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0 题,其中:
选择题 5 题,文言文阅读 1 题,现代文阅读 3 题,诗歌鉴赏 1 题
简单题 7 题,中等难度 2 题,困难题 1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5 题
  1. 文学作品往往呈现作者不同的思想倾向,下列叙述不正确的选项是

    A. “安得不死药,高飞向蓬瀛”,表达追求涅槃永生的佛教思想

    B. “生灭原知色即空,眼看倾国付东风”,表达诸行无常的佛教思想

    C. “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表达言不尽意、得意忘言的道家思想

    D. “安得广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表达民胞物与的儒家思想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美貌是一种表情。别的表情等待反应,例如    等待怜悯,威严等待慑服,    等待嬉笑。唯美貌无为,无目的,使人没有特定的反应义务的挂念,就     地被吸引,其实是被感动。其实美貌这个表情的意思,就是爱。这个意思既蕴藉又     地随时呈现出来。拥有美貌的人并没有这个意思,而美貌是这个意思。

    A. 悲哀   滑稽   情不自禁   坦然

    B. 悲愤   幽默   不由自主   坦率

    C. 悲愤   幽默   情不自禁   坦然

    D. 悲哀   滑稽   不由自主   坦率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专用发票打印要求严格,一定要在发票制定范围内打印,其中密码区的内容必须在规定的框区内,超出框外的内容无法认证。

    B. 面对日趋严峻的网络安全形势,网络安全专家、公安网监部门纷纷建议加大管理和打击力度,净化网络环境,确保网民安全上网。

    C. 有政协委员提出:当红年轻演员的收入,居然超过了一个几百人的中型企业。在全国政协文艺会上,不少委员也针对一些年轻演员收入虚高、艺德差进行了讨论。

    D. 印度尼西亚国家搜救中心负责人在记者会上说,根据目前掌握的信息初步显示,亚洲航空公司失联客机有可能已经沉入海底。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下列熟语中,没有使用比喻手法的一项是

    A. 远水救不了近火

    B.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C. 不为五斗米折腰

    D. 初生牛犊不怕虎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画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在一切人际关系中,互相尊重是第一美德,                。因此,重要的是使自己真正有价值,配得上做一个高质量的朋友,这是一个人能够为友谊所做的首要贡献。

    ①高质量的友谊总是发生在两个优秀的独立人格之间

    ②而必要的距离又是任何一种尊重的前提

    ③在交往中,每人所能给予对方的东西,决不可能超出他自己所拥有的

    ④它的实质是双方互相由衷的欣赏和尊敬。

    ⑤他在对方身上能够看到些什么,大致也取决于他自己拥有些什么

    ⑥使一种交往具有价值的不是交往本身,而是交往者各自的价值

    A. ②⑥③⑤①④

    B. ②③⑥④①⑤

    C. ⑤②①④⑥③

    D. ⑤①④②③⑥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文言文阅读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竹轩先生传

    魏瀚

    先生名伦,字天叙,以字行。性爱竹,所居轩外环植之,日啸咏其间。视纷华势利,泊如也。客有造竹所者,辄指告之曰:“此吾直谅多闻之友,何可一日相舍耶?”学者因称曰竹轩先生。

    早承厥考槐里先生庭训,德业夙成。甫冠,浙东西大家争延聘为子弟师。凡及门经指授者,德业率多可观。槐里先生蚤世,环堵萧然,所遗惟书史数箧。先生每启箧,辄挥涕曰:“此吾先世之所殖也。我后人不殖,则将落矣。”乃穷年口诵心惟,于书无所不读,而尤好观《仪礼》、《左氏传》、《司马迁史》。雅善鼓琴,每风月清朗,则焚香操弄数曲。弄罢,复歌以诗词,而使子弟和之。识者谓其胸次洒落,方之陶靖节、林和靖,无不及焉。

    居贫,躬授徒以养母。母性素严重,而于外家诸孤弟妹,怜爱甚切至。先生每先意承志,解衣推食,惟恐弗及;而于妻孥之寒馁,弗遑恤焉。弟粲幼孤,为母所钟爱。先生少则教之于家塾,长则挈之游江湖,有无欣戚,罔不与居。逮子华官翰林,请于朝,分禄以为先生养。先生复推其半以赡弟。乡人有萁豆相煎者,闻先生风,多愧悔,更为敦睦之行。

    先生容貌环伟,细目美髯。与人交际,和乐之气蔼然可掬。而对门人弟子,则矩范严肃,凛乎不可犯。为文章好简古而厌浮靡,赋诗援笔立就,若不介意,而亦未尝逸于法律之外。所著有《竹轩稿》及《江湖杂稿》若干卷,藏于家。

    先生与先君菊庄翁订盟吟社,有莫逆好。瀚自致政归,每月旦亦获陪先生杖履游。且辱知于先生仲子龙山学士。学士之子守仁,又与吾儿朝端同举于乡。累世通家,知先生之深者,固莫如瀚,因节其行之大者于此,以备太史氏之采择焉。

    (选自《王阳明全集》)

    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客有造竹所者    造:种植   B. 乃穷年口诵心惟    惟:思考

    C. 方之陶靖节、林和靖  方:相比   D. 逮子华官翰林     逮:等到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说及文意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厥考,他死去的父亲。考,去世的父亲;妣,去世的母亲。古代,父母死后,子女按礼须持丧三年,其间不得行婚嫁之事,不预吉庆之典,任官者必须离职,称“丁忧”。

    B. 甫冠,刚满二十岁。冠,就是弱冠,也叫加冠,古代男子年满二十岁,行冠礼。男子十五岁束发,女子十五岁及笄。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花甲,又称耳顺。七十古稀,八十九十耄耋,百岁期颐。

    C. 竹轩先生的母亲一向严肃庄重,而对堂叔家的几个成为孤儿的弟弟妹妹,却特别怜爱。他每次都是不等母亲开口就能顺着母亲的心意去做,慷慨赠给他们衣食,热情关怀。

    D. 竹轩先生撰写文章,喜爱简练古朴的文风而厌弃浮艳绮靡,写诗提笔就能立刻写成,好像没有刻意去写,但却也不曾脱离诗词格律。

    3.把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槐里先生蚤世,环堵萧然,所遗惟书史数箧。

    (2)乡人有萁豆相煎者,闻先生风,多愧悔,更为敦睦之行。

    4.竹轩先生“德业夙成”,请结合原文,概括他有何德。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现代文阅读 共 3 题
  1.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小题。

    乌篷船①

    周作人

    子荣②君:

    ①接到手书,知道你要到我的故乡去,叫我给你一点什么指导。老实说,我的故乡,真正觉得可怀恋的地方,并不是那里;但是因为在那里生长,住过十多年,究竟知道一点情形,所以写这一封信告诉你。

    313;我所要告诉你的,并不是那里的风土人情,那是写不尽的,但是你到那里一看也就会明白的,不必罗唆地多讲。我要说的是一种很有趣的东西,这便是船。你在家乡平常总坐人力车,电车,或是汽车,但在我的故乡那里这些都没有,除了在城内或山上是用轿子以外,普通代步都是用船。船有两种,普通坐的都是“乌篷船”,白篷的大抵作航船用,坐夜航船到西陵去也有特别的风趣,但是你总不便坐,所以我就可以不说了。乌篷船大的为“四明瓦”,小的为脚划船亦称小船。但是最适用的还是在这中间的“三道”,亦即三明瓦。篷是半圆形的,用竹片编成,中夹竹箬,上涂黑油,在两扇“定篷”之间放着一扇遮阳,也是半圆的,木作格子,嵌着一片片的小鱼鳞,径约一寸,颇有点透明,略似玻璃而坚韧耐用,这就称为明瓦。三明瓦者,谓其中舱有两道,后舱有一道明瓦也。船尾用橹,大抵两支,船首有竹篙,用以定船。船头着眉目,状如老虎,但似在微笑,颇滑稽而不可怕,唯白篷船则无之。三道船篷之高大约可以使你直立,舱宽可以放下一顶方桌,四个人坐着打马将,这个恐怕你也已学会了罢?小船则真是一叶扁舟,你坐在船底席上,篷顶离你的头有两三寸,你的两手可以搁在左右的骇上,还把手都露出在外边。在这种船里仿佛是在水面上坐,靠近田岸去时泥土便和你的眼鼻接近,而且遇着风浪,或是坐得少不小心,就会船底朝天,发生危险,但是也颇有趣味,是水乡的一种特色。不过你总可以不必去坐,最好还是坐那三道船罢。

    ③你如坐船出去,可是不能像坐电车的那样性急,立刻盼望走到。倘若出城,走三四十里路(我们那里的里程是很短,一里才及英里三分之一),来回总要预备一天。你坐在船上,应该是游山的态度,看看四周物色,随处可见的山,岸旁的乌桕,河边的红蓼和白苹、渔舍,各式各样的桥,困倦的时候睡在舱中拿出随笔来看,或者冲一碗清茶喝喝。偏门外的鉴湖一带,贺家池,壶觞左近,我都是喜欢的,或者往娄公埠骑驴去游兰亭(但我劝你还是步行,骑驴或者于你不很相宜),到得暮色苍然的时候进城上都挂着薛荔的东门来,倒是颇有趣味的事。倘若路上不平静,你往杭州去时可于下午开船,黄昏时候的景色正最好看,只可惜这一带地方的名字我都忘记了。夜间睡在舱中,听水声橹声,来往船只的招呼声,以及乡间的犬吠鸡鸣,也都很有意思。雇一只船到乡下去看庙戏,可以了解中国旧戏的真趣味,而且在船上行动自如,要看就看,要睡就睡,要喝酒就喝酒,我觉得也可以算是理想的行乐法。只可惜讲维新以来这些演剧与迎会都已禁止,中产阶级的低能人别在“布业会馆”等处建起“海式”的戏场来,请大家买票看上海的猫儿戏。这些地方你千万不要去。你到我那故乡,恐怕没有一个人认得,我又因为在教书不能陪你去玩,坐夜船,谈闲天,实在抱歉而且惆怅。初寒,善自珍重,不尽。

    岂明

    十五年十一月十八日夜,于北京。

    【注解】①本文原载《语丝》第107期,1926年11月27日出版,署名岂明,后收入《泽泻集》。②子荣,周作人笔名,始用于1923年8月26日《晨报副刊》。

    1.试简要概括“子荣”的形象。

    2.“我”差不多每介绍到一处,都要重复使用“有趣”“风趣”“趣味”等字眼,试概括乘船游览中各种活动蕴含的的情趣?

    3.第③节中对“布业会馆”等处建起‘海式’的戏场的叙写有何作用?

    4.试探究文中“子荣”和“岂明”的关系。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小题。

    商鞅之殃

    李洁非

    ①商君在历史上究竟给我们的社会、文化、思想究竟留下了怎样一种遗产?单论功过,岂能有他——不正是他,令原本贫而弱的秦国走向强大,渐为霸主,一统天下的吗?

    ②据《史记》记载,商君重军功,奖耕织,打击贵族,立信于民。“行之十年,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从这个侧面看,这些都与历史的文明方向一致。假使历史上商君的形象都保持在这个方面,后人对他便只有感恩戴德了;可惜事实主要不是这样。

    ③18世纪德国思想家赫尔德的这段论述:“纵览历史可以看到,随着真正人道的发展,人类当中破坏精灵的确大大减少,这种情形是依照一种开明的理性和治国之术的内在的自然规律发生的。”将这个思想运用到历史中去,我们的历史观也就极其明朗——历史事件和人物的作为应该起到增进“开明理性”和抑制、减少‘破坏精灵’的作用。

    ④商君变法、强秦,最终也须放到这个尺度下来衡量。商君掌权下秦国“大治”究竟是怎样形成的呢?——“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不告奸者腰斩,告奸者与斩敌者同赏,匿奸者与降敌同罚”,乃至“令民父子兄弟同室内息者为禁”,“弃灰于道者被刑”……如果百姓把灰撒在路上也会受刑,则“道不拾遗,山无盗贼”的奇迹又有何可稀罕、可称道的?

    ⑤尤不可忽视的是,商君“变法”在中国历史上开了非常坏的先例:铁桶统治。在他以前,中国固不乏昏君佞臣,像纣、幽、历、晋灵公、屠岸贾之流,但好歹只是以个人之恶祸国殃民,自商君之手,个人之恶则变成制度之恶,上升为体制性的暴虐,这简直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最黑暗的一项发明。他还鼓励和强制推行告密,“不告奸者腰斩,告奸者斩敌同赏”。可以想象,生活在这样一个“告密时代”,会是怎样一幅令人心惊肉跳的景象,商君之“治”十分看重对人的精神的压制和奴役,中国政治、人性由此所受的损害怎么估量均不为过。

    ⑥汉以后中国以比较开明的儒家伦理为社会精神基础。商君之“治”遭废止,作为一种野蛮因素,却在各朝各代的暴政中不时浮现。别的不说,中国历史的“特产”酷吏——明显是秦代“严刑峻法”播下的种子。

    ⑦荒唐的是,至今还有人望文生义,以商君法家身份而误判其为“法治”,真是十足地揭示了中国文化的悲哀。所谓“法治”,必以民主精神为基石,不以民为敌,不以刑残民,更非密探统治、恐怖政治;所有的法律均以最大多数人民的意志而立,均以保障人民的利益为根本

    ⑧试问,商君之“法”骨子里跟现代法治哪里有半点共通之处?

    1.请简要概括文章的论述思路。

    2.商鞅对中国历史的危害有哪些? 请结合文章作简要概括。

    3.文章第③段引用“18世纪德国思想家赫尔德的论述”有何作用?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在艰难中创业,在万马齐喑时呐喊,在时代舞台上叱咤风云,这是一种追求。在淡泊中坚持,在天下沸沸扬扬时沉默,在名利场外自甘于寂寞和清贫,这也是一种追求。(周国平)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诗歌鉴赏 共 1 题
  1.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鼎铛玉石,金块珠砾,__________,秦人视之,亦不甚惜。(《阿房宫赋》)

    (2)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_________,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也。(《岳阳楼记》)

    (3)蟹六跪而二螯,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心躁也。(《劝学》)

    (4)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_____________,此亦飞之至也。(《逍遥游》)

    (5)__________________,阴阳割昏晓。(杜甫《望岳》)

    (6)朝搴阰之木兰兮,________________。(《离骚》)

    (7)成事不说,遂事不谏___________。(《论语•八佾篇》)

    (8)__________,成由勤俭破由奢。(李商隐《咏史》)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