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1 题,其中:
现代文阅读 2 题,文言文阅读 1 题,诗歌鉴赏 1 题,名句名篇 1 题,选择题 3 题,语言应用 2 题,作文题 1 题
简单题 5 题,中等难度 5 题,困难题 1 题。总体难度: 简单
现代文阅读 共 2 题
  1. 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我们所说的文化并不等于已经铸就的、一成不变的“文化的陈述”,而是要在永不停息的时间长流中,不断以当代意识对过去的“文化既成之物”加以新的解释,赋予新的含义。因此,文化应是一种不断发展、永远正在形成的“将成之物”。显然,先秦、汉魏、盛唐、宋朝和我们今天对于中国文化都会有不同的看法,都会用不同时代当时的意识对之重新界定。毋庸置疑,在信息、交通空前发达的今天,所谓当代意识不可能不被各种外来意识所渗透。事实上,任何文化都是在他种文化的影响下发展成熟的,脱离历史和现实状态去“寻根”,寻求纯粹的本土文化就不可能也无益处。正如唐宋时期的人不可能排除印度文化影响,复归为先秦两汉时代的中国一样。因此我们用以和世界交流的。应该是经过当代意识诠释的、能为现代世界所理解并在与世界交流中不断变化和完善的中国文化。

    要交流,首先要有交流的工具,也就是要有能够相互沟通的话语。正如一根筷子在水中折射变形一样,当中国文化进入国外时,中国文化必然经过外国文化的过滤而发生变形,包括误读、过度诠释等;外国文化进入中国也同样如此。常听人说唯有中国人才能真正了解中国,言下之意似乎外国人对中国的了解全都不值一提。事实上,法国的伏尔泰、德国的莱布尼兹都成从中国文化受到极大的启发,但他们所了解的中国文化只能通过传教士的折射,早已发生了变形;今天我们再来研究伏尔泰和莱布尼兹,却又可以为我们提供一个崭新的视角,来对自己的文化进行别样的理解。这样,就在各自的话语中完成了一种自由的文化对话。这里所用的话语既是自己的,又是在对方的文化中经过某种变形的。

    当然也还可以寻求其他途径,例如可以在两种话语之间有意识地寻找一种中介,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就可以是这样一种中介,如文学中的“死亡意识”、“生态环境”、“乌托邦现象”等,不同文化体系的人对于这些不能不面对的共同问题,都会根据他们不同的历史经验、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做出自己的回答。只有通过这样的对话,才能得到我们这一时代最圆满的解答。在这种寻求解答的平等对话中,新的话语就会逐渐形成,这种新的话语既是过去的,也是现代的;既是世界的,也是民族的。在这种话语逐步形成的过程中,世界各民族就会达到相互的真诚理解。

                            (摘编自乐黛云《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十讲》)

    1.下列关于文中所说的“文化”和“中国文化”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文化并不是历史上已经形成并且固化的一种“陈迹”,而是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的用当代意识赋予这种“陈迹”以新的解释和含义。

    B.文化是一种不断发展、永远在形成之中的“将成之物”,所以先秦、汉魏时代的人们看到的中国文化跟我们今天看到的并不相同。

    C.在信息、交通空前发达的今天,人们的意识中不可能没有外来的成分,我们用来跟世界交流的,正是经过这种意识诠释的中国文化。

    D.唐宋时代的人不可能排除印度文化的影响,所以唐宋时代的文化也不可能再像先秦两汉文化一样属于纯粹的中国文化。

    2.下列关于文化交流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

    A.当中国文化进入外国时就会发生过滤和变形,当外国文化进入中国时也是这样,其表现形式有误读、过度诠释等。

    B.在文化交流中,实际上并不需要外国人像中国人那样了解中国;否则,我们就难以对自己的文化作出别样的理解。

    C.只有既是属于自己文化的,又是在对方的文化中经过某种变形的话语,才是两种文化的交流中唯一能够相互沟通的话语。

    D.解决不同文化体系的人所共同面对的问题,例如文学中的“死亡意识”、“生态环境”等,这可以成为不同文化之间交流的中介。

    3.下列推断,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

    A.从文化交流和比较看,寻求纯粹的本土文化既是不可能也无益处的,因此研究历史上外来文化对本土文化的影响也是没有必要的。

    B.伏尔泰、莱布尼兹利用已经折射了的中国文化,为中国人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可见有的时候中国人并不真正了解中国。

    C.对于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不同文化体系的人会有不同的问答,而平等的对话正是获得我们这一时代最圆满的解答的唯一途径。

    D.从“相互沟通的话语”、“各自的话语”等说法来看,文中所谓的“话语”应该是指文化交流双方的立场观点、思想意识等。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25分)

    子恺漫画

    从日本回来,在潜心译述介绍西洋文艺理论的同时,“子恺漫画”也诞生了。

    读的书多了,看的画多了,觉得以前在浙一师时所确信的“师自然”的忠实写生画法,其实与幼年时所热衷的“印”《芥子园画谱》,相去不过五十步。都是“依样画葫芦”。“葫芦不愿再画下去,非葫芦的画不出来”,于是只好“读读书,看看别人的画罢休了”。“我想看看书再画,但越看书越不会再画了。”其实正是在这苦闷时期,一种新的画风已不期然而然地在他的思绪中孕育着了。

    有一次,春晖中学开校务会议的时候,丰子恺对会议的内容茫无头绪,却独自观看“那垂头拱手而伏在议席上的各同事的倦怠的姿态”。回家后用毛笔把这校务会议的印象画了出来,又恐被学生看见了不好,便把画贴在门背后独自欣赏。这幅画引起了他的兴味,从此之后,丰子恺不断地把他平时所萦心的琐事细故一一乘兴描出。

    起初作的大批小画,都是由于受到当前景象的感触,觉得有如骨鲠在喉,不吐不快,非立即画下不可。一旦画出之后,便“得到和产母产子后所感到的同样的欢喜”。“有时把平日所信口低吟的古诗句词也试译出来”,“译作小画,粘在座右,随时欣赏”,并在画上签上自己的名字的英文缩写TK。画这些小画时,根本没有想到要去发表。有一次被夏丐尊发现了,连声赞赏说:“好!再画!再画!”丰子恺受到鼓舞,“心中私下欢喜,以后描的时候就觉得更大胆了”。

    是朱自清第一个把丰子恺的画稿拿去发表的。那时,白马湖畔的朱自清与远在北京的俞平伯合办了一个不定期的文艺刊物,丰子恺不仅为这刊物设计封面,还在《我们的七月》上首次公开发表了一幅画,画题是“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被郑振铎发现,他对这幅画及其作者感到莫大的兴趣。朱自清到白马湖去,郑振铎便向他打听丰子恺的消息。1925年,丰子恺到上海创办立达学园,这时《文学周报》恰好要用插图,郑振铎便通过胡愈之向丰子恺索画,陆续发表在《文学周报》上,他给这些画冠以“漫画”的题头。从此中国始有“漫画”这名称了。后来郑振铎要求为丰子恺出一个集子,便在一个星期日和叶圣陶、胡愈之一同到江湾立达学园去看他的画。他回到上海后,与叶圣陶、沈雁冰共同挑选,把绝大部分都选进了集子,于1925年12月以文举周报社的名义结集出版。这册最初出版的画集得到朋友们的热情支持,为之作序写跋的有郑振铎、夏丐尊、来自清、俞平伯等人。夏丐尊在序中赞叹说:“对于生活,有这样的咀嚼玩味的能力。”朱自清说:“一幅幅的漫画,就如一首首的小诗——带核儿的小诗。”俞平伯在跋中说:“您是学西洋画的,然而画格旁通于诗。所谓‘漫画’,在中国实是一创格;既有中国画风的萧疏淡远,又不失西洋画法的活泼憨恣。”

    1926年,《子恺漫画》又以开明书店的版本继续出版,并且多次再版。

    关于“漫画”这个名称,丰子恺后来这样说:“国人皆以为漫画在中国由吾创始。实则陈师曾在《太平洋报》所载毛笔略画,实为中国漫画之始。”

    陈师曾的画究竟是不是中国漫画之始,这有待于学术界研究讨论,但丰子恺的画确实是受了中国画家陈师曾的启发,再加上日本画家竹久梦二画风的影响,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在西洋画派中,丰子恺最喜爱19世纪法国著名画家米勒的作品。尤其是《初步》一画,给丰子恺的创作以直接的影响。

    然而丰子恺认为自己的画“不是正式的绘画,只是绘画之一种。至于这种画价值如何,那我自己实在想不出答语。我仿佛具有一种癖瘾,情不自禁地要作这种画”。

    朱光潜认为,这位漫画家善于“从纷纭世态中挑出人所熟知而却不注意的一鳞一爪”来加以点染。又认为“他的画品就是他的人品的表现。子恺从顶到踵,浑身都是个艺术家”。

    丰子恺的漫画创作数量既多,发表的范围又广。由于画材来自现实生活,而且主要来自平凡的劳动大众的现实生活,因此他的读者遍及工、农、商、学、兵各界。又因为他一生慷慨待人,对于来信来访的读者,不拘职业、身份,有求必应,因此散存在人民中间的画不计其数。

    选自《丰子恺传》,有删改)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5分)

    A.随着视野的开阔,见识的增多,丰子恺不愿再沿用“师自然”的忠实写生画法,可是新的画法又一时找不到,所以内心非常苦闷。

    B.丰子恺在春晖中学任教时,喜欢把自己平日所萦心的琐事细故乘兴描出,并置于身旁,随时欣赏,感到非常欢喜。

    C.文中引用朱光潜的话,一方面说明丰子恺作漫画的艺术手法,另一方面称赞丰子恺艺术家的品质,从他的人品可以看出他的画品。

    D.丰子恺为人慷慨大方,而且漫画多表现平凡大众的现实生活,所以他的漫画虽然缺乏浪漫主义热情,但还是得到了各界民众的广泛喜爱。

    E.文章叙述了“子恺漫画”由酝酿到诞生到大放异彩的过程,展现了丰子恺执着于绘画艺术的情怀和成名之后仍然保持淳朴谦逊的品格。

    2. “子恺漫画”有哪些特点?请简要概括。(6分)

    3.丰子恺画漫画为什么能够取得成功?请简要分析。(6分)

    4.有人说,中国有漫画,丰子恺功劳居首。你是否同意这种说法?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观点和具体理由。(8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文言文阅读 共 1 题
  1. 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尹思贞,京兆长安人。弱冠以明经举,补隆州参军。时晋安县有豪族蒲氏,纵横不法,前后官吏莫能制。州司令思贞推按,发其奸赃万计,竟论杀之,远近称庆,勒石以纪事,由是知名。累转明堂令,以善政闻。迁检校洺州刺史,会契丹孙万荣作乱,河朔不安,思贞抚境内,独无惊扰。

    神龙初,为大理卿,时武三思擅权,御史大夫李承嘉附会之。壅州人韦月将上变,告三思谋逆,中宗大怒,命斩之。思贞以发生之月①,固执奏以为不可行刑,竟有敕决杖配流岭南。三思令所司因此非法害之,复固争之。承嘉希三思旨,托以他事,不许入朝。谓承嘉曰:“公擅作威福,慢宪度.谀附奸臣,以图不轨,今将除忠良以自恣邪?”承嘉怒,遂劾,出为青州刺史,境内有蚕一年四熟者,黜陟使路敬潜见茧叹曰:“非善政所致,孰能至于此乎!”特表荐之。思贞前后为十三州刺史,皆以清简为政,奏连最。

    睿宗立,征为将作大匠,累封天水郡公。时左仆射窦怀贞造金仙、玉真观,调发夫匠,思贞数有损节,怀贞诘之。思贞曰:“公,辅臣也。不能宣王化,而土木是兴,害及黎元,受人谮以廷辱士,今不可事公矣。”拂衣而去,阖门待罪,上闻而特令视事。其年,怀贞伏诛,乃下制曰:“将作大匠尹思贞,贤良方正,硕儒耆德,刚不护缺,清而畏知,简言易从,庄色难犯。征先王之体要,敷衽必陈;折佞臣之怙权,拂衣而谢。故以事闻海内,名动京师,鹰隼是击,豺狼自远。必能条理前弊,发挥旧章,宜承弄印之荣,式允登车之志。可御史大夫。”俄迁户部尚书,转工部尚书。以老累表请致仕,许之。开元四年卒,年七十七,赠黄门监,谥曰简。

    (节选白《旧唐书·尹思贞传》)

    [注]①发生月:(春天)萌发滋长的月份。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抚境内           绥:安抚。

    B.奏连最          课:考核。

    C.不能宣王化      赞:赞颂。

    D.受人以廷辱士    谮:诬陷。

    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尹思贞忠直善政的一组是(   )(3分)

    ①发其奸赃万计,竟论杀之    ②告三思谋逆

    ③固执奏以为不可行刑        ④托以他事,不许入朝

    ⑤拂衣而去,阖门待罪        ⑥贤良方正,庄色难犯

    A.①③⑤      B.①⑤⑥      C.②③④     D.③④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尹思贞为官不畏豪强。晋安县豪族蒲氏骄纵不守法度,历任官吏都治不了他,尹思贞审查后判处了他的死罪,百姓称快。

    B.尹思贞坚持己见,受到责罚。皇帝下令斩杀告发武三思谋反的韦月将,尹思贞坚决反对,皇帝非常生气,结果尹思贞被判杖刑,发配岭南。

    C.尹思贞善于治理,受人称赞。他处罚豪强,百姓刻石碑记录此事;他担任青州刺史,境内的蚕一年结四次茧,黜陟使路敬潜上表推荐他。

    D.尹思贞很受皇上器重。窦怀贞被处死后,皇上下诏称赞尹思贞秉承先王的施政根本,坦诚陈述己见,挫损奸臣的专权,可以受到重用。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l)公擅作威福,慢宪度,谀附奸臣,以图不轨.今将除忠良以自恣邪?

    (2)时左仆射窦怀贞造金仙、玉真观,调发夫匠,思贞数有损节,怀贞诘之。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诗歌鉴赏 共 1 题
  1. 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金 陵 驿

    (文天祥)

    草合离宫转夕晖,孤云漂泊复何依!

    山河风景元无异,城郭人民半已非。

    满地芦花和我老,旧家燕子傍谁飞?

    从今别却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

    [注]这首诗是文天祥兵败被俘后,被押解往元大都,路过金陵(今南京市)时所作。

    1.诗人看到了什么样的景象?请结合诗句简要描述。(5分)

    2.这首诗用多种手法抒写诗人的亡国之痛,请任选两种简要分析。(6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名句名篇 共 1 题
  1. 名篇名句默写(6分)

    1.__________,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2.斜阳草树,寻常巷陌,_________。(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3.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___________。(辛弃疾《破阵子》)

    4.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 _______  。(苏轼《水调歌头》)

    5.轮台东门送君去, _________。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6.__________,到乡翻似烂柯人。(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选择题 共 3 题
  1.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国外的几个建筑学家对山陕甘会馆很感兴趣,对各式各样的术雕、砖雕、石雕品头论足,他们说在国外少见这种风格的建筑。

    B.35年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历程,从历史的角度看,不过是吉光片羽;然而对于亲身经历这场社会变革的人们来说,感觉是漫长而深刻的。

    C.专家指出:肥胖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控制饮食,加强锻炼,科学瘦身,乱服减肥药,副作用大,会使身材苗而不秀,有害身体健康。

    D. 近日,提高语文作文母语学科重要地位的有关高考改革的言论,在母语教学被忽视的当下,真可谓空谷足音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市民可凭有效身份证到园博园游客咨询服务中心免费租用一台语言导览器,收听专业的闽南语讲解。

    B.随着“梨花体”“甄嬛体”相继出现,“土豪体”又在网络上迅速蹿红,在新浪微博上被提及超过5600万次以上。

    C.微信是一种更快速的即时通讯工具,具有零资费、跨平台沟通、显示实时输入状态等特点,与传统的短信沟通方式相比,更灵活、智能,且节省资费。

    D.新修改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要求成年子女要经常看望年迈的父母,否则,将可能被父母起诉。据称,修订该法律的原因是被子女抛弃或忽视的年迈父母比比皆是所致。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中国的剪纸起源于汉,到南北朝时期已相当精熟。然而真正繁盛起来,却是在清代中期以后,这是由于近代中国城市的发展。古老的剪纸多在乡间,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些民间艺术家创作的目的在于建立自己的理想世界,在于为生活创造美好的形象。

    ①剪纸进入城市后,不仅市民情趣和生活理想渗入其中

    ②都是出自农家妇女之手

    ③雕镂更加细致,风格转向精巧,艺人也就不止于妇女了

    ④以剪子铰出为主,趣味质朴

    ⑤而且千家万户聚居在一起,相效成习,需求颇巨

    ⑥剪纸艺人为了省工,弃剪用刀,一刀多张

    A.①⑤⑥③④②

    B.②⑥④⑤③①

    C.④②①⑤⑥③

    D.⑥①③⑤②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语言应用 共 2 题
  1. 读下面的漫画《树:这并不是胜利!》,完成后面的题。(5分)

    (1)用简洁的文字,介绍这幅漫画的内容。(不超过35字)(2分)

    (2)结合漫画的标题,用一句话谈谈你读漫画后的感受或启示。(3分)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提取下面一段话的主要信息,在横线上写出三个关键词。(6分)

    今天中国独特而强烈的爱国主义热情,直接源于“鸦片战争”以来的民族生存危机。在开放时代,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发生了巨大变化,中国不但摆脱了民族生存危机,而且成为全球化竞争中的最大受益者之一。中国离不开世界,世界也离不开中国。这时的爱国主义应当注入新的因子和意识。它不再应当仅是一种内聚型的强烈感情,不应当是封闭的、种族的、排外的,而应当具有理性、深沉的意识,即开放的世界观、积极的进取心、普世的价值观念。

    关键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作文题 共 1 题
  1. 作文(60分)

    百度老总说,想做羊,想坐在躺椅上享受人生的,请卷铺盖儿走人。只有具备狼那种奋不顾身的进攻精神的,才可以跟随我上战场。

    一个教授告诉学生,我们可以做“狼”,也可以做“羊”,还可以……

    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自己的体验与感悟,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自定文体。②不少于 800字。③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