室无法实现的极端物理性质,通过对其研究有望解答许多重大物理学问题。

    C. 脉冲星发射的信号难以观测,但 FAST 设备先进,将来有望发现更多的脉冲星,对脉冲星计时阵探测引力波作出原创贡献。

    D. 射电望远镜在观测射电波时,如果口径越大,那么其分辨率就越高,因此可以测量天体射电的强度、频谱及偏振等量。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不正确的两项是

    A. 南仁东耗费了大量的心血,贡献了不少智慧,带领团队在中国建成了 500 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因而被誉为“中国天眼”之父。

    B. 在“中国天眼”的选址、可行性研究和初步设计的工作上,南仁东体现出他大胆设想、小心求证的创新精神和科学态度。

    C. 喀斯特洼地具有独特功能,能够有效地屏蔽外界电磁波的干扰,所以我国选择贵州省一个喀斯特洼地作为“中国天眼”的“窝凼”。

    D. “中国天眼”从被国家批准立项到最终建成,历经近 10 年,成功实现了我国天体观测技术由跟踪模仿到集成创新的重大跨越。

    E. 500 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的建成,以及我国在 SETI 科学研究方面取得的突破性进展,是我国对 SETI 科学的巨大贡献。

    3.为什么说南仁东推动的 FAST 是目前世界独一无二的项目?请根据上述材料简要说明。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文言文阅读 共 1 题
  1. 阅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二川溶溶,流入宫墙。五步一楼,十步一阔,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其几千万落。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高低冥迷,不知西东。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

    妃嫔媵嫱,王子皇孙,辞楼下殿,辇来于秦。朝歌夜弦,为秦宫人。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渭流涨膩,弃脂水也;烟斜雾横,焚椒兰也。雷霆乍惊,宫车过也;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一肌一容,尽态极妍,縵立远视,而望幸焉。有不见者,三十六年。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凡世几年,剽掠其人,倚叠如山。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鼎铛王石,金块珠砾,弃掷逦迤,秦人视之,亦不甚惜。

    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独夫之心,日益骄固。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乎!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灭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之而不鉴之,亦使人而复哀后人也。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杳不知其所之也       之:到

    B. 一肌一容,尽态极妍     妍:奢华

    C. 几世几年,剽掠其人     剽:抢劫、掠夺

    D. 戍卒叫,函谷举       举:拔、攻占

    2.下列句子,不属于描写阿房宫建筑规模和特色的一项是

    A. 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

    B. 五步一楼,十步一阁

    C. 复道行空,不霁何虹

    D. 舞殿冷袖,风雨凄凄

    3.下列对选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开篇只用十二个字就勾勒出秦统一天下的气势和阿房宫的建成,笔法凝练,简洁有力。

    B. “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描绘了走廊、屋檐的形状和楼阁钩连、环绕的气势,对阿房宫进行了总体性描述。

    C. “鼎铛玉石,金块珠砾”两句揭示了秦人对待珍宝毫不爱惜、奢侈浪费无度的状况,为下文论述天下兴亡的道理作了铺垫。

    D. “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简明扼要地交代了秦王朝的灭亡,与篇首的铺排描写构成了鲜明的对比。

    4.将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盘盘焉,困困焉,蜂房水涡,矗不知其几千万落。

    (2)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