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8 题,其中:
选择题 20 题,填空题 6 题,解答题 2 题
中等难度 28 题。总体难度: 中等
选择题 共 20 题
  1. 食品包装中经常用到铝箔.铝能制成铝箔是因为铝具有良好的( )
    A.导电性
    B.延展性
    C.导热性
    D.抗腐蚀性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我国已发射了“嫦娥Ⅰ号”卫星,卫星运载火箭的动力由高氯酸铵(NH4ClO4)分解提供.高氯酸铵分解有可能排入大气的物质是( )
    A.H2O
    B.SO2
    C.CO2
    D.CO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小王测得生活中一些物质的PH如下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物质 肥皂水 雨水 蔗糖水 食醋 纯碱水 柠檬汁
    pH 10.2 5.8 7.0 3.3 8.1 2.0

    A.蔗糖水是中性物质
    B.肥皂水的碱性比纯碱水弱
    C.柠檬汁的酸性比食醋强
    D.雨水能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实验表明,用碱性溶液浸泡新鲜的蔬菜,能有效除去蔬菜上的残留农药,从而降低对人体的损害.根据上述原理,对刚买回来的蔬菜,你认为应浸泡在哪种溶液中( )
    A.白酒
    B.食醋
    C.烧碱溶液
    D.碳酸钠溶液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下列叙述缺乏科学依据的是( )
    A.不能用工业酒精勾兑饮用酒
    B.用纯碱可除去面团发酵产生的酸
    C.加碘食盐的“碘”是指碘元素
    D.小孩经常咬铅笔芯,会导致铅中毒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甲、乙、丙、丁四瓶溶液分别是K2CO3、Ba(NO32、H2S04、K2S04中的一种,其中甲分别能与乙、丙、丁发生反应,甲是( )
    A.K2SO4
    B.H2S04
    C.Ba(NO32
    D.K2CO3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下表是小明制定的食谱单,为使营养均衡,在“你的补充”栏可以选填的食物是( )
    主食 米饭、馒头
    副食 烧鸡块、咸鸭蛋、红烧鱼、花生米
    饮料 牛奶
    你的补充

    A.凉拌黄瓜
    B.糖醋鱼
    C.熊掌豆腐
    D.蛋糕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在下列物质的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能产生蓝色沉淀的是( )
    A.CuSO4
    B.FeCl3
    C.HCl
    D.H2SO4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将过量铁粉投入盛有硫酸铜和硫酸锌混合溶液的烧杯中,充分反应后,过滤,留在滤纸上的物质是( )
    A.Zn,Cu和Fe
    B.Cu
    C.Zn和Cu
    D.Cu和Fe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出土的古文物中,金器保存完好,铜器表面有锈迹,而铁器锈迹斑斑.这表明金、铜、铁的金属活动性从强到弱的顺序是( )
    A.铁、铜、金
    B.金、铜、铁
    C.铁、金、铜
    D.铜、金、铁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小亮同学学习化学后,对生活中的一些常识进行了总结,其中不合理的是( )
    A.吃松花皮蛋时,为了消除其中所含碱性物质的涩味,可加入少量食醋
    B.蜂窝煤比煤球燃烧更完全
    C.食用霉变的大米、花生等不会危害人体健康
    D.用燃烧的方法可以区别羊毛和涤纶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下列各组稀溶液中,利用组内物质的相互反应,就能将各种物质鉴别出来的是( )
    A.NaOH、CuSO4、HCl、KNO3
    B.HCl、KOH、NaCl、Na2SO4
    C.Ca(OH)2、Na2CO3、NaCl、HCl
    D.NaNO3、MgCl2、KCl、Ba(OH)2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小明同学想利用日常生活用品进行化学学习和探究活动,食盐、食醋、纯碱等均为厨房中常用的物质,利用这些物质小明能完成的实验是( )
    ①洗涤餐具上的油污  ②用食盐水洗去菜刀表面的铁锈  ③用化学方法鉴别食盐和纯碱  ④除去热水瓶中的水垢.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②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莲藕最适宜在弱碱性的土壤中生长.某池塘土壤的pH=6,莲藕长势较差,在施用某农家肥后生长很好.这说明该农家肥的pH( )
    A.大于7
    B.小于7
    C.等于7
    D.无法判断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下列物质分别加入适量水中充分搅拌,不能得到溶液的是( )
    A.苏打
    B.蔗糖
    C.酒精
    D.植物油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t℃时,18克硝酸钾全部溶于水形成68克饱和溶液,则t℃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 )
    A.18
    B.36
    C.36克
    D.50克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下列溶液中,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是( )
    A.石灰水
    B.食盐水
    C.烧碱溶液
    D.碳酸型饮料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白蚁会腐蚀木头,它分泌的蚁酸是一种酸,还能腐蚀很多建筑材料.下列材料中,不容易被白蚁腐蚀的是( )
    A.大理石
    B.铝合金
    C.不锈钢
    D.银制品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气相合成金刚石薄膜被誉为20世纪的炼金术.其中化学气沉积法制造金刚石薄膜的原理为:CH4C(金刚石)+2H2.该反应所属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常温下,金属具有导电性,但部分非金属也能导电.例如( )
    A.硫
    B.石墨
    C.红磷
    D.金刚石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填空题 共 6 题
  1. 小艾同学在妈妈买回的某食品包装内发现有一包白色颗粒状固体A的小纸袋,上面写着“生石灰干燥剂,请勿食用”.小艾同学随手将小纸袋放在窗台上,过一段时间后发现纸袋内的白色颗粒粘在一起成为块状固体B.小艾同学请你和同学们一起对块状固体B进行探究.
    (1)猜想一:块状固体B中除氧化钙外,还可能有________(写两种);
    (2)猜想二:块状固体B溶于水可能有________现象(填“放热”或“吸热”).
    (3)取块状固体B加入盛有一定量水的试管内,振荡、静置、过滤,得到少量白色固体C.就白色固体C同学们展开了热烈讨价,一起猜想.小艾同学认为白色固体C可能是氢氧化钙,小聪同学认为白色固体C可能是碳酸钙;你认为白色固体C还可能是________(任写一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用H、O、Na、S四种元素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的物质按要求填表,或指出物质的类别(单质、氧化物、酸、碱、盐)
    分 类 ________ ________ 单  质
    化学式 ________ NaOH ________ Na2O 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按要求写出符合题意的化学方程式:
    用氢氧化铝治疗胃酸过多:________;
    工业炼铁的主要反应原理:________;
    生成碱和盐的复分解反应: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从HCl、NaCl、NaOH、Na2CO3、Ca(OH)2几种溶液中取出其中的两种混合,可能的组合共有________种.
    (1)若混合后溶液质量减小,可能的组合是:________、________.
    (2)若混合后溶液质量不变,但发生了化学反应,有关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3)将稀硫酸逐滴滴入剩下的几种组合中,若产生气体与加入稀硫酸有如图所示的关系,则这样的组合可能是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如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两个烧杯中各盛有20℃时上述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请通过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物质是________(填“甲”或“乙”).
    (2)40℃时,甲物质与乙物质的溶解度________(填“相等”或“不相等”).
    (3)80℃时,100g水中最多可溶解甲物质________g,该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
    (4)当温度由20℃升高到60℃时(不考虑水分蒸发),B烧杯中固体质量增加,则B烧杯溶液中的溶质是________(填“甲”或“乙”).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小华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中和反应实验,反应后为确定硫酸和氢氧化钠是否刚好完全反应,他取出一定量反应后的溶液于一支试管中,向其中滴入几滴无色酚酞试液,振荡,观察到酚酞试液不变色,于是他得出“两种物质已恰好完全中和”的结论.
    (1)写出该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2)小亮认为小华的结论不准确,他认为除了“恰好中和”外还有“第二种可能性”,这种可能性是________.
    (3)请你另外设计一个实验,验证述烧杯中的溶液是小亮推测的“第二种可能性”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样品,________ ________ 确实是小亮推测的“第二种可能性”
    (4)若烧杯中氢氧化钠溶液含溶质0.4克,则需要含溶质多少克的硫酸溶液才能完全中和(根据化学方程式列式计算)?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解答题 共 2 题
  1. 在电缆生产过程中会产生一定量的含铜废料.据报道,在通入空气并加热的条件下,铜与稀硫酸反应转化为硫酸铜.
    (1)请完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Cu+2H2SO4+O22CuSO4+______
    (2)若选用的稀硫酸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2%,则用100 mL98%的浓硫酸(密度为1.8g/cm3)配制该稀硫酸,需加水______g.
    (3)取一定量上述稀释后的硫酸(其中含溶质98g)与铜恰好完全反应,假定硫酸不和其他杂质反应,求反应后所得硫酸铜溶液的质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在一烧杯中盛有22.3gNa2CO3和NaCl组成的固体混合物,向其中逐渐滴加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稀盐酸,放出气体的总质量与所滴入稀盐酸的质量关系曲线如图所示:请根据题意回答问题:
    (1)当滴加了73g稀盐酸时,放出气体的总质量为______g
    (2)当滴加稀盐酸至图中B点时,烧杯中溶液里的溶质是(写化学式)______.
    (3)当滴加了73g稀盐酸时(即A点时),烧杯中为不饱和溶液,试通过计算求出其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