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3 题,其中:
选择题 5 题,语言应用 2 题,现代文阅读 2 题,文言文阅读 1 题,诗歌鉴赏 1 题,名句名篇 1 题,作文题 1 题
简单题 12 题,中等难度 1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5 题
  1. 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事故发生后,他迅速赶赴现场坐阵指挥,有条不紊,忙得连饭都来不及吃,直到被困井下的矿工全都脱离危险才离开。

    B.这个节目融合了京剧、粤剧、秦腔等中国戏曲的精萃,舞者戏剧化的动作和表情,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喜怒哀乐的情绪。

    C.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中方渔政执法船依法在本国管辖海域进行正常巡航,这是无可非议的。

    D.如果中国制造依然停留在贴牌等简单的加工层面,满足于凑和,中国将沦为全球产业价值链的最低端。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

    A.湖/水梁山   赘/连篇牍  押/浑身

    B.隆/安土迁  遗/级而上  菲/日西山

    C.难/别出机  咀/咬文字  枪/力能

    D.搏/一相承  风/气凝神  泄/藏头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运用恰当的一句是(   )

    A.在他病重期间,受过他资助的人没有一个来探望他,但他虚怀若谷,毫不介意,还劝大家不要责怪这些人,这种胸怀令人钦佩。

    B.既然提升中国公民旅游文明素质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那么“绿色旅游”这种注重修正行为习惯的休闲方式,又怎能等闲视之

    C.地质勘探队员的生活十分艰苦,但他们对这些却不以为然,他们一心扑在工作上,要为国家找出丰富的矿藏。

    D.浙江喝到了“单独二孩”政策的“头口水”,今后将呈现一个怎样的人口结构?在两会期间多位代表、政协委员广开言路,对于这些问题,他们谈了自己的看法。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厂家认为,电动车之所以“超标”的原因,是因为时速20公里,已经不能满足使用者的要求;40公斤的车辆配备的电池,最多跑20公里,连基本出行都非常不便。

    B.1999~2013年间,我国造林6643.36万公顷,人工林面积位居世界第一,但是土地沙漠化、植被覆盖率和森林病虫害等依然十分严重,令人担忧。

    C.只有积极引导牧民开展多种经营,控制牲畜数量,减少对牧草的需求,退牧还草,才能为从根本上拯救纯种野牦牛提供可能。

    D.或许连作者都没想到,由于这一篇哀悼家鹤的纪念文章刻在石上,使得文本的命运与石头的命运牵连在一起,为后人留下了诸多难解之谜。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近年来,“民生”和“幸福”成为政府关注的关键词,但一个无法回避的事实是中国民众的焦虑感在上升,担心就医,担心上学,担心房子,人们似乎在担心一切,       。我们不知这样的人生是否幸福。人们渴望国家稳定、政策稳定、物价稳定……只有稳定长期延续并成为国人的深刻记忆时,对安全感的饥渴才会慢慢变得不那么急迫。

    ①中国各大城市的房价也在顽强上涨,不管房价多高,一家几代人砸锅卖铁也要买,租房再便宜,住的也是“人家的房”

    ②而这担心的背后是安全感的严重缺失

    ③其动因是中国人只有住上自己的房子才觉得有安全感的集体意识

    ④中国各大银行的储蓄额在不断攀升,并不富裕的中国人支撑起世界上最庞大的储蓄机构,他们从银行里获得的并不是微薄的利息而是对未来的安全感

    ⑤为此,很多中国年轻人从20多岁就加入了“房奴”大军,节衣缩食,放弃了对时尚的追求,对浪漫的憧憬,对娱乐的向往

    A.①④③②⑤     B.①③②⑤④     C.②①③⑤④      D.②④①③⑤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语言应用 共 2 题
  1. 下面的文字说明了利用“溶瘤病毒”消除肿瘤的三个阶段,请概括其中的两个阶段。(每个阶段不超过20个字)(4分)

    据有关专家介绍:如果将一种经过基因工程加工的“溶瘤病毒”注射入肿瘤部位,病毒就会成千上万地高速复制,最终撑破肿瘤细胞,肿瘤也就溶解了。但也因此使部分肿瘤细胞进人血液,随着循环系统进入其他部位,从而导致肿瘤的转移。此时,如果对病人肿瘤部位加热,人体会大量产生一种叫热休克蛋白的特殊物质。而热休克蛋白可以训练人体免疫系统识别肿瘤细胞,进而在全身“追杀”肿瘤的残部。经过这样一个过程,就能达到消除肿瘤的目的。

    (1)第一阶段:注射“溶瘤病毒”使肿瘤溶解;

    (2)第二阶段:                          

    (3)第三阶段: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请依据下面的示例,以“故乡”为意象另写一首小诗。要求句式与示例相似。(4分)

    【示例】故乡是一枚小小的金发卡

    别在岁月的鬓角

    从春到秋

    晴也闪亮,雨也闪亮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现代文阅读 共 2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6分)

    计算机的出现是人类社会的巨大进步与发展,在计算机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数字技术不断完善的进程中,新媒体具有了与传统媒体不同的形态。按照传播学的视阈,新媒体大致包括网络新媒体、手机新媒体、电视新媒体等形态。与传统媒体不同,新媒体形成了信息的开放性、传播的便捷性、传受的互动性等全新的特征。新媒体的出现不仅改变了人们的某些生活方式,也改变了人们的某些观念。新媒体不仅影响了现代社会的文学创作,也影响了当下社会的文学阅读,让读者的阅读具有了新的特点。

    阅读浅泛化,成为新媒体时代阅读的特点之一。网络文学、电子报刊、电子图书、手机文学,让读者的阅读更为自由与随意,地铁里、码头上、公交车里、办公室里,只要有电脑、手机、电子书就可以阅读,翻阅浏览式的阅读,跳跃式的阅读,囫囵吞枣不求甚解的阅读,成为新媒体时代阅读的一种现象,便捷、快速浅尝辄止的阅读,成为当下社会浅阅读的基本特征。由于这种阅读方式,形成了大量浏览而缺乏深入的泛阅读,甚至只浏览标题而不细读文本的现象,不在大量文本前驻足,而在吸引眼球的段落词句上留步。

    阅读的图像化,成为新媒体时代阅读的特点之二。数字电视、动漫图书、移动电视、DVD影视、3D电影、彩信等,让现代人的阅读图像化了,人们对于古典文学名著的阅读常常凭借影视作品,而非通过名著的文学文本,在读图时代往往又出现了插图本文学作品的出版与流行,甚至也出版了一些图说中国古典哲学名著的系列丛书,在让一些深奥的古典哲学图像化的同时,却也将一些深邃的思想简单化了。追求读图的形象与轻松,追求读图的视觉快感,形成新媒体时代阅读的一种倾向,过于沉溺于读图往往会弱化人们的想像能力和思维能力。

    阅读的游戏化,成为新媒体时代阅读的特点之三。在某些小说创作中,明显可以看到电子游戏的痕迹,那种天马行空的奇思幻想,打斗杀戮的场面,除暴扶弱的行为,都与电子游戏十分相似。在文学阅读过程中,与传统的文学阅读接受教益不同,新媒体时代的阅读呈现出游戏化特点,追求愉悦、寻觅刺激、求得快感已成为阅读的某种目的,以至于在一些作品的阅读过程中,跳跃式的浏览式阅读已经成为习惯,选取有刺激的场景与情节,无论是情欲宣泄,还是阴谋算计,无论是偷窥盯梢,还是杀戮火拼,读者们往往在这些夺人眼球的地方滞留,形成了阅读的片断性、零碎化。手机小说的阅读更是如此,那些有色彩的手机小说,往往与性和政治相关,通过手机的一再转发,引起哈哈一笑,在游戏状态中完成了小说的阅读。

    新媒体时代的文学阅读,固然与媒体技术发达有关,也与大众文化流行有联系,新媒体时代文学阅读的浅泛化、图像化、游戏化,成为大众文化流行的症候。
    1.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新媒体时代阅读特点的表现的一项是(   )

    A.社会上出现了大量浏览而不求深入的泛阅读,人们甚至只浏览标题而不细读文本,或者只在段落词句上“留步”。

    B.数字电视、动漫图书、移动电视等让现代人的阅读图像化了,人们对于古典文学名著的阅读常常凭借影视作品,而非通过名著的文学文本。

    C.新媒体时代,追求愉悦、寻觅刺激、求得快感已成为阅读的某种目的,刺激的场景与情节更能吸引人的注意。

    D.人们在阅读阅读过程中,跳跃式的浏览式阅读已经成为习惯,无论阴谋算计,还是杀戮火拼,往往能让读者目光滞留,形成了阅读的片段性、零碎化。
    2.下列对文意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读图可以使阅读更形象更轻松,也会给人以视觉快感,但沉溺于读图往往会弱化人们的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

    B.电子游戏中那些天马行空的奇思怪想、打斗杀戮的场面、除暴扶弱的行为,都留有新媒体时代的阅读的痕迹。

    C.影视作品代替文学作品的阅读、插图本文学作品的出现与流行、中国古典哲学名著的图说,让阅读变得浅泛化。

    D.一些手机小说起初往往会让人哈哈一笑,但通过手机的一再转发,人们却可以在游戏状态中完成对小说的认真阅读与反思。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小说《咒语》,按要求回答小题。(19分)

    咒语

    [印度]普列姆昌德

    在离城几里远的一个小屋里,一个老头儿和一个老太婆坐在火盆前在熬过冬天的夜晚。老头儿在抽着椰壳烟斗,不时地咳嗽几声。老太婆把头靠在膝盖上望着火出神。一盏煤油灯在壁龛上燃着。家里没有床,也没有床单,一边有一堆稻草,屋子里还有一炉灶。

    这时有人在门口喊道:“帕格德,帕格德,睡了吗?开一下门吧!”

    帕格德起身开了门,一个人进来说道:“你听说了吗?医生金塔先生的儿子被蛇咬了。要去的话就去吧,你会发财的。”

    老头儿冷酷地摇了摇头说:“我不去,我才不去呢!那个金塔我可看透他了,我曾带我最小的儿子到他那里去,那时他要去打球。我跪倒在他的面前请他瞧上一眼,他理也没有理我。他有几个儿子?”

    “只有一个儿子。所有的人都束手无策了。”

    “大神也真有灵。那时我的眼里也流着泪,但是他一点儿也没有怜悯心。现在即使我就在他的门口,我也不会理他的。你请回吧,今天我要舒舒服服地睡一觉。(对老太婆)给我拿烟叶来,我还要抽一袋烟。”

    来人走了。帕格德关上了门,把烟装进烟斗开始抽烟。

    对帕格德说来,还是生平第一次听到这样的消息后呆着不动。在他一生中从来还没有听到有人被蛇咬的消息后不跑去救治的。无论是冬天的黑夜,夏天的阳光和热风,还是雨季的泛滥河水。他的咒语曾经给予了成百的绝望者以生命。可是今天他未能从家里迈出步子,听到这个消息后还打算去睡觉。

    老头儿吹灭了灯,站了一会儿,随后又坐了下来,最后躺下了。但是这一消息却像一个包袱一样压在他的心头。他感到他失去了什么东西,就好像他的全身衣服湿透了或双脚沾满了淤泥那样沉重,又好像有人坐在他的心里抓他要他从家里出去。老太婆不一会儿就发出鼾声来,老年人有时说着话就入睡了,不过有一点儿声响就醒了过来。这时帕格德站起身来,拿起自己的拐杖慢慢开了门。

    老太婆醒来了,问:“到哪里去?”

    “哪儿也不去,看看夜多深了。”

    “隔天亮还早呢,睡吧!”

    “睡不着。”

    老太婆又睡了。帕格德开了门,他的动作这样轻,以致老太婆也没有觉察到。

    帕格德向前移动着脚步,正如一个喝醉了的人不能控制自己的身子那样,他的心里想的是报复,是幸灾乐祸,但是行动却不听他的指挥。

    帕格德拄着拐杖急急地往前走,他的意识在阻拦他,但是他的下意识却在推动着他,仆人控制了主人,主仆颠倒了。

    他这样走了约十来分钟,看见金塔先生的别墅了,电灯通明,可是一片沉寂,也没有哭泣的声音。帕格德的心突突直跳,不会是太晚了吧?他开始奔跑了。

    已经是转钟两点,客人们大都告辞走了。哭泣者中只剩下了天上的星星在眨眼流泪,而其他所有的人都已哭得精疲力竭了。

    忽然帕格德来到门口叫人,医生先生以为是病人来了,很客气地说:“改日再来吧。”

    帕格德说:“先生,少爷在哪里?请让我瞧一瞧。大神也真有灵,他能让死者复生呢!”

    医生把帕格德带了进去。帕格德看了看盖拉希,然后笑着说:“先生,现在还有希望,请叫水夫们打水来。”

    水夫们把水运来了,开始给盖拉希冲洗。老头儿帕格德站在那里微笑着念咒语,当他每念完一次咒语,就把药草放在盖拉希的鼻子下边。就这样不知道在盖拉希头上冲了多少罐水,也不知道帕格德念了多少次咒语,最后当朝霞泛出红色的时候,盖拉希的红红的眼睛也睁开了,很快他伸了一个懒腰,要水喝了。金塔先生跑到妻子纳拉雅妮那里和她拥抱,纳拉雅妮跑到帕格德身边跪倒在他的脚前。

    朋友们都来向医生祝贺。医生先生报以巨大的崇敬的心情在每一个朋友的面前称颂帕格德。所有的人都热切地希望见到帕格德,可是到里面一看,哪儿也没有见到帕格德的影子。仆人们说,刚才他还坐在这里吸烟,我们把烟给他,他不要,他吸的烟是自己随身带来的。

    医生家到处寻找帕格德,而帕格德自己正急急忙忙地往家里赶,他要在老太婆起床前赶回家。

    1.文章开头一段在全文中有何作用?(3分)

    2.帕格德是个什么样的人?请简要概括。(3分)

                                                               
    3.请赏析文中划线的句子。(4分)

                                                              
    4.请根据文章内容,概括这篇小说的主题。(4分)

                                                             
    5.有人认为,把金塔拒绝为帕格德儿子看病的故事放到最后交代会更好。你同意这个意见吗?请简要说明理由。(5分)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文言文阅读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19分)

    康保裔,河南洛阳人。祖志忠,讨王都战没,父再遇,从太祖征李筠,又死于兵。保裔在周屡立战功,及再遇阵没,诏以保裔代父职,从石守信破泽州,又从诸将破契丹于石岭关,领登州刺史。寻知代州,移深州,领凉州观察使。

    真宗即位,召还,以其母老勤养,赐以上尊酒茶米。诏褒之,为高阳关都部署。契丹兵大入,诸将与战于河间,保裔选精锐赴之,会暮,约诘朝合战,迟明,契丹围之数重,左右劝易甲驰突以出,保裔曰:“临难无苟免。”遂决战。二日,杀伤甚众,蹴践尘深二尺,兵尽矢绝,援不至,遂没焉。时车驾驻大名,闻之震悼,废朝二日,赠侍中。以其子继英为六宅使、顺州刺史,继彬为洛苑使。继英等谢曰:“臣父不能决胜而死,陛下不以罪其孥幸矣,臣等顾蒙非常之恩!”因悲涕伏地不能起。上恻然曰:“尔父死王事,赠赏之典,所宜加厚。”顾谓左右曰:“保裔父、祖死疆埸,身复战没,世有忠节,深可嘉也。”保裔谨厚好礼,喜宾客,善骑射,弋飞走无不中。尝握矢三十,引满以射,筈镝相连而坠,人服其妙。屡经战阵,身被七十创。贷公钱数十万劳军,没后,亲吏鬻器玩以偿。上知之,乃复厚赐焉。

    方保裔及契丹血战,而援兵不至,唯张凝、李重贵率众策应,遇契丹兵交战,保裔为敌所覆,重贵与凝赴援,腹背受敌,自申至寅力战,敌乃退。当时诸将多失部分,独重贵、凝全军还屯,凝议上将士功状,重贵喟然曰:“大将陷没,而吾曹计功,何面目也!”上闻而嘉之。

                              (节选自《宋史 • 康保裔传》)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再遇阵没              及:趁着

    B.知代州,移深州          寻:不久

    C.暮,约诘朝合战          会:适逢

    D.援不至,没焉           遂:于是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上知之,复厚赐焉     度我至军中,公

    B.悲涕伏地不能起       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C.其母老勤养        其无礼于晋

    D.上闻嘉之              怀帝阍不见
    3.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康保裔奋身杀敌的一组是(    )

    ①保裔选精锐赴之               ②左右劝易甲驰突以出

    ③杀伤甚众,蹴践尘深二尺          ④身复战没,世有忠节

    ⑤屡经战阵,身被七十创           ⑥腹背受敌,自申至寅力战

    A.①②⑤       B.①③⑥       C.②④⑥        D.③④⑤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康保裔世代行伍出身,一心报效朝廷。其祖康志忠、其父康再遇先后战死边境;他代父职后,又随众将攻破契丹。宋真宗即位,召他回来,给予赏赐嘉奖。

    B.康保裔抱定赴死信念抗击契丹。契丹大举入侵,双方约定次日早晨交战,契丹却提前至黎明层层包围宋军,保裔不愿苟免于死,战至兵尽矢绝,最终阵亡。

    C.康保裔战死沙场引起强烈反响。他的死讯传来,皇上深深震惊哀悼,停止朝会两天,又赐封其子官职,同时一再表示,保裔是为王事而死,理应厚重褒奖。

    D.康保裔品行端正,严谨厚道。他待人接物讲究礼貌,又擅长骑马射箭,射飞禽走兽无不中;在与契丹血战时,张凝、李重贵与他共同抗敌,敌军这才退去。
    5.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7分)

    (1)贷公钱数十万劳军,没后,亲吏鬻器玩以偿。(3分)

    凝议上将士功状,重贵喟然曰:“大将陷没,而吾曹计功,何面目也!”(4分)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诗歌鉴赏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按要求回答小题。(7分)

    南邻  杜甫

    锦里先生乌角巾,园收芋栗未全贫。

    惯看宾客儿童喜,得食阶除鸟雀驯。

    秋水才深四五尺,野航恰受两三人。

    白沙翠竹江村暮,相送柴门月色新。

    注释:锦里:成都地名。航:小船。
    1.诗歌的颔联营造了       的氛围,从全诗看,诗人的邻居锦里先生是个       的人(至少写出两点)。(3分)

    2.这首诗歌表达了哪些情感?试联系诗歌内容进行分析。(4分)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名句名篇 共 1 题
  1.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

    寄蜉蝣于天地,         。哀吾生之须臾,         。(苏轼《赤壁赋》)

            ,檐牙高啄;各抱地势,         。(杜牧《阿房宫赋》)

            ,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       。(李商隐《锦瑟》)

    亦欲以究天人之际,                 。(司马迁《报任安书》)

    (5)四围山色中,             ,量这些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王实甫《长亭送别》)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作文题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40分)

    余秋雨将他的书集命名为“文化苦旅”,周作人将他的书房取名曰“苦雨斋”“苦茶斋”。生活中苦味的食品也不少,有黄莲、杏仁、莲心、苦瓜,还有苦咖啡。庄周说,不顺其自然就是苦,有为就是苦,无为才能清静而安乐;释迦牟尼说,生老病死都是苦,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泥土的味道是苦涩的,海水的味道是苦咸的,树林中清新的空气也有着一丝苦津津的味道……高中学习生活是“苦役”的代名词,苦题目、苦分数、苦个好大学,一切都是苦。

    在全面理解材料的基础上,提炼观点,展开联想,可以写自己的经历、感受和见解,也可以讲述身边的故事。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800个字。④不得抄袭。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