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2 题,其中:
选择题 6 题,综合题 6 题
简单题 2 题,中等难度 4 题,困难题 6 题。总体难度: 中等
选择题 共 6 题
  1. 通过植物组织培养的方法快速繁殖蔬菜,获得完整幼苗,这一过程均不涉及

    A. 细胞呼吸、光合作用

    B.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凋亡

    C. 减数分裂、受精作用

    D. DNA的复制、转录和翻译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有关实验内容的描述,正确的是

    A. 用高倍光学显微镜观察到叶绿体具有双层膜

    B. 用成熟的叶肉细胞来探宄植物细胞的失水和吸水

    C. 烘干的口腔上皮细胞经过健那绿染液染色后可观察到蓝绿色的线粒体

    D. 用盐酸处理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可改变膜的通透性从而获得细胞膜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假设甲果蝇种群中只有Aa、aa两种基因型且数量相等,乙果蝇种群中只有AA、Aa两种基因型且数量相等,现将两种群果蝇混合培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混合前甲、乙种群的A基因频率相同

    B. 混合前甲、乙种群的Aa基因型频率不同

    C. 若两种群随机交配,则子一代的A基因频率为25%

    D. 若甲、乙种群中基因型为Aa的雌雄果蝇随机交配,子一代的A基因频率为50%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4. 放入32P标记的培养液中培养。当细胞处于减数分裂四分体时期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细胞内含有2条Y染色体

    B. 细胞含有2个染色体组

    C. 细胞中所有染色体都被32P标记

    D. 32P可能出现在DNA、RNA等物质上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5. 油菜素内脂(BR)是一种植物激素,表中所示是有关实验的研究结果。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编号

    1

    2

    3

    4

    5

    6

    BR的浓度/(mg·L-1)

    0

    0.1

    0.2

    0.3

    0.4

    0.5

    幼苗平均株高/(cm)

    16

    20

    38

    51

    42

    20

    A. 表中数据显示BR对株高的调节作用具有两重性

    B. 促进幼苗生长的最适BR浓度在0.3〜0.4 mg·L-1之间

    C. 该实验的无关变量包括幼苗的初始高度、BR的浓度

    D. 实验中设置空白对照组的目的是排除无关变量干扰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大麦麦秆放进水中会腐烂释放出抑制藻类植物生长的化学物质;凤眼莲能分泌物质促进水中藻类植物的叶绿素的分解,利用以上原理可以降低水华的发生。以下推论正确的是

    A. 凤眼莲能促进叶绿素的分解,所以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B. 凤眼莲可降低水华的发生,这属于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C. 为了监测水华的发生,可采用抽样检测法对藻类进行计数

    D. 用大麦麦秆治理水华不会造成新的环境问题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6 题
  1. 将用完全培养液栽培的植物放入密闭的玻璃瓶内,在室外培养一昼夜,测得瓶内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值如下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植物从培养液中吸收的氮和磷,参与合成_______________等化合物(答两种)。

    (2)用18O标记完全培养液中的水,结果测得瓶内氧气含放射性,请写出18O的转移途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AB段瓶内二氧化碳浓度相对增加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德国植物学家萨克斯将暗处理后植物的一片绿叶一半曝光,另一半则光,过一段时间后用碘蒸气处理该叶,证明了淀粉是光合作用的产物。甲、乙两同学重复此实验,分别取处于D点、E点时的叶片进行检测;预测___________________同学会成功,看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图为人体排尿反射的基本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膀胱壁的感受器产生兴奋时,受刺激部位的神经纤维膜内的电位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神经冲动传递到初级排尿中枢的过程中存在着_________________两种信号的转换。

    (2)排尿时,尿液对尿道感受器的刺激会加强排尿中枢的活动,使排尿反射一再加强到尿液排完为止,此为_________________(正反馈、负反馈)调节。

    (3)有人在受惊吓时会发生尿失禁现象,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结构)在短时间内失去对排尿反射的控制。

    (4)健康人的尿液中不会检测出抗体,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图为一渗透装置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在甲、乙两侧分别加入相同体积的质量浓度为03g/ml的葡萄糖溶液和麦芽糖溶液(假设葡萄糖和麦芽糖分子均不能通过该半透膜),一段时间或两侧液面变化是_____________。随后在膜两侧加入等量的麦芽糖酶,当液面不再变化时,甲侧溶液浓度__________ (大于、小于、等于)乙侧溶液浓度。

    (2)加入某种物质重构半透膜后重复(1)过程,发现当加入等量的麦牙糖酶后甲、乙两侧液面等高,据此推断加入的物质很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人们设计出一种膜结构,能将有毒重金属离子阻挡在膜的一侧,以降低钙离子对水的污染,这是模拟生物膜的________________特性。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4. 某雌雄异株的二倍体植物,其花色由两对等位基因(A和a、B和b)控制,其中一对位于常染色体,另一对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己知A、B基因同时存在时开紫花,否则开白花。据此回答问题:

    (1)控制白花与紫花的基因遵循______________定律,该定律的实质是________________。

    (2)雄性紫花植株的基因型有________________种。现用一纯合雄性紫花植株与一纯合雌性白花植株杂交,F1代全部为双杂合紫花植株,将F1植株雌雄交配,则F2中雌性紫花植株的比例是___________。

    (3)现将一外源M基因替换某白花植株细胞(Aa)中的A基因,然后通过植物组织培养得到开蓝花的植株,此变异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为了尽快获得能稳定遗传的二倍体蓝花品系,可选用的育种方法为________________。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5. [生物:技术实践]

    番茄红素是一种类胡萝卜素(脂溶性),不溶于水,主要存在于番茄、西瓜等蔬菜水果中。

    (1)提取番茄红素常用____________(乙醇、石油醚)萃取,影响其萃取效率除萃取剂的性质和使用量外,还有____________(列举两种)等多种因素。

    (2)番茄红素提取实验的流程为:番茄→粉碎→①→萃取→浓缩→②→番茄红素,其中,①是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

    (3)利用改造的酵母菌生产番茄红素时,需要把改造后的酵母菌放在__________(选择、鉴别)培养基上培养,然后通过观察菌落的特征来确定目标菌株。

    (4)培养酵母菌常用麦芽汁琼脂培养基,麦芽汁是大麦麦芽经过处理后的提取物,其中的蛋白质被酶解后生成小分子的___________,有利于微生物的吸收。在麦芽汁、蛋白胨、葡萄糖等成分中能提供氮源的是___________。

    (5)酵母菌可应用于酿酒,如果酿制过程密封不严会使酒变酸,原因是_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生物: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番茄果实中含丰富的番茄红素,对人体防治肿瘤、心血管疾病以及延缓衰老具有一定作用。

    (1)科学家为构建高产番茄红素的酵母细胞应用了转基因技术,其核心步骤是___________。如下图所示其部分模式图,位点1、2、3、4对应的限制酶分别是PacⅠ、SexAⅠ、AscⅠ、 PmeⅠ,则获取目的基因使用的限制酶是________;PacⅠ能否切割位点2?______;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确定目的基因已导入番茄细胞中,常用_________________技术进行检测,最后再进行个体水平的鉴定。

    (3)科学家运用_________________技术培育出了“番茄一马铃薯”杂种植株,但并没有获得预期的性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4)转基因技术和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在育种上具有的共同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