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3 题,其中:
选择题 18 题,综合题 3 题,填空题 1 题,判断题 1 题
简单题 15 题,中等难度 7 题,困难题 1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18 题
  1. 2016年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他的主要历史功绩有(  )

    ①创办黄埔军校   ②领导辛亥革命   ③领导五四运动   ④创建中华民国.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史学家们对辛亥革命的评价有成功论、失败论、不彻底论等。下列史实能够支持成功论的是(   )

    A. 1912年1月5日,孙中山为争取列强支持,宣布承认清朝签订的不平等条约

    B. 1912年2月12日,清朝最后一位皇帝宣统下诏退位

    C. 1912年3月10日,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D. 1912年4月1日,孙中山正式解除临时大总统职务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从香港和五口(五处通商口岸)输入的外国商品,开始冲击中国的自然经济,几千年来的社会经济结构被侵蚀而逐步改组。”材料描述的是(  )

    A. 鸦片输入的危害   B. 中英《南京条约》的影响

    C. 中国边疆的危机   D. 中日《马关条约》的后果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1919年6月的英国《泰晤士报》评论说,巴黎和会与其说引起了中国学生的争取国权运动,不如说它是近代中国人第一次对西方人说“不” 的国际会议。这主要是因为(   )

    A. 巴黎和会促使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来

    B. 中国代表拒绝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

    C. 五四运动迫使北洋政府废除了“二十一条”

    D. 中国在巴黎和会上收回了山东主权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它首次在中国大地宣告国家主权属于人民,……国会政治、政党政治、舆论监督政府等民权政治,变人治为法治的尝试由此正式开端。替代文中“它”最恰当的是(     )

    A. 中国同盟会   B. 武昌起义   C. 中华民国   D.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下列有关抗日战争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空前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B. 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C. 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从危亡走向振兴的转折点

    D. 中国人民在没有外来援助的情况下取得抗日战争的最终胜利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天安门”是每一个中国人心中向往的地方,它见证了许多重大历史事件的发生。其中发生在这里、标志着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的历史事件是  (    )

    A. 新文化运动   B. 五四运动   C. 洋务运动   D. 西安事变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日出东方”“星火燎原”“力挽狂澜”“灯塔指引”“进京赶考”这五个关键词高度概括了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不朽的历史功绩。其中与“星火燎原”相对应的重大历史事件是(   )

    A. 南昌起义   B. 中共“一大”的召开

    C.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开辟   D. 中共“七大”的召开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中国的近代化就是在经济上实现工业化,在政治上实现民主化的过程。中国近代化过程中以下各个方面的重大事件和主要领导人对应不正确的是

    A. 近代史的开端——虎门销烟——林则徐

    B. 近代化的开端——洋务运动——奕

    C. 资产阶级改良运动——戊戌变法——康有为

    D.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辛亥革命——孙中山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红歌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历史价值。“夜半三更哟盼天明,寒冬腊月哟盼春风,若要盼得哟红军来,岭上开遍哟映山红……”从上面歌词中可以推断出这首歌所反映的相关历史事件发生在   (   )

    A. 国民大革命时期(1924-1927)   B. 国共十年对峙时期(1927-1937)

    C. 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   D. 解放战争时期(1946-1949)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下列哪一社会现象,在当时的中国是不可能出现的(  )

    A. 1905年,一位中国商人在北京东交民巷建造住宅

    B. 1913年的南京街头,一对久别重逢的老朋友热烈握手

    C. 1917年,张謇的大生纱厂生产和销售业绩良好

    D. 1919年6月,《申报》报道了上海工人罢工的情况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李鸿章在上海联合洋枪队镇压太平军时,感叹西方国家“大炮之精纯,子弹之细巧,器械之鲜明……实非中国所能及。”材料反映洋务派主张学习西方的 ( )

    A. 民主思想   B. 政治制度   C. 军事技术   D. 风俗习惯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土地是封建统治的根基,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土地是几千年来农民斗争的目标,太平天国反对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纲领是(   )

    A. 拜上帝教教义   B. 《劝世良言》   C. 《天朝田亩制度》   D. 《资政新篇》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该条约中有利于外国人直接利用中国廉价劳动力和原料,剥削中国人民的条款是(    )

    A. 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B. 赔偿日本兵费白银2亿两

    C. 增辟通商口岸

    D. 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下图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的浮雕展现的历史事件是(  )

    A. 虎门销烟   B. 火烧圆明园   C. 武昌首义   D. 义和团运动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清政府已变成“洋人的朝廷”。这一说法根植于( )

    A. 《南京条约》   B. 《瑷珲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请仔细观察下面的四幅图片,判断它们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

    A. 侵略与反抗   B. 新民主主义革命

    C. 近代化探索   D. 伟大的抗日战争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北京大学校园里有座雕像,雕像主体是两个螺旋状的大写字母D(Democracy)和S(Science)。这是纪念以北京大学为主要阵地开展的

    A. 维新变法运动   B. 新文化运动

    C. 五四爱国运动   D. 国民革命运动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3 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

    ——《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材料二 革命把自古以来神圣不可侵犯的天子打倒了,人们之间不再称“老爷”“大人”,而是改称“先生”“同志”,男子剪掉辫子,女子不再缠足。有的从前颓废的青年向亲人表示: “中国革命成功了,我要做一个新中国的新人。”    

    ——改编自《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材料三 他们高举“民主”和“科学”两面大旗,向尊孔复古的逆流展开猛烈进攻。

    ——《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1)材料一的内容给中国社会性质带来怎样的变化?

    (2)引起材料二中社会习俗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材料中的青年认为“中国革命成功了” ,但也有人认为“中国革命失败了”,请你就其中的一种观点说出两点理由。

    (3)材料三反映的事件在促进中国人民思想解放的过程中起了什么作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一

    材料二

    图二

    材料三 曾国藩说:“购买外洋船炮并进行仿造,是今日救时之第一要务。”

    (1)图一显示的是一场战争的形势局部图,写出该战争的名称。

    (2)图二所示为圆明园被焚毁后的一处残迹,该残迹是哪些人造成的结果?

    (3)曾国藩的话,表明他决心投身于一场什么运动?材料一、二所示事件与曾国藩从事的运动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历史关系?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请结合所学完成以下探究题。

    在近代中国的历史进程中,面对西方列强的入侵,无数仁人志士上下求索,探寻中华崛起之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器物之路】

    材料一 19世纪60年代,洋务派采用西方生产技术,创办了一批近代企业,著名的有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等。这些企业经费由清政府调拨,产品分配给军队。19世纪70年代,洋务派创办了另一批企业,如轮船招商局、汉阳铁厂等,他们希望通过创办这类企业,将产品投放市场,同外国人竞争,“分洋商之利”。

    (1)根据材料一分析,洋务运动60年代和70年代创办的企业有什么不同?器物探索之路有何意义?

    【制度变革】

    材料二 1895年,北京1000多名举人在“公车上书”的呐喊声中展示了近代先进知识分子的觉醒,也由此揭开了一场政治变革运动的序幕。

    材料三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               

    ——孙中山

    (2)材料二中“政治变革运动”指什么?材料三中的“革命”有何历史贡献?为什么孙中山还说“革命尚未成功”?

    【思想解放】

    材料四 在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历程中,中国人首先学习西方的技术,结果甲午一战,证明只学技术不好使……所以就开始学制度。学制度问题又更大了……那么好的制度拿到中国来就变样……后来中国人就开始琢磨最该彻底改变的是中国人的思想。

    (3)为了改变中国人的思想,知识分子掀起了什么运动?随着运动的深入发展和国际新形势的出现,他们宣传的思想又有了什么新发展?

    【新的征程】

    材料五 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带领中国人民经过28年艰苦卓绝的奋斗,建立新中国,并逐步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这是中国近代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

    (4)中国共产党成立时间、地点和的标志性事件分别是什么?

    (5)综合上述材料,近代化道路的探索过程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填空题 共 1 题
  1. 请根据提示写出相应内容:

    (1)虎门硝烟的领导人是                                  

    (2)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是《                  》

    (3)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割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是                

    (4)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第一枪的是                     

    (5)洋务运动的口号是“           ”和“           ”

    (6)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                  

    (7)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的资产阶级革命是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判断题 共 1 题
  1. 指出下列史实的错误,并加以改正

    (1)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是大泽乡起义。

    错误                 订正                         

    (2)拉开戊戌变法运动的序幕是甲午中日战争。

    错误                 订正                         

    (3)新文化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

    错误                 订正                    

    (4)传说中的“北伐名将”是蒋介石。

    错误               订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