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33 题,其中:
选择题 30 题,综合题 3 题
简单题 32 题,中等难度 1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30 题
  1.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农业方面的成就突出。其主要表现是

    A.铁犁牛耕的出现和推广        B.高转筒车的发明

    C.耦犁技术的普及             D.曲辕犁的推广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1663年英国颁布《主要产物法令》,其中规定:凡在欧洲各地出产或制造的物品,都必须先输送到英国,再用英国船从英国海港启程,才可以转运到美洲殖民地。此规定的主要目的在于

    A. 加强与欧洲各国的联系   B. 打破西班牙贸易垄断

    C. 获取垄断性的贸易利润   D. 遏制荷兰商业的发展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土豪,我们做朋友吧”成为当今一种网络流行语。如果某一土豪生活在武则天时代,

    他能够显摆的财富不可能有

    A.精美的青铜酒樽          B.削铁如泥的钢刀

    C.色泽鲜艳的彩瓷           D.波斯风格的织品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荀子·王制》:“凡农之道,厚(候)之为宝。”《农书·粪田之宜》:“用粪犹用药也。”《吕氏春秋·上农》:“时至而作,竭时而止。”《齐民要术》:“麦黄种麻,麻黄种麦。”以上四则材料均反映了

    A.中国古代农业根据节气安排生产

    B.中国古代农业注重因地制宜

    C.中国古代农业精耕细作的特点

    D.中国古代农业发展尊重自然规律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女不织,或受之寒。”这句话反映了 

    A.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

    B.手工业经济的生产方式

    C.古代妇女的地位较高

    D.商品经济的发达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社日是农家祭祀土地神的日子,有春社和秋社之分。古代百姓通过社日活动表达他们对减少自然灾害、获得丰收的良好愿望。王驾《社日诗》云:“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社日活动传统主要反映了

    A.节日习俗促进了诗歌的发展

    B.迷信思想根深蒂固

    C.农耕经济影响社会生活

    D.节日习俗成为传统文化的核心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史记·货殖列传》中指出,对于农、工、商、虞(从事山林水泽行业的人),政府应“善者因之,其次利导之,其次教诲之,其次整齐之,最下者与之争。……人各任其能,竭其力,以得所欲。”材料表明司马迁

    A.认为政府应平等对待农工商虞

    B.主张运用法律手段来限制商业行为

    C.主张国家应该对经济适度干预

    D.肯定了追求财富是人类的自然本性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近年来,土地流转成为热门话题,土地制度是古代主要制度。汉代以后,“地券或地契是买卖双方私人之间所立的文契。此外还有政府官方发给天地所有人的产权证明文件。”说明

    A.体现了“耕者有其田”

    B.土地买卖相当频繁

    C.土地所有权登记制度的出现

    D.土地所有权完全由国家控制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商鞅变法规定:私自移动田界,将被处以“赎耐”之刑(强制剔去须鬓,以羞辱之)。此规定的目的是

    A.维护井田制            B.重农抑商

    C.奖励耕织             D.保护私有财产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读下表,该表主要反映了中国古代农业

    中国古代农业科技成就(部分)

    时期

    内容

    备注

    春秋战国

    牛耕、铁农具

    都江堰、郑国渠

    测知二十四节气

    有利于安排农事

    秦汉

    耧车

    提高播种效率

    选种、育秧

    提高产量的重要途径

    A.发明创新农业生产工具

    B.注重总结推广农业经验

    C.注重农时,改进耕作技术

    D.精耕细作的模式形成发展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受京杭大运河等因素的综合影响,唐朝时扬州是工商业繁荣的大都会。扬州当时可能出现的场景是

    A.“大街两边民户铺席……约十余里”

    B.“南北水陆商货在此云集,海上商船在此起航停泊”

    C.“夜市直至三更才结束,五更又开晓市”

    D.“匠有常主,记日受值……无主者黎明立桥以待”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宋代梅尧臣有诗云:“既如车轮转,又若川虹饮。能移霖雨功,自致禾苗稔。”该诗所描写的工具

    A.用于农田犁耕        B.借助水力鼓风冶铁

    C.便于交通运输         D.利用水力灌溉农田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南宋文人耐得翁在其游记《都城纪胜》中记录南宋临安城:“市肆谓之行者,因官府科索而得此名,不以其物小大,但合充用者,皆置为行。虽医卜亦有职……内亦有不当行而借名之者,如酒行、食饭行是也。”由此记载可知

    A.南宋城市经济仍受政府管理

    B.城市行会组织最早出现在南宋

    C.医疗行业比餐饮业地位显著

    D.临安城内已经形成地域性商帮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明朝官员章懋不满当时浙江盛行的一些现象:男子成年后另立门户的习俗,因此造成家庭成员为争家产而不和;婚嫁谈判时讲价还价的习俗,连适当的规矩也不顾了;葬礼要请和尚念经,大摆筵席,大肆挥霍的习俗,以至忘记葬礼本身是悲痛的事。其所描述的现象共同表明

    A.商品经济发展冲击了传统观念

    B.资本主义萌芽出现,传统观念崩溃

    C.经济发展助长了奢侈观念发展

    D.专制制度趋于衰落,地方势力发展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帝王们也是‘经济人’,也要追求效用最大化,他们的政策‘选择’也受到客观条件的制约。社会结构和政治经济制度,都是‘经济人’在特定资源环境下‘理性选择’的结果。”按此观点来解释“重农抑商”政策的话,下列结论中可以成立的是

    A.“重农抑商”政策实现了古代经济政策效用的最大化

    B.“重农抑商”政策始终是中国古代帝王的明智选择

    C.“重农抑商”政策是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时的必然选择

    D.“重农抑商”贯穿于中国古代史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有关清政府“闭关政策”的评价,20世纪50至60年代的学者大都认为它具有抵抗外来侵略、维护国家主权的作用(“自卫说”)20世纪80年代以后,学者对这样的认识产生了怀疑,他们认为,它对近代中国社会的前进和发展,起了严重的阻碍作用(“自杀说”)下列说法中最为合理的是

    A.史学家视角不同会导致结论不同

    B.史学家自我否定说明评价标准缺失

    C.两种观点互相矛盾,都缺乏正确性

    D.“自杀说”比“自卫说”更正确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清代旧例:“凡内地商人赴外洋者,必戚里具结状,限往返期,逾限者连坐。……过三年不归者,不听回籍。”这体现了清朝的政策是

    A.工商食官    B.鼓励贸易

    C.重农抑商    D.闭关锁国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历史学家巴若斯在描写一位葡萄牙航海家的航海发现时写道:“船员们惊异地凝望着这个隐藏了多少世纪的壮美的岬角。他们不仅发现了一个突兀的海角,而且发现了一个新的世界。”下列有关此次航海叙述正确的是

    A.这位航海家是迪亚士

    B.此次航海路线是向东横渡太平洋

    C.此次航海抵达了印度

    D.此次航海促使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曾对1550—1650年这一时期有过如下描述:“近代世界编年史上,从未存在过对商人、投机者和暴发户来说如此持久、如此可贵的一个良机。”该“良机”主要得益于

    A.文艺复兴运动

    B.新航路开辟

    C.英国资产阶级代议制确立

    D.英国成为殖民霸主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学者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指出“以保守的对策来对付进取的政策,这种中西之间的态势就是鸦片战争后一系列变化的基础和原因。……中国在世界民族之林中所处的被动局面,不是开始于鸦片战争,而是从郑和航海(1405—1433 年)以来已见端倪了。”对该观点认识正确的是

    A.郑和航海时期的中国已经落后于西方

    B.西方进取从根本上加速了明清社会的转型

    C.鸦片战争之前的中国对外交流完全停滞

    D.政策差异导致了中西历史发展方向的迥异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自上世纪20年代以来,在美洲大陆上,哥伦布纪念日便是纪念欧洲与美洲首次碰撞后,产生新的混血种族及其文化的节日,并被人们称为“种族之日”。这里纪念的是

    A.发现新大陆的英雄      B.开启美洲历史的新篇

    C.世界开始走向整体      D.文明的交流与碰撞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2. 1609年,某地成立银行,而后各种银行林立,成为欧洲的储蓄和兑换中心。依靠雄厚的金融力量,此地还开启股票市场,进行融资和投机,被后人称为“17世纪的华尔街”。“某地”是指

    A.英国的伦敦               B.法国的巴黎

    C.荷兰的阿姆斯特丹           D.意大利的威尼斯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3. 消费价格指数是反映消费品价格变动趋势和程度的相对数,价格越高,价格指数越大。下图是英国历史上消费品价格指数变化情况,形成图中价格指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生产萎缩使产品供应越来越少

    B.贵族追求享受大量购买奢侈品

    C.殖民掠夺使金银输入越来越多

    D.大西洋沿岸成为世界贸易中心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4. “这是一个,给世界带来工业文明的火种也带来海盗洗劫般苦难的民族;这是一个,曾经让世界在她面前战栗、而今只能紧跟当今霸主狐假虎威的岛国;这是一个,人类政治文明民主化、法律化历程开始的地方……”诗中的“岛国”是指

    A.澳大利亚      B.葡萄牙

    C.西班牙      D.英国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5. 新航路的开辟使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主要是因为

    A.欧洲商人直接同世界各地建立了商业联系

    B.欧、亚、非洲之间隔绝的状态被打破

    C.欧洲商贸中心由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D.亚洲、非洲、美洲沦为了西欧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6. 在近年编撰的世界通史中,不少著作突破以民族、国家为单位的传统套路,按文明类型及其演变划分历史,注重描述不同文明间的冲突与融合。一些中国史研究者尝试以这种视野审视中国历史,撰写了《反思“西方中心论”的一个代表》等著作。下列史实中,最能印证材料这种“视野”的是

    A.16世纪开始兴起的三角贸易

    B.清朝厉行海禁政策并维护朝贡体系

    C.17世纪中期英国颁布《航海条例》

    D.1640年英国爆发资产阶级革命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7. 原新华社国际部记者高梁在《炎黄春秋》上发表了一篇回忆文章:“我作为代表团先遣小组的成员,亲身经历了这些激动心弦的日日夜夜……在三天之内办理了一切出国手续,赶制了行装……秘书处未再安排为我国举行升旗仪式,而是采取了更换旗帜的做法……秘书处不清楚,我国国旗的位置是按中国(CHINA)的‘C’,还是按中华人民共和国(PEOPLE'SREPUBLICOFCHINA)的第一个字母‘P’来排列。”据材料判断,此文所反映的外交事件是

    A.毛泽东率领代表团访问第一个宣布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

    B.新中国首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参加重要的国际会议

    C.周恩来率代表团参加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会议

    D.中华人民共和国代表团参加第26届联合国代表大会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8. 1992年11月16日,“海协会”致函“海基会”:“为使海峡两岸公证书使用问题商谈早日克竞全功,现将我会拟作口头表述的要点函告贵会:海峡两岸都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努力谋求国家的统一。但在海峡两岸事务性商谈中,不涉及‘一个中国’的政治含义。”对此函解读不正确的是

    A.标志着“九二共识”的达成

    B.体现出求同存异的务实精神

    C.明确了两岸关系的根本原则

    D.推动了两岸关系的重大突破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9. 1984年7月日本前首相中曾根康弘指出:“21世纪日本人一致同意前提下,大胆触动过去意见纷纭或回避触及的问题,重新形成统一看法,以促进日本作为一个国家和民族在世界上堂堂正正地前进,推动国家的发展。”这表明日本

    ①企图摆脱雅尔塔体系的束缚       ②奉行相对独立的外交政策

    ③积极谋求世界政治大国地位       ④政府将正视侵华,勇担责任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0. 2013~2014年,乌克兰发生了严重政治危机:乌克兰国内的亲俄派与亲英美派对立并引发武装冲突。危机引起许多国家的直接干预:俄罗斯立即强势介入,法、德、英、美等国采取了针锋相对的措施向俄罗斯施压;欧盟、联合国等国际组织以及中国等国也表示高度关注。2015年2月,俄、乌、法、德四国领导人举行会谈,随后俄罗斯总统普京宣布乌克兰危机各方同意停火,危机才告一段落。透过乌克兰危机,可以看出

    A.多极化形成过程中,大国之间存在反复博弈

    B.联合国在维护国际安全方面发挥了核心作用

    C.经济区域化对全球化具有促进和制约的作用

    D.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今世界面临的共同主题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3 题
  1. 学者们通过各自的研究 ,对明清时代中国经济的发展往往作出不同评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清时期)在史籍中并不乏有关从商致富的记载,但几乎毫无例外,过去几个世纪以来,商人最后总是倾向于把累积得来的财富或过剩的资本投资于购买土地,或供应下一代有闲沉浸于传统典籍,参与科举,以便进入官僚行列。即使有人终生以商贾为业,仍会要求其下一代尽可能转向科举。因此,我们可以说,引发人们营商致富的动机中,实已包含了否定或摧毁商业企业发展的因素。

    ——史仲文、胡晓琳《中国全史·商贾史》

    材料二   安古斯·麦迪森运用实际购买力计算法计算中国汉代以来的GDP ,提出自1700年至1820年 ,中国的经济增长数倍于欧洲 ,中国的GDP在世界GDP的比重从231%增长到324 %;而欧洲的GDP在世界GDP中的比重仅从233%增长到266 % ;贡德·弗兰克认为 ,直到1800年 ,中国仍是世界经济的中心……尽管这些认识有待于进一步研究验证 ,但它毕竟提出了一个发人深思的问题 :在西方资本主义进入中国之前 ,中国的传统经济究竟是不断发展 ,还是处于停滞的状态?

    ——李根蟠《关于明清经济发展中的一个“悖论”》

    (1)概括指出材料一中描述的社会现象,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导致上述现象出现的经济政策因素。

    (2)联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材料二中“悖论”,选择其中一种观点展开评论。 要求:观点鲜明,论证严密,表述成文,富有逻辑。(不超过250字)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上(宋高宗)谕大臣曰……又曰“广南(广东南路)市舶,利入甚厚,提举官宜得人而久任,庶蕃商(海外各国商人)肯来,动辄百十万缗,皆宽民力也。”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

    材料二  诏行中书省唆都、蒲寿庚等曰:“诸蕃国列居东南岛寨者,皆有慕义之心,可因蕃舶诸人宣布朕意,诚能来朝,朕将宠礼仪。其来往互布,各从所欲。”

    ——《元史·世祖记》

    材料三  《乾隆二十四年部覆两广总督李侍尧奏议》据称夷商在省过冬,应请永行禁止也……夷人到粤,宜令寓居行商管束稽查也……借领外夷资本及雇佣汉人役使,并应查禁也……外夷雇人传递信息之积弊,宜请永除也。

    (1)材料一中“广南市舶”的主要职能是什么?上述材料中称外国商人为“蕃商”“夷人”这反映了古代统治者怎样的心态和思想?

    (2)上述三则材料反映的对外政策有何不同?这些政策对当时的社会经济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方史学家习惯上把15世纪中期到17世纪中期称为“扩张的时代”,欧洲人把自己来到西半球的事件,称之为“地理大发现”。

    材料二   新航路开辟后,原有的商品如粮食,白糖,香料都有大的增加;同时一些新商品也出现在欧洲市场上,例如:美洲的烟草,可可,非洲的咖啡,中国的茶叶。 一方面是许多商业金融机构的建立,有信贷机构,殖民贸易股份公司,交易所等。买空卖空,形同赌博,经商者突然暴富,顷刻破产的事例司空见惯。 ……中世纪兴旺发达的地中海贸易成为昨日黄花,威尼斯,热那亚等城市的商业地位一落千丈……而里斯本,伦敦,安特卫普和阿姆斯特丹成为重要的国际商业都市……

    ——刘景华《人类六千年》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地理大发现”主要指什么?引发“地理大发现”的最主要根源是什么?

    (2)材料二表明“地理大发现”对欧洲产生了怎样的影响?(需提炼其具体表现)

    (3)如何解释“地理大发现”的世界历史意义?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