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37 题,其中:
单选题 30 题,null 5 题,非选择题 2 题
简单题 24 题,中等难度 13 题。总体难度: 简单
单选题 共 30 题
  1. 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中说“秦,虽死犹存,它亡得悲壮。”从政治上看“秦,虽死犹存”主要是指

    A. 统一度量衡、货币

    B. 开创皇帝制度

    C. 中央建立三公九卿制

    D. 建立统一国家和中央集权制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我们全都是希腊人。我们的法律、我们的文学、我们的宗教,根源皆在希腊。”英国浪漫主义诗人雪莱这句话强调的是

    A. 英国人是古代希腊人的后裔

    B. 英国文化缺乏原创性

    C. 希腊文明对西方文明影响深远

    D. 近代西方法律、文学与宗教之间存在内在联系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按唐制,中男(16至21岁)不服兵役,成男(22岁以上)才服兵役。某次,封德彝提出中男服役的提议,得到太宗的许可。但是魏征不肯签署文件,并指出这是竭泽而渔的做法。最终此提议没有通过。据此,你认为魏征供职于

    A. 尚书省

    B. 中书省

    C. 兵部

    D. 门下省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成为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的会议是

    A.八七会议     B.遵义会议     C.中共七大     D.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指出:“这场战争,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325年窥探之后的一逞。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这场战争是指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甲午中日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清政府堕落为“洋人的朝廷”,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始于下列哪一条约的签订(   )

    A. 《南京条约》   B. 《北京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1927年,领导湘赣边秋收起义,创建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是

    A. 周恩来

    B. 毛泽东

    C. 贺龙

    D. 陈独秀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1924年,第一次国共合作实现的标志是

    A.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

    B.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

    C.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       

    D.重庆谈判签订《双十协定》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下列关于当今世界格局的表述,错误的是

    A. 多极格局已经形成

    B. 世界正朝着多极化趋势发展

    C. 世界呈现出“一超多强”局面

    D. 多极化格局形成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左传》记载:“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士有隶子弟”。西周时维持这一体系的制度是

    A. 分封制

    B. 宗法制

    C. 等级制

    D. 世袭制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下图为古代雅典“通往公民大会会场路途交通禁行标志”示意图,被这一“交通禁行标志”禁行的人有(  )

    ①奴隶          ②妇女

    ③外邦人         ④儿童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罗马法体系最终完成的标志是

    A. 习惯法

    B. 《十二铜表法》

    C. 万民法

    D. 《民法大全》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曾说“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用权力来约束权力,形成一种能联合各种权力的政制,其中各种权力既调节配合,有相互制约,即权力要分开掌握和使用。”最早将这一思想付诸实践的法律文件是

    A. 美国的1787年宪法

    B. 英国的《权利法案》

    C. 《德意志帝国宪法》

    D.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叶圣陶在一则日记中写道:“课毕阅读报纸,见专电栏中有云:武昌已为革(命)党所据,新军亦起而相应……从此而万恶之政府即以推倒,亦未可知也。”日记中的“万恶之政府”指。

    A. 清政府

    B. 南京临时政府

    C. 北洋政府

    D. 南京国民政府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列宁的《四月提纲》为十月革命奠定了思想基础,主要是因为它

    A. 提出了变帝国主义战争为国内战争的理论

    B. 明确以和平方式夺取政权

    C. 指明民主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的发展方向

    D. 确定举行武装起义的方针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1972年,第一个访问新中国、打破中美关系的坚冰的美国总统是

    A. 胡佛

    B. 杜鲁门

    C. 尼克松

    D. 克林顿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邓小平同志为实现祖国统一而提出的伟大构想是

    A. “一国两制”

    B. 改革开放

    C. “科教兴国”

    D. 四项基本原则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是

    A. 法国大革命

    B. 巴黎公社革命

    C. 俄国十月革命

    D.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解放战争时期,人民解放军歼灭或改编国民党军队共150多万人、基本消灭国民党主力的三大战役是:

    ①辽沈战役    ②淮海战役   ③平津战役    ④渡江战役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1688年,英国发生了“女婿接替岳父王位”的历史事件。该事件是

    A. 《大宪章》的颁布

    B. 查理二世复辟

    C. 《权利法案》的颁布

    D. “光荣革命”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2016年底,教育部颁发文件,将“8年抗战”的说法修正为“14年抗战”,下列事件中标志着14年抗日战争开始的事件是

    A. 九一八事变

    B. 卢沟桥事变

    C. 淞沪会战

    D. 台儿庄战役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2. 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合并为一个机构——欧洲共同体,是在

    A. 1945年

    B. 1951年

    C. 1967年

    D. 1993年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3. 1953年12月,周恩来提出的,后来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基本准则的是(   )

    A.非集团不结盟原则   B.公平竞争原则  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分权与制衡原则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4. 下列哪一文献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

    A. 《人权宣言》            B. 《共产党宣言》

    C. 《法兰西内战》         D. 《四月提纲》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5. “冷战”结束后,世界格局逐渐呈现出“一超多强”的局面。其中“一超”是指

    A.美国           B.俄罗斯         C.印度           D.日本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6. 1947年6月,人民解放军揭开战略反攻序幕的事件是

    A. 百团大战

    B.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C. 辽沈战役

    D. 渡江战役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7. 1992年,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与大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达成了重要的共识,通称“九二共识”,即

    A.和平统一                  B.海峡两岸共同发展经济

    C.一国两制                  D. 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8. 美国记者约翰·里德是十月革命的亲历者,他在《震撼世界的十天》中写到:布尔什维克党代表了工人、士兵和农民那种纯真而简单的愿望,并且据此来制定他们当前的纲领。根据所学知识判断,材料中的“愿望”应该是(  )

    A. 实现共产主义   B. 推翻沙皇专制

    C. 建立苏维埃共和国   D. 获得“面包”与“和平”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9. 学者们在评论某一时期的欧洲时,使用“欧洲的政治崩溃”、“欧洲时代的消失”、“别了,欧洲历史”等标题。据此判断,欧洲的这一时期开始于20世纪的(   )

    A. 30年代初              B. 40年代中期

    C. 70年代初              D. 80年代末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0. 假如穿越时空隧道,让美国总统奥巴马和法国总统萨科齐回到1875年,他们的共同点不包括

    A. 掌握行政权

    B. 是军队最高统帅

    C. 是国家元首

    D. 由民选产生,向议会负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null 共 5 题
  1. “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我们的会议应该是求同存异”。这是1955年周恩来在哪次国际会议上讲话的内容

    A. 日内瓦会议

    B. 万隆会议

    C. 第26届联合国大会

    D. 上海亚太经济合作会议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曾以清光绪帝名义发布的《罪己诏》称:“今兹议约,不侵吾主权,不割吾领土,念列邦之见谅,疾愚暴之无知,事后追思,惭愤交集。”文中的“议约”是指(  )

    A. 《南京条约》   B. 《北京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颁布的中国近代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是

    A. 《民法大全》

    B. 《权利法案》

    C. 《资政新篇》

    D.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掌握国家立法权的是

    A. 总统

    B. 国会

    C. 最高法院

    D. 内阁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素帆百万飞如箭,乘风顷刻敌前现。碧水静无波,疏星夜转多。弹飞如急雨,难阻雄狮路。天险说长江,功成夜未央。”这首词描写的战役是

    A. 辽沈战役

    B. 平津战役

    C. 淮海战役

    D. 渡江战役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非选择题 共 2 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我们的制度是别人的模范,而不是我们模仿任何其他的人的。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的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

    ——伯里克利《在阵亡将士国葬典礼上的演说》

    材料二:今者由平民革命以建国民政府,凡为国民皆平等以有参政权。大总统由国民共举。议会由国民公举之议员构成之,制定中华民国宪法,人人共守。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

    ——孙文《同盟会宣言》

    材料三:57年前,中国人民经过长期浴血奋斗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

    ——2006年4月21日胡锦涛在美国耶鲁大学的演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在伯里克利看来,雅典民主政治具有什么突出特点?

    (2)根据材料二概述其政治主张的核心内容。为实现上述主张,进行了哪些实践活动?

    (3)据材料三,结合史实简要说明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在民主政治制度建设方面取得的成就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外交是一个国家政治的延伸。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1960年11月4日,尼克松说:“我明确地表示我反对给共产党中国外交承认。我同样反对共产党中国加入联合国。美国不应该尊敬一个不热爱和平的‘海盗’式国家。”

    ——《纽约每日新闻》

    材料二以“小球转动大球”而作为“破冰之旅”载入新中国外交史册的“乒乓外交”曾经备受瞩目。对此事件周恩来总理引用《论语•学而第一》中的“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表达中国政府的心情,并开心地说:“现在,门打开了。”

    ——《环球时报》

    材料三

    图一:胡锦涛发表应对金融危机的演讲

    图二:温家宝出席哥本哈根气候大会并作出郑重承诺

    图三:中国政府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

    图四:上海合作组织反恐会议

    (1)美国蔑称新中国为“海盗”式国家折射出怎样的时代特征?在这一特定背景下,新中国采取的相应的外交方针是什么?

    (2)结合材料一、二指出美国对华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转变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结合20世纪70年代中国的外交成就,指出“门打开”后“有朋自远方来”的表现。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