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34 题,其中:
选择题 24 题,填空题 6 题,推算题 1 题,探究题 1 题,计算题 2 题
简单题 8 题,中等难度 26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24 题
  1. 生活中常见的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牛奶          B.可乐饮料      C.蒸馏水        D.洁净的空气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水是生命的基础,没有水就没有生命。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水是由两个氢元素和一个氧元素组成

    B.无色、无嗅、清澈透明的水就是纯水

    C.婴幼儿、青少年长期饮用纯净水有益健康

    D.过滤可以将不溶于水的固体杂质与水分离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对下列各符号中“3”所表示的含义,其说法不正确的是

    A.3H——表示三个氢原子

    B.3H2O——表示三个水分子

    C.Al3+——表示铝元素的化合价为+3

    D.SO3——表示一个三氧化硫分子中含有三个氧原子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小东同学对所学知识归纳如下,其中不正确的一组是

    A.化学与能源

    B.安全知识

    煤、石油、天然气——不可再生的化石燃料

    风能、太阳能——正在开发和利用的新能源

    煤气泄漏——关闭气阀、严禁烟火

    居室装修——开窗通风,减少室内有害物

    C.元素与人体健康

    D.环保与物质利用

    缺钙——易患贫血

    缺铁——易患骨质疏松病

    减少白色污染——使用可降解的塑料

    减少水污染——生活污水经处理后排放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氧气是我们身边常见的物质。以下关于氧气的叙述正确的是

    A.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为氧气

    B.用带火星的木条可以检验氧气

    C.鱼、虾能在水中生存是由于氧气易溶于水

    D.氧气具有可燃性,能与许多物质发生氧化反应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下列有关分子、原子和离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是最小粒子,不可再分

    B.原子和离子都是带电的粒子

    C.分子、原子、离子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

    D.物质热胀冷缩是由于分子的大小随温度发生改变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下列关于物质的组成、结构与性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生铁和钢的性质不同,是由于含碳量不同

    B.金属钠和镁的性质不同,是由于他们的原子结构不同

    C.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不同,是由于所含元素不同

    D.CO和CO2的性质不同,是由于它们的分子构成不同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欲鉴别氢气、氧气、二氧化碳、甲烷4种气体,现有一盒火柴,还需要用到下列实验用品中的

    A.冷而干燥的烧杯             B.内壁蘸有蒸馏水的烧杯

    C.蘸有蒸馏水的玻璃棒         D.内壁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的是

    A.木炭 B.红磷 C.氢气 D.铁丝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下图所示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玻璃片上凝结水气        B.蜡烛燃烧         C.干冰升华       D.灯泡发光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下列符号中,能表示一个氮分子的是

    A.NO       B.2N      C.2N2        D.N2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下列图标中,表示“禁止吸烟”的是

     

    A

    B

    C

    D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下列生活用品中,不是由有机合成材料制成的是

    A.塑料水盆           B.橡胶手套        C.涤纶内衣        D.纯棉毛巾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氢元素和氧元素的本质区别是原子的

     A.电子层数不同            B.最外层电子数不同

     C.质子数不同              D.中子数不同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点燃

     
    A.Na2CO3 + HCl === NaCl+H2O + CO2↑ 

    点燃

     
    B.Mg + O2 ===== MgO2

    C.CH4 + 2O2  ===== CO2 + 2H2O

    D.2Fe + 6HCl === 2FeCl3 + 3H2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读液体体积         B.倾倒液体        C.给液体加热      D.滴加液体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右图是元素周期表中钙元素的信息示意图,对图中信息理解不正确的是

    A.属于非金属元素          B.质子数为20

    C.元素符号为Ca           D.相对原子质量为40.08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科学家已研制出新型的氧分子O4,对其说法正确的是

    A.O4是一种新型的化合物

    B.O4和O2都是由氧元素组成的单质

    C.1个O4分子中含有2个O2分子

    D.O2与O4的性质一定相同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下列物质的性质与所对应的用途没有直接关系的是

    A.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略大——用于急救病人

    B.稀有气体的性质稳定——作保护气

    C.石墨能导电——可作电极

    D.干冰升华吸热——用于人工降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英国科技人员研制出自动灭火砖,砖里压入了一定量的二氧化碳。这种砖砌成的房屋发生火灾时,在高温烘烧下,砖会裂开并喷出二氧化碳,从而扑灭火焰。自动灭火砖的主要灭火原理是

    A.清除可燃物                         B.使可燃物与氧气隔绝

    C.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D.使可燃物的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右图为某品牌矿泉水标签的部分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矿泉水只含一种人体营养素

    B.偏硅酸中硅元素的化合价为+6

    C.其中所含氯化钙的化学式为CaCl

    D.其中K+ 、Ca2+均为金属阳离子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2. a和b为两份质量相等的固体,已知a为氯酸钾,b为混有少量二氧化锰的氯酸钾。当分别同时加热a和b至完全反应时,能正确表示生成氧气的质量随反应时间而变化的图像是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3. 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X、Y、Z、W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则关于此反应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物   质

    X

    Y

    Z

    W

    反应前的质量(g)

    2

    1

    16

    16

    反应后的质量(g)

    17

    m

    6

    11

    A.物质Y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B.该反应的基本类型为化合反应

    C.参加反应的Z与 W的质量比为2︰3

    D.反应后容器中Z与Y的质量比为6︰1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4. 某钢样品的含碳量为0.6%(杂质元素不考虑),若碳元素主要以Fe2C和Fe3C的形式存在,则该钢样品中Fe2C和Fe3C的质量分数(ω)范围是

    A.0.03%<ω<2%                   B.0.6%<ω<0.87%

    C.2.48%<ω<3.6%                  D.6.2%<ω< 9%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填空题 共 6 题
  1. (7分)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期间,世博园区内的一些设计理念体现了“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

    ⑴ 用“活性炭+超滤膜+紫外线”组合工艺获得直饮水。其中活性炭的作用是________。

    ⑵ 餐厅制作美食用到的下列食物中,富含蛋白质的是________(填序号,下同)。⑶ 使用的电动观光车,有效减少了CO2、SO2、CO等气体的排放,这些气体中能引起温室效应的是________,会造成酸雨的是________。

    ⑷ 使用的饭盒、胸卡、证件等都用可完全降解的“玉米塑料”制成,制作时将玉米发酵得到乳酸(C3H6O3),乳酸由________种元素组成,其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

    ⑸ 世博会的举办,让人们更加关注环境。下列做法中,符合“低碳生活”理念的是________。

    A.节约使用天然气          B.提倡使用一次性木筷

    C.分类处理生活垃圾        D.尽量选用公共交通,少开车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6分) 用“”和“”分别代表两种不同的单质分子A2和B2,它们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化学反应,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⑴ 上图所表示的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____(写图示编号)。

    ⑵ 该反应的基本类型为________。

    ⑶ 参加反应的A2与生成物分子的个数比为________。

    ⑷ 依据此图从微观角度揭示化学反应的本质是________。

    ⑸ 若3g A2完全反应,得到17g产物。已知B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8,则生成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5分)下面是某学习小组对Cu、Fe、Mg、Ag、Al五种金属相关知识的学习与探究。请你参与并回答问题:

    ⑴ 下列制品中,主要利用金属导电性的是________(填序号,下同)。⑵ 铝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该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填“得”或“失”)

    ________电子。

    ⑶ 铜和稀硫酸不反应,与浓硫酸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

    Cu + 2H2SO4(浓)CuSO4 + X↑ + 2H2O,则X的化学式为________。

    ⑷ 所给五种金属分别放入到同一盐酸中,最剧烈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⑸ 向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无气泡产生。根据上述现象,能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

    A.滤渣中一定有Fe             B.滤渣中一定有Cu

    C.滤液中一定有Fe2+           D.滤液中一定有Ag+、Cu 2+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6分)下列用字母表示的八种物质由H、O、C、Fe中的几种元素组成。

    ⑴ A、B是由相同元素组成,A是人体中含量最多的物质,写出B分解为A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⑵ D、E在常温下均为气态氧化物,其中D可以作燃料,写出D转化为E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⑶ M、N是由相同元素组成,M的化学式为FeaOb(a、b均为整数),其相对分子质量为160,则a︰b为________;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下列反应:N + 4D = 3 Fe + 4E,则N的化学式为________。

    ⑷ X、Y是由3种相同元素组成。X可以由以上六种物质中的两种通过化合反应得到,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Y是一种可再生的绿色能源,其化学式为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7分)下图为实验室制取气体常用的装置,请回答有关问题。

    ⑴ 写出标有字母的仪器名称:a、b。

    ⑵ 制取CO2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填序号),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若用B装置制取O,写出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⑶ 既可用于收集CO2,又可用于收集O2的装置是________(填序号)。收集时,二氧化碳的验满方法是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6分)化学小组同学提取足量某火灾现场周围的空气,并探究该气体样品中是否含有CO。实验装置如下所示。向装置中通入气体样品一段时间后,高温加热D中的药品。

    请回答以下问题(提示:请阅读小资料):

    ⑴ 装置B的作用是________。

    ⑵ 根据实验中出现的________或________现象,能判断出该气体样品中含有CO。

    ⑶ D、E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D________、E________。

    ⑷ 你认为该实验的设计是否存在缺陷?如果有,应如何改进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推算题 共 1 题
  1. (5分)右图是有关氧气的知识结构图(部分反应条件省略。参加反应的氧气为足量)。请回答下列问题:

    ⑴ 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⑵反应③中二氧化锰的作用是________。

    ⑶ 物质④属于________(填序号)。

    A.单质     B.化合物    C.有机物

    ⑷ 其中带点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

    ⑸ 写出在点燃条件下生成⑤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探究题 共 1 题
  1. (7分)对实验装置的改进与创新,能够提高学习化学的兴趣和能力。某兴趣小组同学进行了以下实验设计(注:图中部分固定装置省略,a为活塞,b为支管口。由分液漏斗滴入内置试管的液体量如图所示)。

    ⑴ 甲同学设计了如图1所示装置。向内置试管中滴入足量浓氨水,一段时间后,观察到酚酞溶液变为红色,此现象说明分子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_。

    ⑵ 乙同学设计了如图2所示装置。向内置试管中滴入足量稀硫酸,与碳酸钠充分反应,化学方程式为:H2SO4 + Na2CO3 == Na2SO4 + H2O + CO2↑。

    ①通过仔细观察,可看到两条试纸出现的相同现象是________,不同现象是________。

    ②将燃着的木条放在支管口处,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③综合分析①和②现象,能够总结出二氧化碳的性质有________。

    ⑶ 丙同学设计了如图3所示装置。向内置试管中滴入足量溶液A,一段时间后,观察到水中锌粒表面有气泡,出现该现象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计算题 共 2 题
  1. (3分)燃料电池车是靠氢气和氧气反应提供能量。由于它们“喝”的是氢气,产生的是水,真正实现了“零排放”。计算若燃烧1kg氢气,需氧气多少千克?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3分)化学小组同学取某黄铜(铜和锌的合金)样品进行如下实验,他们取该黄铜样品碎屑50g,把200g稀硫酸分4次加入到该样品中,测得数据记录如下表: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加人稀硫酸质量/g

    50

    50

    50

    50

    剩余固体质量/g

    43.5

    37.0

    33.75

    33.75

    (1) 当加入稀硫酸的质量为________g时,反应恰好完成。

    (2) 计算生成氢气的总质量(写出计算过程)。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