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8 题,其中:
选择题 23 题,问答题 3 题,综合题 2 题
简单题 2 题,中等难度 21 题,困难题 5 题。总体难度: 中等
选择题 共 23 题
  1. “孔雀飞去,回忆悠长,玉龙雪山,闪耀着银光,秀丽丽江,人在路上。”被誉为“彩云之南”的云南不仅有着优美的风景,更有悠久的历史,这里曾生活着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   (   )

    A.北京人   B.元谋人   C.山顶洞人   D.和县人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禹死后,启继承父位成为夏朝第二代国王,“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这标志着下列哪一制度的出现   (   )

    A.禅让制 B.世袭制   C.分封制  D.种姓制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央视热播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从最平凡的一锅米饭,到一个馒头,到┅┅不管吃下多少美酒佳肴,主食,永远都是中国人餐桌上最后的主角。以下古人类最早有可能享受米饭的是(   )

    A.北京人   B.山顶洞人   C.半坡居民   D.河姆渡居民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为响应党中央厉行节约的号召,许多单位加入到反对“舌尖上的浪费”的“光盘行动”之中。战国时期,提出“兼爱”、“非攻”、“俭节则昌,淫佚则亡”主张的思想家是 (   )

    A.老子   B.墨子   C.庄子   D.孙子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有人说,中国存在着一种最古老的商朝书面语。这里的“书面语”是指 (   )

    A.小篆   B.隶书   C.甲骨文   D.楷书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红山文化“出现在公元前4000~前3000年,以辽河流域为中心,与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并列成为中华文明的三大源头。红山居民主要从事农业生产,饲养猪、牛、羊等家畜,使用磨制石器,陶器以”之“字形纹和彩陶为特色,房屋为方形半地穴式。下列与“红山文化”相类似的农耕文明代表是   (   )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半坡人   D.河姆渡人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夏朝建立于约公元前2070年,这一年属于公元前   (   )

    A.20世纪前期   B.20世纪后期   C.21世纪前期   D.21世纪后期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你如果是汉武帝统治时期的一位丞相,可能会遇到下列哪些事件的发生  (   )

    ①焚书坑儒    

    ②书同文,车同轨  

    ③颁布“推恩令”

    ④张骞出使西域  

    ⑤“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A.①②③    B.①②③   C.③④⑤   D.①②③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西汉初年对匈奴采取“和亲”政策,汉武帝时期对匈奴采取攻势,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

    A.汉武帝态度比汉初皇帝强硬    

    B.汉武帝时期经济繁荣国力强盛

    C.汉武帝时,“和亲”政策不起作用 

    D.汉武帝时匈奴势力衰弱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成语的来源以及构成形式复杂,又往往包含典故史事,警事箴言,散见于历代典籍。富含许多古人的智慧结晶,也可视为先民生活的历史写照。下列成语中与我国春秋战国历史有关的是   (   )

    ①破釜沉舟 

    ②纸上谈兵 

    ③风声鹤唳  

    ④退避三舍

    A.①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古人称宰相位高权重,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这里的“一人”指的是“皇帝”,“皇帝”的称呼最早出现在   (   )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秦朝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下图是一件珍贵文物“秦始皇诏文权”,权身刻有秦始皇廿六年诏书14行篆文,诏文曰:“廿六年,皇帝尽并兼天下诸侯,黔首大安,立号为皇帝,乃诏丞相状绾,法度量则不壹,歉疑者,皆明壹之。”从这段铭文可以知道的历史信息有(   )

    ①“权”是秦朝通行的货币 

    ②秦朝以篆字统一全国文字

    ③秦始皇统一了度量衡    

    ④秦朝开始进入“铁器时代”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唐代诗人章碣有咏史诗云:“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诗中提到的历史事件是 (   )

    A.统一六国 焚书坑儒    B.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C.农民起义 刘项文盲    D.焚书坑儒 农民起义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董必武诗曰:“昭君自有千秋在,胡汉和亲识见高。”这里的“汉”指西汉,“胡”指 (   )

    A.蒙古族   B.犬戎   C.匈奴   D.女真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的《新疆的历史与发展》白皮书指出,新疆与中原地区的密切联系由来已久。新疆正式归属中央政权管辖最早开始于(     )

    A.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     B.西域都护的正式设置  

    C.丝绸之路全面开通     D.西域物产大量传入内地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秦中央政府分管行政的是 (   )

    A.太尉   B.丞相   C.大将   D.御史大夫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2014年5月1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接受了中亚土库曼斯坦总统别尔德穆哈梅多夫代表土方赠送的一匹汗血马。如果沿着汉朝丝绸之路送汗血马去中原,应走的路线是 (   )

    A.西域——玉门关——河西走廊——长安

    B.西域——河西走廊——阳关——洛阳

    C.长安——河西走廊——玉门关——西域

    D.河西走廊——西域——阳关——长安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李白在《古风》中写道:“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诗中李白描绘秦王(   )

    A.自称皇帝,君临天下      B.十年征战,统一全国

    C.任免官员,中央集权     D.焚书坑儒,思想专制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儒家思想之所以能够长期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这是因为  (   )

    A.董仲舒对儒家思想作了发挥  

    B.儒家思想代表了劳动人民的利益

    C.儒家思想适应了君主专制统治的需要

    D.汉武帝任用信奉儒家思想的人做了大官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汉武帝开创了“大一统”的鼎盛局面,下面理解错误的是(  )

    A.政治上,颁布“推恩令”,削弱诸侯国势力

    B.思想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儒家思想作为封建正统思想

    C.文化上,推行儒家教育,举办太学

    D.军事上,派大将蒙恬反击匈奴,巩固国家统一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汉朝农业大发展的表现不包括  (   )

    A.耕犁上已安装犁壁    B.丝织和冶炼技术居世界前列

    C.小麦在北方普遍种植   D.牛耕普遍采用二牛抬杠的耕作手法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2. 使匈奴再不能与西汉相抗衡的事件是  (   )

    A.秦始皇派蒙恬从匈奴手中夺取河套地区

    B.匈奴分裂为南北两部

    C.汉明帝时班固出击北匈奴

    D.漠北战役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3. 下列关于昌盛的秦汉文化的表述,正确的是(   )

    A.东汉蔡伦发明了造纸术,对人类文化传播做出了重大贡献。

    B.东汉科学家张衡发明的地动仪是世界公认最早的地震仪器,具备预报地震的功能。

    C.东汉名医张仲景著有《伤寒杂病论》,全面阐述了中医理论和治病原则。

    D.华佗擅长外科手术,制成了“麻沸散”,还编了医学体操“五禽戏”,被人们尊称为“医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问答题 共 3 题
  1. 国家博物馆藏有一块秦代十二字砖,砖上刻有“海内皆臣,岁登成熟,道无饥人”(见下图)。请回答下列小题。

    (1)根据我们学过的有关文字演变知识可以判断,这块方砖上的文字应该属于  (  )

    A.铭文 B.大篆 C.小篆 D.隶书

    (2)为秦朝“海内皆臣”格局最终形成奠定基础的关键战役是 (   )

    A.城濮之战   B.长平之战  C.桂陵之战   D.巨鹿之战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和第一个统一的封建国家分别是谁建立的?(2分)西汉的开国皇帝又是谁?(1分)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我国封建社会历史悠久,历代帝王为了巩固封建统治,加强中央集权采取了不同的措施。请回答西周为了巩固统治采取了什么措施?(1分)秦始皇和汉武帝为了巩固统治又分别在地方上采取了什么措施?(2分)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2 题
  1.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书籍被烧毁,其实还在其次,春秋末年以来,蓬蓬勃勃的自由思索的那种精神,事实上因此而遭受了一次致命的打击。”

    ——郭沫若

    材料二:“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董仲舒

    请回答:

    (1)材料一所反映的是我国历史上谁在位时制造的什么事件?(2分)“蓬蓬勃勃的自由思索的那种精神”是指的什么历史现象?(1分)

    (2)材料二在董仲舒的建议下,汉武帝采取了什么措施?(1分)

    (3)材料二中的“孔子之术”指的是哪一学派?创始人是谁?他的核心思想是什么?(3分)

    (4)材料一和材料二反映了秦汉两个朝代对待儒家思想的态度分别是什么?其根本目的又是什么?(3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物久则废,器久则坏,法久则弊,改革创新历来是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精神财富,重要的历史人物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请阅读材料

    材料一: 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

    ——《论语》

    材料二: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倾邻国而雄诸侯┅┅

    ——《汉书·食货志》

    材料三: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管仲为相进行的改革有什么影响?(1分)

    (2)材料二中“商君”指谁?(1分)指出其改革变法中推动农业生产发展的措施。(1分)结合所学知识和材料,分析此次变法对秦国产生的影响。(1分)

    (3)请你为材料三所示路线拟一个合适的名称。(1分)这条路线的开通谁的功劳最大?(1分)这条路线的开通有什么历史意义?(1分)在今天这样一个交通四通八达和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它还有价值吗?(1分)请说出理由。(1分)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