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9 题,其中:
单选题 1 题,选择题 23 题,综合题 5 题
简单题 4 题,中等难度 19 题,困难题 6 题。总体难度: 中等
单选题 共 1 题
  1. 某昆虫的等位基因(A,a)位于常染色体上, 一对基因型为Aa的雌雄个体交配,子代♀:♂=3:5。下列假设能解释该实验结果的是

    A. aX的雌配子不能受精

    B. AAXX的个体不能存活

    C. aaXX的受精卵发育为雄虫

    D. AY的雄配子存活率显著降低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选择题 共 23 题
  1. 下列关于各种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原核细胞中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

    B.正常生活的植物细胞不一定含有叶绿体

    C.癌细胞质膜上的粘连蛋白比正常细胞要多

    D.人红细胞放在较高浓度的蔗糖溶液中会出现质壁分离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有关高中生物实验中酸、碱性物质应用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浓硫酸为橙色重铬酸钾溶液与酒精的反应提供酸性条件

    B. 配制斐林试剂时NaOH为CuS04与还原糖反应提供碱性条件

    C. 用盐酸处理口腔上皮细胞有利于甲基绿、吡罗红进入细胞进行染色

    D. 观察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时用盐酸和酒精混合液使细胞相互分离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易化扩散需要细胞膜上转运蛋白的协助.图甲、乙分别表示载体蛋白和通道蛋白参与的两种易化扩散方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图甲方式是细胞最重要的吸收或排出物质的方式

    B. 图甲中载体蛋白的形状改变不需要由ATP提供能量

    C. 神经冲动的产生与传导过程可涉及图乙所示方式

    D. 细胞膜上的某些受体可以作为图乙所示的通道蛋白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某科研人员为了研究石油醚、苯、丙酮在色素分离中的各自功能,分别用标准层析液(石油醚:丙酮:苯=20:2:1)、石油醚、苯、丙酮等4种液体来分离菠菜叶中的色素.分离时间为140秒,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有误的是(  )

    A.标准层析液组为对照组,其他三组为实验组

    B.层析液中石油醚的功能是分离菠菜叶中的胡萝卜素

    C.层析液中丙酮的功能是分离菠菜叶中的叶黄素

    D.层析液中苯的功能是分离菠菜叶中的类胡萝卜素、叶绿素a和叶绿素b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地球上的生物虽千姿百态,却具有许多共性。下列关于生物共性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种类基本相同

    B. 遗传信息都储存在细胞核的DNA中

    C. 生命活动都是在细胞参与下完成的

    D. 几乎所有生物都共用一套遗传密码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核糖体又叫核糖核蛋白体,是进行蛋白质合成的重要细胞器。关于对核糖体的认识,下列正确的是

    A.细胞中核糖体的形成都与核仁密切相关

    B.衣藻细胞的mRNA在转录形成的同时便可以结合多个核糖体进行翻译

    C.与分泌蛋白合成有关的核糖体附着于内质网上

    D.病毒蛋白质外壳的合成离不开自身的核糖体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下列有关物质运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小分子物质不可能通过胞吐的方式运输到细胞外

    B. 细胞中蛋白质的加工运输必须经过内质网

    C. RNA聚合酶和DNA聚合酶都可经核孔运输

    D. 葡萄糖只能从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运输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某同学欲通过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与酶有关的实验研究,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不同滤纸上分别附有等量过氧化氢酶、Fe3+可用于探究酶的专一性

    B.该装置可用于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C.酶促反应速率可用滤纸片进入烧杯液面到浮出液面的时间(t3—t1)来表示

    D.该装置不能用于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葡萄糖可在一系列酶的作用下转化成丙酮酸和[H].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催化葡萄糖转化成丙酮酸和[H]的酶是有氧呼吸特有的

    B.呼吸作用中的[H]与光合作用中的[H]是不同的物质

    C.丙酮酸转化成CO2的场所可以在细胞质基质

    D.葡萄糖转化成丙酮酸和[H]的过程有热能的释放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如图所示为部分人体细胞的生命历程.I﹣Ⅳ代表细胞的生命现象,细胞1具有水分减少,代谢减慢的特征,细胞2可以无限增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Ⅰ﹣Ⅳ过程中,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的是Ⅰ、Ⅳ

    B.成体干细胞能够分化成浆细胞、肝细胞等,体现了细胞核的全能性

    C.细胞2与正常肝细胞相比,DNA的复制、转录和蛋白质的合成更旺盛

    D.效应T细胞作用于细胞1和细胞2使其坏死,此过程属于细胞免疫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下列一定没有涉及细胞间信息交流的是( )

    A.乙肝抗体与乙肝病毒之间

    B.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之间

    C.相邻的高等植物细胞之间

    D.甲状腺细胞与肌肉细胞之间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化学药物是治疗恶性肿瘤的有效方法之一,但总有少量的癌细胞依然能存活,因而常常引起肿瘤的复发。随着近年来的研究,人们发现了肿瘤干细胞,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癌组织中各细胞的致癌能力及对化学药物的抗性有很大差别

    B.肿瘤干细胞的形成可能与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突变有关

    C.肿瘤干细胞具有持续分裂、分化的能力

    D.一定剂量的化学药物可以特异性的杀伤恶性肿瘤细胞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将三组生理状态相同的某植物幼根分别培养在含有相同培养液的密闭培养瓶中,一段时间后,测定根吸收某一矿质元素离子的量。培养条件及实验结果见下表。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有氧条件有利于该植物幼根对该离子的吸收

    B. 该植物幼根对该离子的吸收与温度的变化无关

    C. 氮气环境中该植物幼根细胞吸收该离子不消耗ATP

    D. 与空气相比,氮气环境有利于该植物幼根对该离子的吸收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在此美丽盛景中,蝴蝶将一株油菜的花粉带到另一株油菜花的柱头上后,即可发生花粉萌发、花粉管伸长、释放精子、精卵融合等一系列生理反应;若将一株油菜的花粉带到一朵桃花的柱头上则不会发生这一系列反应.该现象能很好地说明细胞膜(    )

    A.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

    B.可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

    C.控制物质出入细胞的作用是相对的

    D.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关于同一个体中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两者后期染色体行为和数目相同,DNA分子数目不同

    B. 两者后期染色体行为和数目不同,DNA分子数目相同

    C. 两者中期染色体数目不同,染色体行为和DNA分子数目相同

    D. 两者前期染色体数目相同,染色体行为和DNA分子数目不同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下图为同一生物不同分裂时期的细胞分裂示意图,对相关图像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①③细胞的分裂方式相同

    B.图②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等于正常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一半

    C.图③细胞中含2个四分体

    D.由图④细胞可判断出该生物的性别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取一个精原细胞(2n=16),用15N标记细胞核中的DNA,然后放在含14N的培养基中培养,让其进行一次有丝分裂,再进行一次减数分裂。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每个细胞含15N的染色体和含14N的染色体条数分别是

    A. 8、16   B. 16、16   C. 16、8   D. 8、8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一个基因型为aaXBXb的果蝇产生了一个基因型为aaXB的卵细胞,则同时产生的极体不可能有

    A. XB   B. aXB   C. Xb   D. aXb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火鸡的性别决定方式是ZW型(♀ZW,♂ZZ)。曾有人发现少数雌火鸡(ZW)的卵细胞未与精子结合,也可以发育成二倍体后代。遗传学家推测,该现象产生的原因可能是:卵细胞与其同时产生的三个极体之一结合,形成二倍体后代(WW的胚胎不能存活)。若该推测成立,理论上这种方式产生后代的雌雄比例是(   )

    A. 雌∶雄=1∶1   B. 雌∶雄=1∶2   C. 雌∶雄=3∶1   D. 雌∶雄=4∶1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理论上同卵双胞胎有完全相同的DNA,实际上他们的基因也不完全一样,出现差异原因可能是

    A. 父亲或母亲在形成生殖细细胞的过程中,非同源染色体发生了自由组合

    B. 父亲或母亲在形成生殖细胞的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之间发生了交叉互换

    C. 个体发育的有丝分裂过程中,个别细胞的同源染色体之间发生了交叉互换

    D. 个体发育的有丝分裂过程中,个别细胞的染色体上某一基因发生了基因突变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野生型的趾有毛果蝇和野生型的趾无毛杂交,子一代全部表现为趾有毛。子一代趾有毛相互交配,子二代的650只果蝇中,有趾有毛376只,其余全部表现为趾无毛。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果蝇趾无毛和趾有毛是一对相对性状

    B. 果蝇趾无毛和趾有毛的数量差异与纯合致死有关

    C. 果蝇趾无毛和趾有毛遗传与基因的自由组合有关

    D. 子二代中趾有毛果蝇的基因型比趾无毛基因型少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2. 如图是甲、乙两种单基因遗传病的家系图(不考虑基因突变).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

    A. 乙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与在该家系中的发病率相同

    B. 乙病是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C. Ⅲ7不可能含有来源于Ⅰ2的甲病基因

    D. Ⅰ1和Ⅰ2均是杂合子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3. 基因型AaBb的小麦自交,后代中aabb个体占全部后代的9%。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 后代的a基因频率为0.5

    B. 自交过程中发生了基因重组

    C. 两对基因之间进行了自由组合

    D. 后代aaBB所占比例小于9%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5 题
  1. 某班学生选取了一水体中的4种生物:棚藻(单细胞绿藻),水绵(多细胞绿藻),菹草(高等植物)和颤藻(蓝藻),用其生长旺盛的新鲜材料在人工控制的条件下,A、B两组同时开展平行实验,进行有关光合作用的研究。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A组的实验结果如上图所示。据图推测,一年中最早出现生长高峰的生物应该是_____;

    (2)B组测得的棚藻净光合放氧率明显低于A组。仔细对比发现,两组实验条件的唯一差别是B组接种棚藻的浓度明显高于A组。实验在短时间内完成,水中也不缺乏各种营养,造成B组棚藻净光合放氧率低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与早晨相比,傍晚水体的pH值______(较低、较高、不变),原因是_________。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某种牵牛花的花瓣中含有红、黄、蓝三种色素,这些色素由A/a、B/b、G/g三对等位基因控制合成,各种色索的合成与有关基因的关系如下图。花瓣的颜色除了红色、黄色和蓝色外,还会出现蓝色物质与红色物质混合的紫色、蓝色物质与黄色物质混合的绿色,缺乏上述三种色素时花瓣呈白色。

    (1)基因型为AaBbGg的牵牛花植株花瓣颜色为__________________;含A但不含B基因的牵牛花植株t花瓣颜色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

    (2)任意选取两株蓝色牵牛花杂交,子代可能出现的性状及其分离比为__________,子代中纯合蓝花植株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某植物(2n=28)的花色有白色、蓝色、黄色、红色、紫色和绿色,细胞内蓝色、黄色和红色三种色素的合成途径,如图所示,涉及的三对等位基因(A﹣a、B﹣b、E﹣e)各自独立遗传.回答下列问题:

    (1)开______色花的植株对应基因型的种类最多;开______色花的植株自交,子代一般不会出现性状分离.

    (2)如某植株自交,子代会出现9:3:3:1的性状分离比,则该植物的基因型有______种可能性.基因型为______植株自交,子代会出现9:3:4的性状分离比.基因型为AaBbEe的植株与基因型为aabbee的植株进行杂交,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下图是某家系甲、乙、丙三种单基因遗传病的系谱图,其基因分别用A、a,B、b和D、d表示。甲病是伴性遗传病,Ⅱ7不携带乙病的致病基因。在不考虑家系内发生新的基因突变的情况下,请回答下列问题:

    (1)调查某种遗传病方式时,根据一个患某种遗传病家族的调查结果往往难以确定遗传病的遗传病类型,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欲确定遗传病的类型,可以_____________________。

    (2)假如Ⅲ15为乙病致病基因的杂合子、为丙病致病基因携带者的概率是1/100,Ⅲ15和Ⅲ16结婚,所生的子女只患一种病的概率是_________,患丙病的女孩的概率是_____。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5. 某两性花植物的花色有紫色、红色和白色三种,该花色性状由两对等位基因A和a、B和b控制。该植物的花色与基因型之间有如下对应关系:

    基因Aa、Bb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关系有三种情况,如下图。设计实验以确定两对基因在染色体上的情况(假设没有交叉互换和基因突变),并预测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

    (1)实验步骤: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记录统计后代类型和比例。

    (2)实验结果和结论:

    ①若__________________,说明基因Aa、Bb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关系如Ⅰ;

    ②若__________________,说明基因Aa、Bb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关系如Ⅱ;

    ③若__________________,说明基因Aa、Bb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关系如Ⅲ。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