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8 题,其中:
选择题 15 题,综合题 3 题
中等难度 18 题。总体难度: 中等
选择题 共 15 题
  1.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①②③区域面积相比

    A.①>②         B.②>③       C.①一③          D.无法比较

    2.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③区域海面距地心距离比①稍长     

    B.③区域位于①区域的西北方向

    C.③区域位于北半球、东半球        

    D.东北航向是②区域向③区域飞行的最近航线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2015年11月7日,中国第32次南极科学考察队乘“雪龙”号破冰船从上海出发,途经弗里曼特尔(32.1°S,115.8°E)、中山站(69.4°S,76.4°E)、长城站(62.2°S,58.9°W)和蓬塔(53.1°S,70.9°W),这是“雪龙”弓的第二次环南极航行。读“雪龙”号环南极航行线路图,完成下列各题。

    1.长城站位于中山站的

    A.东北         B.西北         C.东南         D.西南

    2.弗里曼特尔到蓬塔的最短距离约为

    A.2 300千米     B.6 300千米      C.10 500千米     D.15 500千米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示区域内最大高差可能为

    A. 50 m   B. 55 m   C. 60 m   D. 65 m

    2.图中①②③④附近河水流速最快的是

    A. ①   B. ③   C. ②   D. 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下图为某地等高线(单位:米)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水库大坝的高度约为

    A. 48米         B.68米       C.108米         D.128米

    2.关于图中内容的叙述,正确的是

    A.铁路要防御崩塌和滑坡的危害         

    B.A地能看到悬崖下过往的火车

    C.大坝建成后不会淹没B处村庄         

    D.C处适合开辟梯田发展种植业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下图是某山体滑坡后堵塞河道形成堰塞湖的影像。读图,回答下题。

    图中甲、乙、丙、丁四处海拔由高到低的排序是

    A.甲>乙>丙>丁       B.甲>丙>丁>乙       

    C.乙>丁>丙>甲       D.乙>丙>甲>丁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读某风景区等高线图(单位:m),完成下列各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点河流流速最快            

    B.②点是拍摄该风景区主峰照片的最佳地点

    C.③点是观日出最佳地点         

    D.④点位于⑤点正西方向

    2.下面地形剖面图是依据等高线图中的哪一剖面线绘制的

    A. Li           B.L2           C. Lz            D.Ld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下图示意某地降水量逐月累计曲线和最热月与各月平均气温差曲线。读图完成下题。

    该地最有可能位于

    A.北美五大湖沿岸    B.巴西高原中部    C.澳大利亚西南沿海     D.中国东南沿海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湖陆风是在较大水域和陆地之间形成的以24小时为周期的地方性天气现象。下图为洞庭湖某时刻测得的湖陆风垂直结构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据图文材料可知,此时

    A. ①处为陆风   B. ②处盛行上升气流

    C. ③处风力小于①处   D. ④处更易形成降水

    2.关于城市与湖陆风相互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城市地面硬化使湖陆风减弱   B. 围湖造陆使湖陆风增强

    C. 湖陆风使城市昼夜温差减小   D. 湖陆风使城市湿度下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2014午亚太经合组织( APEC)峰会于11月在北京召开。下表为2014年APEC峰会期间北京天气预报资料表,下图为气压随时间变化曲线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下图所示①②③④曲线中,反映北京10-13日气  压变化的是

    A.①曲线         B.②曲线         C.③曲线           D.④曲线

    2.11~12日北京霾消散,从气象角度考虑,最可能的原因是霾随

    A.大气降水沉降     B.气流上升扩散     C.气流下沉辐散       D.风力加大吹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研究发现,珊瑚礁形态受盛行风影响。下图示意某海域珊瑚礁群岛分布。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下列有关影响珊瑚礁形成因素的判断,最合理的是

    A.珊瑚礁的走向大致与盛行风向接近       

    B.珊瑚礁沿低频风向方向向两端延伸

    C.风浪可能扼制了珊瑚虫的生长繁殖       

    D.珊瑚礁走向主要受地壳水平运动影响

    2.根据风向判断,该珊瑚礁群岛分布的海域最可能是

    A.红海         B.加勒比海         C.黄海           D.孟加拉湾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2015年初,群岛国家汤加附近洋面形成了一个新岛屿。读汤加位置与新岛形成景观图,完成下列各题。

    1.

    A. 因地壳抬升而形成   B. 形成物质主要源于上地幔

    C. 主要由花岗岩组成   D. 右丰富的淡水资源

    2.

    ①油菜花田   ②珊瑚礁   ③峡湾风光   ④热带海洋生物   ⑤温泉

    A. ①②③   B. ①②⑤   C. ②③④   D. ②④⑤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读世界某区域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甲被称为“西方的香港”,使其成为国际性海港的主要因素是

    A.地处国际航道的要冲              B.天然港湾有利于停泊

    C.周边地区的经济发达              D.陆地交通线稠密便捷

    2.图中乙流域河谷地区是优质葡萄产区,其主导区位因素是

    A.地形           B.光照           C.热量           D.水源

    3.丙所在国被称为“烈日下清凉的国土”,对其影响较小的是

    A.地形地势        B.海陆位置         C.纬度位置        D.大气环流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内流河是指不能注入海洋的河流,为内流河提供径流的区域,称为内流区,无流区是指基本上不产生地表径流的地区,这类区域多出现在干旱少雨的地区。读某国家中部某一内流区位置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示无流区的地表景观最可能为

    A.牧场           B.梯田         C.盐沼           D.沙漠

    2.图中所示的时令河流程最短时期,有可能出现在

    A.2周           B.4月          C.7月           D. 10月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柬埔寨的洞里萨湖是一个水量季节变化很大的大湖。洞里萨湖北部的吴哥通王城两边有两个巨大的长方形人工湖——西池和东池。这两个大水池并不是在地面挖坑形成的,而是在地面上四面筑起土墙形成高于地面的水库,是著名的古老的灌溉工程。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这两个地上水库最主要的补给水源是

    A.雨水         B.地下水         C.湖泊水          D.人工提水

    2.这两个地上水库能有效发挥灌溉作用的时间是

    A.2~6月        B.5~9月         C.8~12月         D.11月~次年4月

    3.当洞里萨湖沿岸地区水稻种植面积最广时,下列作物的种植面积在我国也达到最广的是

    A.甘蔗         B.油菜           C.棉花           D.花生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读某大洲地形剖面与部分地点多年平均年降水量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该剖面的总体走向是

    A.南北向       B.西北东南向        C.东西向       D.东北西南向

    2.经测定,图中甲地土壤有机质含量低于乙地,主要是因为甲地

    A.水热充足,有机质分解速度快,流失严重

    B.草类茂密,土壤有机质被草类根系消耗殆尽

    C.岩石裸露,成土母质发育较差,植被稀疏

    D.人口集中,过度垦殖使土壤有机质含量下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3 题
  1. 读下图表,完成下列问题。

    (1)根据图中信息,比较黑海南北部海底坡度差异,并从外力作用方面分析其形成的主要原因。

    (2)根据表格资料,比较分析A、B两地气候特征的差异。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因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导致在地球上出现了气压带和风带交替控制形成的独特的气候区域,如在右图中10°~20°N大陆西部地区以及30°~40°N大陆西部地区均属这一情况。在30°~40°N大陆西部地区,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降水稀少,冬季受西风带控制降水较多。即使在常年受同一大气环流控制地区内的不同地点,大气环流也存在差异。左图、右图分别示意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和欧洲、非洲局部某时刻气压场分布。

    (1)若此刻右图气压形势在这一季节属于常态,请判断此刻北半球所处的季节是夏季还是冬季,并说明判断理由。

    (2)请判断M地此刻最可能的风向,并说明判断理由。

    (3)请根据图文材料,推测除文字材料中所述两个地区外,右图中理论上还可能出现因气压带和风带交替控制形成的气候区,并加以具体说明。(只需举一例进行说明即可)

    (4)N、P两地都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请从所处位置及大气环流角度推测两地年降水量的异同并简要分析原因。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根据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下图是世界某区域略图(右图),左图为右图方框放大后的冰岛简图。

    材料二 冰岛为发达国家,国土面积为10.3万平方千米,人口约为32. 56万人,是欧洲人口密度最小的国家。当地建筑物具有密度小,高度低,墙体厚的特点。

    (1)简述冰岛火山遍布的原因,并写出火山资源的开发利用方式。

    (2)简述从甲到乙的降水空间分布特征,并指出其影响因素。

    (3)简析冰岛从欧洲大陆进口水果的原因。

    (4)简析冰岛建筑物密度小、高度低、墙体厚的原因。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