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1 题,其中:
选择题组 3 题,单选题 7 题,综合题 1 题
简单题 2 题,中等难度 9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组 共 3 题
  1. 下图为某区域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示区域中,区域界线划分的主要依据及其属性是   (  )

    A. 河流、明确的   B. 湖泊、模糊的   C. 山脉、明确的   D. 交通线、模糊

    2.根据图示信息分析,该区域最适宜发展的是   (  )

    A. 化学工业   B. 建材工业   C. 电子工业   D. 纺织工业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读某区域1970年和2000年环境变化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示地区出现的环境问题是         (  )

    A. 酸雨   B. 土地荒漠化   C. 土壤盐碱化   D. 水污染

    2.造成该环境问题的原因是         (  )

    A. 过度砍伐森林   B. 过量引水灌溉   C. 过度开发沼泽   D. 城市化过度发展

    3.图示地区森林资源的主要生态意义是   (  )

    A. 保护耕地   B. 美化环境   C. 涵养水源   D. 吸烟除尘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推进城市化与工业化协调发展,拉动新一轮经济增长,促进广东实现现代化,是现阶段广东省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一项重大课题。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下列不属于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有利条件是(  )

    A. 20世纪七八十年代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

    B. 国家的对外开放政策

    C. 原有工业基础较好

    D. 全国最大的侨乡之一

    2.一个地区城市化发展到高级阶段时表现的特点有   (  )

    ①城镇人口的比重增长缓慢甚至停滞 ②城乡差别很小③第三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 ④非农业人口向农业人口转化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单选题 共 7 题
  1. 下图为我国东南沿海某城市2008年和2009年两大产业结构图。读图回答下题。

    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第一产业产值保持稳定不变   B. 目前该市以第二产业为主

    C. 2009年第三产业比重最大   D. 产业结构应坚持均衡发展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图为我国西电东送基本格局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以火电为主的是      (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2.关于我国西电东送工程意义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 弥补东部地区电力消费的缺口   B. 加速新疆的经济发展

    C. 减轻东部地区的大气污染   D. 促进沿线地区相关基础设施的建设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国务院在2009年12月12日正式批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把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上升为国家战略。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江西省第一个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区域性发展规划。读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1.鄱阳湖湿地是我国最重要的湿地之一,有关湿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湿地是重要的遗传基因库,对维持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

    B. 大力开垦湿地,有利于扩大耕地面积,缓解人地矛盾

    C. 降解污染物,可使有毒物质降解和转化,使当地和下游区域受益

    D. 调蓄洪水,防治自然灾害

    2.下列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做法正确的是           (  )

    ①将林地和草地都开垦为耕地 ②积极推广喷灌等节水浇灌技术 ③加大科技投入,改造一批中低产田 ④在陡峻的山坡上修梯田以扩大耕地面积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②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下图为我国南方珠江流域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下列对该河流的水文特征描述错误的是   (  )。

    A. 河流年径流量较大   B. 河流的汛期较长,主要集中于夏季

    C. 冬季有结冰期,含沙量较小   D. 河水以雨水补给为主

    2.近年来,该河流三角洲地区水资源短缺问题日渐突出,该问题的出现与下列现象基本无关的是(  )

    A. 人口增加,工农业生产规模扩大,需水量大增

    B. 水资源利用率较低,浪费严重

    C. 水体污染严重,许多水体水质下降

    D. 气候变得干旱,降水减少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叠加分析就是将同一地区的两层或多层地图要素重叠在一起进行图层和属性运算,产生新的图层和属性的过程。下图中甲、乙分别为“同一地区两种要素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题。

    若将甲、乙两图层进行叠加,得到的新图层是   (  )

    A.    B.

    C.    D.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西气东输工程是中国西部大开发标志性工程,整个工程横贯中国东西部,沿线经过新疆等十个省市。西气东输工程全线建成投产,是中国管道建设史上的重要里程碑。西气东输工程已于2005年1月1日实现全线商业供气。

    材料二:西气东输工程路线图。

    读材料一、材料二,完成下列各题:

    (1)天然气作为矿物能源,比其它矿物能源所具有的优点是(    )(双选)

    A.价格比较高   B.是可再生能源   C.使用方便,燃料效率高  D.清洁

    (2)“西气东输”管道线路的走向所考虑的主要经济因素是(    )

    A.地形类型     B.人口分布      C.城市分布      D.交通线路

    (3)西气东输工程的实施,将对我国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环境保护产生的影响是:

          ;②      ;③  

    (4)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有利于我国东西互补,南北相济,资源共享。请写出我国水资源、能源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区差异: 水资源分布的南北差异:           。能源供需的东西差异:         。经济发展水平的东西差异:     

    (5)跨区域资源调配的意义有: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读下图,完成下列要求:

    (1)图中①地区荒漠化的自然原因是             

    (2)图中②地区荒漠化的人为原因是   。为防治西北地区的荒漠化,合理利用该处土地资源的措施是: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1 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进入21世纪后,在我国六大经济区域中,有人这样概括:“珠三角”抢得先机,“长三角”后来居上,“环渤海”潜力巨大,“新东北”重振旗鼓,“大西北”加快开发,中部崛起更待何时?

    材料二 

    (1)有关人士将环渤海的天津滨海新区、珠三角的深圳、长三角的浦东并称为中国东部沿海具有相似战略功能的“三大极点”,分析三个区域的共同优势区位条件。

    (2)试分析与长三角相比,“振兴新东北”的主要优势与劣势

    (3)填写下表,分别写出甲、乙、丙图示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限制性因素。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