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7 题,其中:
单选题 10 题,填空题 1 题,简答题 2 题,推断题 1 题,实验题 1 题,科学探究题 1 题,计算题 1 题
简单题 12 题,中等难度 4 题,困难题 1 题。总体难度: 简单
单选题 共 10 题
  1. 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铁生锈      B.干冰升华        C.蜡烛燃烧      D.食物腐烂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给容积为30mL,内盛15 mL液体的试管加热

    B. 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液体量不超过1—2 mL

    C. 如果没有说明用量,液体应取不超过试管容积的1/3

    D. 试管、坩埚、蒸发皿等仪器都能直接加热。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过氧乙酸的化学式为C2H4O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过氧乙酸中含有三种元素   B. 1个过氧乙酸分子含有9个原子

    C. 过氧乙酸中碳原子和氢原子个数比为1∶2   D. 过氧乙酸是氧化物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宇航员在太空舱中常用NiFe2O4作催化剂,将呼出的气体和某些物质转化为氧气.已知其中Ni元素为+2价,则Fe元素的化合价为( )

    A. +1   B. +2   C. +3   D. +4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下列物质的鉴别方法错误的一组是(   )

    A. 蒸馏水和过氧化氢溶液——二氧化锰   B. 金属铁和铜——观察颜色

    C. 氮气和氧气——燃着的木条   D. 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闻气味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09贵州)下列叙述完全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

    A. 水结成冰前后,质量保持不变

    B. 50mL水和50 mL乙醇混合后总体积小于100 mL

    C. 在100g过氧化氢溶液中,含有30g过氧化氢和70g水

    D. 1.2g碳与3.2g氧气恰好完全反应可生成4.4g二氧化碳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如图是镁元素的有关信息,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镁原子结构图中X=8

    B. 镁元素在化合物中通常显-2价

    C. 镁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2

    D. 镁离子符号为Mg2+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一种小球代表一种元素的原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该反应中共有三种元素   B. 图中反应物都是化合物

    C. 该反应的本质是原子的重新组合   D. 该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发生改变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9. 对有关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

    B.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四氧化三铁

    C.一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溶液,试液变红

    D.一氧化碳通入灼热的氧化铜,黑色粉末逐渐变红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把一定质量的a、b、c、d四种物质放入一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物质

    a

    b

    c

    d

    反应前质量/g

    6.4

    3.2

    4.0

    2.8

    反应后质量/g

    5.2

    X

    7.2

    2.8

    A. 该反应中a和c的质量比是16∶1   B. d一定是催化剂

    C. X的值为2.0   D. 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填空题 共 1 题
  1. 用化学符号填空

    (1)1个水分子______ (2)氮气 _______ (3)镁原子 ______  (4)2个氢氧根离子___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简答题 共 2 题
  1. 荔枝味甘、性温热,其果实含有糖类、维生素、蛋白质和钾、铁等营养成分。

    (1)荔枝果实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C6H8O6),可增强人体免疫功能。维生素C是由_______种元素组成,其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_。

    (2)荔枝中钾、铁指的是________(填“原子”、“分子”或“元素”)。

    (3)荔枝开花时,蜜蜂会循着花香飞来采蜜。由此最能说明分子具有的基本性质是:_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多彩的“碳”,多姿的生活,让我们一起走进“碳”的世界。

    (1)根据表1提供的信息,填写有关含碳物质的对应特性。

    物质用途

    金刚石切割玻璃

    石墨作电极

    活性炭净水

    对应特征

    ①___

    ②___

    ③___

    (2)二氧化碳是一种宝贵的资源。固定和利用二氧化碳的一个成功范例是:在高温高压下,CO2和NH3可以合成尿素[CO(NH2)2],同时生成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推断题 共 1 题
  1. A、B、C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三种物质。“→”表示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相互关系如下图所示。A为固态单质,B、C为组成元素相同的两种物质,C极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

    (1)C的化学式为________,写出该物质的一种用途___________。  

    (2)大气中B的含量较多,会引起________效应增强。

    (3)从微观的角度解释B和C的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是_________。

    (4)写出一个能实现A转化成B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实验题 共 1 题
  1. 小明同学用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制取并收集氧气:

    (1)请写出有标号仪器的名称:a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

    (2)若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填序号ABCDEF),反应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塞棉花的目的是______;要收集较纯净的氧气应选用___________。(填序号ABCDEF)

    (3)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4)可选择D收集氧气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

    (5)二氧化碳是密度大于空气、可溶于水的气体,实验室用固体石灰石和稀盐酸溶液混合常温制取二氧化碳。则发生装置应选择_________ (填装置编号),收集装置应选_________。 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科学探究题 共 1 题
  1. 某研究小组发现,保健药品维C泡腾片主要成分有:维生素C(C6H9O6)、碳酸氢钠(NaHCO3)、柠檬酸(C6H8O7)等,溶于水,有许多气泡产生。该小组同学进行如下探究:

    探究一:溶于水产生的气体成分。

    (猜想与假设)小华说:该气体可能是CO2、O2、CO、H2、N2。

    小明说:不可能含有N2,因为___________。

    小芳说:不可能含有CO和H2,因为从药品安全角度考虑,H2和CO易燃易爆,且CO有___________。

    该小组同学认为:该气体可能含有CO2、O2中的一种或两种。

    (进行实验)

    实验编号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将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该气体中

    带火星的木条没有复燃

    (得出结论)(1)由实验①可知,该气体中肯定含有________,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2)由实验②_________(填“能”或“不能”)确定该气体中不含O2,原因_________。

    探究二:维C泡腾片溶液的酸碱性。

    向维C泡腾片溶液中滴加石蕊试液,溶液变红,说明溶液显_________性。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计算题 共 1 题
  1. 利用化学反应2Na+H22NaH可实现氢气的存储,计算230 g金属钠最多可吸收氢气的质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