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7 题,其中:
选择题 5 题,综合题 2 题
简单题 7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5 题
  1. 月球是地球的近邻,也是地球的卫星。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员王思潮认为,月球是一个绝佳的天文观测场地。我国随着航天事业的发展,探月工程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北京时间2009年3月1日16:13:10,嫦娥一号卫星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科技人员的精确控制下,准确落于月球东经52.36度、南纬1.50度的预定撞击点。据此回答1—2题。

    1.科学家称“月球是一个绝佳的天文观测场地”,其依据可能是(    )

    A.月球上天气状况稳定,便于观测

    B.月球的体积小、质量小、引力小

    C.月球上没有灯光及人工无线电的干扰

    D.月球上昼夜交替周期长,适宜观测的时间长

    2.“嫦娥一号”撞击月球留下的坑,将在月球表面保留上千年。其主要原因是(    )

    A.月球上没有风力、流水等外力的侵蚀现象

    B.月球上没有风化现象

    C.月球上没有大气,“嫦娥一号”对月球的撞击力大

    D.月球内力作用表现微弱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北京时间2009年3月20日19:43春分。这天,我国某中学的学生,测定学校所在地的地理坐标。基本方法是:在校内选择一块平坦空地,用一根细直竹竿垂直插在地面上,并在地面绘一半径短于竹竿的圆,当竹竿影端落在圆周上时,做两个标记,并记录下时间,如图3所示(O为竹竿的位置,P、Q为12:20和15:40时影端在圆周上的位置)。读图回答1—3题。

    1.关于学校所在地地理特征的叙述,可信的是(   )

    A.年内有太阳直射现象

    B.气候湿热

    C.地形为平坦广阔的平原

    D.有绿洲分布

    2.关于P、Q的分析,正确的是(   )

    A.P对应的时间是12:20

    B.Q对应的时间,拉萨太阳高度在减小

    C.⌒ (劣弧,与 相对应)为50°

    D.Q对应的时间为学校所在地日最高气温出现的时刻

    3.春分日前后,学校所在地(   )

    A.河流径流量较小

    B.牧民开始在山上放牧

    C.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多发

    D.农作物生长旺盛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读“某国家经济区发展变化模式图”(图1),完成 1~2题。

    1.图中甲为该国核心经济区,经过a—b—c 阶段的发展,甲区域   (    )

    A.空间范围逐渐扩大     B.城市数量逐渐增多

    C 核心区地位有所下降    D.始终为人口迁入区

    2.依据图示信息推断,该国家最可能是         (    )

    A.德国    B.巴西    C.英国 D.美国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如图表示季风水田农业、商品谷物农业和乳畜业的空间主要分布范围(曲线与横坐标围成的区域)与热量、水分条件的关系。读图完成1-2题。

    1.图中③表示的农业地域类型分布范围广,其影响的主导因素是:

    A.政策    B.交通    C.市场    D.劳动力

    2.图中①②③农业地域类型都有分布的国家是:

    A.俄罗斯  B.中国     C.英国      D.加拿大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人口迁移与流动是受区域经济差异、教育程度、空间距离和历史渊源等因素影响下的一种社会现象。据表1回答1—2题。

    表1:全国前5位人口流入大省的前5大人口流出地排序

    全国前5位

    人口流入省

    第1位人口

    流出地

    第2位人口

    流出地

    第3位人口

    流出地

    第4位人口

    流出地

    第5位人口

    流出地

    广     东

    湖南

    四川

    广西

    江西

    湖北

    江     苏

    安徽

    四川

    浙江

    河南

    贵州

    浙     江

    江西

    安徽

    四川

    贵州

    湖北

    M     省

    黑龙江

    吉林

    河南

    安徽

    江苏

    四    川

    重庆

    广东

    云南

    浙江

    新疆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广东省的流入人口全部来自邻省

    B.四川省既是人口流入大省,也是人口流出大省

    C.人口流出较多的省均位于中西部地区

    D.全国流入人口前5位的省份均在东部地区

    2.M省流入的人口受历史渊源影响明显,M省最有可能是

    A.福建             B.海南             C.山东             D.广西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2 题
  1. 图11是中国某次赴南极科学考察航线,此次中国南极科考队仍乘“雪龙号”考察船于某年11月20日在上海港启航出发,先前往中山站 (南纬 69°22' 24",东经76°22' 40")完成大陆南极科考任务后,再经长城站(南纬62°12' 59″,西经58°57'52")于次年3 月20日返回上海港。图12 是美国阿盟森—斯科特科考站。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1)此时期赴南极科考较为理想。请至少从两方面加以说明。 (6分)

    (2)图11中①、②分别示意此次科考的前往与返回航线,请结合图示往返航线概述科考队乘“雪龙号”在往返航程中需要应对与克服的主要困难,并指出由中山站前往长城站航线上最北点的经纬度(地理坐标)。(8分)

    (3)中山站时间2009 年2月2日9 时25 分,我国首个南极内陆考察站—中国南极昆仑站(南纬80°25′01″,东经 77°06′58″,海拔 4087米)正式开站。请分别指出昆仑站开站 时的北京时间和昆仑站与中山站之间的大致距离。 (6 分)

    (4)美国在南极点己建立了阿盟森—斯科特科考站(图12所示)。

    a.在图11中标注该站位置,并说明确定该位置的方法。(6分)

    b.阿盟森—斯科特科考站的旧站采用的是穹顶状建筑,而新站采用的是高脚式建筑。请结合图 12 和所学知识分别简要说明原因。(6分)

    (5)当阳光直射曾母暗沙时,我国在南极地区三座考察站中的         站和      站为白天。(4分)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材料一  瓷器是高岭土(矿物)经过加工成型,再经高温烧制而成。图14示意为中国古代与现代陶瓷主要生产地分布。

    (1)在中国古代瓷窑由少量的官窑逐步发展到众多的民窑,而且,瓷器成为对外贸易交往的主要商品。指出这些现象所体现的两种文化扩散类型。(6分)

    (2)比较图中古代瓷窑和现代瓷窑区位选择的不同点,并简析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 (14 分)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