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3 题,其中:
选择题 5 题,文言文阅读 1 题,诗歌鉴赏 1 题,名句名篇 1 题,现代文阅读 2 题,文学作品阅读 1 题,语言应用 1 题,作文题 1 题
中等难度 13 题。总体难度: 中等
选择题 共 5 题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迥然( jiǒng )     遒劲(jìn)    制高点(zhì)    逸兴遄飞(chuán)

    B.嗟叹( jiē )       敕造(chì)    协奏曲(xié)    既往不咎(jiū)

    C.炫耀(xuàn )       浸渍(zì)    绿茵场(yīn)     神采焕发(cǎi)

    D. 诤友(zhēng)     熨帖(yùn)    撒手锏(sā)     相濡以沫(rú)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      )

    A.党的干部要有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思想,如果一心想着自己怎么加官进爵,必然会导致腐败。谁做了有益于人民的事,谁就应该得到社会的称颂,谁就应该赢得荣誉。

    B. 温总理重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意义在于让人保持冷静头脑,韬光养晦,防冒进,否则授人以柄,让外界猜疑,进而遏制、打压,必将令经济建设的外部环境难以保障。

    C. 李主任本不奈烦,但一见那些人都是一副毕恭毕敬、感恩带德的样子,不得不强打起精神虚与委蛇一番。

    D. 武侠小说中常有腥风血雨的撕杀场面,其实只是为了表现“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的主题。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最恰当的一句是(       )

    A.站在青海与白海间的山脊上,一眼望去,蓝天白云让人心旷神怡,青山绿水秀色可餐,不由得让人感慨这真是一片世外乐土。

    B.汉字是当今世界上唯一仍在使用的方块字体系,其象形功能不但便于人们的理解记忆,且衍生出美轮美奂的书法艺术,这是很了不起的。

    C.多次饰演伟人形象的著名演员唐国强内心睿智而沉着,既有书生的儒雅又有帝王般的霸气,他的风度令人侧目而视。

    D.中国选手周洋打破冬奥会记录,夺得短道速滑女子1500米冠军的消息传来后,引起了国内各家媒体的强烈关注,一时间各种报道甚嚣尘上。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

    A.在印度、日本等国纷纷表示将力争增强本国文化的国际地位之后,如何进一步提高中国文化的影响力成了中国学者研讨的中心问题。

    B.据了解,春节期间,全国发生多起较大道路交通事故的原因多是驾驶人无证驾驶、超速、超载等不文明驾驶行为所导致的。

    C.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多年来教育事业有了重大发展,但区域之间、城乡之间、人群之间还有一些不公平的现象,这应当是我们今后工作的重点。

    D.面对地震灾害和国际金融危机,对口支援四川灾区的省份坚持民生优先,按照中央“三年任务两年基本完成”,加快了城镇布局规划、校舍改造、村落搬迁等援建进程。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填入文中横线处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我们常用“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来评论诗画之间的关系。最近读到一本

    书发现德国文艺理论家莱辛的观点颇有新意。他主张 ,即不能用画的形象去理解诗,而应以诗意的幻想去欣赏画。

    A、“诗中有画,画中无诗”            B、“诗中无画,画中有诗”

    C、“画中无诗,诗中无画”            D、“画中有诗,诗中无画”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文言文阅读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下列小题。

    吴隐之字处默,濮阳鄄城人。美姿容,善谈论,博涉文史,以儒雅标名。弱冠而介立,有清操,虽儋石无储,不取非其道。事母孝谨,及其执丧,哀毁过礼。与太常韩康伯邻居,康伯母,贤明妇人也,每闻隐之哭声,辍餐投箸,为之悲泣。既而谓康伯曰:“汝若居铨衡,当举如此辈人。”及康伯为吏部尚书,隐之遂阶清级,累迁晋陵太守。在郡清俭,妻自负薪。迁左卫将军,虽居清显,禄赐皆班亲族,冬月无被,尝浣衣,乃披絮,勤苦同于贫庶。

    广州包带山海,珍异所出,一箧之宝,可资数世,故前后刺史皆多黩货。朝廷欲革岭南之弊,以隐之为广州刺史。未至州二十里,地名石门,有水曰贪泉,饮者怀无厌之欲。隐之既至,语其亲人曰:“不见可欲,使心不乱。越岭丧清,吾知之矣。”乃至泉所,酌而饮之,因赋诗曰:“古人云此水,一歃怀千金。试使夷齐饮,终当不易心。”及在州清操逾厉常食不过菜及干鱼而已帷帐器服皆付外库时人颇谓其矫然亦始终不易。

    及卢循寇南海,为循所得。刘裕与循书,令遣隐之还,久方得反。归舟之日,装无余资。及至,数亩小宅,篱垣仄陋,内外茅屋六间,不容妻子。刘裕赐车牛,更为起宅,固辞。后迁中领军,清俭不革,每月初得禄,裁留身粮,其余悉分赈亲族,家人绩纺以供朝夕。时有困绝,或并日而食,身恒布衣不完,妻子不沾寸禄。

    义熙八年,请老致事,九年,卒。隐之清操不渝,屡被褒饰,致事及于身没,常蒙优赐显赠,廉士以为荣。子延之复厉清操,延之弟及子为郡县者,常以廉慎为门法,虽才学不逮隐之,而孝悌洁敬犹为不替。

    (节选自《晋书 吴隐之传》)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郡清俭,妻自负薪           薪:柴草

    B.一箧之宝,可资数世           资:积蓄

    C.及卢循寇南海,为循所得       寇:进攻

    D.后迁中领军,清俭不革         革:改变

    2.下列各组词句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

    A.①辍餐投箸,为之悲泣②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缶

    B.①朝廷欲革岭南之弊②饮者怀无厌之欲

    C.①乃披絮,勤苦同于贫庶②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D.①广州包带山海,珍异所出②乃至泉所,酌而饮之

    3.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

    A.及在州∕清操逾厉∕常食不过菜及干鱼而已∕帷帐器服皆付外库∕时人颇谓其矫∕然亦始终不易

    B.及在州∕清操逾厉∕常食不过菜及干鱼而已∕帷帐器服皆付外库∕时人颇谓其矫然∕亦始终不易

    C.及在州∕清操逾厉∕常食不过菜∕及干鱼而已∕帷帐器服皆付外库∕时人颇谓其矫∕然亦始终不易

    D.及在州∕清操逾厉∕常食不过菜∕及干鱼而已∕帷帐器服皆付外库∕时人颇谓其矫然∕亦始终不易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不见可欲,使心不乱。越岭丧清,吾知之矣。(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时有困绝,或并日而食,身恒布衣不完,妻子不沾寸禄。(4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虽才学不逮隐之,而孝悌洁敬犹为不替。(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诗歌鉴赏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按要求回答问题。(7分)

    少年游早行

    林仰

     霁霞散晓月犹明,疏木挂残星。山径人稀,翠萝深处,啼鸟两三声。

     霜华重迫驼裘冷,心共马蹄轻。十里青山,一溪流水,都做许多情。

    (1)诗题为“早行”,诗人是如何表现“早”的,请具体说明。 (3分)

    (2)词的下片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境?又是如何表现的?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4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名句名篇 共 1 题
  1. 古诗文默写

    (1)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咏怀古迹》)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白居易《琵琶行》)

    (3)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________ ,________ ,以为固。(贾谊《过秦论》)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现代文阅读 共 2 题
  1.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下列小题。

    微博时代,专业批评如何作为

    习练文学的人都知道,文学批评是一个专业门槛很高的技艺,它不是普通大众都能够随便操演的手艺,具有一定的排外性。平时,操弄文学批评的人掌握一套专业性的批评话语,这套批评话语属于专业性的话语系统,与日常语言存在很大的差异。大家在圈子里自娱自乐,外人很难说三道四。专业性垫高了文学批评的技术壁垒,圈外人很难插上一脚。长期以往,文学批评就形成了一个自闭的圈子。

    微博这一媒介学生态,可能会给当前的文学批评带来新的契机。主要表现在:微博打破了文学批评的专业壁垒,让批评为普通大众敞开大门,启动了文学批评的大众化时代。微博突破了文学批评自闭的大门,使得文学批评社会化、媒介化了。微博大大降低了文学批评的专业门槛,使得普通大众可以对文学评头论足、说三道四。在微博空间里,文学批评不再是专业人士“拥兵自重”的专利,不再是小众“围城”中的专业游戏,而是可让普通读者参与、分享彼此文学感受、观点的公共空间。

    在微博世界里,专业话语不再是文学批评的交流语言,也不再是精英圈子研习文学的身份符号,而是被另外一套新的话语体系置换了。我们知道,专业语言以深刻、严肃、严谨、系统、专业著称,只有少数专业精英才能胜任。但是,专业语言的缺陷也是明显的,它注定是小众化的,不能与公众对话。专业文学批评的载体通常是专业性刊物,而微博文学批评的载体则是微博。微博,这一新兴载体在技术上不允许长篇大论,在微博里交流,你不能阳春白雪,故作高深。在140字的表达空间里,长篇大论或故作高深是没有市场的。要求作者放下身段,与阅览者平等交流。在微博世界,个人化的批评成为恒河之沙,一个人的言论要想获得“围观”,必须看他的言论:是不是足够的新锐、震撼,能三言两语搔到公众的痒处,吸引多数人的眼球。  

    微博文学批评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文学批评,准确地说,它是一种话题批评。批评的对象是文学或文学现象,但评论的语言是一种大众语言。评论者也不局限于专业文学批评者,可以是普通的文学批评者。甚至一些跟文学没什么关系的围观者,都可以凑上去说上几句。比如,著名演员姚晨,一不小心成为微博明星。在她的微博上,她甚至也开始评论诗歌。 文学在微博上变成了一个话题。评论者参与评论,并不一定要求真懂文学,可以无知无畏地表达。当然,微博上也藏龙卧虎,经常会有高人显山露水,引领批评的方向。

    微博文学批评的繁荣,会对当下的文学批评构成一定的刺激,给文学批评领域带来一股鲜活的生气。微博是一个“麻烦”制造者,它搅动了满池春水,打破了专业精英文学批评的壁垒。但是,我们也要看到,虽然说微博文学批评的繁荣,拓展了文学批评的基本面,使得普通大众都可对文学进行批评。但是,微博文学批评的过度喧嚣,也会对专业文学批评构成一些负面影响。在微博空间中,微博毕竟多是零星、碎片化、浅表性的思想与感兴,批评的纯度被稀释了,厚度被摊薄了,高度被削平了。微博空间下的文学批评是一种碎片化、表象化的批评,是一种“繁星体”的批评。如果一个时代只有普通民众的话语繁荣,而没有专业精英的有力表达,那么宽广的民众声音可能也会行之不远。

    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期待专业精英文学批评能够与微博文学批评互为补充,能够开创一个双重勃兴的局面。

    (选自2011-03-16《文汇报》,有删节)

    1.根据文意,以下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学批评话语属于专业性的话语系统,与日常语言完全不同。

    B.微博给当前处于困境中的文学批评带来的都是积极正面的影响。

    C.微博这一新兴载体的出现促成了专业性文学批评话语的置换。

    D.微博文学批评虽有鲜活的生气,但没有批评的纯度、厚度与高度。

    2.下面的表述中,跟“微博文学批评是一种话题批评”这一判断没有关联的一项是A.评论的语言是一种大众语言

    B.评论者也不局限于专业文学批评者

    C.评论者并不一定要求真懂文学

    D.微博上藏龙卧虎,引领批评的方向

    3.综观全文,在微博时代,专业的文学批评该如何作为?请分点概括。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下列小题。

    我对黑暗的柔情

    迟子建

    ①我回到故乡时,已是晚秋的时令了。农人们在田地里起着土豆和白菜,采山的人还想在山林中做最后的淘金,他们身披落叶,寻觅着毛茸茸的蘑菇。小城的集市上,卖棉鞋棉帽的人多了起来,大兴安岭的冬天就要来了。

    ②窗外的河坝下,草已枯了。夏季时繁星一般闪烁在河畔草滩上的野花,一朵都寻不见了。母亲侍弄的花圃,昨天还花团锦簇的,一夜的霜冻,就让它们腰肢摧折,花容失色。

    ③大自然的花季过去了,而居室的花季还在。母亲摆在我书房南窗前的几盆花,有模有样地开着。蜜蜂在户外没有可采的花蜜了,当我开窗通风的时候,它们就飞进屋子,寻寻觅觅的。不知它们青睐的是金黄的秋菊,还是水红的灯笼花?

    ④那天下午,我关窗的时候,忽然发现一只金色的蜜蜂,它蜷缩在窗棂下,好像采蜜采累了,正在甜睡。我想都没想,捉起它,欲把它放生。然而就在我扬起胳膊的那个瞬间,我左手的拇指忽然针刺般地剧痛,我意识到蜜蜂蜇了我了。

    ⑤蜜蜂走了,它留在我拇指上的,是一根蜂针。蜂针很细,附着白色的絮状物,我把它拔了出来。我小的时候,不止一次被蜜蜂蜇过,记得有一次在北极村,我撞上马蜂窝,倾巢而出的马蜂蜇得我面部红肿,疼得我在炕上直打滚。

    ⑥别看这只蜜蜂了无生气的样子,它的能量实在是大。我的拇指顷刻间肿胀起来,而且疼痛难忍。我懊恼极了,蜜蜂一定以为我要置它于死地,才使出它的撒手锏。而蜇过了人的蜜蜂,会气绝身亡,即使我把它放到窗外,它也不会再飞翔。我和它,两败俱伤。

    ⑦我以为疼痛会像闪电一样消逝的,然而一个小时过去了,两个小时过去了,到了晚饭的时候,我的拇指仍然锥心刺骨地疼。天刚黑,我便钻进被窝,想着进入梦乡了,就会忘记疼痛。然而辗转着熬到深夜,疼痛非但没有减弱,反而像涨潮的海水一样,一浪高过一浪。我不得不从床上爬起,打开灯,察看伤处。我想蜜蜂留在我手指上的蜂针,一定毒素甚剧,而我拔蜂针时,大约拔得不彻底,于是拿出一根缝衣服的针,划了根火柴,简单地给它消了消毒,将针刺向痛处,企图挑出可能残存着的蜂针。针进到肉里去了,可是血却出不来,好像那块肉成了死肉,让我骇然。想到冷水可止痛,我便用冷水冲拇指。这招儿倒是灵验,痛感减轻了不少,十几分钟后,我回到了床上。然而才躺下,刚刚缓解的疼痛又傲慢地抬头了,没办法,我只得起来。病急乱投医,一会儿抹风油精,一会儿抹牙膏,百般折腾,疼痛却仍如高山的雪莲一样,凛冽地开放。我泄气了,关上灯,拉开窗帘,求助于天。

    ⑧已经是子夜时分了,如果天气好,我可以望见窗外的月亮,星星,可以看见山的剪影。然而那天阴天,窗外一团漆黑,什么也看不见。人的心真是奇怪,越是看不见什么,却越是想看。我将脸贴在玻璃窗上,瞪大眼睛,然而黑夜就是黑夜,它毫不含糊地将白日我所见的景致都抹杀掉了。我盼望着山下会突然闪现出打鱼人的渔火,或是堤坝上有汽车驶过,那样,就会有光明划破这黑暗。然而没有,我的眼前仍然是沉沉的无边的暗夜。

    ⑨我已经很久没有体味这样的黑暗了。都市的夜晚,由于灯火作祟,已没有黑暗可言了;而在故乡,我能伫立在夜晚的窗前,也完全是因为月色的诱惑。有谁会欣赏黑暗呢?然而这个伤痛的夜晚,面对着这处子般鲜润的黑暗,我竟有了一种特别的感动,身上渐渐泛起暖意,有如在冰天雪地中看到了一团火。如今能看到真正的黑暗的地方,又有几处呢?黑暗在这个不眠的世界上,被人为的光明撕裂得丢了魂魄。其实黑暗是洁净的,那灯红酒绿、夜夜笙歌的繁华,亵渎了圣洁的黑暗。上帝给了我们黑暗,不就是送给了我们梦想的温床吗?如果我们放弃梦想,不断地制造糜烂的光明来驱赶黑暗,纵情声色,那么我们面对的,很可能就是单色调的世界了。

    ⑩我感激这只勇敢的蜜蜂,它用一场壮烈的牺牲,唤起了我的疼痛感,唤起了我对黑暗从未有过的柔情。只有这干干净净的黑暗,才会迎来清清爽爽的黎明啊。

    (选自《散文海外版》2008年第2期)

    1.文章开头为何要从故乡的秋景写起?

    2.文章中间④―⑦节花了不少笔墨描写被蜜蜂蜇了的情节,主要运用了什么描写手法?这样写有哪些作用?

    3.作者自己被蜜蜂蜇后非但不记恨,反而对蜜蜂产生感激之情,这是为什么?

    4.一般来说,黑暗是人们贬斥的对象,而作者却会对黑暗产生柔情,这是为什么?你是否认为作者故意标新立异,有意颠覆人们对黑暗的看法?并阐明理由。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文学作品阅读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后面的问题。

    “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远,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出自《礼记  中庸》

    (1)请将“慎独”的含义表达出来。(3分)

    (2)请联系当前社会实际或本人切身实际谈谈“慎独”在今天的含义。(6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语言应用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目前,许多学校大兴读书之风,积极营造书香氛围,引导学生走进经典名著。这本是教育回归人文的一大幸事,但当今学生阅读的大多是“导读”、“概要”、“速读”之类的"快餐式"作品。对此,专家认为,这是一种不健康的名著阅读方式,其结果只能是误人子弟。

    材料二:有识之士们早就对中小学生疏远经典名著感到痛心疾首,言谈中无法抑制对“浅阅读”的反感与痛斥。但是,凡存在的东西总有其合理的一面,中学生对经典的“浅阅读”也不例外。陶渊明就说过“好读书不求甚解”,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给儿子的信中也写道:“我告诉你,很多东西,不必细读,浏览一下就行了。”

    (1)一句话概括以上两则材料的内容。(3分)

    (2)你对上述材料有何看法?请简要阐述。(6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作文题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有人说:“心灵不会是一块闲置的空地,你不种庄稼,它就长杂草。”

    这句话引起了你怎样的思考或联想呢?请结合自身体验,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