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9 题,其中:
单选题 8 题,多选题 4 题,实验题 3 题,解答题 4 题
简单题 2 题,中等难度 11 题,困难题 6 题。总体难度: 中等
单选题 共 8 题
  1. 在物理学的发展过程中,许多物理学家都做出了重大贡献,他们也创造出了许多物理学研究方法,下列关于物理学史和物理学方法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他被称为“称量地球质量”第一人

    B. 牛顿进行了“月地检验”,得出天上和地下的物体间的引力作用都遵从万有引力定律

    C. 卡文迪许在利用扭秤实验装置测量引力常量时,应用了微元法

    D. 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用质点来代替物体的方法是转换法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中国第一位进入太空的宇航员是杨利伟

    B. 中国的卫星导航系统叫北斗导航系统

    C. 能量是守恒的,我们不需要节约能源

    D. 能量的耗散从能量转换的角度反映出自然界中宏观过程的方向性。能源的利用受这种方向性的制约,所以能源的利用是有条件的,也是有代价的。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如图所示为一个做匀变速曲线运动的质点的轨迹示意图,已知在B点时的速度与加速度相互垂直,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D点的速率比C点的速率大

    B. 从A到D加速度与速度的夹角先增大后减小

    C. 从A到D的过程中,相等的时间内动能的变化相同

    D. 从A到D的过程中,相等的时间内动量的变化不同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如图所示是自行车传动结构的示意图,其中Ⅰ是半径为r1的大齿轮,Ⅱ是半径为r2的小齿轮,Ⅲ是半径为r3的后轮,假设脚踏板的转速为n r/s,则自行车前进的速度大小为( ).

    A.    B.    C.    D.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一圆盘可以绕其竖直轴在水平面内转动,圆盘半径为R,甲、乙物体质量分别为M和m(M >m),它们与圆盘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均为正压力的μ倍,两物体用一根长为L(L<R)的轻绳连在一起。如图所示,若将甲物体放在转轴的位置上,甲、乙之间连线刚好沿半径方向被拉直,要使两物体与圆盘不发生相对滑动,则转盘旋转的角速度最大不得超过(两物体均看做质点)

    A.    B.

    C.    D.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近年来,人类发射的多枚火星探测器已经相继在火星上着陆,正在进行着激动人心的科学探究,为我们将来登上火星、开发和利用火星资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如果火星探测器环绕火星做“近地”匀速圆周运动,并测得该运动的周期为T,则火星的平均密度ρ的表达式为(k为某个常数)(  )

    A.ρ=kT      B.ρ=

    C.ρ=kT2     D.ρ=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如图所示,做匀速直线运动的小车A通过一根绕过定滑轮的长绳吊起一重物B,设重物和小车速度的大小分别为 ,则(    )

    A.

    B.

    C. 绳的拉力等于B的重力

    D. AB系统机械能守恒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8. 一质点做速度逐渐增大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在时间间隔t内位移为s,动能变为原来的9倍。该质点的加速度为(   )

    A.    B.    C.    D.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多选题 共 4 题
  1. 一场别开生面的节能车竞赛在平直的水平测试道上进行,40支车队以各家独门绝技挑战1升汽油行驶里程的最高纪录。某公司研制开发的某型号小汽车发动机的额定功率为24 kW,汽车连同驾乘人员总质量为m=2 000 kg,在水平路面上行驶时受到恒定的阻力是800 N。小汽车以额定功率由静止开始运动直到冲线,夺得1升汽油行驶30公里的最好成绩。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小汽车行驶的最大速度为30m/s

    B. 小汽车行驶速度为20m/s时加速度为1m/s2

    C. 小汽车行驶30公里用时1037.5s

    D. 小汽车行驶30公里的过程中牵引力的冲量为890000N·s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如图所示,某次发射同步卫星的过程如下:先将卫星发射至近地圆轨道1,然后再次点火进入椭圆形的过渡轨道2,最后将卫星送入同步轨道3。轨道1、2相切于Q点,Q点距地心的距离为。轨道2、3相切于P点,P点距地心的距离为。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卫星在轨道3上的机械能最大

    B. 卫星在轨道2上由 点运动到点的过程中机械能减少

    C. 卫星在轨道2上经过Q点的速度与经过点的速度的比为

    D. 卫星在轨道1上经过Q点进入轨道2需要点火加速,增加机械能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3. 高空作业须系安全带,如果质量为的高空作业人员不慎跌落。从开始跌落到安全带对人刚产生作用力前,人下落高度为,运动时间为(可视为自由落体运动,重力加速度为)。此后经历时间安全带达到最大伸长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下落过程中的最大加速度大于

    B. 下落过程中安全带的最大弹性势能为

    C. 下落过程中安全带对人的平均作用力大小为,方向向上

    D. 下落过程中的最大速度为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如图,滑块a、b的质量均为m,a套在固定竖直杆上,与光滑水平地面相距h,b放在地面上。a、b通过铰链用刚性轻杆连接,由静止开始运动。不计摩擦,a、b可视为质点,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则(   )

    A. a落地前,ab机械能守恒

    B. 因为a的机械能守恒,所以a落地时速度大小为

    C. a下落过程中,竖直杆对a的作用力先减小后增大

    D. a落地前,当b对地面的压力大小为mg时,b的机械能最大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实验题 共 3 题
  1. 利用如图装置来“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将打点计时器固定在长木板的一端,小车A(含撞针)与小车B(含橡皮泥)质量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实验前要把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连在小车A上平衡磨擦

    B.实验时要注意打点计时器与小车A以及小车A与小车B之间的间距,以确保在一条纸带上打出两段点迹均匀的点

    C.实验时要先让小车A运动再接通电源

    D.实验得到了一条如图所示的纸带,测得。如果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等于2,则可以认为两小车碰撞前后动量是相等的。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利用如图装置做“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为验证机械能是否守恒,需要比较重物下落过程中任意两点间的动能变化量与势能变化量

    B.为验证机械能是否守恒,需要比较重物下落过程中任意两点间的速度变化量和高度变化量

    C.大多数学生的实验结果显示,重力势能的减少量大于动能的增加量,原因是存在空气阻力和摩擦阻力对实验的影响

    D.大多数学生的实验结果显示,重力势能的减少量大于动能的增加量,原因是没有采用多次实验取平均值的方法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接上题,实验中先接通电源,再释放重物,得到如图所示的一条纸带。在纸带上选取三个连续打出的点A、B、C,测得它们到起始点O的距离分别为hA、hB、hC。

    已知当地重力加速度为g,打点计时器打点的周期为T。设重物的质量为m. 从打O点到打B点的过程中,重物的重力势能变化量ΔEp=__________,动能变化量ΔEk=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解答题 共 4 题
  1. 如图所示的光滑斜面长为l,宽为b,倾角为θ,一物块(可看成质点)沿斜面左上方顶点P水平射入,恰好从底端Q点离开斜面,设重力加速度为.试求:

    (1)物块由P运动到Q所用的时间t;

    (2)物块由P点水平射入时的初速度

    (3)物块离开Q点时速度的大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质量为40kg的铁锤从5m高处由静止开始落下,打在水泥桩上,与水泥桩的撞击时间是0.04s。求撞击时,铁锤对桩的平均冲击力(重力加速度取10m/s2)。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如图所示,绷紧的传送带与水平面的夹角θ=30°,皮带在电动机的带动下,始终保持=2 m/s的速率运行。现把一质量为=10 kg的工件(可看为质点)轻轻放在皮带的底端,经时间1.9 s,工件被传送到=1.5 m的高处,取=10 m/s2。求:

    (1)工件与皮带间的动摩擦因数;

    (2)电动机由于传送此工件多消耗的电能。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4. 轻质弹簧原长为2l,将弹簧竖直放置在地面上,在其顶端将一质量为5m的物体由静止释放,当弹簧被压缩到最短时,弹簧长度为l。现将该弹簧水平放置,一端固定在A点,另一端与物块P接触但不连接。AB是长度为5l的水平轨道,B端与半径为l的光滑半圆轨道BCD相切,半圆的直径BD竖直,如图所示。物块P与AB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用外力推动物块P,将弹簧压缩至长度l,然后放开,P开始沿轨道运动。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1)若P的质量为m,求P到达C点时对轨道的作用力;

    (2)它离开圆轨道后落回到AB上的位置与A点之间的距离;

    (3)若P能滑上圆轨道,且不脱离圆轨道,求P的质量的取值范围。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