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6 题,其中:
选择题 20 题,解答题 6 题
简单题 14 题,中等难度 12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20 题
  1. 我国外流区域和内流区域的河流,丰水期都在夏季,其主要的原因是(  )

    A. 受气温的影响,夏季全国普遍高温   B. 受季风的影响,全国大部分地区雨热同期;

    C. 全国大多地区降水集中在夏季   D. 东部季风区受夏季风影响,西部受夏季高温的影响。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打工妹小兰这样描述自己的家乡:“我的家乡在石灰岩地区,那里山美,溶洞多;水秀,江青水碧,四季如春。”请判断小兰的家乡可能属于下列哪个地形区

    A. 青藏高原   B. 云贵高原   C. 黄土高原   D. 内蒙古高原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列少数民族与其所在的主要省区连线正确的是

    A. 回族-吉林   B. 壮族-河南   C. 朝鲜族-宁夏   D. 藏族-西藏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下列有关我国各民族分布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各民族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

    B. 各民族大聚居,小散居,交错杂居

    C. 汉族主要分布在中部和西部

    D. 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南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读“中国的行政区划及邻国图”,完成下面小题。

    1.就区时来说,我国最东端和最西端的时差达

    A. 二小时   B. 三小时   C. 四小时   D. 无法计算

    2.我国的省级行政区域中,既有陆上邻国又有临海的是

    A. 冀、粤   B. 冀、桂   C. 辽、桂   D. 辽、滇

    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①省的简称是藏   B. ②省的省会是济南

    C. ③是我国临海东海   D. ④是陆上邻国蒙古

    4.下列对我国地理位置和范围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A. 南北跨纬度广,气候差异大,为发展多种农业经济提供了有利条件

    B. 辽阔的海域,便于海洋事业和国际贸易的发展

    C. 陆地疆域深入亚欧大陆内部,便于与众多陆上邻国发展边境贸易

    D. 领土全部位于北温带,温和多雨,利于农业生产

    5.中国大陆海岸线长度与领海宽度分别是:

    A. 1.8万多千米,12海里   B. 1.8万多千米,24海里

    C. 1.6万多千米,12海里   D. 1.6万多千米,24海里

    6.只临渤海的省级行政区是:

    A. 京、津   B. 京、辽   C. 津、冀   D. 津、鲁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2017年7月,中国南方多省区连降暴雨,湘江祁阳段超出历史警戒水位,引发洪涝和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下列对一些自然灾害发生时采取的应急措施比较合理的是

    A. 地震发生时从楼房高层乘电梯逃生

    B. 当被洪水围困在室内时往高处转移,等待救援

    C. 泥石流发生时顺着泥石流运动方向撤离

    D. 雷雨天气在野外躲在大树下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我国人口分布的重要地理界线是

    A. 秦岭—淮河线   B. 黑河—腾冲线   C. 天山—阴山   D. 漠河-曾母暗沙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以摔跤活动为传统体育项目的少数民族是

    A. 蒙古族   B. 藏族   C. 回族   D. 朝鲜族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以下有两个简称的省区是

    A. 广东、广西   B. 云南、贵州   C. 西藏、陕西   D. 甘肃、湖北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下列关于塔里木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河流汛期主要在春季   B. 径流量的季节变化大

    C. 河流属于内流河   D. 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有关四个省级行政区中的山脉的叙述,正确的是

    A. ①图中山脉是阴山,②图中间的一列是天山山脉

    B. ②图中最北的一列是阿尔泰山,④图中最北一列是祁连山

    C. ①图中的山脉是湖北省与重庆市的分界山

    D. ①图中山脉是巫山,③图中的山脉是阴山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长江经济带能够实现东部沿海与中西部地区良性互动,是因为长江流域具有

    A. 丰富的水资源   B. 丰富廉价的水能

    C. 巨大的航运价值   D. 丰富的矿产资源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山脉是地形的骨架,对下图中地形区的判断正确的是(  )

    A. ①为黄土高原 B. ②为东北平原 C. ③为青藏高原 D. ④为塔里木盆地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沿图中箭头所指方向,最符合我国哪一地理要素的变化规律

    A. 地势逐渐降低   B. 人口密度增大

    C. 夏季风逐渐增强   D. 年降水量逐渐减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秦岭—淮河是我国地理上的重要界线,关于此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是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

    B. 是年平均0°C等温线经过的地方

    C. 是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方

    D. 是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下图是哈尔滨、北京、武汉和广州四地气候统计图,其中和枣庄相似的是

    A.    B.    C.    D.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世界上绝大多数动植物都能在中国找到适宜生长的地方,主要原因是

    A. 气候复杂多样   B. 雨热同期   C. 夏季普遍高温   D. 季风气候显著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读“海南、新疆、黑龙江、西藏”四省区中某地气温及降水量变化图,各省区与图A、B、C、D对应全对的是

    A. 海南、新疆、黑龙江、西藏

    B. 海南、新疆、西藏、黑龙江

    C. 黑龙江、西藏、新疆、海南

    D. 黑龙江、新疆、西藏、海南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我国气候复杂多样,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①地域辽阔,跨众多的温度带和干湿地区  ②河流众多  ③地形复杂多样,地势高低悬殊   ④各类土地资源齐全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③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下列关于我国自然资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有许多自然资源位居世界前列   B. 从总量看,是个资源大国

    C. 自然资源的总量大、种类少   D. 自然资源人均不足、相对短缺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解答题 共 6 题
  1. 读“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0年11月1日零时,全国总人口为1339724852人。与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相比,10年增加了7390万人,增长5.84%,年平均增长0.57%,比1990年到2000年年均1.07%的增长率下降了0.5个百分点。

    材料二 这次人口普查,0~14岁人口占16.60%,比2000年人口普查下降6.29个百分点;60岁以上人口占13.26%,比2000年人口普查上升2.93个百分点,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占8.87%,比2000年人口普查上升1.91个百分点。

    材料三 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中,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665575306人,占49.68%;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674149546人,占50.32%。同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相比,城镇人口比重上升13.46个百分点。

    材料四 按常住人口分,排在前五位的是广东省、山东省、河南省、四川省和江苏省。2000年人口普查排在前五位的是河南省、山东省、广东省、四川省、江苏省。

    (1)材料一表明,十年来中国人口增长处于低生育水平阶段。中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的原因与____________政策的落实密不可分。

    (2)由材料二可知,中国人口的_______问题越来越明显。

    (3)第六次人口普查表明,目前人口总数居全国第一位的是________省。

    (4)由材料三可知,目前中国城镇人口比重呈现上升的趋势,这属于__________ 的表现, 请结合无棣县城的发展,分析其两方面的表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第六次人口普查公布,中国人口总数为13.7亿,人口增长处于低生育水平阶段,广东省成为中国第一人口大省。导致广东取代河南成为第一人口大省的主要原因有(____)

    ①人口自然增长率高   ②外来人口数量增多  ③工业发达,城镇密集

    ④人口素质高,处于高水平生育阶段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6)人口普查的结果是人口政策调整的重要依据。你认为现在我国在人口方面_______政策的产生与这次人口普查的结果直接相关,你判断的主要依据是材料_____(填序号)。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读中国地势剖面图和地形类别构成饼状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读左图可知我国地势特征一是______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_________。这对河流流向的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右图可知我国地形第二大特征:_________且_________。这导致了我国耕地总量占国土面积总量的比重比较____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列图中A、B图分别为我国较高纬度和较低纬度的两气温图,最后图为冬至时的太阳照示意图,读图后回答下列问题。

    (1)从AB两图中可得知:一月份两地温差约_______摄氏度左右;七月温差约_______摄氏度左右。所以,我国南北的温差在夏季时__________,冬季时__________。

    (2)七月时我国气温的空间分布特征主要是____________。

    (3)12月份时,海南广东相比,太阳光照时数________的长,正午太阳高度_______的大。

    (4)6月22日时,海南广东相比,太阳光照时数________的长,正午太阳高度_______的大。

    (5)七月份时,我国气温相对较低的区域主要是___________,原因____________。此时发源于青藏高原的河流的源头附近流量变__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看读“我国季风示意图”,回答问题。

    (1)图示为影响我国的______(冬、夏)季风,该季风性质上具有______的特点。受此影响期间,我国大部分地区气候的主要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

    (2)能给我国云贵高原地区带来丰富降水的是______(风向)季风,来自______洋。

    (3)受①和②风向影响明显的地区,我们称为______区。

    (4)此季风活动不稳定,该季风过强的年份我国北方容易产生______灾害。

    (5)歌曲《黄土高坡》中唱到:“我家住在黄土高坡,大风从头上刮过,不管是西北风 还 是东南风,都是我的歌”。从地理角度解释看,西北风应该指的是______(夏季风或冬季风).

    (6)一般而言,我国的大江大河,越偏南汛期越长,用季风的移动规律来解释,其原因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读中国寒潮路径图回答问题。

    (1)就A路线来说,该寒潮发源于______,寒潮经过之处普遍有明显______现象。

    (2)长江中下游平原与四川盆地处在同一纬度上,但是寒潮来临时,四川盆地的气温却明显高于长江中下游平原,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般来说,越往南移动,寒潮的势力会变的越______。

    (4)青藏高原上一般受不到寒潮的影响,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除了寒潮之外,中国还有一些灾害性的特殊天气,比如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读黄河水系图,回答下列问题。

    (1)黄河下游流域面积狭窄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图中的数字序号表示,黄河中游河段是在______________之间。

    (3)A-B段黄河干流水力资源丰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序号①处的气候类型为_______________气候,D为黄河的重要支流___________。

    (5)为防止黄河下游发生洪水泛滥,请至少列举两条主要措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