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2 题,其中:
选择题 4 题,名句名篇 1 题,语言应用 2 题,文言文阅读 1 题,诗歌鉴赏 1 题,现代文阅读 2 题,作文题 1 题
简单题 3 题,中等难度 4 题,困难题 4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4 题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耀(xuàn)   干(biě)     下(zài)    情枉法(xùn)

    B.折(cuō)   木(nè)     吸(shǔn)    而不舍(qiè)

    C.思(cǔn )   厌(zèng)    道(hàng)    汗流背(jiā)

    D.知(niǎn)   搭 (shàn)   (měng)懂    自怨自(yì)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画家喜欢将人活动的场景搬到夜晚的水中,朗月下的水面,空明,静寂,溶溶的月下,迷离的江雾中,人与世界神秘地溶合在一起。

    B.在雨夜中专心攻读,身心会超常地熨贴;在夜雨思念友人,会思念到立即寻笔写信;在夜雨中挑灯作文,文字也会变得滋润慰藉。

    C.秋天不要多吃辣椒,以免影响肺和皮肤,平时可常用清水慢慢滋润鼻腔,或夜晚时在屋内放一盆水,这些对缓解秋躁多有良效。

    D.有着臃肿身材的韩国“鸟叔”,曾因其貌不扬而被鄙视,如今却风头正健,盖过众多俊男靓女,其怪诞滑稽的骑马舞更是风靡全球。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空格处的词语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①沿着荷塘,是一条曲折的小煤屑路。这是一条     的路;白天也少有人走,夜晚更加寂寞。

    ②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     不到十足。

    ③我为了这永远向着阳光生长的植物不快,因为它损害了我的自尊心。可是我囚系住它,仍旧让

    的枝叶垂在我的案前。

    A.幽静  品尝   软弱       B.幽僻   品尝   柔弱

    C.幽僻  赏玩   柔弱       D 幽静   赏玩  软弱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我生长在江南,儿时所受的江南冬日的印象,铭刻特深;虽则渐入中年,又爱上了晚秋,以为秋天正是读读书、写写字的人的最好方式。

    B.有关专家认为,由于目前旅游产品结构不合理,旅游景区发展产业比较单一,相应的旅游产业链还未完全形成,也是景区产生“门票依赖”的重要原因。

    C.经过科学家历时多年科考和研究,这具头骨化石被证实是欧亚大陆晚中新世以来古猿化石记录中最晚的一具古猿幼年头骨,为早期人类起源研究提供了新证据。

    D.沪深高铁有望年内全线开通运营,这条大动脉连接的大都是金融中心和大型城市。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名句名篇 共 1 题
  1.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只选作三小题)

    ①古之学者必有师。                       。(韩愈《师说》)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劝学》)

    ③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苏轼《念奴娇••• 赤壁怀古》)

    ④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苏轼《赤壁赋》)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语言应用 共 2 题
  1. 下面是近三年20个省中考试卷中现代文阅读所占比重统计表,请将表中带规律性的内容用文字表述出来。

    年度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平均比重

    28%

    29%

    32%

    最低比重

    20%

    15%

    20%

    最高比重

    41%

    41%

    42%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在“家电”身上似乎能看到人类自己的影子。依照下面示例的构思方式,写一段以某种家电讽喻或提示人类的文字。

    示例:

    电视机——自以为拥有一切;但无论想炫耀什么,都得完全听从别人的摆布。

    空调——只能在一个狭小空间内改变气候,却总以为自己能改变大气候。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文言文阅读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始得西山宴游记

    自余为僇人,居是州,恒惴栗。其隙也,则施施而行,漫漫而游,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意有所极,梦亦同趣;觉而起,起而归;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因坐法华西亭,望西山,始指异之。遂命仆人过湘江,缘染溪,斫榛莽,焚茅茷,穷山之高而止。攀援而登,箕踞而遨,则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衽(rèn)席之下。其高下之势,岈然洼然,若垤若穴,尺寸千里,攒蹙累积,莫得遁隐;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与培塿为类。悠悠乎与颢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引觞满酌,颓然就醉,不知日之入。苍然暮色,自远而至,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故为之文以志。是岁,元和四年也。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入深林,回溪     穷:穷尽

    B.望西山,始指之   异:使……奇特

    C.踞而遨         箕: 像簸箕一样

    D.故为之文以      志:记
    2.与例句中“之”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不知日入。

    A.属予作文以记         B.扣舷而歌

    C.岂他人过哉          D.夫庸知其年先后生于吾乎
    3.下列对课文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文章第一段,作者以“上”“入”“穷”加上“无远不到”,具体而又概括地写出了自己的行踪;“坐”“醉”“卧”“梦”“觉”“起”“归”等一系列动词的连用,其目的为了表现自己被贬后能够游山玩水忘却忧愁的愉快心境。

    B.第二段中,作者以“过”“缘”“斫”“焚”四字领起四个短句,以排比句式,构成了一种急促之势;“攀援而登,箕踞而遨”八字,写出了身登目游的过程;并从西山之高、西山所见之广、西山有众山拥戴之势等方面来描写西山。

    C.文中“始得”二字,暗含了初次遭遇西山,透露出偶然而又惊喜的心情。作者之所以认为“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他在西山风光的饱览之中领悟到了它与作者所追求的精神世界的契合点,即山的高大——人格精神的傲然独立。

    D.本文极见字句烹炼之功。以句言,骈散结合而又句式多变,极尽灵动矫变之妙;以用字言,写山容水态的“幽泉怪石”“岈然”“洼然”“若垤”“若穴”“萦青绕白”“苍然暮色”,形象精炼。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意有所极,梦亦同趣。

    (2)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诗歌鉴赏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

    访隐者

    [宋]郭祥正

    一径沿崖踏苍壁,半坞①寒云抱泉石。

    山翁②酒熟不出门,残花满地无人迹。

    【注】 ①坞:山坳。②山翁:此处指隐者。
    1.在诗句中,与诗题相呼应的最关键的一个字是________
    2.结合第三、四句,赏析“隐者”的形象。

    3.下列诗句与这首诗所寄寓的情怀最相近的一项是(  )

    A.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B.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

    C.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D.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现代文阅读 共 2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题目。

    (一)

    十三世纪中,教皇权势强盛,文化中心由罗马移向北欧,一种象征全盛的教权的教堂建筑样式——哥特式在那里产生。

    哥特式教堂建筑的出现,使宗教艺术别开生面。其特色一言以蔽之,曰“高”。然而这与现代商业大都市的高层建筑的高不同,前者向天,后者着地。教堂建筑高而尖,有向上超升之妙;商业建筑高而平,有着地堆积之感。故百几十层的摩天阁虽然比哥特式的教堂高得多,但沉重地叠置在基地上并无崇高之美感。反之,哥特式的教堂形似一簇怒放的春花,彷佛拼命地想从地上抽发出来,向天空生长;又如一簇火焰,势将上冲霄汉:所谓“锦绣的森林”是也。

    形成这种样式崇高而秀丽特色的要素是柱头和尖头拱门。为求增加垂直的效果,哥特式不用一根根的粗柱,改用一束束的细柱。又在屋顶上加尖高塔,使柱束上的许多垂直线因尖高塔的引伸而向天延长,至于无穷无尽之境。柱束之间,不用壁而用尖头拱门形的窗。壁有板滞之感,足以减却向上之势,尖头窗则增加了秀丽与崇高。教堂的内部,无数的尖头拱门交互错综于上,仰望时似觉身在大森林中,而毫无屋顶压迫之感。总之,哥特式建筑全无墙壁,只有细柱、尖窗和尖塔,几乎没有水平线,全体由垂直线构成。这种建筑形式萌芽后,很快风行全欧,不但教堂建筑上用之,一般的建筑也都受这种样式的影响。

    “锦绣的森林”般的哥特式教堂诞生,宗教建筑的发展就达于极点。这种式样的杰作,多在北欧,德国的科隆大教堂为哥特式中的典范。这教堂工程历六世纪之久,其工作之困难盖可想见。为了表现宗教的神秘相,建筑师把宗教的精神翻译成视觉的形态,用形体来表现抽象的观念,于是否定了石材的力学的性质,极度地使用结构的技法。哥特式冒险尝试而成功的另一例是意大利的米兰大教堂。这教堂的形式,虽与科隆大教堂大同小异,但是北欧的大势与意大利的传统的合并式样,可为建筑史上的一件特殊的纪念物。这教堂全部用白色大理石为材料,据说,是意大利人欲与北方的阿尔卑斯山争高而建造的。

    十六世纪,哥特式建筑无视建筑构成的约束一味冒险求高,终于陷入自灭的运命。此时基督教势力也由于极度地扩张,达到了衰沉的时期。世间一切文化相关联,政治、宗教、艺术,互相牵制而展进着,不可分离,哥特式建筑与中世纪的封建制和教会权同时没落不正说明了这一点吗?

    (选自《丰子恺谈建筑》,有删改)

    1.下列理解和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教皇权势强盛,欧洲文化中心北移,使宗教建筑艺术发展到极点,别开生面的哥特式教堂应运而生。

    B.哥特式教堂屋顶的尖高塔,使柱束的垂直线得以引伸而向天延长,至于无穷,切合了向上超升的宗教观念。

    C.否定石材的力学的性质,极度地使用结构的技法,最终哥特式建筑在一味冒险求高中获得成功。

    D.据说,为与阿尔卑斯山争高,意大利人兼容并蓄建造的米兰大教堂,成了建筑史上的一件特殊的纪念物。
    2.对最后一段中作者所表达的观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十六世纪,哥特式建筑与基督教势力同时达到衰沉期,这并不是偶然的巧合。

    B.基督教势力的极度扩张促使教堂建筑一味求高,是哥特式建筑自灭的外因。

    C.无视建筑构成的约束,违背客观规律,是哥特式建筑走向衰亡的自身原因。

    D.世间一切文化相互关联,不可分离,哥特式建筑与教权的同兴同衰就是明证。
    3.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面对被誉为“锦绣的森林”的哥特式教堂,即使不是基督徒,也会赞叹其秀美与崇高。

    B.普通的民用建筑受哥特式教堂建筑的影响,窗户往往采用尖头拱门的形式。

    C.商业建筑大量采用板滞的墙壁,减却向上之势,即使高可摩天,也不能给人崇高的美感。

    D.哥特式教堂的建筑样式,不仅影响了民用建筑,而且也会影响到其他的艺术形式。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列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二)

    山间小路

    龙应台

    ①海登堡古城临河,河对岸山坡上有条羊肠小径,蜿蜒数里,覆着野花和草莓,看季节变化。小路无人不知,因为历史哲学家歌德、亚斯培斯、黑格尔、韦伯、海德格尔……都曾经在路上徘徊,从“哲学家小径”远眺,可以望见古城的石墙、红瓦和渐行渐渺的河船。

    ②我到长沙,什么都不想看,只想去看一条小路,也是一条山间小路。在那条小径上,朱熹、张木式 、王阳明、左宗棠、曾国藩……都曾经徘徊。从小径远眺,可以望见古长沙郡的城池和波光潋滟的湘江。

    ③那条小路在岳麓山里,蜿蜒穿梭于书斋亭台、老树池塘之间,覆着青苔或落叶,小路没有名字,有名字的是它牵引环绕的范围,叫岳麓书院。

    ④九月的一个小午,阳光穿过重重叶层,将老槐树的影子闪烁在地面,与书斋稳重密实的投影形成动与静的辉映,小径上光影错落,明灭间时光恍惚,仿佛望见前行者踽踽背影。也是九月,不到40岁的朱熹经过长途跋涉抵达长沙,也是别的都不看,渡过湘江,直奔书院小径,与张木式 会面,他要与张木式 面对面地讨论《中庸》里关于中和的概念。两个人不仅私下里切磋,而且公开讲学辩论。开讲时,一时“舆马之众,饮池水立涸”,朱张两个渡湘江来回的地方被老百姓唤作朱张渡。

    ⑤一个爱思考的人行走千里只为追究一个形而上学的问题;舆马争饮、座无虚席,只为听一场关于道德的辩论;渡口不以政治人物命名,却纪念两个著书立言的人——什么样的社会才允许这样的事情?那必定是一个认识a文明、尊重文明的社会,800年前的中国。

    ⑥可是文明又是怎么回事呢?朱张讲学是何等的意气风发,谁能想见日后朱熹的命运,不同意他思想的人要求朝廷将他“枭首朝市”。朱熹虽然躲过了弃市的下场,却难逃被贬为伪学逆党,郁悒以终。发丧时,生徒不许聚集。然而,30年后,宋理宗会读朱熹的“四书”注解而爱不释手,“恨不与之同时”,于是“伪学”又变成官学。如果这是一个认识文明的社会,它又怎么会如此横暴地玩弄b文明于股掌之中?

    ⑦也许因为天气炎热,也许因为书院里没有附设歌厅茶座,游人零落,回廊肃静,听得见风吹的声音,可是我知道,这屋瓦回廊并不是都这么平静的,作为c文明的象征,书斋和人一样有时辉煌,有时覆灭。这千年书院,时而房舍巍峨,书声琅琅,时而断壁残垣,鬼影憧憧。决定它生死的似乎也全是那政治的霸权。

    ⑧文明竟是那么脆弱的东西吗?沿着小径来到百泉轩,历代山长的住所。廊前有一个小小的庭院,院里一口小小的泉水。

    ⑨不对吧,如果霸权决定一切,这百泉轩怎么还能在千年之后让我看见?那泉里还冒着水呢。细读书院史,就发现书院之所以建了又毁,毁了却总能再建,是因为和政治霸权一直有一股不灭的抗争力量。譬如朱熹的教育理念“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今日读来犹令人震动。一个社会已经体认到“学”与“问”是维系文明的根本,它一定是一个思想发达、海阔天空的社会吧。譬如书院在1131年毁于战火,湖南安抚使刘珙“葺学校,访儒雅”,重建岳麓书院。刘珙是什么人呢?身为礼官,“秦桧欲追谥其父,召礼官会问,珙不至,桧怒,风言者逐之”。不论是对秦桧不从或是在废墟中兴学,刘珙对抗的都是政治霸权对文明的压迫,书院历史的构成,就是这两种势力不断的彼此抗衡与妥协的消长过程。

    ⑩我在树影斑驳的小路徘徊,不忍离去。若有时间,真想在那百泉轩的廊下坐到黄昏,听风从最深邃的起点悠悠吹来。

    (《中外散文》,有删节)
    1.文章5.6.7段中有三个用黑体字和序号标出的“文明”,它们的含义是否相同?请加以解释。
    2.第9段“书院之所以建了又毁,毁了却总能再建,是因为和政治霸权一直有一股不灭的抗争力量。”“不灭的抗争力量”具体指的是什么?请概括说明。
    3.文章写的是岳麓书院,却以“山间小路”为题,你认为妥当吗?为什么?开篇又以海登堡和岳麓山两处的山间小路相比较,这有何作用?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作文题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台湾漫画家蔡志忠说:“如果拿橘子来比喻人生,一种橘子大而酸,一种橘子小而甜,一些人拿到大的就会抱怨酸,拿到甜的又会抱怨小。而我拿到了小橘子会庆幸它是甜的,拿到酸橘子会感谢它是大的。”

    读了上述材料,你有什么感受?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字数不少于700。

    难度: 极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