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0 题,其中:
单选题 11 题,选择题 1 题,填空题 3 题,实验题 2 题,简答题 1 题,计算题 2 题
简单题 6 题,中等难度 13 题,困难题 1 题。总体难度: 简单
单选题 共 11 题
  1. 以下温度中,最接近25℃的是(  )

    A. 冰水混合物的温度

    B. 健康成年人的体温

    C. 让人感觉温暖而舒适的房间的温度

    D. 广州市冬季最冷时的室外温度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有一支用过后未甩的体温计,其示数为39℃。用这支体温计先后去测两个体温分别是38℃和40℃的病人的体温,体温计显示的示数分别是(   )

    A. 38℃,39℃   B. 39℃,40℃

    C. 38℃,40℃   D. 39℃,39℃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关于晶体和非晶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晶体和非晶体都有固定的熔点

    B. 晶体和非晶体吸收热量时都可能变成液体

    C. 晶体和非晶体熔化时都要吸收热量且温度保持不变

    D. 晶体和非晶体熔化时都要先变软,然后变成粘稠体,最后变成液体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小昌同学在26℃的实验室里,将温度计放入一杯酒精中,当温度计的示数不再变化时,将温度计取出,关于他观察到的温度计示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高于26℃   B. 先下降,后上升到26℃

    C. 低于26℃   D. 等于26℃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在标准大气压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水的温度达到100℃才能沸腾,在沸腾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升高

    B. 水的温度不论高低,都可以蒸发

    C. 水的温度达到100℃才能汽化

    D. 水吸收的热量越多沸点就越高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喝开水时为了不烫嘴,往往向水面吹气,下面关于对这一现象的解释中正确的是(  )

    A. 向水面吹气可以把开水的热量带走,使水变凉

    B. 向水面吹气加快了水的蒸发,蒸发有制冷作用,使水变凉

    C. 向水面吹出的二氧化碳气体有制冷作用,使水变凉

    D. 吹出的气比开水的温度低,混合后使水变凉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如果把5000g0℃的水和5000g0℃的冰分别放入菜窖里,使菜窖降温,其效果(  )

    A. 用0℃的冰好   B. 用0℃的水好   C. 都一样   D. 无法确定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下列现象中属于凝华现象的是(  )

    A. 冬天的早晨树木上挂满了霜

    B. 秋天的早晨花草叶子上的露水

    C. 在教室里洒水后地面变干

    D. 早晨的浓雾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已知水银、煤油、酒精的熔点分别为﹣39℃、﹣30℃、﹣117℃,要测量零下80摄氏度的温度,应该选用的温度计是(  )

    A. 煤油温度计   B. 酒精温度计

    C. 水银温度计   D. 煤油温度计或水银温度计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已知水银、煤油、酒精的熔点分别为﹣39℃、﹣30℃、﹣117℃,要测量零下80摄氏度的温度,应该选用的温度计是(  )

    A. 煤油温度计   B. 酒精温度计

    C. 水银温度计   D. 煤油温度计或水银温度计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同种晶体熔点和凝固点相同,由熔点来确定凝固点.

    【解析】
    同种晶体熔点和凝固点相同,由此可知水银、煤油、酒精的凝固点分别为﹣39℃、﹣30℃、﹣117℃.

    ﹣80℃低于煤油、水银的凝固点﹣30℃、﹣38.5℃,此时煤油和水银都变为固态,无法完成温度的测量,而﹣80℃高于﹣117℃,此时酒精还是液体,能完成温度的测量.

    故选B.

    【点评】同种晶体熔点和凝固点相同,由熔点来确定凝固点并且正确比较零下温度的高低.

    【题型】单选题
    【结束】
    11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雾和露都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而成的

    B. 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

    C. 用久的灯泡钨丝变细是升华现象

    D. 夏天打开冰箱门看到的“白气”,是从冰箱里冒出的水蒸气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雾和露都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而成的

    B. 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

    C. 用久的灯泡钨丝变细是升华现象

    D. 夏天打开冰箱门看到的“白气”,是从冰箱里冒出的水蒸气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雾和露都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而成的,故A正确;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故B正确;用久的灯泡钨丝变细是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属于升华现象,故C正确;夏天打开冰箱门看到的“白气”,是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而成的小水珠,故D错误;应选D。

    【考点定位】物态变化

    【题型】单选题
    【结束】
    12

    在下列几组物态变化的过程中,是放热的是(  )

    A. 熔化、液化、汽化   B. 液化、汽化、升华

    C. 升华、汽化、熔化   D. 凝固、液化、凝华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选择题 共 1 题
  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所有的固体吸收热量,由固体变成液体时温度保持不变

    B. 所有的物体放出热量时温度都要降低

    C. 用手摸冰感到比用手摸水凉,是因为水的温度一定比冰的温度高

    D. 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填空题 共 3 题
  1. 在下列几组物态变化的过程中,是放热的是(  )

    A. 熔化、液化、汽化   B. 液化、汽化、升华

    C. 升华、汽化、熔化   D. 凝固、液化、凝华

    【答案】D

    【解析】熔化过程是由固态变为液态,汽化过程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升华是物质由固态变为气态,这三个过程都是吸热的,凝固过程是由液态变为固态,液化过程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凝华过程是物质由气态变为固态,这三个过程都是放热的,故符合题意的是D,故选D。

    【题型】单选题
    【结束】
    13

    夏天,打开冰棒的包装纸,会看到冰棒在冒“白气”,这是_____现象;把烧红的铁块放入冷水中,水面上立即出现了“白气”,这一过程中,水发生了_____和_____两种物态变化;寒冷的冬天,我们戴的口罩上出现了冰霜,这是_____现象.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夏天,打开冰棒的包装纸,会看到冰棒在冒“白气”,这是_____现象;把烧红的铁块放入冷水中,水面上立即出现了“白气”,这一过程中,水发生了_____和_____两种物态变化;寒冷的冬天,我们戴的口罩上出现了冰霜,这是_____现象.

    【答案】   液化   汽化   液化   凝华

    【解析】“白气”实际上是液态的小水珠,这是由于空气中的水蒸气在冰棒处遇冷液化形成的;把烧红的铁块放入冷水中,水面上立即出现了“白气”,这一过程中,水发生了两种物态变化,液态水吸热汽化变成水蒸气,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小水珠,所以会有“白气”产生;寒冷的冬天,我们戴的口罩上出现了冰霜,这是呼出水蒸气凝华形成的小冰晶。

    【题型】填空题
    【结束】
    14

    下图是某种物质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从图象可知,这种物质的熔点是_________,这种物质从开始熔化到全部熔化所用的时间是__________.从熔点表中可以查出这种物质是_________.(当时气压为1个标准大气压)

    【答案】  48  5  海波

    【解析】由图知,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48℃不变,所以该物质为晶体。并且熔点为48℃。该晶体从第5分钟开始熔化,到第10分钟完全熔化完,所以该晶体的熔化过程经历了10min−5min=5min.从熔点表中可以查出标准大气压下熔点为48℃的物质是海波。

    点睛:通过固体的熔化图象可以获取:该物质是晶体还是非晶体(通过该图象有没有一个吸热但温度不变的水平段来确定)、熔点(水平段对应的温度)、熔化过程所用的时间(水平段结束的时刻与开始时刻的差值)等信息,解决此题。

    【题型】实验题
    【结束】
    15

    如图,医生正在用听诊器为病人诊病。听诊器运用了声音____(选填“传递能量”或“传递信息”)的道理;来自患者的声音通过橡皮管传送到医生的耳朵,这样可以提高声音的____(选填“音调”或“响度”)。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图是某种物质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从图象可知,这种物质的熔点是_________,这种物质从开始熔化到全部熔化所用的时间是__________.从熔点表中可以查出这种物质是_________.(当时气压为1个标准大气压)

    【答案】  48  5  海波

    【解析】由图知,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48℃不变,所以该物质为晶体。并且熔点为48℃。该晶体从第5分钟开始熔化,到第10分钟完全熔化完,所以该晶体的熔化过程经历了10min−5min=5min.从熔点表中可以查出标准大气压下熔点为48℃的物质是海波。

    点睛:通过固体的熔化图象可以获取:该物质是晶体还是非晶体(通过该图象有没有一个吸热但温度不变的水平段来确定)、熔点(水平段对应的温度)、熔化过程所用的时间(水平段结束的时刻与开始时刻的差值)等信息,解决此题。

    【题型】实验题
    【结束】
    15

    如图,医生正在用听诊器为病人诊病。听诊器运用了声音____(选填“传递能量”或“传递信息”)的道理;来自患者的声音通过橡皮管传送到医生的耳朵,这样可以提高声音的____(选填“音调”或“响度”)。

    【答案】  传递信息  响度

    【解析】医生用听诊器为病人诊病,是因为声音能传递信息,来自患者的声音通过橡皮管传送到医生的耳朵,橡胶管减少了声音的分散,提高了响度。

    【题型】填空题
    【结束】
    16

    日常生活中我们常说声音“震耳欲聋”,这是指它的_____很大;我们能够辨别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是由于它们的_____不同.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实验题 共 2 题
  1. 夏天,打开冰棒的包装纸,会看到冰棒在冒“白气”,这是_____现象;把烧红的铁块放入冷水中,水面上立即出现了“白气”,这一过程中,水发生了_____和_____两种物态变化;寒冷的冬天,我们戴的口罩上出现了冰霜,这是_____现象.

    【答案】   液化   汽化   液化   凝华

    【解析】“白气”实际上是液态的小水珠,这是由于空气中的水蒸气在冰棒处遇冷液化形成的;把烧红的铁块放入冷水中,水面上立即出现了“白气”,这一过程中,水发生了两种物态变化,液态水吸热汽化变成水蒸气,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小水珠,所以会有“白气”产生;寒冷的冬天,我们戴的口罩上出现了冰霜,这是呼出水蒸气凝华形成的小冰晶。

    【题型】填空题
    【结束】
    14

    下图是某种物质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从图象可知,这种物质的熔点是_________,这种物质从开始熔化到全部熔化所用的时间是__________.从熔点表中可以查出这种物质是_________.(当时气压为1个标准大气压)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日常生活中我们常说声音“震耳欲聋”,这是指它的_____很大;我们能够辨别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是由于它们的_____不同.

    【答案】  响度  音色

    【解析】我们常说声音“震耳欲聋”,是声音的响度大,我们能够辨别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是因为它们的音色不同.

    【点睛】此题考查了声音的特征,包含了声现象的主要知识点,难度不大,容易解答。

    【题型】填空题
    【结束】
    17

    下图表示的是某种物质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加热的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根据图象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这是什么物质?

    (2)在AB、BC、CD、DE各段,该物质处于什么状态?

    (3)在BC段与DE段,该物质的温度为什么不变?

    (4)该物质的熔点和沸点各是多少?

    【答案】(1)水;(2)AB段是固态,BC段是固液共存,CD段是液态,DE段是液态;(3)BC段吸热融化,DE段吸热沸腾;(4)熔点是0℃,沸点是100℃

    【解析】(1)从图象中可以看出该物质有固定的熔点,即0℃,因此这种物质是冰.
    (2)AB段物体温度低于0℃,因此这种物质在AB段是呈固态;
    BC段温度为0℃,因此BC段表示这种物质的熔化过程,处于固液共存态;
    CD段温度高于熔点,因此CD段表示这种物质呈液态;
    DE段温度为100℃,因此DE段表示这种物质的沸腾过程,物质处于液体与气态共存态.
    (3)在BC段物质冰熔化不断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DE段表示物质沸腾过程,物质沸腾时不断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
    (4)BC段表示冰熔化过程,此时温度是0℃,因此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该物质的熔点是0℃.DE段表示物质沸腾过程,此时温度是100℃,因此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该物质的沸点是100℃.
     故答案为:(1)冰(2)AB固态、BC固液共存态、CD液态、DE液态(3)BC段吸热熔化,吸热,当温度保持不变DE段吸热沸腾,吸热温度保持不变(4)熔点是0℃,沸点是100℃

    【题型】简答题
    【结束】
    18

    情景:市人民医院急诊室里,进来了一个因为发高烧而痛苦地哭叫着的幼儿,初诊后,护士遵照医嘱,先给幼儿输液,接着把那些紧紧裹着幼儿的厚厚的衣服解开,然后用纱垫醮着酒精在幼儿身体的不同部位小心地擦拭,一会儿,幼儿安静地躺在妈妈的怀里了.请回答:上文中画了横线的操作应用了哪些物理原理__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简答题 共 1 题
  1. 如图,医生正在用听诊器为病人诊病。听诊器运用了声音____(选填“传递能量”或“传递信息”)的道理;来自患者的声音通过橡皮管传送到医生的耳朵,这样可以提高声音的____(选填“音调”或“响度”)。

    【答案】  传递信息  响度

    【解析】医生用听诊器为病人诊病,是因为声音能传递信息,来自患者的声音通过橡皮管传送到医生的耳朵,橡胶管减少了声音的分散,提高了响度。

    【题型】填空题
    【结束】
    16

    日常生活中我们常说声音“震耳欲聋”,这是指它的_____很大;我们能够辨别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是由于它们的_____不同.

    【答案】  响度  音色

    【解析】我们常说声音“震耳欲聋”,是声音的响度大,我们能够辨别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是因为它们的音色不同.

    【点睛】此题考查了声音的特征,包含了声现象的主要知识点,难度不大,容易解答。

    【题型】填空题
    【结束】
    17

    下图表示的是某种物质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加热的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根据图象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这是什么物质?

    (2)在AB、BC、CD、DE各段,该物质处于什么状态?

    (3)在BC段与DE段,该物质的温度为什么不变?

    (4)该物质的熔点和沸点各是多少?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计算题 共 2 题
  1. 下图表示的是某种物质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加热的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根据图象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这是什么物质?

    (2)在AB、BC、CD、DE各段,该物质处于什么状态?

    (3)在BC段与DE段,该物质的温度为什么不变?

    (4)该物质的熔点和沸点各是多少?

    【答案】(1)水;(2)AB段是固态,BC段是固液共存,CD段是液态,DE段是液态;(3)BC段吸热融化,DE段吸热沸腾;(4)熔点是0℃,沸点是100℃

    【解析】(1)从图象中可以看出该物质有固定的熔点,即0℃,因此这种物质是冰.
    (2)AB段物体温度低于0℃,因此这种物质在AB段是呈固态;
    BC段温度为0℃,因此BC段表示这种物质的熔化过程,处于固液共存态;
    CD段温度高于熔点,因此CD段表示这种物质呈液态;
    DE段温度为100℃,因此DE段表示这种物质的沸腾过程,物质处于液体与气态共存态.
    (3)在BC段物质冰熔化不断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DE段表示物质沸腾过程,物质沸腾时不断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
    (4)BC段表示冰熔化过程,此时温度是0℃,因此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该物质的熔点是0℃.DE段表示物质沸腾过程,此时温度是100℃,因此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该物质的沸点是100℃.
     故答案为:(1)冰(2)AB固态、BC固液共存态、CD液态、DE液态(3)BC段吸热熔化,吸热,当温度保持不变DE段吸热沸腾,吸热温度保持不变(4)熔点是0℃,沸点是100℃

    【题型】简答题
    【结束】
    18

    情景:市人民医院急诊室里,进来了一个因为发高烧而痛苦地哭叫着的幼儿,初诊后,护士遵照医嘱,先给幼儿输液,接着把那些紧紧裹着幼儿的厚厚的衣服解开,然后用纱垫醮着酒精在幼儿身体的不同部位小心地擦拭,一会儿,幼儿安静地躺在妈妈的怀里了.请回答:上文中画了横线的操作应用了哪些物理原理_______?

    【答案】解开紧紧裹着幼儿的厚厚的衣服,主要是让幼儿的皮肤暴露在空气中,和空气接触时,空气的流动可以加速幼儿体表汗液的蒸发;用酒精擦拭幼儿身体的不同部位则是利用酒精蒸发吸热(或蒸发致冷),可以更快的带走幼儿体表的热.

    【解析】试题分析:加快蒸发的方法有:一增大液体的表面积,二是提高液体的温度,三是加快液面上方空气的流动。把那些紧紧裹着幼儿的厚厚的衣服解开,是加快人体表面的空气流动,加快了蒸发;然后用纱垫醮着酒精在幼儿身体的不同部位小心地擦拭,酒精的蒸发吸热具有致冷的作用。综上所述是医生提高蒸发吸热的方法时小孩的体温降低的。

    考点:本试题考查的是蒸发吸热。

    点评:对于此题,学生应了解蒸发吸热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

    【题型】实验题
    【结束】
    19

    汽车出厂前要进行测试.某次测试中,先让汽车在模拟山路上以8m/s的速度行驶500s,紧接着在模拟公路上以20m/s的速度行驶100s.求:

    (1)该汽车在模拟山路上行驶的路程;

    (2)汽车在这次整个测试中的平均速度.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情景:市人民医院急诊室里,进来了一个因为发高烧而痛苦地哭叫着的幼儿,初诊后,护士遵照医嘱,先给幼儿输液,接着把那些紧紧裹着幼儿的厚厚的衣服解开,然后用纱垫醮着酒精在幼儿身体的不同部位小心地擦拭,一会儿,幼儿安静地躺在妈妈的怀里了.请回答:上文中画了横线的操作应用了哪些物理原理_______?

    【答案】解开紧紧裹着幼儿的厚厚的衣服,主要是让幼儿的皮肤暴露在空气中,和空气接触时,空气的流动可以加速幼儿体表汗液的蒸发;用酒精擦拭幼儿身体的不同部位则是利用酒精蒸发吸热(或蒸发致冷),可以更快的带走幼儿体表的热.

    【解析】试题分析:加快蒸发的方法有:一增大液体的表面积,二是提高液体的温度,三是加快液面上方空气的流动。把那些紧紧裹着幼儿的厚厚的衣服解开,是加快人体表面的空气流动,加快了蒸发;然后用纱垫醮着酒精在幼儿身体的不同部位小心地擦拭,酒精的蒸发吸热具有致冷的作用。综上所述是医生提高蒸发吸热的方法时小孩的体温降低的。

    考点:本试题考查的是蒸发吸热。

    点评:对于此题,学生应了解蒸发吸热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

    【题型】实验题
    【结束】
    19

    汽车出厂前要进行测试.某次测试中,先让汽车在模拟山路上以8m/s的速度行驶500s,紧接着在模拟公路上以20m/s的速度行驶100s.求:

    (1)该汽车在模拟山路上行驶的路程;

    (2)汽车在这次整个测试中的平均速度.

    【答案】4000m;10m/s.

    【解析】解答:由v=得:汽车在模拟山路上行驶的路程:S1=V1t1=8m/s500s=4000m

    汽车在模拟公路上行驶的路程: S2=V2t2=20m/s100s=2000m汽车在这次整个测试中的总路程:S= S1=4000m2000m=6000m 汽车在这次整个测试中所用的时间t= t1t2=500s+100s=600s汽车在这次整个测试中的平均速度:v== 10m/s

    .

    【题型】计算题
    【结束】
    20

    自来水厂,有一根足够长的铁管,为了测出它的长度,丙准备用尺量,甲说,我们为什么不能用学过的声学知识间接测量呢?于是,在管的一端用锤敲一下,乙在管的另一端听到了两次响声,并测出两次响声间隔0.2s,问:(1)为什么会听到两次响声______?

    (2)铁管有多长_______?(设当时的温度为15℃,声音在铁中的速度为5200m/s,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为340m/s)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