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1 题,其中:
选择题 7 题,填空题 2 题,简答题 1 题,推断题 1 题
简单题 2 题,中等难度 2 题,困难题 7 题。总体难度: 中等
选择题 共 7 题
  1. 化学是你,化学是我,化学深入我们的生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常温下,纯水的电离度为10-7×100%

    B. 不能用溴水区分生物柴油和汽油

    C. 海水淡化可使用冷冻法、离子交换法、电解法、反渗透法、明矾吸附法

    D. 开发可燃冰,有利于节省化石燃料,并减少温室效应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将1mol明矾晶体完全溶于水制成胶体,其中所含胶体粒子数目为NA

    B.在反应KIO3+6HI=KI+3I2+3H2O中,每生成3molI2转移的电子数为5NA

    C.0.1 mol·Lˉ1 CaCl2溶液中含有Clˉ离子的数目为0.2NA

    D.136g熔融的KHSO4中含有2NA个阳离子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有X、Y两种元素,原子序数≤20,X的原子序数小于Y,且X、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选项中m、n均为正整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若X的最高价含氧酸为强酸,则X的氢化物溶于水一定显酸性

    B. 若Y的最高正价为+m,则X的最高正价一定为+m

    C. 若X元素形成的单质是X2,则Y形成的单质一定是Y2

    D. 若X(OH)n为强碱,则Y(OH)n也一定为强碱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4. 烯烃在一定条件下发生氧化反应,碳碳双键断裂,如R1CH===CHR2被氧化为被氧化为,由此推断分子式为C4H8的烯烃的氧化产物有(   )

    A.2种         B.3种       C.4种         D.6种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常温下,向20.00mL 0.1000mol·L-1(NH4)2SO4溶液中逐滴加入0.2000mol·L-1NaOH时,溶液的pH与所加NaOH溶液体积的关系如下图所示(不考虑挥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点a所示溶液中:c(NH4+)>c(SO42-)>c(OH-)>c(H+)

    B. 点b所示溶液中:c(NH4+)=c(Na+)>c(H+)=c(OH-)

    C. 点c所示溶液中:c(SO42-)+c(H+)=c(NH3•H2O)+c(OH-)

    D. 点d所示溶液中:c(SO42-)>c(NH3•H2O)>c(NH4+)>c(OH-)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6. 2015年斯坦福大学研究人员研制出一种可在一分钟内完成充放电的超常性能铝离子电池,内部用AlCl4–和有机阳离子构成电解质溶液,其放电工作原理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放电时,铝为负极、石墨为正极

    B.放电时,有机阳离子向铝电极方向移动

    C.放电时的负极反应为:Al –3e- + 7AlCl4– = 4Al2Cl7–

    D.充电时的阳极反应为:Cn + AlCl4––e- = CnAlCl4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下列设计的实验方案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乙酸乙酯碱式水解完全

    向水解后的溶液中滴加酚酞,变红

    B

    确定Ksp(BaCO3)>Ksp(BaSO4)

    常温下,向BaCO3粉末加少量稀Na2SO4溶液,过滤,向洗净的沉淀中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

    C

    证明反应速率会随反应物浓度的增大而加快

    用3 mL稀硫酸与足量纯锌反应,产生气泡速率较慢,然后加入1mL 1mol·Lˉ1Cu(NO3)2溶液,迅速产生较多气泡

    D

    通过观察液面差判断该装置的气密性

    向右拉动注射器活塞并固定在某处,往试管中注水没过导气管口后,向左推活塞

    A. A   B. B   C. C   D. D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填空题 共 2 题
  1. (本题共8分)

    水煤气法制甲醇工艺流程框图如下

    (注:除去水蒸气后的水煤气含55~59%的H2,15~18%的CO,11~13%的CO2,少量的H2S、CH4,除去H2S后,可采用催化或非催化转化技术,将CH4转化成CO,得到CO、CO2和H2的混合气体,是理想的合成甲醇原料气,即可进行甲醇合成)

    (1)制水煤气的主要化学反应方程式为:C(s)+H2O(g)CO(g)+H2(g),此反应是吸热反应。① 此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为              

    ②下列能提高碳的平衡转化率的措施是              

    A.加入C(s)    B.加入H2O(g)    C.升高温度    D.增大压强

    (2)将CH4转化成CO,工业上常采用催化转化技术,其反应原理为:

    CH4 (g)+3/2O2 (g)CO (g)+2H2O (g) +519KJ。工业上要选择合适的催化剂,分别对X、Y、Z三种催化剂进行如下实验(其他条件相同)

    ① X在T1℃时催化效率最高,能使正反应速率加快约3×105倍;

    ② Y在T2℃时催化效率最高,能使正反应速率加快约3×105倍;

    ③ Z在T3℃时催化效率最高,能使逆反应速率加快约1×106倍;

    已知:T1>T2>T3,根据上述信息,你认为在生产中应该选择的适宜催化剂是     (填“X”或“Y”或“Z”),选择的理由是                            

    (3)合成气经压缩升温后进入10m3甲醇合成塔,在催化剂作用下,进行甲醇合成,主要反应是:2H2(g) + CO(g) CH3OH(g)+181.6kJ。T4℃下此反应的平衡常数为160。此温度下,在密闭容器中加入CO、H2,反应到某时刻测得各组分的浓度如下:

    物质

    H2

    CO

    CH3OH

    浓度/(mol·L-1)

    0.2

    0.1

    0.4

    ① 比较此时正、逆反应速率的大小:v正       v逆 (填“>”、“<”或“=”)。

    ② 若加入同样多的CO、H2,在T5℃反应,10 min后达到平衡,此时c(H2)=0.4 mol·L-1、c(CO)=0.7 mol·L-1、则该时间内反应速率v(CH3OH) =         mol·(L·min)-1。

    (4)生产过程中,合成气要进行循环,其目的是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用含少量铁的氧化物的氧化铜制取氯化铜晶体(CuCl2xH2O)。有如下操作:

    已知:在pH为4~5时,Fe3+几乎完全水解而沉淀,而此时Cu2+却几乎不水解。

    (1)溶液A中的金属离子有Fe3+、Fe2+、Cu2+。检验溶液A中Fe2+的最佳试剂为_____(填编号,下同)。

    ①KMnO4   ②(NH4)2S      ③NaOH       ④ KSCN

    (2)氧化剂可选用_________。①Cl2  ②KMnO4  ③HNO3  ④H2O2

    (3)要得到较纯的产品,试剂可选用_______________。①NaOH ②FeO ③CuO ④Cu2(OH)2CO3

    (4)从滤液经过结晶得到氯化铜晶体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按实验先后顺序选填编号)。

    ①过滤 ②蒸发浓缩 ③蒸发至干 ④冷却

    (5)欲测定溶液A中的Fe2+的浓度,实验前,首先要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KMnO4溶液250mL,配制时需要的仪器除天平、玻璃棒、烧杯、药匙、胶头滴管外,还需_________,下列滴定方式中,最合理的是___________(夹持部分略去)(填字母序号)。

    (6)为了测定制得的氯化铜晶体(CuCl2xH2O)中的x值,某学生设计了两种实验方案:

    方案一:称取mg晶体灼烧至质量不再减轻为止,冷却、称量所得无水CuCl2的质量为n1g

    方案二:称取mg晶体溶于水,加入足量氢氧化钠溶液、过滤、沉淀洗涤后用小火加热至质量不再减轻为止,冷却,称量所得固体的质量为n2g。

    试评价上述两种实验方案:其中正确的方案是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据此计算得x=_________(用含m、n1或n2的代数式表示)。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简答题 共 1 题
  1. 某校课外活动小组为了探究铜与稀硝酸反应产生的是NO气体,设计了如下实验。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设计装置A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达此目的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1)中的操作后将装置B中铜丝插入稀硝酸,并微热之,观察到装置B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装置E和F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实现此目的,操作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D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推断题 共 1 题
  1. 具有抗菌作用的白头翁素衍生物H的合成路线如下图所示:

    已知:

    (以上R、R'、R''代表氢、烷基或芳基等)

    (1)A属于芳香烃,A的名称是__________。

    (2)由C生成D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由E与I2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F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反应同时生成另外一个有机副产物且与F互为同分异构体,此有机副产物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选填字母序号)。

    a.G存在顺反异构体

    b.由G生成H的反应是加成反应

    c.1 mol G最多可以与1 mol H2发生加成反应

    d.1 mol F或1 mol H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均消耗2 mol NaOH

    (5)E有多种同分异构体,其中属于芳香族化合物,并既能发生加聚反应又能发生水解反应的有_____种(不考虑立体异构)。写出其中任意一种核磁共振氢谱为5组峰,且峰面积之比为1:1:2:2:2的物质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