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1 题,其中:
作文题 1 题,现代文阅读 2 题,名句名篇 1 题,选择题 5 题,诗歌鉴赏 1 题,文言文阅读 1 题
简单题 10 题,中等难度 1 题。总体难度: 简单
作文题 共 1 题
  1. 野地里的树,生机勃勃,但是由它自由生长,最后可能成为一堆劈柴。

    公园里的树,几经修剪之后看上去赏心悦目,但是可能就缺少了个性和活力。

    请根据上述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⑴不少于800字。⑵不要写成诗歌。⑶不要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现代文阅读 共 2 题
  1.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后面题目(9分)

    无韵之离骚

    ——太史公笔法小议

    资中筠

    ⑴从小听说太史公久历名山大川而为文有奇气,颇心向往之。但是过去读《史记》常觉得不过瘾,找不到我想象中的“奇气”。那时总以为只有庄子的汪洋恣肆一泻千里,战国纵横家的辩才和词锋,苏东坡的豪放潇洒,再不然就是六朝文章的华丽铺陈,才称得起文“气”。后来稍谙世事,从同情司马迁的遭遇出发,逐步体会到他的笔调之深沉、隽永,不同凡响。然而,还是在“四人帮”横行时期那种风雨如晦的日子里,怀着压抑无告,欲哭无泪的心情,通读了《史记》,才真正感受到那强压在字里行间的满腔悲愤之情,对司马迁自称修《史记》是为了“意有所郁结”,“以舒其愤”,更加理解。也就是在那个时候,我终于找到了太史公文章之“奇气”所在。

    ⑵这“奇”,不仅在于以极其简洁、凝练的文字囊括了广袤的空间和绵远的时间——纵横万里,上下千年;也不仅在于生动地刻画了数以百计的文臣、武将、帝王、游侠、骚人、处士,个个栩栩如生,跃然纸上;尤其在于以克制、含蓄的笔法,表达了深沉的感情和强烈的爱憎。通篇没有雕琢的形容词,也极少激昂慷慨的议论,而在那貌似平淡的叙事之中,却蕴藏着极大的感染力。千载之下,仍然能使读者不知不觉跟着作者去爱、去恨,是其所是,非其所非。

    ⑶《李将军(李广)列传》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谁都知道,司马迁由于为李陵说了几句话而获罪,遭受了宫刑。他对汉家天子的刻薄寡恩有切肤之痛,对李陵始终抱着惋惜和同情。但是他既不能作不平之鸣,也不能发怨谤之声,只好把种种复杂的感情通过为李陵的祖父一代名将李广立传抒发出来。

    ⑷《李将军列传》全文不过三干字。从李广的祖先写到他的孙子,也就是从秦始皇到汉武帝,历经一百余年。写了李广身经百战、屡立奇功的英雄业绩;写了他一生坎坷、凄凉悲惨的下场;写了他多少次化险为夷、惊人的大智大勇;写了他廉洁、朴实、身先士卒的品德。还从文帝的赞叹、士兵的爱戴、匈奴的畏惧和百姓的怀念,多侧面地反映出他的可敬可爱。这里面有千军万马鏖战方酣的古战场情景,也有单枪匹马、深入敌阵的惊险场面。如果不是太史公特有的笔法,恐怕再加一倍笔墨,也不足以充分表达这一切。更主要的是,作者通过精心选择的事例,刻画出李广的鲜明性格;而且处处使他的英雄事迹和他所受到的不公平待遇自然形成对比,在人物形象一步步完整和深化的同时,李广一生的悲剧也一步步推向高潮。试举几段为例

    ⑸第一次,李广从周亚夫伐吴楚军,把对方的帅旗夺了过来,“显功名昌邑下”。这时是一个初露头角、猛冲猛打的青年英雄形象。但这一次的结果是,“还,赏不行”。

    ⑹再一次,李广以百骑深入敌人阵地数十里,消灭了对汉军威胁很大、占据了要害地势的射雕手。他归途中遇到了匈奴的数千骑,不退反进,从容不迫,使匈奴疑有伏兵,一夜不敢动,最后他得与大军会合。这里的李广已是成熟的、智勇双全的将军了。但当时他是上郡太守,战绩作为守边分内之事,也没有记功。

    ⑺还有一次,为了执行他本来不同意的上级命令,使他又处于众寡极为悬殊的境地,以至受伤被俘。李广以伤病之躯,夺得敌人好马,边射、边跑,一连数百里,终于进入塞内,敌人竟奈何他不得。当读者怀着紧张的心情,屏息读到这里时,谁都会对这位将军非凡的谋略和英雄气概无限钦佩,期待着他得到应有的荣誉。然而,结果如何呢?文章至此,笔锋一转,出现了这么几个字:

    于是至汉,汉下广吏。吏当广所失亡多,为虏所生得,当斩,赎为庶人。

    ⑻这短短的、冷冷的二十几个字,吐露了多少冤枉和不平!还需要再多说些什么呢?

    ⑼写李广最后结局的一段,是全文的高潮:那时李广已经老了。在他自己再三申请下,随卫青大将军出战匈奴。这次是有机会活捉单于的。他恳切陈辞,请求打前战,但是那位与皇帝亲上加亲的国舅卫青要把立头功的机会留给自己的亲信公孙傲,硬是派李广走那明明是迂回而难走的东道,限期与前线会合。结果迷了路,误了限期。卫青自己把单于放跑了,还要问李广失道之罪,再次叫他去与“吏”对质。李广最后说:广结发与匈奴大小七十余战,今幸从大将军接单于兵,而大将军又徙广部行回远,而又迷失道,岂非天哉!且广年六十余矣,终不能复对刀笔之吏。

    于是,“引刀自刭”了。

    ⑽这短短的一段话,概括了李广一生的悲剧。对于一个毕生以征战为业的武将来说,还有什么比生擒敌酋更大的满足呢?但是眼看到手的机会,偏偏被无理剥夺了。而这样一位力能射虎、曾统帅千军万马、使敌人闻风丧胆的“飞将军”,到白发苍苍的晚年还要交到为虎作伥的刀笔吏手里去挨整,最后逼得只好自杀。读到这里,谁能不为之扼腕、太息,拍案愤起!在对李广无限惋惜、无限同情之余,总不能不想一想,这悲剧是谁造成的,是谁之过?自然会想到,汉朝赏罚制度多么不合理,对待功臣多么不公平,刀笔吏又多么可恨(顺便说一句,司马迁本人也是“下吏”治罪的,所以他对刀笔吏有特殊的恶感)。这样,作者的目的达到了,虽然他自己一句评论也没有。

    ⑾文章到此,没有结束,而是以平常续家谱的方式轻轻带过李陵。笔法依然是那平淡的客观叙述。但是惜墨如金的太史公在三千字的李广传里给了李陵三百多字的篇幅,这本身已见其偏爱,而对其为人和遭遇的每一个细节的描述,处处都使人联想到他的祖父,不禁叹息:“何其相似乃尔!”通过这,作者顽强地坚持了他的观点:李陵也是杰出的将才,不是贪生怕死的懦夫,他降匈奴是不得已的。并且以单于对他的器重,进一步反衬出汉朝统治者的不知爱惜人才和残酷无情。

    ⑿全文最后的结尾是:“自是之后,李氏名败,而陇西之士居门下者皆以为耻焉。”这就不仅是李广一个人的悲惨命运,而是进一步作为武将世家李氏门第的败落。再回过头来看文章的开头,李广的祖先就是当年逐得燕太子丹的秦时名将李信。首尾呼应,两相对照,在重门阀的封建时代,使整个悲剧的意义更加深刻,更加典型。

    ⒀人们有理由以为,作者如此克制自己的感情,写完本文之后,在篇后的“太史公日”里面,总该发一点感慨和议论吧!——还是没有。“太史公曰”只正面称道李广的为人,无一字涉及他的遭遇。最后用“桃李不言,下自成蹊”A作结。而“桃李不言,下自成蹊”B何尝不正是太史公文章本身的写照!
    1.《史记》是我国第一部        。《史记》中“太史公曰”中的“曰”相当于       的意思。
    2.第⑽段“而这样一位力能射虎、曾统帅千军万马、使敌人闻风丧胆的‘飞将军’”这句话中称李广为“飞将军”引自唐朝诗人王昌龄《出塞》一诗中的诗句:“                              。”(1分)
    3.第⑴段中写到庄子、战国纵横家、苏东坡、六朝文章的目的是(2分):
    4.上文第⒀段中两处“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分别是什么意思?(4分)

    A: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后面题目。(16分)

    彭家河

    锈,是乡下流行的一种绝症。

    ②当悬挂在墙头的镰刀、锄头、犁铧和堆放在灶台的锅铲、饭勺或者那些装盐盛油的金属的瓶瓶罐罐周身泛红发绿或者变黑的时候,我就知道,我的老家已经无可救药。锈,盛开在铁器或者铜器上,招摇着腥红与暗绿,艳丽绚烂,却暗中透出冷森森的死亡的气息。

    ③空闲的农具和炊具,都毫无例外地会感染上锈病。锈的来袭悄无声息,不紧不慢,虽然无足轻重,但是,如果天长日久,则会病入□□。对于锈,那些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村人从来不觉得这是一种潜在的危险,他们更不会想到这些农具或者炊具真会有长年闲置的时候。

    那些炊具,一日三餐,每天都要擦洗好多次,不时还会沾染不少油星。油星是锈的宿敌,在油脂在保护下,那些黑色的铁锅、铲、勺安然无恙,日复一日,焕发着温柔的光,照耀着农村单调而恬静的日子。农具则不同,一到农闲,它们无一幸免的会患上季节病,经受锈的洗礼。农事分大春和小春,农具也分大春和小春。大春期间,小春的农具会感染锈病,而小春期间,大春的农具则又会出现病态,年复一年,它们就这样轮换交替,仿佛患病是一段轮休的假。大春、小春,其实是两个许多人都陌生的词。大春是指春夏季种植农作物的时间,一般指种植水稻的五月到九月。小春则是指那些头年十月间播种第二年四月间收获的农作物的种植时间,小麦、油菜、大豆这些都是小春作物。稻子要栽种在水田里,麦子、豌豆、胡豆等则不用,也有人用旱地和水田来区分小春和大春作物。大春是农民们活跃在水田里的季节,小春则是农民们关注旱地的日子。

    大春会用到挖地的锄头、耕田的犁铧、平整水田的耙、割谷的镰刀以及打谷的拌桶、打谷机等。而小春呢,也会用到锄头、犁铧、耙、镰刀,其它的则是与大春无缘的连枷和一些农用机器了。一个全副武装的农家,这些农具是缺一不可的。农忙时节,当季的农具会与农民们一样,起早摸黑,泥裹粪沾,要风雨无阻地把村里上上下下能种要收的田边地角打理完毕才能歇息。大春小春的抢种抢收也不过半个多月,农忙一过,大家都无所事事。农具也和村民们一样,成天呆在农家院落晒太阳睡懒觉,消磨漫长的乡下时光。农事一毕,男人们的瞌睡就大了,女人们的皮脂又厚了,那些能说会道的农妇们一有空就打扮一新,忙着走亲窜户,提亲说媒,无人问津的农具们则都先先后后的起锈生病,忙点自己的事情。锄头、镰刀这些,时常会有事做,通常没有时间歇下来生病,还没在墙头屋角闲多久,又被主人们带到村外,挖土,铲地,割草,又把锄头、镰刀磨得光鲜锃亮,神采飞扬。犁铧们则会闲得久一些,当铧面上泛起点点红褐色的雀斑时,它们才会被扛进水田或者旱地,与黄牛水牛一起同步耕田犁地。当犁铧从泥里或者水里拿出,抖落浑身的泥水后,则又容光焕发,宛如落在凡尘的半弯月。那些专门用来打谷的手摇打谷机、专门打麦的脱粒机,则要整整闲置一个对年,这漫长的一年,足够它们在梅雨季节染上锈病,让那些从湿气中生长出来的红锈绿锈爬上铁的皮肤,噬咬铁的筋骨。在没有农事的季节,农具的铁都在悄然无声的与锈战斗。

    ⑥同农具一起生病的,往往还有那些骨瘦如柴的老农。农忙时节,裤子一提就下地了,没有工夫生病。麦子种上了,谷子进仓了,那些躺在垫着厚厚稻草的松软木床上睡得骨松肉散的农民们也与农具一样,经不住连日的阴雨或者持久的潮热,通常会一病不起。有的熬上一月两月,还能在下一季农忙时又精神抖擞。有的则一蹶不振,熬不到过新年或者熬不到新米新面出来的时候。乡下人,死得圆满不圆满,都是按农时来评定的。“这人死得真不是时候,马上就要吃新米了。”“看他熬得到正月底不。”从这些农村时常听到的话语中,可以看出,农民们对生死的唯一期待就是能在一个好的时节安然离去。

    ⑦我时常注视着农具,注视着农具上铁的光。当农具上的铁光芒四射的时候,必定农耕的盛世。当农具的光芒全隐藏在锈的背后,我知道,这是打工时代已经到来的标志。

    ⑧在又一年的农忙到来时,那些农具却没有迎来磨洗的日子,仍旧挂在墙头堆在屋角。当年那些有力的臂膀呢?当年那些勤快的男女呢?在打工这个流行语弥漫乡村时,农具的病期其实就已经到了。这一回,锈的到来不是慢慢吞吞,而是来势汹汹,如风卷残云覆盖整个乡村。整个村子整个村子的青年男女全都只带着几件换洗的衣裳和用麦子谷子换来的纸钞,踏上了通向外省的长途客车,把年迈的父母托付给山村,把未来托付给一个叫打工的词。

    ⑨陌生的城市不分大春小春,城市的水泥地也生长不出麦子水稻,城市只有高楼、铁路和各种欲望长势良好。钢筋水泥的生长不分节气,它们一年四季都能持续不断的拔节出穗,城市作物的生长期和收割期是同时的,是每一月,每一天,每一个工时。在城市,打工者每一分钟都能看到自己的收成,而且不用看云识天气,不必关注晴雨旱涝,不必担心风虫病害。塑料、布匹、铁钢、沙石、水泥就是城市的农作物,在流水线、工地、机床,它们能生长出玩具、衣物、电器、汽车和楼房。乡下庄稼的那些名字,在城里则成为一个个不常用到的生僻字。

    ⑩打工时代就这样戏法般的解除了农耕时代的武装,农耕从此在村庄慢慢隐退,农具把表演的舞台转交给了杂草。杂草接管后的乡村从此孤寂平淡,波澜不惊,那些不善言辞的农具和无力外出的老农从此倍受冷落。

    (11)村里的族规、村训,都没入荒草。村口的学堂早已成为空房,村外的肥田沃土,都成为杂草的天堂。乡村没有了人声,没有了烟火,丰收的喜悦和年关的喧闹都一片片的从往昔的岁月枝头落下,如今的乡村只剩光秃秃的两根枝丫,一根朝这,一根朝那,这一根叫荒芜那一根也叫荒芜。

    (12)我的乡村,锈已成为主人。我和兄弟姐妹,则沦为一个个遥望故园的异乡人,在回忆中啜泣。
    1.第②段中写到“锈,盛开在铁器或者铜器上,招摇着腥红与暗绿,艳丽绚烂,却暗中透出冷森森的死亡的气息。”请分析这句话的表达效果。(3分)
    2.根据拼音,分别写出第(3)段中的字。(1分)

    病入gāo  huāng□□
    3.下列各段中的划“    ”的句子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第③段的划线句与文末的打工时代来临、农村荒芜形成呼应。

    B.第④段的划线句中“炊具”与“农具”形成对比,突出农具生锈是常态。

    C.第⑥段的划线句显现出老农生命节奏与农具、土地、季节是统一的、融合的。

    D.第⑨段的划线句连用“不用”“不必”“不必”显现出作者肯定了城市生活的优点。
    4.第④⑤段的划线句是两处说明性文字,有人认为没有必要写,但作者认为有必要,请你写出合适的理由。(3分)
    5.请自选一个角度,鉴赏第(11)段。(4分)
    6.综观全文,你如何理解“锈,是乡下流行的一种绝症。”(3分)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名句名篇 共 1 题
  1. 默写:

    (6分)

    ①.锦江春色来天地,              

    ②.分野中峰变,            

    ③.         !不舍昼夜。

    ④.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             ,谓之神。

    ⑤.         ,渺沧海之一粟。

    ⑥.盖将自其变着而观之,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选择题 共 5 题
  1. 解释下列加点字:(6分)

    ①明主不

    ②故兵无

    ③七月既望

    ④仲尼称于水

    ⑤后世之其传而莫能名者

    ⑥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各组中不全是通假字的一组是(   )

    A.举匏樽以相属//拘于虚也

    B.不似豪末之在于马体乎//人卒九州

    C.冯虚御风//心不地则物不必载

    D.击空明兮溯流光//不辩牛马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列各组词类活用相同的一组是(   )

    A.泣孤舟之嫠妇//而轻伯夷之义

    B.火尚足以明矣//盈科而后进

    C.不知东方之既白// 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D.故能成其圣//侣鱼虾而友麋鹿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下列各组句式相同的一组是(   )

    A.闻道百//客有吹洞箫者

    B.酾酒临江//以为莫己若

    C.束于教也// 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D.我之谓也//尔将可与语大理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下列虚词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于是余有叹焉

    B.观于大海,乃知尔丑//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C.以其善下之//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

    D.予亦悔其随之//或咎其欲出者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诗歌鉴赏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后面题目(7分)

    行香子·过七里濑

    苏轼

    一叶舟轻,双桨鸿惊。水天清,影湛波平。鱼翻藻鉴,鹭点烟汀。过沙溪急,霜溪冷,月溪明。

    重重似画,曲曲如屏。算当年,虚老严陵①。君臣一梦,今古虚名。但远山长,云山乱,晓山青。

    【注】:①东汉初年的严子陵,辅佐刘秀打天下以后,隐居不仕,垂钓富春江上。昔人多说严光垂钓实是“钓名”。
    1.“行香子”是这首词的              (1分)
    2.对本词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一叶舟轻,双桨鸿惊”这一句运用了比喻的手法。

    B.“沙溪急,霜溪冷,月溪明” ,既写出了船之行程,也创造出清寒凄美的意境。

    C.作者写到严子陵,是想效仿他的归隐之心。

    D.“但远山长,云山乱,晓山青”中的“但”强调自然永恒的意思。
    3.本词中的景物描写传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从这一角度加以赏析。(4分)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文言文阅读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后面题目(12分)

    登扫叶楼记     [清]管同

    自予归江宁,爱其山川奇胜,间尝与客登石头,历钟阜,泛舟于后湖,南极芙蓉、天阙诸峰,而北攀燕子矶,以俯观江流之猛壮。以为江宁奇胜,尽于是矣。或有邀予登览者,辄厌倦,思舍是而他游。

    而四望②有扫叶楼,去吾家不一里,乃未始一至焉。辛酉秋,金坛王中子访予于家,语及,因相携以往。是楼起于岑山之巅,土石秀洁,而旁多大树,山风西来,落木齐下,堆黄叠青,艳若绮绣。及其上登,则近接城市,远挹江岛,烟村云舍,沙鸟风帆,幽旷瑰奇,毕呈于几席。虽乡之所谓奇胜,何以加此?

    凡人之情,骛远而遗近。盖远则其至必难,视之先重,虽无得而不暇知矣;近则其至必易,视之先轻,虽有得而亦不暇知矣。予之见,每自谓差远流俗,顾不知奇境即在半里外,至厌倦思欲远游,则其生平行事之类乎是者,可胜计哉!虽然,得王君而予不终误矣,此古人之所以贵益友与。

    【注释】①石头:指石头城。本段中钟阜、芙蓉、天阙均为山名。 ②四望:四望矶,山名。
    1.作者说“思舍是而他游”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用文中语句回答)(1分)
    2.划线句“登石头,历钟阜,泛舟于后湖,南极芙蓉、天阙诸峰,而北攀燕子矶,以俯观江流之猛壮”在文中的作是 __________。(3分)
    3. 对“虽乡之所谓奇胜,何以加此”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即使是乡间所认可的奇观胜景,又怎能超过这里呢

    B.虽然是乡人都认为的奇观胜景,凭什么强加于人呢

    C.即使是以前所认为的奇观胜景,又怎能超过这里呢

    D.虽然是以前所认可的奇观胜景,凭什么强加于人呢
    4.作者写扫叶楼景色的观察顺序是先       ,后    。(2分)
    5.北宋王安石在《游褒禅山记》中,曾引出“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之叹,本文作者表达了对“奇胜之景”怎样的认识?试比较两者在写作意图上的差异。(4分)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