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5 题,其中:
选择题 12 题,综合题 3 题
简单题 3 题,中等难度 9 题,困难题 3 题。总体难度: 中等
选择题 共 12 题
  1. 自秦朝建立以来,君权与相权的矛盾、中央与地方的矛盾一直是古代政治体制演进过程中的重要问题,其实质是(   )

    A.权力分配和权力结构调整         B.不同集团和阶级的利益之争

    C.强化职能和提高行政效率         D.稳定统治秩序巩固国家统一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李贽在《史纲评要》中说:“(李斯建议焚书的上书)大是英雄之言,然下手太毒矣。当战国横议之后,势必至此。自是儒生千古一劫,埋怨不得李丞相、秦始皇也。”下列对此信息的解读,与李贽本意相符的是(   )

    A.政治统一必然要求思想统一       B.统治者实施新政必须要坚决

    C.儒家思想并非万世不变之理       D.专制集权是历史的必然趋势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战国时代各国对于官吏的任用,一般都以俸禄制度代替过去的食邑制度。俸禄制度的实行在当时的主要作用是(   )

    A.推动了商品经济发展         B.肯定了郡县制进步性

    C.促进了分封制的瓦解         D.有利于国家选拔人才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公元前431 年,伯里克利宣称:“一个公民只要有任何长处,他就会受到提拔,担任公职;这是作为对他优点的奖赏,跟特权是两码事。贫穷也不再是障碍物,任何人都可以有益于国家,不管他的境况有多黯淡。”在此,伯里克利宣扬了(   )

    A.民主政体为公民参政提供了保证        B.应该逐步废除财产等级制的思想

    C.雅典民主政体并不排斥有限的特权       D.雅典人都有报效国家和升迁的机会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范文澜的《太平天国革命运动》在概括太平天国革命失败的根本原因时说:“宗派、等级、享乐主义三种思想,总根源在农民阶级消极方面的狭隘性、保守性、私有性……正是这些特性的反映, 也决定了太平天国的必然崩溃。”最能体现“这些特性” 的是(    )

    A.金田起义              B.定都天京

    C.天京变乱              D.提出《资政新篇》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旧官吏把乘坐豪华马车视为莫大的荣耀,而公社委员却将豪华马车看作他们与人民群众之间的障碍。当他们乘着马车奔驰在大街小巷,穿行于黎民百姓之间的时候,只觉得浑身不自在,甚至可以说是如坐针毡。”材料反映巴黎公社(   )

    A.财政困难,倡导勤俭节约              B.委员们具有“公仆”意识

    C.坚决打碎旧的国家机器               D.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尝试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民国元年后出现的几百家报纸、几十家学术或政论性杂志,以及十几万所大小学校,不仅使知识分子在数量上猛增,而且为他们提供了更为独立的职业(例如教师、记者)、社会地位和更大的社会流动可能性。”这反映了民国成立后(   )

    A.通俗性报刊更加活跃     B.报纸满足了市民文化消遣的需要

    C.报纸实现了专门分工     D.报纸进一步开启了民智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1943 年1 月,美、英分别与中国签订新约,废除在华领事裁判权;10 月,中美英苏在莫斯科发表《关于普遍安全的宣言》;11 月,蒋介石与罗斯福、丘吉尔举行开罗会议。这一系列史实说明(   )

    A.抗日战争使美英认识到应该平等对待中国

    B.抗日战争为中国废除不平等条约提供了历史机遇

    C.中国已经成为与美、英、苏平起平坐的大国

    D.开罗会议的召开是中国成为世界大国的标志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1921 年在中共“一大”上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纲领》(英文译稿)中规定:“以无产阶级革命军队推翻资产阶级,由劳动阶级重建国家,直至消灭阶级差别;……废除资本私有制,没收一切生产资料,如机器、土地、厂房、半成品等,归社会所有。”对上述材料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

    A.中国共产党是新型的革命政党        B.党纲通过宣告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C.中共以反帝反封建为主要任务        D.中共缺乏对中国国情的正确认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1931 年苏联购买的机器设备约占世界机器设备出口总额的1/3,1932 年上升到50%左右;1932 年约有1 700 名美国工程师在苏联重工业部门工作。对以上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A.西方国家大萧条是苏联实现工业化的先决条件

    B.苏联30 年代初的工业化依赖于西方大国的支持

    C.新经济政策的实施加速了苏联的工业化建设

    D.利用西方技术是苏联实现工业化的有效途径.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人民日报》某篇社论中指出:“一种新的社会组织像初升的太阳一样,在亚洲东部的广阔的地平线上出现了,这就是我国农村中的大规模的、工农商学兵结合的、政社合一的……它一出现,就以它的强大的生命力,引起了人们广泛的注意。”这种“新的社会组织”所带来的影响是(   )

    A.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确立

    B.使社会生产力遭到极大破坏

    C.开辟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正确道路

    D.使农村的生产关系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20世纪初某学者在评价某一艺术时说:“它也象印刷术一样通过一种技术方法来大量复制并传播人的思想产品。它对于人类文化所起影响之大并不亚于印刷术”。该艺术是(   )

    A.电影艺术               B.雕刻艺术

    C.绘画艺术               D.电视艺术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3 题
  1. (2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晚清海关总税务司赫德曾说,条约“总是制定者从外国立场出发强迫签订的,因此,极端重视的首先是要求外部(国)贸易的发展,而不是发挥(中国)内部的潜力”。

    ——据陈诗启《中国近代海关史》等

    材料二     大工业建立了由美洲的发现所准备好的世界市场。世界市场使商业、航海业和陆路交通得到了巨大的发展。这种发展又反过来促进了工业的扩展……资产阶级也在同一程度上得到发展,增加自己的资本,把中世纪遗留下来的一切阶级排挤到后面去。

    ——摘自《共产党宣言》

    (1)简述唐宋时期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表现。(4 分)

    (2)阅读材料一,结合近代不平等条约的内容,说明清政府是如何被迫满足外国贸易发展要求的。(6 分)

    (3)根据材料二,指出世界市场形成的有利条件。“资产阶级也在同一程度上得到发展”有哪些具体表现?(8分)

    (4)简述“关贸总协定”产生的背景。指出世界贸易组织的作用。(4 分)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18分)阅读下列中外历史上法制建设的相关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治民无常,唯以法治……明主之所制其臣者,二柄而已矣。二柄者,刑德也。何谓刑德?曰:杀戮之谓刑,庆赏之谓德。为人臣者畏诛罚而利庆赏……故法者,王之本也。”

    ——《韩非子》

    材料二    “在罗马人那里,私有制和私法的发展没有在工业和贸易方面引起进一步的后果,因为他们的生产方式没有改变。”但当资本主义经济在封建社会内部逐渐发展起来时,“详细拟定的罗马法便立即得到恢复并重新取得威信。”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

    材料三     “人何以尊于禽兽!人有法律,而禽兽无之也”……“立法权如果操于一人,必立有利于一人的专制之法;立法权如果操于众人,则所立之法必然是有利于众人的民主之律……”“法者,天下之公器也。”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

    材料四     两百多年来,美国的宪法虽然没有根本的改变,但它却仍然在不断地变化发展着,美国宪法的变化和发展……是通过对宪法的修正案、最高法院对宪法的司法解释、宪法惯例及国会和总统制定的宪法性文件等形式来实现的……美国宪法的第二十二条修正案……于1951年2月批准生效,该修正案规定,无论任何人,当选总统不得超过两次。

    ——高等教育出版社《西方政治制度史》

    (1)材料一与材料二中“法”的职能有什么区别? 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你认为“罗马法”在近代世界“恢复并重新取得威信”的原因有哪些?(8分)

    (2)依据材料三概括梁启超的观点? (3分)

    (3)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梁启超为什么强调“法者,天下之公器”?(4分)

    (4)材料四指出,1951年生效的美国宪法第二十二条修正案对总统任期作出了明确规定。导致美国制定这一宪法修正案的直接原因是什么?(3分)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3. (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精美而充满了神奇色彩的瓷器、传教士的书简和夹杂着道听途说的《马可·波罗行记》,18世纪中期以前三四百年间的欧洲人就是从这些途径来了解中国的。当从中国回来的传教士们受到精英们的热捧,他们的书简也被视为经典。传教士眼中那个“酷似古罗马帝国的中国”走进了欧洲人的脑海。当时一些欧洲学者甚至认为,发现中国可与15世纪发现美洲大陆媲美。当东印度公司把订制好的精美瓷器运回欧洲大陆时,法国思想家伏尔泰也在感叹:“我们不能像中国人一样,真是大不幸!”

    18世纪中叶,英国人终于找到了解决对华贸易逆差的“方式”。此时的欧洲不再需要一个乌托邦式的中国。1792年,英国外交官马戛尔尼携带英王信件出使中国,把一个行将覆灭的中国形象带回了西方。40多年后,鸦片战争爆发,中国形象一落千丈。自那时起到20世纪初,西方学者将中西关系史上的这个时期称为“轻蔑的时代”。英国诗人丁尼生说:“欧洲的50年,胜过了中国的一甲子。”一个当年被描述成花园的王国变成了“满街是开口粪池和垃圾”的肮脏之国,而穿着丝绸、捧着青花碗的中国人也变得贫穷、猥琐和丑陋不堪。

    评述材料中关于西方人对中国的看法。(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楚)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