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42 题,其中:
选择题 40 题,综合题 2 题
简单题 1 题,中等难度 41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40 题
  1. 科学家用纳米技术制造出一种“生物导弹”,可携带DNA分子。把它注射入组织中,可以通过细胞的内吞作用进入细胞内,DNA被释放出来,进人到细胞核内;最终整合到细胞染色体中,成为细胞基因组的一部分,DNA整合到细胞染色体中的过程,属于:

    A. 基因突变   B. 基因重组   C. 基因互换   D. 染色体变异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基因工程是DNA分子水平的操作下列有关基因工程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限制酶只用于切割获取目的基因

    B.载体与目的基因必须用同一种限制酶处理

    C.基因工程所用的工具酶是限制酶,DNA连接酶

    D.带有目的基因的载体是否进入受体细胞需检测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对于一个染色体组的叙述,错误的是

    A.其内不存在同源染色体和等位基因

    B.其中的染色体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

    C.其内染色体的形态、功能各不相同

    D.含一个染色体组的植物个体高度不育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下列有关基因突变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不同基因突变的频率是相同的

    B.基因突变的方向是由环境决定的

    C.一个基因可以向多个方向突变

    D.细胞分裂中期不发生基因突变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无籽西瓜是通过人工诱变的方法培育出来的,其生物变异属于

    A.基因突变    B.染色体结构的变化

    C.基因重组   D.染色休数目的变化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图a是某对同源染色体,在某些外界条件作用下,图a染色休发生了变异(图b),则该种变异属于

    A.基因突变  B.染色体数量变异     C.缺失   D.重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秋水仙素能使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加倍,它主要作用于有丝分裂的

    A.前期    B.后期    C.间期    D.末期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用基因型为DdTt水稻的花粉进行离体培养,用适当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幼苗。通过这种方法培育出的水稻植株中

    A.全部为纯合子   B.全部为杂合子

    C.1/4为纯合子   D.1/4为杂合子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基因突变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下列关于基因突变特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A.无论是低等生物还是高等生物都可能发生基因突变

    B.生物在个体发育的特定时期才可发生基因突变

    C.基因突变只能定向形成新的等位基因

    D.基因突变对生物的生存往往是有利的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下列有关基因重组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基因塑为Aa的个体自交,因基因重组而导致子代性状分离

    B.基因A因替换、增添或缺失部分碱基而形成它的等位基因a属于基因重组

    C.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交换片段可能导致基因重组

    D.造成同卵双生姐妹间性状上的差异主要原因是基因重组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一对正常的夫妇婚配生了一个XO型且色盲的孩子。则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患儿的X染色体来自母方

    B.患儿的母亲应为色盲基因的携带者

    C.该患儿的产生,是由于精子的形成过程中性染色正常分离所致

    D.该患儿在个体发育过程中细胞内性染色体最多时为1条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某生物的基因型为AaBB,通过下列技术可以分别将它转变为以下基因型的生物:①AABB;②aB;③AaBBC;④AAaaBBBB。则以下排列正确的是

    A.诱变育种、转基因技术、花药离体培养、细胞融合

    B.杂交育种、花药离体培养、转基因技术、多倍体育种

    C.花药离体培养、诱变育种、多倍体育种、转基因技术

    D.多倍体育种、花药离体培养、诱变育种、转基因技术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生勸变异的根本来源是

    A.基因突变    B.基因重组   C.染色体变异    D.基因的分离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某原核生物因一个碱基对突变而导致所编码蛋白质的一个脯氨酸(密码子有CCU、 CCC、CCA、CCG)转变为组氨酸(密码子有CAU、CAC)。基因中发生改变的是

    A.G三C 变为 T = A

    B.A = T 变为 C三G

    C.鸟嘌呤变为胸腺嘧啶

    D.胸腺嘧啶变为腺嘌呤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下列属于染色体变异的是

    ①花药离体培养后长成的植株

    ②染色体上DNA碱基对的增添、缺失

    ③非同源染色钵的自由组合

    ④四分体中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相应部位的交叉互换

    ⑤21三体综合征患者细胞中的第21号染色体有3条

    A.①④⑤   B.②④     C.②③④    D.①⑤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发生于下图中哪个过程

    AaBb→①1AB : lAb : laB : lab→②雌雄配子随机结合→③子代9种基因型→④4种表现型

    A.①   B.②     C.③  D.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如图是果蝇细胞的染色体组成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染色体1、2、4、5组成果蝇的一个声色体组

    B.染色体5、6之间的交换属于基因重组

    C.若3号染色体上有一A基因,则4号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一定为a 基因

    D.该果绳细胞由4对同源染色体组成4个染色体组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下列关于育种以及相关原理的说法正确的是

    A.通过杂交育种方法培育高产抗病小麦的原理是染色体变异

    B.可通过人工诱变后选择获得高产青霉素菌株

    C.三倍体无子西瓜花粉可经培养得到单倍体但不育

    D.基因工程育种按照人们的意愿得到任何你想要的品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将①、②两个植株杂交,得到③,将③作进一步处理,如下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由③到④因是人工诱变育种过程,故③可定向变异为④

    B.由③到⑧的育种过程中,遵循的主要原理是染色体变异

    C.若③的基因型为AaBbdd,则⑩植株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总数的1/4

    D.由③到⑦过程可能发生突变和重组,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下列实例与所用的原理中,正确的是

    A.无籽番茄——多倍体育种

    B.无籽西瓜——单倍体育种

    C.青霉素高产菌株一基因突变

    D.克隆羊“多利”的培育——基因重组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诱变育种与杂交育种的不同之处表现为

    ①能大幅度改变某些性状

    ②能形成新基因

    ③能形成新基因型

    ④一般对个体生存有利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2. 如图遗传系谱中有甲(基因为D、d)、乙(基因为E、e)两种遗传病,其中一种为色盲症。已知II8只携带一种致病基因。则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甲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乙病为色盲

    B.13号的致病基因来自7和8, 7号的致病基因来自2

    C.11号携带甲致病基因的概率比12号携带乙致病基因的概率大

    D.II7和II8生出两病兼发男孩的概率和两病兼发女孩的概率一样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3. 1993年,我国科学工作者培育成的抗棉铃虫的转基因抗虫棉,其抗虫基因的来源

    A.普通棉花的基因突变

    B.棉铃虫变异形成的致死基因

    C.寄生在棉铃虫体内的线虫

    D.苏云金芽孢杆菌体内的抗虫基因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4. 下列关于限制酶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限制酶广泛存在于动植物及微生物中

    B.一种限制酶只能识别一种特定的核苷酸序列

    C.不同的限制酶切割DNA的切点不同

    D.限制酶的作用之一可用来提取目的基因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5. 基因工程中常作为基因运载体的一组是

    A.质粒、噬菌体、动植物病毒

    B.质粒、线粒体、噬菌体

    C.染色体、叶绿体、线粒体

    D.细菌、噬菌体、动植物病毒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6. 人的糖蛋白必须经内质网和高尔基体进一步加工合成,通过转基因技术,可以使人的糖蛋白基因得以表达的受体细胞是

    A.大肠杆菌   B.酵母菌    C.T4噬菌体     D.质粒DNA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7. 下图是两个有关红绿色盲遗传的家系,其中两个家系的7号个体色盲基因分别来自Ⅰ代中

    A.甲的2号,乙的2号和4号

    B.甲的4号,乙的2号和4号

    C.甲的2号,乙的1号和4号

    D.甲的4号,乙的1号和4号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8. 单倍体的概念是

    A.细胞中只含有一个染色体组的个体

    B.由花粉单独培育成的个体

    C.由卵细胞进行孤雌生殖发育成的个体

    D.不论细胞本身有几个染色体组,只要是体细胞中有正常体细胞一半染色体数的个体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9. 现有黑色短毛兔和白色长毛兔,要育出黑色长毛兔。理论上可釆用的技术是

    ①杂交育种 ②基因工程 ③诱变育种   ④克隆技术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0. 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生物的变异为进化提供原始材料,并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

    B.共同进化是指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相互影响、不断进化

    C.长期地理隔离一定能造成不同种群基因库组成上发生显著差异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1. 下列关于种群基因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一个种群所含有的全部基因叫做这个种群的基因库

    B.生物个体总是要死亡的,但基因库却因种群个体的繁殖而代代相传

    C.种群中每个个体含有该种群基因库的全部基因

    D.基因突变可改变种群基因库的组成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2. 当某种新药问世时,可有效治疗病毒性感冒。几年后疗效逐渐降低,因为感冒病毒具有了抗药性,其根本的原因可能是

    A.病毒接触药物后慢慢地产生了抗药性

    B.病毒为了适应环境,产生了抗药性变异

    C.抗药性个体的增加是选择的结果

    D.后来的药量用得过少,产生了抗药性变异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现存家鸡的各个品种是人们在大量变异个体中根据需要选择培育出来的

    B.青霉素耐药性菌株的出现是由于人类使用抗生素诱导变异的结果

    C.骡是马和驴杂交得到的一个新物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4. 种群是生活在同一地点的同种生物的一群个体。种群中的个体通过繁殖将各自的基因传递给后代。下列叙述中正确的一组是

    ①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导致生物进化,但并不一定出现新的物种

    ②自然选择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

    ③物种的形成必须通过地理隔离达到生殖隔离才能实现,生殖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

    ④种群通过个体的进化而进化

    A.②③   B.①②   C.①③   D.①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5.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自然选择是定向的,所谓定向是指

    A.适应特定环境     B.定向变异

    C.定向生存斗争     D.能传种接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6. 下列为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概念图,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①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B.②是自然选择,突变、重组及迁入、迁出等

    C.③是自然选择学说

    D.④是基因、物种、生态系统多样性,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是改变了种群基因频率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7. 某工厂有男女职工各200名,对他们进行调查时发现,女性色盲莲因的携带者为15 人,患者5人,男性患者11人,那么这个群体中色盲基因的频率是多少?

    A.6%    B.5.8%    C.12%   D.3%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8. 达尔文的进化论被恩格斯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达尔文的主要观点是

    A.物种是神创造的         B.物种是不变的

    C.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    D.物竟天择,适者生存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9. 下列说法符合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是

    A.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是自然选择学说的核心内容

    B.生存斗争促进共同进化及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C.生物个体是生物进化和繁殖的基本单位

    D.自然选择作用于基因型,导致基因频率的改变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0. 以下关于生物变异和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由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生物进化后一定会形成新的物种

    B.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C.抗生素的使用使病原体产生了适应性的变异

    D.基因突变是可遗传的,染色体变异是不可遗传的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2 题
  1. 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患者的血红蛋白多肽链中,一个氨基酸发生了替换。下图是该病的病因图解。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①表示DNA上的碱基对发生改变,从遗传变异类型上讲属于_______________。

    (2)图中②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扳,按照__________原则,合成mRNA的过程,遗传学上称为__________。

    (3)图中③过程称为__________,完成该过程的主要场所是___________。

    (4)已知谷氨酸的密码子为GAA或GAG,组氨酸的密码子为CAU或CAC,天冬氨酸的密码子为GAU或GAC,缬氨酸的密码子为GUA、 GUU、GUC或GUG。图中氨基酸甲是_________________;氨基酸乙是_________________。

    (5)人的血红蛋白是由4条多肽链574个氨基酸构成,在完成③过程时,至少脱去___________个水分子。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叶锈病对小麦危害很大,伞花山羊草的染色体上携带抗性基因能抗叶锈病。伞花山羊草不能和普通小麦进行杂交,只能与其亲缘关系相近的二粒小麦杂交。这三种植物的染色体组成如下表所示:

    植物种类

    伞花山羊草

    二粒小麦

    普通小麦

    染色体组成

    2X=14,CC

    4X=28,AABB

    6X=42,AABBDD

    注:X表示染色体组,每个字母表示一个(含有7条染色体的)染色体组。

    为了将伞花山羊草携带的抗叶锈病基因转入小麦,研究人员做了如下图所示的操作。

    (1)杂种P由于__________________,不能正常产生生殖细胞,因而高度不育。用秋水仙素处理,使___________,形成异源多倍体。

    (2)杂种Q的染色体组成可表示为___________,在其减数分裂过程中有________个染色体组的染色体因无法配对而随机地趋向某一极,这样形成的配子中,有的配子除了含有AB组全部染色体以外,还可以含有________。当这样的配子与普通小麦的配子融合后,能够产生多种类型的后代,选择其中具有抗性的后代——杂种R,必然含有携带抗叶锈病基因的染色体。

    (3)研究人员采用射线照射杂种R的花粉,目的是使携带抗叶锈病基因的染色体片段能________到小麦的染色体上。将经照射诱变的花粉再授粉到经过________处理的普通小麦花上,选择抗叶锈病的子代普通小麦,经________可获得稳定遗传的抗叶锈病普通小麦。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