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5 题,其中:
选择题 12 题,连线题 3 题
简单题 4 题,中等难度 5 题,困难题 5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12 题
  1. 天干地支简称“干支”,取义于树木的干和枝,是商代的一种主要的纪日方法。商代君主多以天干为名,如太甲、盘庚等。这反映出商代

    A. 天干地支知识已经在群众中普及

    B. 王权的自我神化

    C. 商朝人崇信鬼神

    D. 经济繁荣,文化发达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公元前4世纪中叶,秦国颁行“分异令”,规定“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即分家)者,倍其赋”。也就是说,“禁止父子兄弟同家共财”,实行“诸子有份”。此规定

    A. 是分封制影响的产物

    B. 推动了郡县制的建立

    C. 冲击了传统的宗法制

    D. 有利于加强君主专制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据记载,汉武帝实行盐铁官营之前,私营治铁工业生产的铁器,质量精良且价格不高。而实行盐铁官营制度以后“铁器苦恶,贾贵,或强令民卖买之”。材料表明

    A. 盐铁官营影响了百姓的日常生计

    B. 官营经济任用的工匠技术水平低下

    C. 适度的竞争有利于经济的良性运行

    D. 建立官营经济是重农抑商的重要手段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4. 隋朝将作大匠宇文凯曾严令:官府工匠不得入市工作,其晚年回乡后亦受到严密监视且不许“收授学徒”和“制作产品”。上述现象反映了

    A. 官营手工业者有严格的从业要求   B. 隋朝的官营手工业发达产品精美

    C. 工官制度不利于手工工艺的传承   D. 官营手工业者的匠籍制度被废除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宋明理学家倡导的“存理去欲”或“存心去欲”的修养论、“格物”或“格心”的认识论、成贤成圣的境界论、由齐家而平天下的功能论,均以

    A. 研究天人关系为核心内容

    B. 伦理道德为核心内容

    C. 认识自然发展规律为导向

    D. 关心社会进步为前提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隐士是古代远离权力中心的特殊群体,或洁身自好,守道不仕,或逍遥山林,与世无争。钱钟书在评价历代统治者对待隐士的态度时认为,“为政者亦识隐士装点山林,其作用每胜于趋跄廊庙”。下列观点与之相似的是

    A. “举逸民,天下之民归心焉”

    B. “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C. “圣代无隐者,英灵尽来归”

    D. “重贞退之节,息贪竞之风”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新全球史》中指出:“总的来说,康乾盛世并不是真正的繁荣,鸦片战争也不是彻彻底底的灾难。” “鸦片战争也不是彻彻底底的灾难。”主要是因为其

    A、扩大西方对华贸易,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失业压力

    B、直接加强了中西方科技、思想、文化交流

    C、推动了中国农产品出口,有利于中国近代化

    D、使鸦片贸易公开化,加快中西方货币交流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天朝田亩制度》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具有充分的革命性,“给资本主义萌芽开阔了发展的场所”。这一评价是基于《天朝田亩制度》

    A. 否定了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

    B. 顺应了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化的要求

    C. 与《资政新篇》的主张异曲同工

    D. 实现了农民阶级“耕者有其田”的理想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英国人博兰雅于1874年在上海创办格致书院。格致书院的考试,“或询西学,或问时务”。特别是王韬主持书院期间,“以西学为主,而旁及时事、洋务”。材料最能体现该书院

    A. 中体西用的办学理念

    B. 经世致用的办学特色

    C. 培养人才的办学宗旨

    D. 西学为主的办学内容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通常认为,洋务运动自1861年清廷于北京设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始,而甲午战争中清廷的惨败则标志着洋务运动的破产。但是也有一些学者认为这一划分过于刻板化,甲午战后洋务运动依旧开展着。后者观点主要是着眼于

    A. 中国外交的近代化   B. 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C. 世界整体化的要求   D. 清政府推行“新政”

    难度: 极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1900~1901年间,上海地区“言爱国者”,多积极讨论光绪帝之存废问题,“尚不知革命为何物”。这一现象反映当时

    A. 革命派尚未开展救亡运动

    B. 上海的社会风气相对保守

    C. 废除帝制成为社会的共识

    D. 改良仍然是社会主流思潮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史学家金冲及在谈到中华民国的建立时认为,“民国”不只是换了一块招牌,更多的是它给民众心理带来了巨大的冲击。这种“冲击”是指(    )

    A.从传统社会转变为近代社会

    B.从“臣民”到“国民”的自我认同

    C.从“奴才”到“公仆”的变化

    D.从君主立宪制到民国共和制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连线题 共 3 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902年,清政府上谕称“我大清朝律例一书,折衷至当,备极精详”,但也不得不承认“为治之道,非参酌适中,不能推行尽善。况近来地利日兴,商务日广,如矿律、路律、商律等类,皆应妥议专条”。同时要求各出使大臣“查取各国通行律例,咨送外务部”。此后清政府颁行的经济法规包括10余类,近20项,其内容涉及工商综合类、商标、矿业、铁路、金融、商品赛会、度量权衡、经济社团以及奖章章程等诸多方面。如《商人通例》界定了商人的身份和他们的权利、义务。《商标注册暂拟章程》规定“如有侵害商标专用权者,准商标主控告,查明责令赔偿”。《破产律》注意维护债主的利益。《大清国矿物章程》规定“外商概不准收买矿地”。《奖励华商公司章程》规定“官商绅民投资兴办公司,凡能集股五十万以上者,按集股数额多寡,给予不同奖赏,集股五千万以上者奖励头等顾问官,加头品顶戴,赐双龙金牌,子孙世袭商部四等顾问官”。对于清末经济法规的制定,预备立宪公会在肯定其“椎轮荜路,厥功至巨”的同时,也指出“政府颁布商事法令,每不与商人协议,致多拂逆商情之处。是非徒不足以资保护,而且转多窒碍

    ——摘编自朱英《论清末的经济法规》

    材料二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高速发展,美、欧各国工人运动、社会主义运动风起云涌,社会改良成为各国政府的重要事务。20世纪初,英国议会加快了社会经济立法脚步。1908年6月,议会颁布了《养老金条例》。其内容为,财政拨款120万英镑作为非捐助性养老金的费用。所有年收入不超过31英镑的70岁以上的老人均可申请领取养老金。1905年,《失业工人法》应运而生。1911年,《失业保险法》作为《国民保险法》的第二部分由议会通过。1908年通过的《矿工8小时工作法》是第一个对成年男子限制工时的立法。1912年又应矿工的要求通过了《矿工最低工资法案》。1909年实行的《行业委员会法》,专门解决“血汗工人”的最低工资问题。同年还颁布了《房屋和城镇计划法》。1908年,《健康保险法》获得议会通过

    ——摘编自刘华平《论20世纪初英国的社会立法》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末经济法规颁行的背景及政治影响。

    (2)依据材料说明20世纪初中英两国立法的主要区别及启示。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明朝洪武三十年(公元1397年)二月,明王朝迎来了三年一度的科举会试,朱元璋亲自选定品学俱佳的士林领袖、翰林学士刘三吾为主考。三月初发布皇榜。然而数日内,大批落榜考生跑到礼部鸣冤告状。因为中榜的51名贡生清一色的来自南方各省,竟然没有一名北方人。因此,说主考收受钱财、地域歧视……关于“科场舞弊”的传闻沸沸扬扬。事件引起明王朝上下震撼。三月初十,朱元璋下诏成立包括饱学之士、忠直敢言的大臣在内的“调查小组”进行调查,然而调查结论认为刘三吾等人的阅卷公平公正,无任何问题。这再次引起落榜的北方学子哗然,朝中许多北方籍的官员要求重新复核,并严查所有涉案官员……五月,朱元璋突然下诏,认定刘三吾为“反贼”,发配西北;朱元璋的侍读、调查小组负责人张信被凌迟处死……六月,朱元璋亲自复核试卷,亲自选定51名中榜贡士,竟然清一色是北方人,无一名南方人。该事件以后,明朝的科举录取分成了“南北榜”,即南北方的学子,按照其所处的地域进行排名,分别录取出贡生后,再统一参加殿式。

    ——摘编自张嵌:《不容青史尽成灰·明清卷》

    上述材料包含了多方面的历史信息。请你选择一个角度,确定一个主题,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阐述。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南北朝时,士族族谱是选任官员的重要依据。唐朝初年,旧士族虽已没落,但清河崔氏、范阳卢氏等数家所谓“山东士族”,仍凭借起祖先的影响,享有崇高的社会地位。这些家族编写族谱,标榜为华夏“高门”,自诩“家风”优良,相互间通婚。唐初那些以军功起家的大臣,也把能与他们通婚视作荣耀。

    唐太宗决心从族谱入手,改变这种状况。他下令修撰全国总谱《氏族志》,不限地域,不分民族渊源,收集当时全国各地具有影响的293个家族,排出等级,但不作为任用官员的依据。编写者受习惯影响,将当时只任六品官的清河人崔民干列为第一等。这让唐太宗颇不高兴,下令:“不须论数世以前,止取今日官爵高下作等级。”于是皇族被列为第一,外戚次之,清河崔氏只排到第三等。当时文武大臣中,不少人的祖先在北朝后期才从草原南迁,也因此跻身“高门”之列。

    ——摘编自唐长孺《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三论》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太宗时谱牒改革的内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唐太宗时谱牒改革的作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